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毛霉属真菌Mucor sp.MNP801转化天然香豆素后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鸿 倪建良 +1 位作者 曹小吉 应国清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运用实验室保藏的海洋真菌Mucor sp.MNP801转化6,7-二甲氧基香豆素,以期望进一步得到新的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运用海洋真菌对特定的天然产物进行生物转化,并借助于GC-MS等手段分析转化组与对照组培养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差别。结... 目的运用实验室保藏的海洋真菌Mucor sp.MNP801转化6,7-二甲氧基香豆素,以期望进一步得到新的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运用海洋真菌对特定的天然产物进行生物转化,并借助于GC-MS等手段分析转化组与对照组培养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差别。结果发现转化组中出现对照组没有且异于加入底物的新产物2-乙酰-4-乙酰氨基-5-硝基苯酚,为首次从海洋毛霉属真菌中发现的产物。结论运用海洋微生物对天然产物进行代谢,对开发新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毛霉属真菌 生物转化 GC-MS
原文传递
腐乳毛霉菌种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芳席 刘素纯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6-60,共5页
以毛霉菌(Mucor)M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60Coγ-射线复合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蛋白酶突变株毛霉M263。该菌株的生长速度快,菌丝旺盛,且洁白致密。固体培养,中性蛋白酶活力为841μg/min,产酶活力约为原出... 以毛霉菌(Mucor)M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60Coγ-射线复合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蛋白酶突变株毛霉M263。该菌株的生长速度快,菌丝旺盛,且洁白致密。固体培养,中性蛋白酶活力为841μg/min,产酶活力约为原出发菌株的2倍。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98%麸皮,1%豆饼粉,1%葡萄糖,料水比1:1,起始pH7.0,20℃培养12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食品 毛霉属 菌株 蛋白酶 腐乳
下载PDF
总状毛霉凝乳酶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孙健 宋晓红 +1 位作者 卢孟柱 刘英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1,共7页
从17株产凝乳酶的霉菌中初筛得到产酶量较高的菌株,再进行60_Co-γ射线诱变,得到产酶量较初筛菌株提高80%的诱变菌株─—总状毛霉R132。确定了诱变株R132的液体发酵产酶工艺及提取纯化路线,获得适于应用的部分纯... 从17株产凝乳酶的霉菌中初筛得到产酶量较高的菌株,再进行60_Co-γ射线诱变,得到产酶量较初筛菌株提高80%的诱变菌株─—总状毛霉R132。确定了诱变株R132的液体发酵产酶工艺及提取纯化路线,获得适于应用的部分纯化酶液样品。用该酶制作的Adam干酪与车间生产样品对照进行成熟期理化性质分析的结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状毛霉 凝乳酶 干酪 毛霉属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毛霉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张朝晖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对病症表现为溃疡性疾病的暗暗暗暗暗(Takifagu obscurus)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观察。镜检溃疡和肌肉组织,可见丝状型粗大、无隔、分枝,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真菌菌丝。心、肝、脾和肠组织有少量炎细胞侵润,未见真菌菌丝和明显组织病... 对病症表现为溃疡性疾病的暗暗暗暗暗(Takifagu obscurus)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观察。镜检溃疡和肌肉组织,可见丝状型粗大、无隔、分枝,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真菌菌丝。心、肝、脾和肠组织有少量炎细胞侵润,未见真菌菌丝和明显组织病理变化。经Sabouraud培养基培养观察,37℃,24h菌丝顶端有淡黄色球形孢子囊;72h出现气生菌丝,孢子囊成熟,释放卵圆形孢囊孢子;120h后菌落充满平皿。肌体溃疡处皮下和肌肉组织切片镜检显示,大量菌丝体侵入皮下组织,炎细胞侵润,引起邻近肌肉组织变性坏死和间质水肿;粗大菌丝穿透粘膜入侵基底组织,同时导致小血管发生栓塞;菌丝着色显蓝色、分枝、呈直角。依据Ainsworth真菌分类系统鉴定为毛霉属(Mucorsp.)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真菌 组织病理 毛霉属
下载PDF
温室养殖暗纹东方鲀毛霉菌的鉴定、致病性和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贺艳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9-276,共8页
取温室养殖的1龄患真菌病暗纹东方鲀(Takifagu obscurus)进行观察,患病暗纹东方鲀体质鼠(25±3)g,体表出现点状白斑,变成黄棕色,形成环状苍白圈,病灶中心溃疡糜烂,可延伸至肌肉,死亡率达100%。病原菌分离和培养观察显... 取温室养殖的1龄患真菌病暗纹东方鲀(Takifagu obscurus)进行观察,患病暗纹东方鲀体质鼠(25±3)g,体表出现点状白斑,变成黄棕色,形成环状苍白圈,病灶中心溃疡糜烂,可延伸至肌肉,死亡率达100%。病原菌分离和培养观察显示,菌丝粗大、无隔、分枝、单兰氏染色旱阳性的真菌菌丝,适宜培养条件为Sabouraud培养基37℃,24h菌丝顶端有淡黄色球形孢子囊;72h出现气生菌丝,孢子囊成熟,释放卵圆形孢囊孢子。根据Ainsworth(1973)真菌分类系统可初步鉴定为毛霉菌(Mucors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孢子可通过注射及创伤感染方式感染健康暗纹东方鲀,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20d死亡率达100%;对实验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药敏试验以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抑菌质量浓度为6.0-24μg/mL;碘化钾和5-氟胞嘧啶其次。病埋组织学检查显示,菌丝着色呈蓝色、分支、书直角;菌丝侵入肌肉组织引起变性坏死、间质水肿;小血管有大量杆状或球状粗大菌丝,引起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毛霉属 分离箍定 组织病理
下载PDF
中国毛霉的三个新记录种(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裴克全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3-565,共3页
报道了中国毛霉属的三个新记录并对它们进行了描述和简短的讨论。它们是:Mucor hiemalis f.luteus, Mucor racemosus f. chibinensis.和Mucor racemosus f. sphaerosporus.
关键词 新记录 毛霉属 中国
下载PDF
毛霉产蛋白酶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理 罗泽民 卢向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6-219,共4页
为探寻适合于制备大豆多肽的蛋白酶 ,对毛霉产蛋白酶的特性、毛霉蛋白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降解进行了研究 ,并测定了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结果表明 ,毛霉蛋白酶是诱导性很强的酶类 ,毛霉的产酶条件除与温度、培养时间... 为探寻适合于制备大豆多肽的蛋白酶 ,对毛霉产蛋白酶的特性、毛霉蛋白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降解进行了研究 ,并测定了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结果表明 ,毛霉蛋白酶是诱导性很强的酶类 ,毛霉的产酶条件除与温度、培养时间、相对湿度等有关外 ,还与培养方式密切相关 ,以麦麸培养毛霉 ,当长有大量孢子时翻曲 1次 ,可大幅度提高酶活力 .毛霉蛋白酶在40℃ ,p H 7.3的条件下催化大豆分离蛋白水解 5 h,所产生的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在 1~ 3 k D之间 ,酶解产物微咸 ,后味略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属 蛋白酶 大豆多肽 特性 应用
下载PDF
耐高温腐乳菌株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邓芳席 黄见良 李合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96-200,共5页
以毛霉M263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γ-射线及高温处理复合诱变,并采用高温培养条件定向驯化,获得1株耐高温毛霉菌株M263-3.该菌株在32℃条件下,生长正常,酿制的腐乳质量优良;进行了培养基及产酶条件试验,选出了最... 以毛霉M263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γ-射线及高温处理复合诱变,并采用高温培养条件定向驯化,获得1株耐高温毛霉菌株M263-3.该菌株在32℃条件下,生长正常,酿制的腐乳质量优良;进行了培养基及产酶条件试验,选出了最佳培养基及适宜的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毛霉属 突变系 诱变 耐高温菌株 蛋白酶
下载PDF
成都市市售茶叶霉菌污染的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康 殷强仲 +2 位作者 叶梅君 张朝武 佘倩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0年第2期6-10,共5页
茶叶在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易受霉菌污染,有些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成都气候温湿,适于霉菌生长繁殖。作者于1989年6月至9月间对成都市售茶叶127份进行了霉菌检测、结果表明;市售茶叶受霉菌污染状况较为严重,平均每克污染菌数... 茶叶在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易受霉菌污染,有些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成都气候温湿,适于霉菌生长繁殖。作者于1989年6月至9月间对成都市售茶叶127份进行了霉菌检测、结果表明;市售茶叶受霉菌污染状况较为严重,平均每克污染菌数达1446.49个/克,污染率97.63%,污染菌数达10~4个/克以上者占21%,最高污染菌数达586000个/克。不同茶叶种的类检出菌数有差别。茶叶中菌相分布较为复杂,共检出霉菌20余属,以曲霉属,青霉属和毛霉属为优势菌,另还检出较多镰刀菌属,芽枝霉属和酵母,黄曲霉产毒株初筛结果表明本次分离到的42株黄曲霉菌(污染率占10.24%)均为AFT阴性,但不排除存在产毒株的可能。本文还就茶叶水份含量,等级和包装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水 霉菌污染 菌数 污染菌 产毒株 镰刀菌 毛霉属 青霉 芽枝霉 霉菌生长
下载PDF
1991年河南水灾区小麦霉变和霉菌毒素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兴广 张秀丽 +5 位作者 陈玉荣 高杰谦 王中州 李玉伟 魏润蕴 李业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221-222,共2页
本文测定了1991年9月河南省遭水灾后的信阳、驻马店、周口三地区新小麦霉菌菌相、霉菌侵染率和霉菌毒素含量。在被检测的24份样品中,霉菌总数在10<sup>2</sup>—10<sup>8</sup>Cfu/g 之间,共检出霉菌22个、群... 本文测定了1991年9月河南省遭水灾后的信阳、驻马店、周口三地区新小麦霉菌菌相、霉菌侵染率和霉菌毒素含量。在被检测的24份样品中,霉菌总数在10<sup>2</sup>—10<sup>8</sup>Cfu/g 之间,共检出霉菌22个、群或种。优势霉菌主要为根霉、毛霉和黄曲霉.14份小麦染霉率为100%,占58.3%.1份小麦中 AFB<sub>1</sub>含量超标,其含量为25μg/kg;10份小麦中 DON 含量大于1mg/kg,占41.7%,最高含量为3.5mg/kg;对21份小麦的 T—2霉素检测中,18份样品 T—2毒素含量大于100μg/kg,占85.7%,最高含量为1267.9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检测 河南省南部 霉菌总数 霉菌生长 侵染率 毛霉属 毒素含量 根霉 不完善粒 感官检查
下载PDF
乌榄主要致病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11
作者 郭艳峰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8期74-74,73,共2页
乌榄榄果皮薄,易失水易遭病菌侵染,导致腐烂变质。对乌榄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明确乌榄致病菌,开发针对性的抑菌剂,对于降低乌榄的腐烂率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对PDA上菌落形态和菌落镜检平板培养的菌体形态特征的观察,鉴定出导致乌榄腐败... 乌榄榄果皮薄,易失水易遭病菌侵染,导致腐烂变质。对乌榄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明确乌榄致病菌,开发针对性的抑菌剂,对于降低乌榄的腐烂率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对PDA上菌落形态和菌落镜检平板培养的菌体形态特征的观察,鉴定出导致乌榄腐败的主要致病菌为毛霉属的不明毛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榄 致病菌 毛霉属
下载PDF
鳖白斑病的防治
12
作者 朱广凯 《渔业致富指南》 2012年第20期66-66,共1页
鳖白斑病又叫白霉病、毛霉病,其病原体为霉菌科毛霉属的一种霉菌,该病发生的原因是上述霉菌在鳖的甲壳、四肢、头部、颈部及尾部等处的皮肤上寄生.使皮肤表层坏死或变白,并逐渐剥离,病鳖食欲降低,骚动不安。如霉菌寄生在咽喉部时... 鳖白斑病又叫白霉病、毛霉病,其病原体为霉菌科毛霉属的一种霉菌,该病发生的原因是上述霉菌在鳖的甲壳、四肢、头部、颈部及尾部等处的皮肤上寄生.使皮肤表层坏死或变白,并逐渐剥离,病鳖食欲降低,骚动不安。如霉菌寄生在咽喉部时,则容易影响呼吸而致死。白斑病多发生在流水池和循环式水池等处饲养的鳖体上,常年均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病 防治 流水池 霉菌 白霉病 毛霉 毛霉属
下载PDF
鳖白斑病的防治
13
作者 朱广凯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2年第9期51-51,共1页
鳖白斑病又叫白霉病、毛霉病,其病原体为霉菌科毛霉属的一种霉菌。该病发生的原因是霉菌在鳖的甲壳、四肢、头部、颈部及尾部等处的皮肤寄生,使皮肤表层坏死或变白,并逐渐剥离,病鳖食欲降低,骚动不安。
关键词 白斑病 防治 白霉病 毛霉 霉菌 毛霉属 病原体
下载PDF
水稻盘土育秧立枯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永实 李淑琴 +1 位作者 董鲁萍 金文渊 《东北农业科学》 1984年第1期47-55,共9页
水稻苗立枯病是大棚盘土育秧中常见的重要病害。试验证明,床土的酸碱度与立枯病发病轻重关系密切,当床土pH值为5.0左右时发病轻,随床土pH值的升高发病率相应上升。以糠醛渣、草炭土或腐殖土添加工业硫酸制成的酸化剂,能降低床土的pH值,... 水稻苗立枯病是大棚盘土育秧中常见的重要病害。试验证明,床土的酸碱度与立枯病发病轻重关系密切,当床土pH值为5.0左右时发病轻,随床土pH值的升高发病率相应上升。以糠醛渣、草炭土或腐殖土添加工业硫酸制成的酸化剂,能降低床土的pH值,效果好,对稻苗生育无不良的影响。用旱田土加猪圈粪配制的床土,比用水田土加腐殖土或加草炭土配制的发病明显高。低温也是发病诱因之一,当稻苗处理于4℃时,随处理次数的增加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经分离鉴定引致立枯病的病原有五种: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毛霉属(Mucor sp.),根霉属(Rhizopus sp.),孺孢属(Helminthosporium s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其中以Fusarium为主要病原。药剂防冶以65%敌克松的1,000和1,500—2,000倍液或以65%敌克松1份加50%克菌丹3份的700倍液,消毒床土两次,防效显著,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土 旱田土 敌克松 丝核菌 苗立枯病 草炭土 酸化剂 根霉 糠醛渣 毛霉属
下载PDF
图书保护基本知识问答
15
作者 李景仁 《图书馆建设》 1988年第5期51-54,20,共5页
七、图书霉菌主要有哪些种?图书霉菌种类很多,至今已发现几十种,主要有根霉属、毛霉属、曲霉属、犁头霉属、青霉属、木霉属、毛壳属、镰刀菌属、交链孢霉、腐霉属等。
关键词 犁头霉 毛壳 交链孢霉 镰刀菌 毛霉属 霉菌种 根霉 图书保护 青霉 腐霉
下载PDF
新种多变根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成龙 贾太和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52-353,T001,2,共4页
患者女性,37岁,江苏省农民,右手背痒,起小结节,成斑块,向周围扩展到手腕,手掌,3-5指,病期18年。病理变化主要为真皮网状层嗜酸细胞肉芽肿,有宽而无隔的秀明菌丝,但未见侵入血管。1990年丙次分离出病原菌,经研究... 患者女性,37岁,江苏省农民,右手背痒,起小结节,成斑块,向周围扩展到手腕,手掌,3-5指,病期18年。病理变化主要为真皮网状层嗜酸细胞肉芽肿,有宽而无隔的秀明菌丝,但未见侵入血管。1990年丙次分离出病原菌,经研究鉴定,命名多变根毛霉,其悬液对免疫皮肤划痕接种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属 毛霉菌病 皮肤真菌病
原文传递
西瓜霜发酵菌种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匡海学 李斌 +3 位作者 曹琦 苏阳 辛萍 杨素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834-2838,共5页
目的对西瓜霜中的发酵菌种进行分离、鉴定,探讨西瓜霜发酵炮制的内涵,为西瓜霜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模拟传统工艺生产西瓜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西瓜为培养基,发酵制备西瓜霜,分别用PDA、CZA及Sabourand等... 目的对西瓜霜中的发酵菌种进行分离、鉴定,探讨西瓜霜发酵炮制的内涵,为西瓜霜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模拟传统工艺生产西瓜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西瓜为培养基,发酵制备西瓜霜,分别用PDA、CZA及Sabourand等培养基,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西瓜霜发酵液中的微生物。采用形态学鉴定及DNA的ITS序列对比法鉴定分离出的菌种。结果西瓜霜炮制发酵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真菌,分别为镰孢霉属Fusarium的WF-1,青霉属Penicillium的WF-2,毛霉属Mucor的WF-3,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的WF-4、WF-5、WF-6。结论西瓜霜的制备是以西瓜为培养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尤其是高盐条件下,通过耐高盐自然真菌发酵炮制而成,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渗析制成的芒硝的细小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霜 发酵 菌株分离 菌株鉴定 镰孢霉 青霉 毛霉属 交链孢霉
原文传递
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丝状真菌的分离及其促进污泥脱水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雨珺 付豪逸 +2 位作者 范先锋 王振宇 郑冠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2-618,共7页
探讨污泥中丝状真菌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生物法强化污泥脱水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剩余污泥中分离筛选可以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丝状真菌,并分析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在剩余污泥中存在着可以促... 探讨污泥中丝状真菌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生物法强化污泥脱水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剩余污泥中分离筛选可以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丝状真菌,并分析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在剩余污泥中存在着可以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丝状真菌,从中分离筛选出1株毛霉属的真菌Mucor circinelloides ZG-3,该菌对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该丝状真菌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的脱水性能改善效果主要受到接种方式、接种浓度和污泥含固率的影响,其最适接种方式为菌丝体接种,最适接种浓度为10%,最适污泥含固率约为4%.在最适条件下处理污泥可使污泥比阻降低75.1%,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并且处理后污泥溶液的COD值约为310 mg·L-1,处理后的污泥仍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M.circinelloides ZG-3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主要与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降解和污泥p H的降低有关.因此,采用M.circinelloides ZG-3处理剩余污泥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污泥调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丝状真菌 脱水性能 毛霉属 比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