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毛织产业人员变应性鼻炎尘螨变应原检测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军 余佳林 +3 位作者 梁少颖 刘冰莲 严雪原 彭治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24期3836-3839,共4页
目的评估毛织产业人员对比非毛织产业人员变应性鼻炎(AR)尘螨变应原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研究毛织产业的工作环境对AR患者患病率的影响,对毛织产业人员尘螨所致AR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局部区域大朗镇在本科就诊并接受粉尘... 目的评估毛织产业人员对比非毛织产业人员变应性鼻炎(AR)尘螨变应原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研究毛织产业的工作环境对AR患者患病率的影响,对毛织产业人员尘螨所致AR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局部区域大朗镇在本科就诊并接受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的AR患者1200例,根据患者就诊资料记录,将工作是毛织产业一线人员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将工作与毛织产业无关的患者归为对照组,据资料汇总统计,观察组720例为毛织产业人员,对照组480例为非毛织产业人员,对比分析这两组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结果。结果1200例患者中,尘螨检测阳性总人数337例,总阳性率28.1%;观察组阳性人数226例,阳性率31.4%;对照组阳性人数11l例,阳性率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毛织产业人员AR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毛织产业人员;观察组强阳性率较高,患者暴露于尘螨时间(从事毛织产业工作年限)越长阳性率越高。结论毛织产业的工作环境及患者暴露于尘螨时间长短影响AR患者的患病率,管理部门须关注毛织产业的工作环境,为该特殊群体尘螨所致AR的防治制定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性鼻炎 毛织产业人员
下载PDF
毛织产业人员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刘军 余佳林 +3 位作者 梁少颖 刘冰莲 严雪原 彭治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9期2981-2984,共4页
目的评估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尘螨所致毛织产业人员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与非毛织产业人员AR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东莞局部区域大朗镇经本院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结果阳性(++)以上且坚持治疗的尘螨所致AR患者30... 目的评估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尘螨所致毛织产业人员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与非毛织产业人员AR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东莞局部区域大朗镇经本院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结果阳性(++)以上且坚持治疗的尘螨所致AR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为毛织产业人员,对照组150例为非毛织产业人员,两组均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对每组按0.5年、1年、1.5年、2年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及VAS评分,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的数据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0.5年后症状、体征、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0.5—2年后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和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毛织产业人员AR疗效优于毛织产业人员AR;毛织产业人员AR的疗效差异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管理部门须关注该特殊群体,为尘螨感染患变应性疾病的防治制定相应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免疫治疗 粉尘螨滴剂 尘螨 变应性鼻炎 症状评分 体征评分 VAS评分 毛织产业人员
下载PDF
大朗镇人民政府到访中国纺联,探讨助推毛织产业发展之策
3
作者 郭春花 许依莉(摄) 《纺织服装周刊》 2023年第7期6-6,共1页
2月22日,由东莞市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一行18人组成的大朗镇人民政府代表团专程到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大朗毛织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交流座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副会长徐迎新出席了座谈会。
关键词 大朗镇 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 交流座谈 产业未来发展 毛织产业 人民政府
原文传递
毛纺织产业创新体系研究——以东莞市大朗镇和桐乡市濮院镇为例
4
作者 刘勇 《特区经济》 2013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产业创新体系涉及企业、科研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市场营销平台、大中专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等多个主体,通过这些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作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能够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创新体系涉及企业、科研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市场营销平台、大中专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等多个主体,通过这些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作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能够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升级得以实现。东莞市大朗镇和桐乡市濮院镇镇毛纺织产业发展实践证明,产业创新体系是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体系 毛织产业 大朗镇 濮院镇
下载PDF
锚定世界级,大朗毛织勇于走出“舒适区”
5
作者 徐长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22年第25期18-19,共2页
行走在广东东莞大朗镇,不经意间仰起头,就能轻易地捕捉到和毛织产业相关的信息,毛织产业与人们的生活已经深度融合。大朗毛织业起源于1979年,经过40余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于2002年被中... 行走在广东东莞大朗镇,不经意间仰起头,就能轻易地捕捉到和毛织产业相关的信息,毛织产业与人们的生活已经深度融合。大朗毛织业起源于1979年,经过40余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于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东莞 大朗镇 深度融合 毛织产业 中国纺织工业 产业 羊毛衫 世界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