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翔青《酸甜》中流散华人的差异性身份建构
1
作者 李吟 《华文文学》 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
族裔作家的作品主题,往往被归结为主流文化与族裔文化之间压制与颠覆的二元对立关系,忽略了作者的性格、身份等变量的参与所造成的主题的多样性与特异性。同一族群成员也会基于自身的性格策略与生存空间建构差异性的文化身份。作为中国... 族裔作家的作品主题,往往被归结为主流文化与族裔文化之间压制与颠覆的二元对立关系,忽略了作者的性格、身份等变量的参与所造成的主题的多样性与特异性。同一族群成员也会基于自身的性格策略与生存空间建构差异性的文化身份。作为中国香港出生、中英混血的族裔作家,毛翔青在《酸甜》中再现了1960年代华人移民海外打拼的百态人生。脱离母体文化、进入移民社会后,《酸甜》中陈氏一家分别选择了对立、逃避与戏仿的身份路径。毛翔青借助三位英国华人差异的身份解构了本质主义的族裔性,传递了对族裔移民的人文关怀,并为自己解决跨文化冲突找寻了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酸甜 身份 英国华人 族裔性
下载PDF
英国华人文学视野下毛翔青的跨族裔写作 被引量:2
2
作者 靳一凡 《华文文学》 2023年第2期32-42,共11页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备受英国文坛瞩目的华裔作家,兼有英港血统的毛翔青在其跨世纪的文学实践中呈现出从族裔性到世界性的变化。他生活在伦敦时出版的早期作品从后殖民视角再现了英国与香港地区间的微妙关系,以文化喜剧的方式回应了主流社...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备受英国文坛瞩目的华裔作家,兼有英港血统的毛翔青在其跨世纪的文学实践中呈现出从族裔性到世界性的变化。他生活在伦敦时出版的早期作品从后殖民视角再现了英国与香港地区间的微妙关系,以文化喜剧的方式回应了主流社会贴在他身上的“中国性”标签;旅居东南亚后,随着他对亚洲区域去殖民/帝国化进程的日益关注,其后期作品逐渐体现出跨越族裔边界的世界主义意识。本文在英国华人文学史视野下整体考察毛翔青迄今为止出版的七部作品,认为他的创作先后展现出对英国殖民权威和华人离散身份的解辖域化,为这一文学领域的非同质化书写与主题扩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跨族裔 英国华人文学 解辖域化
下载PDF
走出二元对立的樊笼——论毛翔青的小说《酸甜》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光林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本文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探讨华裔英国作家毛翔青的小说《酸甜》中所表现出的跨文化冲突,指出在《酸甜》中,作者表现出了华裔在英国生存所面临的三种情况:一种是单一文化现象,以一家之主陈氏为代表,恪守传统,没有体现... 本文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探讨华裔英国作家毛翔青的小说《酸甜》中所表现出的跨文化冲突,指出在《酸甜》中,作者表现出了华裔在英国生存所面临的三种情况:一种是单一文化现象,以一家之主陈氏为代表,恪守传统,没有体现出任何的灵活性;一种是文化平衡现象,以他的妻子莉莉为代表,试图在中英文化中寻求一种平衡,达到阴阳意义上的平衡与转换;第三种是以莉莉的姐姐莫伊为代表的文化同化。在这三种现象中,作者选择的是文化平衡说,希望各种文化彼此共存,突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酸甜》 后殖民 霍米·巴巴
下载PDF
多余的“勇气”——评毛翔青小说《勇气的多余》 被引量:1
4
作者 阮炜 倪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在小说《勇气的多余》里,中英混血儿作家毛翔青以后殖民时代达努国(东帝汶)人民反抗侵略战争为背景,塑造出阿道夫这个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人物形象。作为一名游击队员,他在关键时刻投降叛变,表现出了杀死战友的"多余的勇气"... 在小说《勇气的多余》里,中英混血儿作家毛翔青以后殖民时代达努国(东帝汶)人民反抗侵略战争为背景,塑造出阿道夫这个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人物形象。作为一名游击队员,他在关键时刻投降叛变,表现出了杀死战友的"多余的勇气",之后又深感内疚,无比同情达努人民的事业。作者之所以塑造出这个形象,根本原因在于在他自认是"英国人"的身份定位与其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特质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消弭的紧张,在于他身上那种不可克服的身份焦虑或文化认同上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阿道夫 “勇气” 身份焦虑 混杂血统
原文传递
历史与立场——从编史元小说的角度解读《一片孤岛》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平 刘爱琴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17-121,共5页
《一片孤岛》是英籍华裔作家毛翔青以中英鸦片战争为题材创作的一部编史元小说。一方面,小说对一个影响中英两国历史尤其是香港殖民历史的重大事件进行重写;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历史的制造者,在小说中却有着反常的再现。借鉴琳达·哈... 《一片孤岛》是英籍华裔作家毛翔青以中英鸦片战争为题材创作的一部编史元小说。一方面,小说对一个影响中英两国历史尤其是香港殖民历史的重大事件进行重写;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历史的制造者,在小说中却有着反常的再现。借鉴琳达·哈钦关于"编史元小说"这一后现代理论,分析毛翔青如何戏仿编史形式、突出人物对华立场及再现工具的虚构性和片面性,揭露小说在再现中国元素时的悖论,引起读者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史元小说 毛翔青 《一片孤岛》 编史工具 立场 戏仿
下载PDF
解读《酸甜》的错置书写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淳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0-56,162,共7页
《酸甜》是英国华裔作家毛翔青的成名作,也是英华文学中为数不多的唐人街叙事文本。小说中对主人公陈氏一家与移居国和母土的双重疏离、陈和陈妻的社会性别的错置书写,不管是情感疏离还是社会性别的错置,均是英国华人移民生活百般况味... 《酸甜》是英国华裔作家毛翔青的成名作,也是英华文学中为数不多的唐人街叙事文本。小说中对主人公陈氏一家与移居国和母土的双重疏离、陈和陈妻的社会性别的错置书写,不管是情感疏离还是社会性别的错置,均是英国华人移民生活百般况味的典型体现,而其根源则是离散族裔的文化身份认同困境。《酸甜》对20世纪中期华人移民在英国的离散境遇有着深刻的体察,而出生地和移居国之间、当下与过去之间难以愈合的断裂使离散族裔的身份认同总是处于一种归属的两难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酸甜》 错置 社会性别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猴王”被生吃的跨文化意涵 被引量:2
7
作者 阮炜 杨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9,84,共6页
中英混合血统的当代英语作家毛翔青的处女作《猴王》因中国人处于权力中心而中葡混血儿主人公华莱士身处边缘的情境,颠覆了一般读者对海外华裔小说的期待。本文从《猴王》与《西游记》的互文性、中西文化的冲突、身份焦虑和自我分裂三... 中英混合血统的当代英语作家毛翔青的处女作《猴王》因中国人处于权力中心而中葡混血儿主人公华莱士身处边缘的情境,颠覆了一般读者对海外华裔小说的期待。本文从《猴王》与《西游记》的互文性、中西文化的冲突、身份焦虑和自我分裂三方面入手,解读《猴王》故事跨文化情境中的身份危机和身份重建问题。本文认为,作者以生吃猴脑之异域风情为中心意象,是一个制造卖点的噱头;他通过以自己为原形的华莱士抛出了一种以偏概全的中国想象,庸俗地迎合了西方人中存在的模式化的中国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华莱士 猴王 跨文化情境 身份
下载PDF
阴阳失衡 两顾无依——《酸甜》的文化身份解读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彩虹 阮炜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1期123-137,共15页
在小说《酸甜》中,英国籍中欧混血小说家毛翔青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华人家庭在伦敦的生活遭遇。男女主人陈和丽丽身处英国文化的大环境中,却固执地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孤岛上,最后家庭残缺,前途未卜。他们虽曾努力重新建构一种新的... 在小说《酸甜》中,英国籍中欧混血小说家毛翔青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华人家庭在伦敦的生活遭遇。男女主人陈和丽丽身处英国文化的大环境中,却固执地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孤岛上,最后家庭残缺,前途未卜。他们虽曾努力重新建构一种新的文化身份,但这种身份重建的努力是失败的。对自己的种族身份异常敏感而且情感极其复杂的毛翔青,对中国文化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但并不因此被英国主流社会所接纳。在这种文化和种族身份的尴尬中,他最终选择了远离和观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酸甜》 文化身份 失衡
下载PDF
《酸甜》中的华裔男性气质研究
9
作者 王晨 《品位·经典》 2021年第4期16-17,共2页
《酸甜》作为英籍华裔作家毛翔青的成名作,描写了陈先生一家在英国唐人街的移民生活。本文运用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对小说中的华裔男性进行分析,揭示华裔男性气质的危机。同时,这种危机又是西方主流文化压迫和种族歧视的产物,重建华裔... 《酸甜》作为英籍华裔作家毛翔青的成名作,描写了陈先生一家在英国唐人街的移民生活。本文运用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对小说中的华裔男性进行分析,揭示华裔男性气质的危机。同时,这种危机又是西方主流文化压迫和种族歧视的产物,重建华裔男性气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酸甜》 男性气质
下载PDF
一个黄种白人眼里的鸦片战争和中国人形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阮炜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6,共7页
英国作家毛翔青的《一片孤岛》以鸦片战争为题材,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了丑化。该作品在留下大量史料展示和拼凑痕迹的同时,几乎完全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上来阐释史料、营造故事,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的混合血统和混杂认同... 英国作家毛翔青的《一片孤岛》以鸦片战争为题材,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了丑化。该作品在留下大量史料展示和拼凑痕迹的同时,几乎完全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上来阐释史料、营造故事,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的混合血统和混杂认同所导致的一种深深的身份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中国人 毛翔青 身份焦虑 市场意识
原文传递
汉语边界外的中国文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毅衡 《华文文学评论》 2019年第1期171-175,共5页
获得语,又称习得语,本为语言教学术语,指在第一语即母语中长大的人,通过学习得到的第二种语言能力。把这一群作家称作"获得语作家",是为了与母语为外语的"华裔作家"相区别。语言教学专家说:有意学得的语言能力只能... 获得语,又称习得语,本为语言教学术语,指在第一语即母语中长大的人,通过学习得到的第二种语言能力。把这一群作家称作"获得语作家",是为了与母语为外语的"华裔作家"相区别。语言教学专家说:有意学得的语言能力只能派实际用场,社会交际用的语言必须来自潜移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翔青 欧大旭 马来西亚 华裔作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