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声山《第七才子书》对《琵琶记》的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俞为民 《文化艺术研究》 2014年第4期88-108,共21页
清毛声山的《第七才子书》是众多《琵琶记》评点本中的一个重要评点本。毛声山将《琵琶记》命名为《第七才子书》,以显示其成就高于被金圣叹命名为"第六才子书"的《西厢记》。毛声山认为,高明的《琵琶记》所写虽为东汉的蔡邕... 清毛声山的《第七才子书》是众多《琵琶记》评点本中的一个重要评点本。毛声山将《琵琶记》命名为《第七才子书》,以显示其成就高于被金圣叹命名为"第六才子书"的《西厢记》。毛声山认为,高明的《琵琶记》所写虽为东汉的蔡邕,但实是为讥刺作者友人王四而作。在对《琵琶记》的具体评点中,毛声山结合剧中的具体情节与人物形象等,对《琵琶记》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总结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声山 《第七才子书》 讥刺说 《琵琶记·参论》
下载PDF
文情·文事·文法:毛声山批《第七才子书琵琶记》的三维理论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克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8-122,126,共6页
清初毛声山批点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是明代以还《琵琶记》评点本中的集大成之作,毛声山从文情、文事、文法三维角度建构起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戏曲评点理论体系:"文情"的多层次性揭示了评点中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张力,"文事... 清初毛声山批点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是明代以还《琵琶记》评点本中的集大成之作,毛声山从文情、文事、文法三维角度建构起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戏曲评点理论体系:"文情"的多层次性揭示了评点中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张力,"文事"探讨了历史与文学虚构的原则把握问题,"文法"是毛声山艺术经验的理论总结,从而为今天建设民族特色戏曲理论提供经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毛声山 《琵琶记》 戏曲评点
下载PDF
文情·文事·文法——毛声山批《第七才子书琵琶记》的三维理论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克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3-67,共5页
清初毛声山批点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是明代已还《琵琶记》评点本中的集大成之作,毛声山从文情、文事、文法三维角度建构起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戏曲评点理论体系:"文情"的多层次性揭示了评点中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张力,"文事... 清初毛声山批点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是明代已还《琵琶记》评点本中的集大成之作,毛声山从文情、文事、文法三维角度建构起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戏曲评点理论体系:"文情"的多层次性揭示了评点中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张力,"文事"探讨了历史与文学虚构的原则把握问题,"文法"是毛声山艺术经验的理论总结,从而为今天建设民族特色戏曲理论提供经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毛声山 琵琶记 戏曲评点
下载PDF
毛批《琵琶》的理论贡献
4
作者 李克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毛批《琵琶》对戏曲的本质作了全新的审视,对戏曲的结构艺术作了深入的探讨,对大团圆的结局提出了异议,对戏曲的表现方法有系统的梳理。它睹前人睹而未全之秘,发前人发而未至之论,对今天的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毛批《琵琶》 毛声山 毛宗岗 戏剧观 结构说 方法论
下载PDF
论戏剧在人类灵魂交流中的媒介作用
5
作者 王建高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45-51,共7页
1 最近,著名作家曹禺同志在谈到对戏剧创作的希望时强调指出,剧作家们必须善于“把人物心灵深处的东西挖出来”(以下简称“心灵挖掘”)。这,无疑是抓住了当前和长期以来我们的戏剧以及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带有根本... 1 最近,著名作家曹禺同志在谈到对戏剧创作的希望时强调指出,剧作家们必须善于“把人物心灵深处的东西挖出来”(以下简称“心灵挖掘”)。这,无疑是抓住了当前和长期以来我们的戏剧以及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所谓“心灵挖掘”主要是指对人物内心世界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特别是着重刻画人物的各种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作用 刻画人物 人类灵魂 心理活动 毛声山 情节结构 人物形象 王骥德 人物内心世界 田园牧歌式
下载PDF
明清戏剧心理学论略
6
作者 刘伟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39-44,共6页
明清戏剧理论的发展,与这一时期的小说理论取大致相同的步调,即明初仍然萧条,到明中叶开始兴起,后又产生了徐渭、汤显祖和沈璟的戏曲理论.到了明末,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王骥德、吕天成,以及臧懋循、冯梦龙的戏曲理论.清代戏曲理论... 明清戏剧理论的发展,与这一时期的小说理论取大致相同的步调,即明初仍然萧条,到明中叶开始兴起,后又产生了徐渭、汤显祖和沈璟的戏曲理论.到了明末,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王骥德、吕天成,以及臧懋循、冯梦龙的戏曲理论.清代戏曲理论是对明代戏曲理论的继承和深化.这一时期,戏曲、戏剧著述种类繁多,专著、专论有丁耀亢的《啸台偶著词引》、李渔的《闲情偶记.词曲部》(又名《李笠翁曲话》);评点有金圣叹评《西厢记》、毛声山评《琵琶记》;序跋有洪升的《长生殿自序、例言》、孔尚任的《桃花扇小引、小识、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心理学 戏曲理论 李笠翁曲话 戏剧创作 《西厢记》 《琵琶记》 戏剧理论 李渔 毛声山 明代戏曲
下载PDF
清代“苦戏”风格论(续)
7
作者 谢柏梁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91-98,共8页
(一)怨悱而不乱的苦剧风格 《琵琶记》是元末南戏,又称传奇之祖。关于该剧的评价,上至明太祖,下至一般文人,记载甚多。甚至可以说一部《琵琶记》的流传史,便伴随着中国悲剧观念的发展史。清代毛声山父子对《第七才子书》(《琵琶记》)的... (一)怨悱而不乱的苦剧风格 《琵琶记》是元末南戏,又称传奇之祖。关于该剧的评价,上至明太祖,下至一般文人,记载甚多。甚至可以说一部《琵琶记》的流传史,便伴随着中国悲剧观念的发展史。清代毛声山父子对《第七才子书》(《琵琶记》)的评点和总论,是目前所见最为细致繁密的专论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记》 风格论 毛声山 中国悲剧 《桃花扇》 至明 《长生殿》 大团圆结局 卓人月 戏剧冲突
下载PDF
针锋相对 旗帜鲜明——《牡丹亭》“游园惊梦”与《琵琶记》“牛氏规奴”
8
作者 陆联星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68-71,共4页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后代文学对前代文学既有继承,也有斗争。不同的思想倾向和不同的艺术见解,往往通过论争表白,而有时也见之于创作。《牡丹亭》“游园惊梦”与《琵琶记》“牛氏规奴”(戏目为清人毛声山所标),就是创作上针锋...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后代文学对前代文学既有继承,也有斗争。不同的思想倾向和不同的艺术见解,往往通过论争表白,而有时也见之于创作。《牡丹亭》“游园惊梦”与《琵琶记》“牛氏规奴”(戏目为清人毛声山所标),就是创作上针锋相对的典例。 16世纪,大戏剧家汤显祖的杰作《牡丹亭》问世。通过写一对青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批判封建礼教,歌颂反礼教斗争,宣扬个性解放。全剧55出戏,第10出“惊梦”(通称“游园惊梦”)是关键性的一出。这出戏揭开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故事的序幕,以下剧情便由此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琵琶记》 《牡丹亭》 杜丽娘 毛声山 柳梦梅 思想倾向 爱情故事 个性解放 崔莺莺
下载PDF
《桃花扇》批语发微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新雷 《戏曲研究》 2003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评点'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批评形态,而戏曲作品的评点加批,则为戏剧文体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明清之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曾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戏曲评点家,如李卓吾评批《红拂记》,陈眉公评批《玉簪记》,王思任评批《牡丹亭》,金圣... '评点'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批评形态,而戏曲作品的评点加批,则为戏剧文体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明清之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曾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戏曲评点家,如李卓吾评批《红拂记》,陈眉公评批《玉簪记》,王思任评批《牡丹亭》,金圣叹评批《西厢记》,毛声山评批《琵琶记》等等。清代康熙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 发微 <琵琶记> 毛声山 评点家 <西厢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 <牡丹亭> 戏曲作品 孔尚任
原文传递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雪冈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54-61,共8页
高则诚的《琵琶记》自问世以后,名重词坛,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六百年来,它已成为各地方剧种的保留剧目,并被列为'江湖十八本'之首。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明万历二十五年前,《琵琶记》的抄本、刻本,就达七十... 高则诚的《琵琶记》自问世以后,名重词坛,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六百年来,它已成为各地方剧种的保留剧目,并被列为'江湖十八本'之首。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明万历二十五年前,《琵琶记》的抄本、刻本,就达七十余种之多,人们习惯以《西厢》、《琵琶》作为元杂剧和元南戏的代表。这是一部戏曲作品对于戏曲文化史所能作出的最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记》 艺术特色 戏曲作品 元杂剧 戏曲文化 赵五娘 地方剧种 毛声山 《南词叙录》 王骥德
原文传递
《琵琶记》结构之美与高明传统文化情结
11
作者 裘新江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高明《琵琶记》结构之美历来为人称道,其结构匀称完整、和谐统一、严密连贯而又曲折变化,为后世戏曲结构艺术树立了审美典范。本来。
关键词 《琵琶记》 文化情结 戏曲结构 赵五娘 琵琶记 大团圆结局 中国悲剧 李渔 叙事性文学 毛声山
原文传递
清初长洲毛氏父子的戏曲虚实论
12
作者 刘叙武 《中华戏曲》 CSSCI 2013年第2期186-202,共17页
评点式小说、戏曲批评兴起于明代。清初,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和《西厢记》,不仅对作品内容做了详细分析,而且提出了丰赡的创作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评点方法和体例。长洲(今江苏苏州)的毛声山、毛宗岗父子合作评点了《三国演义》和《琵琶... 评点式小说、戏曲批评兴起于明代。清初,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和《西厢记》,不仅对作品内容做了详细分析,而且提出了丰赡的创作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评点方法和体例。长洲(今江苏苏州)的毛声山、毛宗岗父子合作评点了《三国演义》和《琵琶记》,在批评方法上师法同乡金圣叹,"为之条分节解,而每卷之前,又各缀以总评数段"①(《总论》)。毛氏父子合评《琵琶记》在清康熙四年(1665),拟金圣叹所定"六才子书",名之为《第七才子书》,阐发了丰富的戏剧思想,其中包括系统的戏曲虚实理论。所谓虚与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创作 《琵琶记》 金圣叹 毛声山 三国演义 《西厢记》 六才子书 毛宗岗 节解 蔡伯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