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梗豨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华 靳永亮 +3 位作者 张纪越 朱伶俐 盛天露 刘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99-1705,共7页
毛梗豨莶草(Siegesbeckia glabresce)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的活性。为明确毛梗豨莶草的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谱(二氯甲烷∶甲醇20∶1~0∶1)、反相ODS柱色谱(30%~100%甲醇)、Sephad... 毛梗豨莶草(Siegesbeckia glabresce)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的活性。为明确毛梗豨莶草的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谱(二氯甲烷∶甲醇20∶1~0∶1)、反相ODS柱色谱(30%~100%甲醇)、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毛梗豨莶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毛梗豨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7-二甲氧基槲皮素(1)、芹菜素(2)、奥卡宁(3)、okanin-4’-O-β-D-6″-trans-p-coumaroylglucoside(4)、1H-Indole-3-carbaldehyde(5)、对羟基苯甲醛(6)、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7)、3,4-divanillyltetrahydrofuran(8)、buddlenol D(9)。除化合物1和化合物6外,其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豨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梗豨莶 乙酸乙酯部位 提取分离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毛梗豨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林芬 王海垠 +4 位作者 王德升 谢章巧 聂伟 宋流东 吴兴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0-843,共4页
目的研究毛梗豨莶Sie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的化学成分。方法毛梗豨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毛梗豨莶Sie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的化学成分。方法毛梗豨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奇任醇(1)、豨莶精醇(2)、isopropylidenkirenol (3)、3α,15,16-trihydroxy-ent-pimara-8(14)-en-15,16-acetonide (4)、16α,17-dihydroxy-ent-kaura-19-oic acid (5)、2-desoxy-4-epi-pulchellin (6)、aphanamol I (7)、3-O-甲基槲皮素(8)、槲皮素(9)、香草醛(10)、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1)。结论化合物4~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梗豨莶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3种正品○莶草的鉴别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金凤 《海峡药学》 2004年第4期90-91,共2页
目的  建立药典版中○莶、腺柄○莶、毛梗○莶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显微特征 ,理化和薄层色谱的鉴别方法。结果   3种正品○莶具不同鉴别特征。 结论  能更准确地把 3种正品○莶草区别。
关键词 豨莶 腺柄豨莶 毛梗豨莶 鉴别 薄层色谱
下载PDF
中药豨莶草的微性状鉴别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飞燕 周建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对豨莶草药材的3种来源进行鉴定,以了解3种豨莶草的区别。方法: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3种豨莶草进行鉴别。结果: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腺梗豨莶S.Pubescens和毛梗豨莶S.glabrescens有明显的区别。结论:首次采用中药微性... 目的:对豨莶草药材的3种来源进行鉴定,以了解3种豨莶草的区别。方法: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3种豨莶草进行鉴别。结果: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腺梗豨莶S.Pubescens和毛梗豨莶S.glabrescens有明显的区别。结论:首次采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观察拍摄3种豨莶草商品药材的显微图片,真实、直观地反映了3种来源药材的鉴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 豨莶 毛梗豨莶 微性状鉴定
原文传递
祛风湿、利关节的豨莶草
5
作者 商国懋 邓玉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第23期59-59,共1页
豨莶草出自《唐本草》,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豨莶草的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 ~ 110cm,直径0.3 ~ 1cm ;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紫棕色,有纵沟和细纵纹,被... 豨莶草出自《唐本草》,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豨莶草的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 ~ 110cm,直径0.3 ~ 1cm ;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紫棕色,有纵沟和细纵纹,被灰色柔毛;节明显,略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带绿色,髓部宽广,类白色,中空; 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灰绿色,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脉3 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 祛风湿 关节 菊科植物 地上部分 毛梗豨莶 豨莶 唐本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