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针毛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严定丰 普天强 +3 位作者 李卫林 魏华英 何绍祥 张忠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3期146-148,共3页
目的评价火针毛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50例。对照A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照B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针毛刺法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火针毛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50例。对照A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照B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针毛刺法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84%和对照B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3.76±1.61)分和PSQI评分(6.56±1.4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的(4.70±1.90)、(9.16±2.46)分和对照B组的(4.95±1.99)、(10.51±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92.40±6.08)分、情感功能评分(90.70±6.67)分、社会功能评分(91.09±6.17)分、健康状态评分(91.82±6.37)分、活力评分(91.96±6.4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83.31±5.91)、(82.72±5.35)、(82.44±5.32)、(83.57±5.88)、(82.76±5.41)分和对照B组的(81.35±5.43)、(80.21±4.95)、(80.01±4.58)、(81.02±4.78)、(80.06±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PHN选择火针毛刺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解除其神经痛和改善睡眠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火针毛刺法 加巴喷丁 经络辨证
下载PDF
体针结合毛刺法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丹 孙强 +1 位作者 孙巍巍 于丽娟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对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采用体针结合毛刺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体针结合毛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维胺脂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30天)。结果:治疗后,两组... 目的:探讨对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采用体针结合毛刺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体针结合毛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维胺脂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30天)。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体针结合毛刺法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任失调 痤疮 体针 毛刺法
下载PDF
武连仲教授毛刺法浅识 被引量:11
3
作者 解越 武连仲 《中医药信息》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毛刺法是一种独特的皮部刺法 ,性质偏补 ,属《灵枢·官针》“十二刺法”之一 ,具有疏表散邪、调和营卫、化瘀宣痹作用 ,针刺特点是多针浅刺。武连仲教授应用该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等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武连仲 毛刺法 名医经验 顽固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妍 韩宝杰 励志英 《河南中医》 2009年第4期394-395,共2页
目的:采用毛刺法及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急性期采用毛刺法,且不分期治疗。取穴主要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翳风、颧髎、下关,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疗依据... 目的:采用毛刺法及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急性期采用毛刺法,且不分期治疗。取穴主要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翳风、颧髎、下关,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疗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80.00%,治疗组痊愈率为96.67%,而且治疗组痊愈所用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疗程缩短。结论: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毛刺法 急性期
下载PDF
毛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柴玉华 张玉英 程增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1期225-226,共2页
目的观察毛刺法在中风瘫痪性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寻找中风病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扩大毛刺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用常规针刺手法,观察组加用毛刺法,治疗10次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 目的观察毛刺法在中风瘫痪性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寻找中风病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扩大毛刺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用常规针刺手法,观察组加用毛刺法,治疗10次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显效率68.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46.0%。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毛刺法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毛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何乐中 张红 +2 位作者 林昭宇 黄克勤 李俊纬 《光明中医》 2008年第9期1276-1278,共3页
观察毛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毛刺法,一天一次;对照组使用甲钴胺肌肉注射,一天一次,两组都是10天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三天,连续治... 观察毛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毛刺法,一天一次;对照组使用甲钴胺肌肉注射,一天一次,两组都是10天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三天,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毛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毛刺法/针灸疗 临床分析 疗效
下载PDF
蔡圣朝运用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经验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明明 蔡圣朝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4期315-316,共2页
蔡圣朝教授治疗面肌痉挛,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将面肌痉挛分为风邪中络与血虚风动两种证型,同时运用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并提出"调补、熄风、解筋"六字治疗原则,针刺独特,疗效显著。
关键词 毛刺法 针灸 面肌痉挛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毛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60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寇吉友 陈艳 +1 位作者 卫彦 韩学鹏 《广西中医药》 2016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毛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60例,予辨证施予毛刺法配合中药治疗,7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4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毛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有效,值得... 目的:探讨毛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60例,予辨证施予毛刺法配合中药治疗,7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4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毛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荥穴 辨证分型 带状疱疹
下载PDF
美容针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26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和生 孙建华 +2 位作者 陈理 夏晨 盛灿若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4期69-69,共1页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对此尚...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对此尚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均欠理想。笔者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盛灿若教授临证多年,根据盛师经验,在临床上采用美容针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患者2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针毛刺法 面肌痉挛
下载PDF
毛刺法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燕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97-100,共4页
毛刺法是一种独特的皮部刺法,属“十二刺法”之一[1]。《灵枢·官针》记载:“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其特点是多针浅刺,即用短细的毫针快速浅刺皮部。皮部位于人体体表最外层,是十二经脉气血布散于体表的部位,人体体表通过孙脉、... 毛刺法是一种独特的皮部刺法,属“十二刺法”之一[1]。《灵枢·官针》记载:“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其特点是多针浅刺,即用短细的毫针快速浅刺皮部。皮部位于人体体表最外层,是十二经脉气血布散于体表的部位,人体体表通过孙脉、络脉、经脉系统与脏腑相连,构成皮部-经脉-脏腑有机整体。十二皮部以十二经脉为纲,与经络、脏腑、气血密不可分,故通过毛刺皮部,开发腠理、宣泄浅表之邪,可治疗表证、新病甚至脏腑病证等。研究证明,毛刺法通过毫针浅刺作用于皮部,激发经络系统,不仅可以治疗部位较浅的疾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预防因针刺过深而加重疾病进一步发展[2]。毛刺法发展至今,因具有祛邪扶正、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缩短病程等特殊作用,在治疗带状疱疹、面肌痉挛、股外侧神经炎、雀斑、痤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现笔者将毛刺法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针灸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黄帝内经》毛刺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婷婷 李子腾 +2 位作者 张昆 郑君 马玉侠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项背肌筋膜炎患者采取《黄帝内经》毛刺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针刺组给予普通针刺,毛... 目的:探讨项背肌筋膜炎患者采取《黄帝内经》毛刺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针刺组给予普通针刺,毛刺法组给予《黄帝内经》毛刺法治疗,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压痛积分和功能障碍积分。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的VAS、压痛积分和功能障碍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首次治疗后毛刺法组较常规针刺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90.00%(27/30)低于毛刺法组总有效率96.67%(2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帝内经》毛刺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较普通针刺效果更好,《黄帝内经》毛刺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可及时止痛,明显减轻患者压痛症状,且明显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毛刺法 项背肌筋膜炎 疼痛
下载PDF
毛刺法结合肩周封闭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丹萍 刘爱群 +2 位作者 洪铭范 黄拯 余青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574-580,共7页
【目的】观察毛刺法结合肩周封闭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毛刺法结合肩周封闭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肩周封闭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手背部毛刺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手肿胀程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手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手功能量表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手肿胀程度、SSR波幅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手肿胀程度、SSR波幅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手功能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Fugl-Meyer手功能量表评分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19/20),对照组为85.00%(17/20)。治疗组疗效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85.00%(17/20),对照组为15.00%(3/20)。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刺法结合肩周封闭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肿胀 皮肤交感反应 肩周封闭术
下载PDF
《内经》毛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对照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子腾 刘佳 +4 位作者 温玉洁 齐惜春 刘露露 王飞雪 郑君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内经》毛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受试者随机分为《内经》毛刺法组(30例)与常规针刺组(30例)。《内经》毛刺法组浅刺颈项部,提捏针柄向外做小幅度的提拉,使皮肤随针尖提起,"如拔毛状";常... 目的:观察《内经》毛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受试者随机分为《内经》毛刺法组(30例)与常规针刺组(30例)。《内经》毛刺法组浅刺颈项部,提捏针柄向外做小幅度的提拉,使皮肤随针尖提起,"如拔毛状";常规针刺组取颈夹脊、天柱等穴,得气后行泻法;两组每日治疗1次,一疗程5次,共2疗程。采用VAS、DNI进行评分,观察首次治疗后即时止痛效果及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首次治疗、治疗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1),但《内经》毛刺法组首次治疗后VAS评分降低更显著,且治疗后两组VAS改善相当;两组治疗前DNI评分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后DN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 <0. 01),两组治疗后DN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内经》毛刺法组总有效率96. 6%,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90. 0%,《内经》毛刺法与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相当(P> 0. 05)。结论:《内经》毛刺法与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内经》毛刺法对颈型颈椎病的即时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针刺疗 黄帝内经 颈型颈椎病
下载PDF
毛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静 白华 +2 位作者 赵凯 张广成 宋菲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4期35-37,共3页
毛刺法是我国针灸疗法中的一种传统刺法,属于九刺法的一种,其治疗方法是取皮毛部位浅刺,针尖刺入表皮,针体悬垂于所刺部位而不脱落为度。此种刺法具有解表散邪,调和营卫,活血宣痹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毛之间的疾病;因皮部与络脉、经脉、... 毛刺法是我国针灸疗法中的一种传统刺法,属于九刺法的一种,其治疗方法是取皮毛部位浅刺,针尖刺入表皮,针体悬垂于所刺部位而不脱落为度。此种刺法具有解表散邪,调和营卫,活血宣痹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毛之间的疾病;因皮部与络脉、经脉、脏腑相连,通过浅刺皮部,又可激发脏腑经络之气,充实正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面瘫、带状疱疹、股外侧神经炎、中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掌握其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针灸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毛刺法联合温针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TGF-β和FGF-2水平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辰苏 王悦君 《四川中医》 2022年第6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毛刺法联合温针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TGF-β和FGF-2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毛刺法联合温针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TGF-β和FGF-2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毛刺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WOMAC评分和VAS评分、Lysholm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及血清IGF-1、TGF-β和FGF-2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和VA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明显升高,WOMAC评分和VA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GF-1、TGF-β和FGF-2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F-1、TGF-β和FGF-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毛刺法联合温针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血清IGF-1、TGF-β和FGF-2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温针灸 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血清IGF-1 TGF-β和FGF-2水平
下载PDF
毛刺法结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82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安军明 黄琳娜 《针灸临床杂志》 2009年第11期37-38,共2页
目的:毛刺法结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运用毛刺法及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82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完全缓解47例,明显缓解29例,部分改善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毛刺法结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 目的:毛刺法结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运用毛刺法及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82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完全缓解47例,明显缓解29例,部分改善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毛刺法结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A型肉毒毒素 面肌痉挛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择时应用毛刺法治疗痛症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培祯 《针灸临床杂志》 1996年第3期35-36,共2页
我们在采用择时方法治疗痛症(其中包括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的基础上,又在针刺手法上进行了变革.由原来的深刺法改用现时的毛刺法,这样二者合为一体,不仅较前大大地提高了疗效。
关键词 痛症 毛刺法
下载PDF
常规针刺配合毛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国华 钟如春 +2 位作者 时会君 刘效娟 晏石枝 《中医学》 2021年第3期414-419,共6页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配合毛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单纯性面瘫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后,利用一次性针灸针在患侧局部进行毛刺。针刺...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配合毛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单纯性面瘫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后,利用一次性针灸针在患侧局部进行毛刺。针刺5天为一个疗程,共针刺4个疗程后观察最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积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针刺配合毛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且能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毛刺法 面瘫
下载PDF
头皮针联合循经毛刺法治疗迟发性放疗后舌下神经麻痹一例
19
作者 顾逸文 刘芳 +1 位作者 方浩亮 杨雨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853-854,共2页
舌下神经麻痹临床诊断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伸舌不居中,患侧舌肌萎缩,且常伴随构音障碍、局部感觉障碍。引起舌下神经麻痹的病因较多,常见的包括肿瘤、放射、感染、血管压迫、外伤等^([1])。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治疗的... 舌下神经麻痹临床诊断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伸舌不居中,患侧舌肌萎缩,且常伴随构音障碍、局部感觉障碍。引起舌下神经麻痹的病因较多,常见的包括肿瘤、放射、感染、血管压迫、外伤等^([1])。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治疗的1例舌下神经麻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望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神经麻痹 头皮针 毛刺法
下载PDF
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鹏 邹伟 +2 位作者 于学平 滕伟 孙晓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6期543-544,共2页
目的观察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取百会、四神聪、翳风、下关、攒竹、阳白、太阳、颧髎、颊车、地仓、合谷、外关等穴位,治疗组采用毛刺闪罐法,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 目的观察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取百会、四神聪、翳风、下关、攒竹、阳白、太阳、颧髎、颊车、地仓、合谷、外关等穴位,治疗组采用毛刺闪罐法,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刺手法。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5.0%,对照组痊愈率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刺法 闪罐 面肌痉挛 针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