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产刚毛藻科(Cladophoraceae)八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1
1
作者 栾日孝 栾淑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270,共9页
报道中国海产刚毛藻科 (Cladophoraceae) ,沙生刚毛藻Cladophoraarenaria ,蝾螺刚毛藻C .conchopheria ,暗色刚毛藻C .opaca,透明刚毛藻C .pellucida,微小刚毛藻C .pusilla ,棉形刚毛藻C .rudolphiana,光毛刚毛藻C .sericea ,美丽刚毛藻... 报道中国海产刚毛藻科 (Cladophoraceae) ,沙生刚毛藻Cladophoraarenaria ,蝾螺刚毛藻C .conchopheria ,暗色刚毛藻C .opaca,透明刚毛藻C .pellucida,微小刚毛藻C .pusilla ,棉形刚毛藻C .rudolphiana,光毛刚毛藻C .sericea ,美丽刚毛藻C .speci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毛藻 新记录种 沙生刚毛藻 蝾螺刚毛藻 暗毛刚毛藻 透明刚毛藻 微小刚毛藻 棉形刚毛藻 光毛铡毛藻 美丽刚毛藻 海藻
下载PDF
红毛藻膳食纤维制备工艺优化
2
作者 董玉婷 马家乐 +6 位作者 郑明静 王永兴 朱艳冰 杨远帆 姜泽东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107-116,共10页
在传统酶法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基础上,基于膳食纤维提取率、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及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的差异,对红毛藻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旨在获得高品质红毛藻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通过4种不同制备工艺(酶法制备工艺、高速... 在传统酶法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基础上,基于膳食纤维提取率、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及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的差异,对红毛藻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旨在获得高品质红毛藻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通过4种不同制备工艺(酶法制备工艺、高速剪切分散辅助酶法制备工艺、乳杆菌发酵辅助酶法制备工艺、乳杆菌发酵-高剪切分散辅助酶法制备工艺)对红毛藻中膳食纤维进行提取,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乳杆菌发酵-高剪切分散辅助酶法对红毛藻总膳食纤维具有最佳的提取率,较传统酶解法提高1.2倍。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分散转速15 000 r/min、分散时间10 min、料液比1∶60(g/mL),此条件下制备的膳食纤维提取率为(50.32±1.23)%,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2.04±0.45)%、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12.73±0.87)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 膳食纤维 制备工艺 高剪切分散 持水力
下载PDF
红毛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筛选及其稳定性评价
3
作者 吴靖娜 洪乔茜 +7 位作者 廖榕榕 蔡水淋 陈晓婷 苏海燕 苏筱 许莉 潘南 卓诗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本实验以红毛藻为原料,利用酶解法及超滤分级制备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肽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发现F2组分(800~2000 Da)的ACE抑制率最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本实验以红毛藻为原料,利用酶解法及超滤分级制备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肽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发现F2组分(800~2000 Da)的ACE抑制率最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和PEAKS Studio软件的de novo从头测序对F2组分进行氨基酸序列鉴定,并结合分子对接筛选出与ACE稳定结合的6个ACE抑制肽。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预测肽并经体外ACE抑制活性验证,发现L1(LVLLFLFGE)的ACE抑制活性最高,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14.22μg/m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L1对ACE的抑制主要归因于其能够与ACE的活性口袋形成氢键相互作用。最后,探讨温度、pH值、金属离子、光照类型和模拟胃肠道酶系消化对L1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离子强度稳定性,pH>2时抑制活性逐步减弱,紫外光处理会影响其抑制活性,体外模拟胃肠液处理后L1的ACE抑制率虽然显著降低,但仍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 denovo从头测序 虚拟筛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优化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
4
作者 韩雪花 林美婷 +4 位作者 陈丽静 何凡 杜希萍 姜泽东 倪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1-176,共6页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对红毛藻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混料实验设计出最优溶剂组合为V(乙醇)∶V(丙酮)=1∶1,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0℃、液料比20∶1(mL/g)和提取3次。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和混料模型预测的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分别为2.264、2.202 mg/g,研究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率小于5%。该研究基于混料设计建立的方法及模型真实有效,为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 混料设计 类胡萝卜素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中国海产刚毛藻科新记录 被引量:1
5
作者 栾日孝 张淑梅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4-86,共3页
中国海产刚毛藻科新记录栾日孝张淑梅(大连自然博物馆大连116001)THREESPECIESOFCLADOPHORACEAENEWTOCHINALUANRiXiaoZHANGShuMei(DalianMuseu... 中国海产刚毛藻科新记录栾日孝张淑梅(大连自然博物馆大连116001)THREESPECIESOFCLADOPHORACEAENEWTOCHINALUANRiXiaoZHANGShuMei(DalianMuseumofNatural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 扭曲硬毛藻 小枝刚毛藻 小钩刚毛藻
下载PDF
短孢角毛藻相似种类的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作艺 李扬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9-408,共10页
短孢角毛藻的形态特征多变,容易导致物种的错误鉴定,并且其与若干相似种类之间存在物种混淆的情况。基于建立的单克隆培养藻株,结合生活史中形态特征的连续观察,以及基于目标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系统学数据,对短孢角毛藻(Chaetoceros bre... 短孢角毛藻的形态特征多变,容易导致物种的错误鉴定,并且其与若干相似种类之间存在物种混淆的情况。基于建立的单克隆培养藻株,结合生活史中形态特征的连续观察,以及基于目标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系统学数据,对短孢角毛藻(Chaetoceros brevis Schütt)及其相似种类的形态学和系统学进行了研究。丰富了短孢角毛藻休眠孢子的形态学描述,报道了一个新的特征:休眠孢子壳面上刺的末端具有帽状结构,该特征未报道于其他角毛藻种类,可作为短孢角毛藻的标志性特征。报道了我国角毛藻属的1个新记录种——拟短孢角毛藻(C.pseudobrevis Pavillard),该种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以及独立的系统学位置,应是一个独立的物种,而非短孢角毛藻的同种异名。垂缘组角毛藻的种类在系统发育树中显示出较好的单系起源,链端角毛及其走势是否可以作为该类群的共享特征,目前尚难做出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孢角毛藻 形态学 系统学 拟短孢角毛藻 垂缘组角毛藻
下载PDF
两种胶毛藻科植物的培养研究
7
作者 曹建国 祖国辉 +1 位作者 包文美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17-2225,共9页
对胶毛藻科植物优美胶毛藻[Chaetophora elegans(Roth)Agardh]和羽枝竹枝藻[Draparnaldia plumosa(Vauch) Agardh]进行了室内培养,对它们自游动孢子萌发到成熟丝状体形成等生活史各阶段都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做了活体显微镜照相记录... 对胶毛藻科植物优美胶毛藻[Chaetophora elegans(Roth)Agardh]和羽枝竹枝藻[Draparnaldia plumosa(Vauch) Agardh]进行了室内培养,对它们自游动孢子萌发到成熟丝状体形成等生活史各阶段都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做了活体显微镜照相记录。结果显示:(1)优美胶毛藻的游动孢子较小,直径为9--11μm,顶端具4条等长鞭毛,自母细胞释放后,游动孢子固定在基质上萌发,萌发类型为直立式,顶端细胞发育为直立系统,其直立系统为二叉状分枝,无明显主枝,侧枝发达,分枝顶端细胞渐尖或毛状,各级分枝细胞大小基本相同,圆柱形,宽约为6--8μm,长约为10--12μm。基细胞发育为匍匐系统,首先产生匍匐枝,由它产生假根。随生长,直立系统下部的细胞产生次生假根,成熟的优美胶毛藻外观近球形,与野生胶毛藻的形态相似。(2)羽枝竹枝藻游动孢子产生于母细胞,游动孢子体积较大,直径约为30μm左右,顶端具4条等长鞭毛。游动孢子从母细胞内释放后,固定在基质上萌发,萌发类型亦为直立式,顶端细胞发育为直立系统,其直立系统为分枝丝状体,主枝粗壮,细胞圆柱形,长约为50--60μm,宽约为48--50μm,内有多个蛋白核;侧枝细胞为长圆形,长约为40--50μm,宽约为17--19μm,分枝顶端的细胞尖细或为毛状。基细胞发育为假根和匍匐枝。当藻体成熟时,直立系统下部的细胞产生次生假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 羽枝竹枝藻 优美胶毛藻 藻类培养
下载PDF
采自青海湖的刚毛藻属一新种——青海刚毛藻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志娟 朱欢 +5 位作者 熊雄 何玉邦 敖鸿毅 吴辰熙 胡愈炘 刘国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3-669,共7页
对青海湖的丝状藻类进行了样品采集,分析引起水华的藻类种类和组成。基于SSU-LSU的联合进化分析和基于ITS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形成青海湖水华的丝状藻为一种刚毛藻,该种与史氏刚毛藻Cladophora stimpsonii和散束刚毛藻Cladophora vagabu... 对青海湖的丝状藻类进行了样品采集,分析引起水华的藻类种类和组成。基于SSU-LSU的联合进化分析和基于ITS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形成青海湖水华的丝状藻为一种刚毛藻,该种与史氏刚毛藻Cladophora stimpsonii和散束刚毛藻Cladophora vagabund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属于海洋刚毛藻和淡水刚毛藻的中间过渡种类。和邻近种类的区别特征如下:该种生长于咸水生境,植物体纤细柔软,呈绿色或浅绿色,分枝旺盛,具明显的顶端生长和居间生长。细胞直径较小。主轴细胞直径30.0—90.0μm,细胞长宽比2.4—8.0。分枝细胞直径25.0—70.0μm,长宽比4.0—12.3。顶端细胞直径25.0—50.0μm,长宽比3.6—12.0。基于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定为一新种,即青海刚毛藻Cladophora qinghaiensis sp. 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刚毛藻 毛藻 咸水 水华 系统发育 新种
下载PDF
氮、磷、铁对牟氏角毛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于瑾 蒋霞敏 +1 位作者 梁洪 邵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124,共4页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N、P、Fe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N、P、Fe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显著,其中N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正交试验中,在N质量浓度为35 mg/L和P质量浓度为1.5 mg/L时,牟氏角毛...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N、P、Fe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N、P、Fe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显著,其中N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正交试验中,在N质量浓度为35 mg/L和P质量浓度为1.5 mg/L时,牟氏角毛藻生长最快,而此时受N的影响,Fe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氏角毛藻 相对生长率
下载PDF
重金属胁迫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0
作者 梁英 王帅 +1 位作者 冯力霞 田传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7,共9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Zn2+,Cd2+)胁迫不同时间(24,48,72和96 h)后,纤细角毛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测定的主要参数有: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ΦPSII)...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Zn2+,Cd2+)胁迫不同时间(24,48,72和96 h)后,纤细角毛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测定的主要参数有: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ΦPSII),相对光合电子传递效率(r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Cu2+,Zn2+,Cd2+)胁迫下纤细角毛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Yield和rETR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逐步增大;重金属胁迫下,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3种重金属离子的半抑制浓度(EC50)的计算结果表明,胁迫时间为24和48 h时,3种重金属离子对纤细角毛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Yield,Chll content)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u2+>Zn2+>Cd2+;胁迫时间为72和96 h时,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d2+>Cu2+>Zn2+。本文还对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检测微藻对重金属胁迫敏感性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角毛藻 重金属胁迫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大亚湾角毛藻细胞数量波动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朝晖 齐雨藻 +1 位作者 陈菊芳 徐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96-1102,共7页
研究了1997年6月~1998年7月及1999和2000年春季大亚湾角毛藻(Chaetocerosspp.)细胞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多因变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角毛藻是大亚湾浮游植物常见优势属,优势物种主要... 研究了1997年6月~1998年7月及1999和2000年春季大亚湾角毛藻(Chaetocerosspp.)细胞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多因变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角毛藻是大亚湾浮游植物常见优势属,优势物种主要为窄隙角毛藻(C.affinis)、柔弱角毛藻(C.debilis)、远距角毛藻(C.distans)和劳氏角毛藻(C.lorenzianus)等。1997~1998年度角毛藻细胞数量出现了明显的春季高峰,最高细胞数量和百分比含量分别达6680.6cellsml和99.78%,而且在其他季节也出现了数量不等的峰值,DIN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角毛藻水华的消退。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是影响角毛藻细胞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此外DIN和盐度对角毛藻细胞数量变动也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 大亚湾 环境因子 赤潮
下载PDF
长江口悬沙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徐兆礼 沈新强 陈亚瞿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0,共3页
以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受试生物,通过不同浓度的悬沙对其生长影响的试验,探讨长江口悬沙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沙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悬沙影响水体的透明度,进而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浮... 以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受试生物,通过不同浓度的悬沙对其生长影响的试验,探讨长江口悬沙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沙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悬沙影响水体的透明度,进而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浮游植物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二是悬沙中析出的污染物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悬沙浸出液浓度与浮游植物生长抑制率呈Logistic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悬沙 牟氏角毛藻 生长 影响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1 位作者 尹翠玲 曹春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3,共7页
研究高温胁迫(35~50℃)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 研究高温胁迫(35~50℃)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等主要参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温胁迫下2种硅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 Ⅱ,ETR和qP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NPQ则先升高后下降。另外,还对高温胁迫下2种硅藻的响应机制以及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高温微藻品系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三角褐指藻 纤细角毛藻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下载PDF
稀土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曲克明 袁有宪 辛福言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稀土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曲克明袁有宪辛福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关键词稀土牟氏角毛藻叶绿素前言稀土元素对生物具有特殊生命科学作用,近20年来,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牧草及医药方面得... 稀土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曲克明袁有宪辛福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关键词稀土牟氏角毛藻叶绿素前言稀土元素对生物具有特殊生命科学作用,近20年来,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牧草及医药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稀土元素对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氏角毛藻 叶绿素 稀土族 生长影响 藻类
下载PDF
红毛藻藻红蛋白的粗提方法比较及不同光照条件下藻胆蛋白变性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郑江 高亚辉 +1 位作者 王文星 黄水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比较研究了多种细胞破碎方法和盐析方法对红毛藻中藻红蛋白的提取效果,确定组织捣碎法为效率较高的细胞破碎方法,用饱和度为60%的硫酸铵按"改进结晶法"进行盐析为较佳的盐析方法.探讨了冻融法的作用机制.同时对藻红蛋白盐析... 比较研究了多种细胞破碎方法和盐析方法对红毛藻中藻红蛋白的提取效果,确定组织捣碎法为效率较高的细胞破碎方法,用饱和度为60%的硫酸铵按"改进结晶法"进行盐析为较佳的盐析方法.探讨了冻融法的作用机制.同时对藻红蛋白盐析液在不同照射条件下的变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显示光照有可能使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 藻红蛋白 粗提方法 藻胆蛋白 变性机制 光照条件 细胞破碎方法 盐析方法
下载PDF
广东沿海角毛藻(Chaetoceros)的种类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艳 聂瑞 +1 位作者 李扬 吕颂辉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2-352,共11页
2006年7月—2007年11月对广东湛江、大亚湾和汕头海域角毛藻的种类多样性、优势种群构成、细胞丰度、地理分布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调查期间,在上述海域共发现角毛藻40种(含变种、变型、2个未知角毛藻种),其中扁面角毛... 2006年7月—2007年11月对广东湛江、大亚湾和汕头海域角毛藻的种类多样性、优势种群构成、细胞丰度、地理分布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调查期间,在上述海域共发现角毛藻40种(含变种、变型、2个未知角毛藻种),其中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 compressu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拟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和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等为优势种,且均为赤潮种。湛江海域角毛藻细胞丰度夏季远高于其他3个季节,而种类数则以冬季为多。大亚湾和汕头海域角毛藻的种类数和细胞丰度则是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湛江、大亚湾和汕头海域角毛藻细胞丰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602.31×106个/m3、49.89×106个/m3和1 032.11×106个/m3。各海域细胞丰度的地理分布因季节而异。整体而言,大亚湾海域的角毛藻是种类数较多,而细胞丰度较低;而湛江和汕头海域的角毛藻则种类数较少,但是细胞丰度很高,表明其群落结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沿海 毛藻 种类多样性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束生刚毛藻脱水和复水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志国 贺立静 +2 位作者 顾继光 许忠能 韩博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1-1294,共4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束生刚毛藻(Cladophora fascicularis)在脱水和复水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自然干燥状态下,束生刚毛藻迅速脱水,干燥2.5 h后,脱水达90%。脱水1.5 h内,光合作用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分...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束生刚毛藻(Cladophora fascicularis)在脱水和复水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自然干燥状态下,束生刚毛藻迅速脱水,干燥2.5 h后,脱水达90%。脱水1.5 h内,光合作用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分别下降了约10%和11%;此后Fv/Fm和Pm的下降速度明显加快,脱水2.5 h后,已下降到初始值的一半。脱水后半饱和光强Ik逐渐下降;初始斜率α在脱水初始阶段有轻微上升,此后逐渐下降。复水后Fv/Fm、Pm、Ik和α均迅速恢复。这表明脱水可引起束生刚毛藻光合作用的降低,但光合器官并未受到不可逆损伤,因此复水后光合活性迅速恢复。这种复水后光合能力的快速恢复,有利于束生刚毛藻适应潮间带特殊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束生刚毛藻 脱水 复水
下载PDF
氮浓度对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尹翠玲 梁英 +1 位作者 冯力霞 曹春晖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氮浓度(0μmol/L,55μmol/L,440μmol/L,880μmol/L,1760μmol/L,7040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纤细角毛藻...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氮浓度(0μmol/L,55μmol/L,440μmol/L,880μmol/L,1760μmol/L,7040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进行培养,研究两种微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氮浓度对其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浓度对两种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两种微藻的Fv/Fm比值、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760μM时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反而下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盐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氮浓度都为176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杜氏藻 纤细角毛藻 氮浓度 叶绿素荧光 生长
下载PDF
纤细角毛藻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3
19
作者 田治立 王长海 +1 位作者 于贞 金海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36,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 ,对影响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优化 ,获得了以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配方 :NaHCO30.15g/L,Na2SiO3(9H2O0.20g/L,NaNO31.00g/L,KH2PO40.02g/L,VB12.7mg/L,VB121.5μg/L。实验表...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 ,对影响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优化 ,获得了以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配方 :NaHCO30.15g/L,Na2SiO3(9H2O0.20g/L,NaNO31.00g/L,KH2PO40.02g/L,VB12.7mg/L,VB121.5μg/L。实验表明 ,用该优化配方培养纤细角毛藻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显著优势 ,为该微藻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进一步高密度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 培养 优化
下载PDF
C/N对牟氏角毛藻生长速率和总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蒙 李纯厚 +8 位作者 戴明 吕国敏 韦芳三 梁福全 周岩岩 杨慧英 胡维安 杨进 李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18-1524,共7页
以牟氏角毛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1∶1、2∶1、3∶1、4∶1和5∶1等5种不同C/N比值培养液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N比值为2∶1时,牟氏角毛藻的相对生长率最高,达到每天1.98,C/N比值为3∶1时,相对生长率最低,为每天... 以牟氏角毛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1∶1、2∶1、3∶1、4∶1和5∶1等5种不同C/N比值培养液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N比值为2∶1时,牟氏角毛藻的相对生长率最高,达到每天1.98,C/N比值为3∶1时,相对生长率最低,为每天1.69;C/N比值为5∶1时,总脂含量百分比达到最高,为31.26%,C/N比值为2∶1时,总脂含量百分比最低,仅为28.39%;C/N比值为2∶1时,总脂日增量最高,达到0.84,C/N比值为3∶1时,总脂日增量最低,仅为0.64;5种C/N比值对牟氏角毛藻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C/N比值为5,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达最高。综合比较表明,C/N比值为2∶1时,最适合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及总脂肪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氏角毛藻 碳氮比 相对生长率 总脂含量 总脂日增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