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菩提达摩的《入道四行观》与《薄伽梵歌》——以印度教毗湿奴派的视角看禅宗
1
作者
甘立夫
王博
《宗教研究》
201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在中国,菩提达摩被尊为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出身印度婆罗门阶层,之后皈依佛教,公元475年左右,他从南印度来到中国南方。菩提达摩抵达中国时,佛教在中国已经枝繁叶茂,广为流传。那时,已经有数千座佛教庙宇和数万名僧人遍布神州大地。不到5...
在中国,菩提达摩被尊为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出身印度婆罗门阶层,之后皈依佛教,公元475年左右,他从南印度来到中国南方。菩提达摩抵达中国时,佛教在中国已经枝繁叶茂,广为流传。那时,已经有数千座佛教庙宇和数万名僧人遍布神州大地。不到50年之后,中国北方的政权曾经做过一次统计,那时候庙宇的数量已经增长了4倍,僧人数量达到200万。(Pine,1987,X)显然,这样快速的增长源自中国统治者的支持,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毗湿奴派
菩提达摩
《薄伽梵歌》
原文传递
熔诗情与哲理于一炉——泰戈尔宗教诗歌评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德福
《南亚研究季刊》
1998年第4期63-65,4,共4页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他的诗歌包含着他的哲学,他的哲学也就是他的诗歌,泰戈尔从13岁就开始写诗。一生中写了50多部诗集。其中宗教诗歌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是中期,颂神的诗歌几乎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主体...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他的诗歌包含着他的哲学,他的哲学也就是他的诗歌,泰戈尔从13岁就开始写诗。一生中写了50多部诗集。其中宗教诗歌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是中期,颂神的诗歌几乎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主体。就是到了后期,他也没有完全停止这种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宗教诗歌
诗情与哲理
《吉檀迦利》
奥义书
神人合一
印度宗教哲学
毗湿奴派
印度文学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泉州湿婆雕像的探讨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钦章
《南亚研究》
1984年第1期7-16,53+58+79+3,共14页
近几十年来,对泉州元代印度教寺庙遗址的调查以及对出土的建筑构件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泉州的元代印度教寺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印度教文化遗存,它的发现引起了中印关系史、宗教美术史研究者的注目,特别是近十方辉绿岩雕...
近几十年来,对泉州元代印度教寺庙遗址的调查以及对出土的建筑构件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泉州的元代印度教寺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印度教文化遗存,它的发现引起了中印关系史、宗教美术史研究者的注目,特别是近十方辉绿岩雕刻的湿婆崇拜物的发现(现陈列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为研究泉州印度教的传入、派属以及雕刻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近几年来,随着整理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湿
婆
派
毗湿奴派
泉州海外交通
南印度
古代印度
雕刻艺术
寺庙
元代
辉绿岩
原文传递
印度吠檀多哲学述评(下)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心川
《南亚研究》
1987年第1期42-51,3-4,共12页
(四)罗摩努阇的制限不二论 (甲)时代、生平和著作中世纪,印度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封建主义的严重剥削和压迫下曾进行过多次的反抗和起义。这些斗争的情形虽然没有被很好的记录下来,但我们在南印度的一些文献和碑铭中还可以知道梗概。印...
(四)罗摩努阇的制限不二论 (甲)时代、生平和著作中世纪,印度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封建主义的严重剥削和压迫下曾进行过多次的反抗和起义。这些斗争的情形虽然没有被很好的记录下来,但我们在南印度的一些文献和碑铭中还可以知道梗概。印度中世纪反封建的斗争和其它的国家一样往往采取异端运动的形式,即集中反对正统的印度教以及它所神化了的种姓结构,哲学斗争则是围绕着反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吠檀多不二论而进行的。印度中世纪的异端运动被称为“虔诚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陀婆
不二论
中世纪
南印度
印度教
毗湿奴派
认识论
灵魂
实体
物质世界
原文传递
权威的经验与经验的权威--论《薄伽梵歌》与现代“宗教经验”的对话
5
作者
肯尼斯·华裴
张雪松(译)
《哲学门》
CSSCI
2008年第2期189-197,共9页
《薄伽梵歌》是绝大多数印度教传统中的重要宗教典籍,本文将其视为在方法论意义上培养人们“宗教经验”的手段,并以此开始努力挖掘《薄伽梵歌》与后现代重构主义的关联性。为此,本文试图处理权威与宗教经验之间的张力,笔者认为张力的最...
《薄伽梵歌》是绝大多数印度教传统中的重要宗教典籍,本文将其视为在方法论意义上培养人们“宗教经验”的手段,并以此开始努力挖掘《薄伽梵歌》与后现代重构主义的关联性。为此,本文试图处理权威与宗教经验之间的张力,笔者认为张力的最终解决是个人与《薄伽梵歌》的言说者薄伽梵奎师那合一。在这种合一中,无论是正常的经验,还是超常的经验,都让位于一种永恒的经验,即奉献(献身性的沉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伽梵歌》宗教经验
后现代
瑜伽
毗湿奴派
印度
教圣典
原文传递
题名
菩提达摩的《入道四行观》与《薄伽梵歌》——以印度教毗湿奴派的视角看禅宗
1
作者
甘立夫
王博
机构
牛津大学印度学研究中心
出处
《宗教研究》
201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文摘
在中国,菩提达摩被尊为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出身印度婆罗门阶层,之后皈依佛教,公元475年左右,他从南印度来到中国南方。菩提达摩抵达中国时,佛教在中国已经枝繁叶茂,广为流传。那时,已经有数千座佛教庙宇和数万名僧人遍布神州大地。不到50年之后,中国北方的政权曾经做过一次统计,那时候庙宇的数量已经增长了4倍,僧人数量达到200万。(Pine,1987,X)显然,这样快速的增长源自中国统治者的支持,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
关键词
印度教
毗湿奴派
菩提达摩
《薄伽梵歌》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8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熔诗情与哲理于一炉——泰戈尔宗教诗歌评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德福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1998年第4期63-65,4,共4页
文摘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他的诗歌包含着他的哲学,他的哲学也就是他的诗歌,泰戈尔从13岁就开始写诗。一生中写了50多部诗集。其中宗教诗歌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是中期,颂神的诗歌几乎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主体。就是到了后期,他也没有完全停止这种诗...
关键词
泰戈尔
宗教诗歌
诗情与哲理
《吉檀迦利》
奥义书
神人合一
印度宗教哲学
毗湿奴派
印度文学
文化内涵
分类号
I35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泉州湿婆雕像的探讨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钦章
出处
《南亚研究》
1984年第1期7-16,53+58+79+3,共14页
文摘
近几十年来,对泉州元代印度教寺庙遗址的调查以及对出土的建筑构件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泉州的元代印度教寺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印度教文化遗存,它的发现引起了中印关系史、宗教美术史研究者的注目,特别是近十方辉绿岩雕刻的湿婆崇拜物的发现(现陈列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为研究泉州印度教的传入、派属以及雕刻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近几年来,随着整理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
关键词
印度教
湿
婆
派
毗湿奴派
泉州海外交通
南印度
古代印度
雕刻艺术
寺庙
元代
辉绿岩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印度吠檀多哲学述评(下)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心川
出处
《南亚研究》
1987年第1期42-51,3-4,共12页
文摘
(四)罗摩努阇的制限不二论 (甲)时代、生平和著作中世纪,印度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封建主义的严重剥削和压迫下曾进行过多次的反抗和起义。这些斗争的情形虽然没有被很好的记录下来,但我们在南印度的一些文献和碑铭中还可以知道梗概。印度中世纪反封建的斗争和其它的国家一样往往采取异端运动的形式,即集中反对正统的印度教以及它所神化了的种姓结构,哲学斗争则是围绕着反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吠檀多不二论而进行的。印度中世纪的异端运动被称为“虔诚派运动”。
关键词
摩陀婆
不二论
中世纪
南印度
印度教
毗湿奴派
认识论
灵魂
实体
物质世界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权威的经验与经验的权威--论《薄伽梵歌》与现代“宗教经验”的对话
5
作者
肯尼斯·华裴
张雪松(译)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
出处
《哲学门》
CSSCI
2008年第2期189-197,共9页
文摘
《薄伽梵歌》是绝大多数印度教传统中的重要宗教典籍,本文将其视为在方法论意义上培养人们“宗教经验”的手段,并以此开始努力挖掘《薄伽梵歌》与后现代重构主义的关联性。为此,本文试图处理权威与宗教经验之间的张力,笔者认为张力的最终解决是个人与《薄伽梵歌》的言说者薄伽梵奎师那合一。在这种合一中,无论是正常的经验,还是超常的经验,都让位于一种永恒的经验,即奉献(献身性的沉浸)。
关键词
《薄伽梵歌》宗教经验
后现代
瑜伽
毗湿奴派
印度
教圣典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菩提达摩的《入道四行观》与《薄伽梵歌》——以印度教毗湿奴派的视角看禅宗
甘立夫
王博
《宗教研究》
2015
0
原文传递
2
熔诗情与哲理于一炉——泰戈尔宗教诗歌评述
张德福
《南亚研究季刊》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泉州湿婆雕像的探讨
杨钦章
《南亚研究》
1984
2
原文传递
4
印度吠檀多哲学述评(下)
黄心川
《南亚研究》
1987
1
原文传递
5
权威的经验与经验的权威--论《薄伽梵歌》与现代“宗教经验”的对话
肯尼斯·华裴
张雪松(译)
《哲学门》
CSSCI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