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地域文学群体诗文交往动因及价值考察——以“毗陵七子”为例
1
作者 蓝士英 纪玲妹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4,108,共4页
清代文坛,地域文学群体数量多、分布广,其文学创作展示的强大实力,实际上奠定了清代文坛以地域性为主的格局。"毗陵七子"是地域文学群体中极为突出的一个,群体中洪亮吉、孙星衍、黄仲则等成员均名闻天下。该群体成员频繁进行... 清代文坛,地域文学群体数量多、分布广,其文学创作展示的强大实力,实际上奠定了清代文坛以地域性为主的格局。"毗陵七子"是地域文学群体中极为突出的一个,群体中洪亮吉、孙星衍、黄仲则等成员均名闻天下。该群体成员频繁进行诗文交往,个中原因,耐人寻味。其交往诗文丰富了诗歌创作的题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士人形象,也扩大了群体在文坛的影响。审视该群体成员与清代诗坛主流诗派的广泛交游、持续唱和,可以促进我们对于清代诗坛四大流派内在相通之处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陵七子 诗歌交往 动因 价值
下载PDF
论《梧门诗话》中的“毗陵七子” 被引量:1
2
作者 蓝士英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梧门诗话》为清人法式善所著,是研究乾嘉诗坛诗人思想及其诗歌作品的重要文献。"毗陵七子"作为一个地域性的文人群体,其名俱列于《梧门诗话》,然而,"七子"之称并未在本诗话中出现,可能与对文字狱的避忌有关。&qu... 《梧门诗话》为清人法式善所著,是研究乾嘉诗坛诗人思想及其诗歌作品的重要文献。"毗陵七子"作为一个地域性的文人群体,其名俱列于《梧门诗话》,然而,"七子"之称并未在本诗话中出现,可能与对文字狱的避忌有关。"七子"在本诗话中分散出现,频率大致与各人知名度吻合。法式善在选录七人诗歌时,角度有异,但总体评价均甚精准,并影响后世研究。七子均在诗话中出现,既与法式善的交游广泛有关,也与七子之间频繁唱和有关,是这个文学群体创作实力的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门诗话》 法式善 毗陵七子
下载PDF
论毗陵七子尚奇使气的诗歌风貌
3
作者 梁尔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毗陵七子的尚奇使气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个性特征,一是诗歌风貌。他们狂放不羁、刻意别俗、豪侠放浪的个性是奇思独造、气势凌厉、瑰杰奇丽、豪情激越的诗歌风貌形成的基础;而这种个性和诗风的形成又与常州地域及其家族文化环境影... 毗陵七子的尚奇使气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个性特征,一是诗歌风貌。他们狂放不羁、刻意别俗、豪侠放浪的个性是奇思独造、气势凌厉、瑰杰奇丽、豪情激越的诗歌风貌形成的基础;而这种个性和诗风的形成又与常州地域及其家族文化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家族文化 毗陵七子 尚奇使气
下载PDF
清代“毗陵七子”对苏轼用典手法的接受
4
作者 文旭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0期21-24,共4页
“毗陵七子”出生于苏轼终老之地常州,生活于宗宋、宗苏热兴起的乾嘉之际。在朴学的影响下,他们崇尚学问典故,对北宋“以学问为诗”的苏轼的用典手法展开了全面且深刻的接受,在“寓象于典”“含情于典”“凝理于典”等多个方面融会贯通... “毗陵七子”出生于苏轼终老之地常州,生活于宗宋、宗苏热兴起的乾嘉之际。在朴学的影响下,他们崇尚学问典故,对北宋“以学问为诗”的苏轼的用典手法展开了全面且深刻的接受,在“寓象于典”“含情于典”“凝理于典”等多个方面融会贯通苏轼用典技巧,发扬苏轼诗学精神。此次接受提升了“毗陵七子”的作诗技巧,巩固了苏轼的经典地位,促使了诗坛对唐宋诗成就的客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陵七子 苏轼 用典 接受
下载PDF
清代毗陵诗派论略
5
作者 纪玲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0-164,共5页
清代常州诗歌繁荣,曾出现“毗陵四家”、“毗陵六逸”、“毗陵七子”等诗群。毗陵诗派是产生在清代常州、地域性较强的诗歌流派。该诗派的诗论家主要是洪亮吉,其诗论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其它诗派的流弊。毗陵诗派创作颇丰,在清代诗坛上有... 清代常州诗歌繁荣,曾出现“毗陵四家”、“毗陵六逸”、“毗陵七子”等诗群。毗陵诗派是产生在清代常州、地域性较强的诗歌流派。该诗派的诗论家主要是洪亮吉,其诗论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其它诗派的流弊。毗陵诗派创作颇丰,在清代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派 四家” 六逸” 毗陵七子
下载PDF
论清中叶毗陵诗派与性灵派之差异
6
作者 纪玲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137,共6页
清中叶毗陵诗派的主要成员是“毗陵七子”、赵翼、钱维乔等常州诗人,他们与袁枚多有交往,其诗论在倡导性情、主张创新等观点上比较接近。但两派的区别也比较明显:虽同谓性情,袁枚将男女之情放在首位,而毗陵诗派更重伦理亲情及朋友之情;... 清中叶毗陵诗派的主要成员是“毗陵七子”、赵翼、钱维乔等常州诗人,他们与袁枚多有交往,其诗论在倡导性情、主张创新等观点上比较接近。但两派的区别也比较明显:虽同谓性情,袁枚将男女之情放在首位,而毗陵诗派更重伦理亲情及朋友之情;毗陵诗派更重诗品和人品,诗歌品格较好;毗陵诗派重学而性灵派更重才。毗陵诗派持论公允,在一定程度上有纠正性灵派弊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派 毗陵七子 性灵派
下载PDF
论清代毗陵诗派诗人的文化人格
7
作者 纪玲妹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210-212,216,共4页
毗陵诗派是由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及清中叶的"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毗陵诗派十分看重人品,诗人有较高的品格修养,他们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立身以忠孝为大... 毗陵诗派是由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及清中叶的"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毗陵诗派十分看重人品,诗人有较高的品格修养,他们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立身以忠孝为大;狂狷人格明显;传承东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派 毗陵七子 文化人格
下载PDF
《黄景仁诗选》指瑕
8
作者 刘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5-19,共5页
黄景仁是清代著名诗人,"毗陵七子"之一。李圣华先生的《黄景仁诗选》以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两当轩集》为底本,参以其他刻本与选本,选黄景仁诗348首。经校勘整理,发现《黄景仁诗选》存在诸多文字误植及注释错误,这主要源... 黄景仁是清代著名诗人,"毗陵七子"之一。李圣华先生的《黄景仁诗选》以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两当轩集》为底本,参以其他刻本与选本,选黄景仁诗348首。经校勘整理,发现《黄景仁诗选》存在诸多文字误植及注释错误,这主要源于作者不够"知人论世",未区分形近、意近字,不明平仄,不辨韵脚,不识对仗,不解诗意,错认僻典为熟典,典故出处失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毗陵七子 黄景仁 《黄景仁诗选》 《两当轩集》 李圣华
下载PDF
清代毗陵诗派诗人的狂狷人格表现及成因探析
9
作者 纪玲妹 《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3-166,共4页
毗陵诗派是由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及清中叶的"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这些诗人的文化人格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狂狷。在他们的诗作中表现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狂放不羁... 毗陵诗派是由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及清中叶的"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这些诗人的文化人格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狂狷。在他们的诗作中表现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狂放不羁的野性,不习逢迎的孤傲等。毗陵诗派诗人狂狷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受毗陵先人们狂狷传统的影响;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他们有真情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派 毗陵七子 狂狷人格
原文传递
清代常州文人吕星垣简论
10
作者 刘晓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49-54,共6页
吕星垣是清中叶常州地区的重要文人,所留著作颇丰,又广受赞誉,然因位卑言轻,其在学界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吕星垣的家世生平、诗文创作、戏曲小说成就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其所处的地域、时代、社会等背景为总体观照对象,力图将二者... 吕星垣是清中叶常州地区的重要文人,所留著作颇丰,又广受赞誉,然因位卑言轻,其在学界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吕星垣的家世生平、诗文创作、戏曲小说成就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其所处的地域、时代、社会等背景为总体观照对象,力图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呈现一个全面、鲜活的士子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星垣 毗陵七子 内义外法 《后红楼梦》 《康衢新乐府》
下载PDF
黄景仁咏怀诗特征
11
作者 张婧 《炎黄地理》 2021年第11期5-8,共4页
黄景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所作咏怀诗集中感叹生活艰辛、仕途困顿、怀才不遇,大多散发着沉郁悲凉的气息。其诗长于典故,善于寄兴,继承前贤又不失个性。黄景仁在乾嘉诗坛上可谓为异数的代表,从少年聪明好学、青年南北奔波到抱... 黄景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所作咏怀诗集中感叹生活艰辛、仕途困顿、怀才不遇,大多散发着沉郁悲凉的气息。其诗长于典故,善于寄兴,继承前贤又不失个性。黄景仁在乾嘉诗坛上可谓为异数的代表,从少年聪明好学、青年南北奔波到抱病离京,在人间度完短暂的三十五年,他的人生历程令众多读者哀婉不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景仁 咏怀诗 毗陵七子 沉郁悲凉 怀才不遇 乾嘉诗坛 人生历程 困顿
下载PDF
失落的白云溪
12
作者 张羊羊 《社会观察》 2014年第9期69-69,共1页
白云溪,应该是一条细窄的河流,清新隽永,仿佛江南的一撇眉毛,它与″年径流量约某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某万千瓦″等数据无关。但白云溪有另一组数据:五名状元、三名探花、毗陵七子中的六位……众多名留史册的文人墨客都曾居住在白云溪旁。
关键词 毗陵七子 年径流量 伏生授经图 黄仲则 赵怀玉 今文学派 景仁 杨廷鉴 庄培因 今文经学
下载PDF
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后红楼梦》作者考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忠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研究者对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后红楼梦》的关注甚于后出之续书,这是因为它奠定了《红楼梦》续书的基本格局,但这部续书作者的真实姓名还在争论之中,《后红楼梦》"著作权"如果解决不好,对这部作品本身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必然缺少... 研究者对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后红楼梦》的关注甚于后出之续书,这是因为它奠定了《红楼梦》续书的基本格局,但这部续书作者的真实姓名还在争论之中,《后红楼梦》"著作权"如果解决不好,对这部作品本身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必然缺少学术定力。有鉴于此,本文对涉及《后红楼梦》作者的几种代表性观点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考辨,并倾向认为《后红楼梦》作者是号称"白云外史"的"毗陵七子"之一吕星垣,逍遥子固然与这部续书有联系,但他仅是"序"者而非作者。结语还提出对于《后红楼梦》这类古代小说史上大量的"非经典作品",应该多一分理解与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红楼梦》 逍遥 白云外史 毗陵七子 《与吕叔讷》札 非经典作品
原文传递
“岛佛共坡仙”:苏轼接受的别样形态——以清代文人赵怀玉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蓝士英 《中国苏轼研究》 2019年第1期274-282,共9页
'岛佛共坡仙'一句出自清代著名诗人赵怀玉笔下,'岛佛'指贾岛,'坡仙'即东坡。东坡、贾岛在创作上反差极大,一是崇尚自然,一是推重苦吟。两人最为人所知的关联之处,可能就是东坡对贾岛与孟郊的'郊寒岛瘦'... '岛佛共坡仙'一句出自清代著名诗人赵怀玉笔下,'岛佛'指贾岛,'坡仙'即东坡。东坡、贾岛在创作上反差极大,一是崇尚自然,一是推重苦吟。两人最为人所知的关联之处,可能就是东坡对贾岛与孟郊的'郊寒岛瘦'这一评价了。赵怀玉将两人相提并论,是偶然之举还是别有深意?本文拟对此略做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亮吉 毗陵七子 亦有生斋集 钱陆灿
原文传递
论晚清曲家蒋学沂及其传奇创作
15
作者 胡瑜 《中华戏曲》 CSSCI 2015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蒋学沂,字小松,号藕湖居士,江苏阳湖(今属常州市武进区)人。约生于1778-1782年,卒于1832-1834年。生平未见方志著录。据《清代毗陵书目》载,著有传奇《紫兰宫》与《麒麟阁》,以及《菰米山房集》(包括《菰米山房文钞》、《菰米山房骈文... 蒋学沂,字小松,号藕湖居士,江苏阳湖(今属常州市武进区)人。约生于1778-1782年,卒于1832-1834年。生平未见方志著录。据《清代毗陵书目》载,著有传奇《紫兰宫》与《麒麟阁》,以及《菰米山房集》(包括《菰米山房文钞》、《菰米山房骈文钞》、《藕湖词》、《闽谈》)。以上著作均以钞本留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学 清曲家 清代书目 创作动机 常州词派 文钞 钞本 张惠言 戏曲创作 毗陵七子
原文传递
清代京师宣南的古藤书屋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建木 《寻根》 2016年第2期77-84,共8页
清代京官不享受住房补贴,除个别官员可享受皇帝赐给宅第居住外,只能通过自建、自购房屋或租赁寓斋两种方式实现安居。清代京师地价高昂,有实力自建或购置房产者实属少数,因此频繁移居、租房成为京师士大夫最重要的日常琐事。顺治五年(1... 清代京官不享受住房补贴,除个别官员可享受皇帝赐给宅第居住外,只能通过自建、自购房屋或租赁寓斋两种方式实现安居。清代京师地价高昂,有实力自建或购置房产者实属少数,因此频繁移居、租房成为京师士大夫最重要的日常琐事。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清政府颁布在京师实施满汉分居的法令,旗人居住内城,汉人可以出入内城但不得夜宿,因此形成满人大多定居内城而汉人多居外城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琐事 满汉 蒋景祁 顺德 孙致弥 赵怀玉 曝书亭集 毗陵七子 王士 何元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