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颖传》与《楮生传》的比较探析
1
作者 余佳蔚 陈校语 《世界文学研究》 2024年第4期282-288,共7页
韩愈的《毛颖传》在朝鲜半岛的流传,象征着假传体文学正式融入朝鲜文学架构之中。在传入朝鲜半岛后,这种独特的拟人传记体散文形式迅速获得了朝鲜文学的认可与接纳。经过林椿、李奎报、李谷、李詹等文学家的精心创作,假传体文学在朝鲜... 韩愈的《毛颖传》在朝鲜半岛的流传,象征着假传体文学正式融入朝鲜文学架构之中。在传入朝鲜半岛后,这种独特的拟人传记体散文形式迅速获得了朝鲜文学的认可与接纳。经过林椿、李奎报、李谷、李詹等文学家的精心创作,假传体文学在朝鲜逐渐繁荣起来。朝鲜李詹所著的《楮生传》与唐朝韩愈的《毛颖传》在多个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相似性。两者均采用了虚构的传主,分别以“文房四宝”中的纸和笔为象征进行叙事,紧密贴合原型特性展开写作,并均以假传体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考。然而,在表达思想主张等方面,两者亦存在明显的差异。The spread of Han Yu’s “The Biography of Mao Ying”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symbolizes the formal integration of pseudo-biographical literature into the Korean literary structure. After being introduced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this unique form of anthropomorphic biographical prose quickly gained re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in Korean literature. Through the careful creation of writers such as Lin Chun, Li Kuibao, Li Gu, and Li Zhan, pseudo-biographical literature gradually flourished in North Korea. “The Biography of Chu Sheng” written by Li Zhan of North Korea and “The Biography of Mao Ying” written by Han Yu of the Tang Dynasty show significant similarities in many aspects. Both use fictitious biographies, and use the paper and pen as symbols of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to narrate the story. They closely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totype to write, and both express the author’s emotions and thoughts in the form of pseudo-biography. However, there are also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 terms of expressing ideas and propos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文学 拟人记体 毛颖传 《楮生
下载PDF
从同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分析韩愈的《毛颖传》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霞 李杉婵 《前沿》 201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了大量作品,而《毛颖传》引起的反响最大,时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毛颖传》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分析,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裴度和张籍期待视野与此文风格产生冲突,期待指向受挫;柳宗元与韩愈有相... 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了大量作品,而《毛颖传》引起的反响最大,时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毛颖传》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分析,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裴度和张籍期待视野与此文风格产生冲突,期待指向受挫;柳宗元与韩愈有相近的古文理论主张且能以变化的视野接受《毛颖传》,与韩愈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体会到《毛颖传》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毛颖传 文学接受 期待视野
下载PDF
士与俳优:《毛颖传》中的两个传统 被引量:2
3
作者 景凯旋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2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一韩愈是唐代复兴儒学的中坚,他一生主张文以明道,自称"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但在他的著述中,《毛颖传》却是很特别的一篇作品。毛颖即毛笔,此文乃以史传法为毛笔作传。由于这篇文章及戏及怪,亦庄亦谐,当时就曾引起截然不同... 一韩愈是唐代复兴儒学的中坚,他一生主张文以明道,自称"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但在他的著述中,《毛颖传》却是很特别的一篇作品。毛颖即毛笔,此文乃以史传法为毛笔作传。由于这篇文章及戏及怪,亦庄亦谐,当时就曾引起截然不同的看法。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云:自吾居夷,不与中州人通书,有来南者,时言韩愈为《毛颖传》,不能举其辞,而独大笑以为怪,而吾久不克见。杨子诲之来,始持其书,索而读之,若捕龙蛇,搏虎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贞元 九锡文 德宗 仕途坎坷 柔筋脆骨 柳文 韩昌黎 孟东野诗集 儒家道统
下载PDF
韩愈《毛颖传》接受史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美玉 欧明俊 《闽江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2-77,共6页
《毛颖传》是韩愈另类于其载道文的一篇奇文,后世仿作颇多,其中很多"元素"也影响深远。历代对《毛颖传》的评价,低至"文章之甚纰缪者",高至"千古奇文",价值增减高下,因时因人而异。《毛颖传》文体特色、... 《毛颖传》是韩愈另类于其载道文的一篇奇文,后世仿作颇多,其中很多"元素"也影响深远。历代对《毛颖传》的评价,低至"文章之甚纰缪者",高至"千古奇文",价值增减高下,因时因人而异。《毛颖传》文体特色、结构意蕴是学者关注重心所在,归《毛颖传》于"传"之"变体"。储欣评曰"以史为戏,巧夺天工",简约而深刻地揭示了《毛颖传》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以文为戏 模仿 接受
下载PDF
天接云涛连晓雾——韩愈《毛颖传》创作的文学渊源探析
5
作者 夏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作为中唐叙事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热点,《毛颖传》既有其作者韩愈对史传、俳谐、咏物、诸子等文学传统的能动吸收,也有对中唐时期文道关系、重史传统、传奇手法、审美娱乐等文学风貌的自觉接受。同时,《毛颖传》也昭示着古文创作手法转向... 作为中唐叙事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热点,《毛颖传》既有其作者韩愈对史传、俳谐、咏物、诸子等文学传统的能动吸收,也有对中唐时期文道关系、重史传统、传奇手法、审美娱乐等文学风貌的自觉接受。同时,《毛颖传》也昭示着古文创作手法转向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韩愈 能动吸收 自觉接受
下载PDF
韩愈《毛颖传》的文体学价值
6
作者 栾为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韩愈创作的《毛颖传》是一部争议最多的作品,对它的评价、思想主旨乃至归类都存在着不统一的看法。透过这众说纷纭对《毛颖传》进行审视,会发觉《毛颖传》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毛颖传 韩愈 文体学意义
下载PDF
论韩愈《毛颖传》为代表的谐谑游戏文
7
作者 高菊梅 《河南农业》 2007年第12期63-64,共2页
《毛颗传》是韩愈谐谑游戏文章的代表。毛颖传体现了韩愈文章怪怪奇奇的创作风格。对于此类风格的文章,时人难以接受。从《古文辞类纂》和唐朝以及后来人的评论里,可知游戏文在当时曾招来一片非议。只有柳宗元认为游戏文有益于世,是作... 《毛颗传》是韩愈谐谑游戏文章的代表。毛颖传体现了韩愈文章怪怪奇奇的创作风格。对于此类风格的文章,时人难以接受。从《古文辞类纂》和唐朝以及后来人的评论里,可知游戏文在当时曾招来一片非议。只有柳宗元认为游戏文有益于世,是作者汪洋态肆间杂众体的一种体现。追根溯源,我们发现南朝袁淑等人章表、诏书一类文章中已经开始使用徘谐手法,韩愈游戏文谐谑手法实乃对此手法的继承与发展,充分说明了韩愈“善用古者能变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游戏文 谐谑 俳谐
下载PDF
论韩愈《毛颖传》的仿作及其文学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8-51,共4页
历代文人模仿韩愈《毛颖传》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了大量为物立传的"毛颖体"文章,在明代达到极盛。万历年间陈邦俊编纂的《广谐史》,是现存的毛颖体文章保存最为丰富的总集。《广谐史》中收录的毛颖体文章作为一种游戏性、... 历代文人模仿韩愈《毛颖传》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了大量为物立传的"毛颖体"文章,在明代达到极盛。万历年间陈邦俊编纂的《广谐史》,是现存的毛颖体文章保存最为丰富的总集。《广谐史》中收录的毛颖体文章作为一种游戏性、实验性的文学样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其他严肃、正式的文体中少有的题材、结构和表现手法,具有特殊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毛颖传 毛颖体”
下载PDF
韩愈《毛颖传》新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卞孝萱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6,共6页
陈寅恪认为,《毛颖传》是“以古文试作小说”,“纯为游戏之笔”。(《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附《读莺莺传》)笔者认为,《毛颖传》不“纯为游戏之笔”,是韩愈发愤而作,是韩愈不平之鸣。试从韩愈的家世、生平、文艺理论,传奇内... 陈寅恪认为,《毛颖传》是“以古文试作小说”,“纯为游戏之笔”。(《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附《读莺莺传》)笔者认为,《毛颖传》不“纯为游戏之笔”,是韩愈发愤而作,是韩愈不平之鸣。试从韩愈的家世、生平、文艺理论,传奇内容以及与白居易诗、陆龟蒙文的比较等方面,详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韩愈 司马迁 柳宗元 陆龟蒙 白居易 旧唐书 生平 太史公 元白诗笺证稿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韩愈《毛颖传》研究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智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毛颖传》以其滑稽的俳谐手法特异于韩愈的古文创作,进入新时期,则侧重从阐释其寄托意蕴、艺术手法、小说因素、文体创新、韩愈俳谐文与传奇小说之关系、后世批评接受及其仿作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时期 韩愈 毛颖传 研究述论
下载PDF
桐城魅力总归文——从《毛颖传》入选《古文辞类纂》谈起
11
作者 张维 《广西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150-153,共4页
《毛颖传》是韩愈用史传体为毛笔立传的一篇文章 ,备受正统的儒家文人的批评。然而 ,这篇文章却被崇奉程朱理学为道统的“桐城派”录入自己的作文典范———《古文辞类纂》中 ,本文探讨了个中原因。
关键词 桐城派 清代 毛颖传
下载PDF
论北宋《毛颖传》的仿作
12
作者 卢洁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3-66,共4页
韩愈的《毛颖传》开启了传记文学"托物立传""以文为戏"的先河。北宋时期《毛颖传》仿作的数量急剧上升,多受当代享乐化的世风、禅宗"游戏文字"的思想、生活化的士风、话本艺术的发展和文坛对韩愈之盛崇... 韩愈的《毛颖传》开启了传记文学"托物立传""以文为戏"的先河。北宋时期《毛颖传》仿作的数量急剧上升,多受当代享乐化的世风、禅宗"游戏文字"的思想、生活化的士风、话本艺术的发展和文坛对韩愈之盛崇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渗透。在仿作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同旨仿作和创意仿作两种类型呈现。由于模拟的因素,这些仿作主要体现出"托物作史""以文为戏""托物言志"三大特征。此外,这一时期仿作所作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毛颖传 北宋 仿作
下载PDF
朝鲜林椿《孔方传》与《毛颖传》之比较
13
作者 赵文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韩愈的《毛颖传》与朝鲜林椿的《孔方传》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以物喻人的假传体小说,二文皆篇幅不长,但所用意象鲜明,寓意深远。韩愈借《毛颖传》对统治者弃老臣如敝屣的行为提出了大胆的批评。林椿在《孔方传》中揭露了那些利欲熏心、... 韩愈的《毛颖传》与朝鲜林椿的《孔方传》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以物喻人的假传体小说,二文皆篇幅不长,但所用意象鲜明,寓意深远。韩愈借《毛颖传》对统治者弃老臣如敝屣的行为提出了大胆的批评。林椿在《孔方传》中揭露了那些利欲熏心、不择手段捞取国家钱财的蠹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孔方 比较
下载PDF
柳宗元对古代小说美学的理论贡献——论《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
14
作者 吴新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72-79,共8页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唐人小说观念的转变,则必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与创作本身的空前繁荣局面很不相称的是,唐人对于这个方面的直接理论表...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唐人小说观念的转变,则必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与创作本身的空前繁荣局面很不相称的是,唐人对于这个方面的直接理论表述却少得可怜。在“小道”说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手脚,甚至“有害”论不断鼓噪文坛的情况下,柳宗元针锋相对,来正面肯定传奇小说一类文字的《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便成为我们借以考查唐人进步小说观念的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毛颖传 古代小说 韩愈 有益于世 柳氏 理论贡献 审美娱乐 “奇” 张籍
下载PDF
读《毛颖传》
15
作者 韩兆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2-86,共5页
《毛颖传》在韩愈的集子里是一篇突出的以滑稽闻名而又感慨淋漓、才情横溢的文章。这篇文章大约写于唐宪宗元和一、二年间,即公元八○六或八○七,当时韩愈作国子博士。这篇文章写出后曾遭到许多人的指责,据当时的记载看来主要是讥笑他... 《毛颖传》在韩愈的集子里是一篇突出的以滑稽闻名而又感慨淋漓、才情横溢的文章。这篇文章大约写于唐宪宗元和一、二年间,即公元八○六或八○七,当时韩愈作国子博士。这篇文章写出后曾遭到许多人的指责,据当时的记载看来主要是讥笑他的“俳谐”,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不严肃”。柳宗元曾为此专门写了《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来为韩愈辩护,说“俳谐”并不违反“圣人之道”,而且在教育后进时还有解倦提神的效用;并极力推崇这篇文章,说它的气势如同“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这些话都是就文章的形式方面说的。若从直到后晋刘昫写《旧唐书》还攻击韩愈,说他“作〈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谬者”的情形来看,恐怕这篇文章受攻击不只是因为它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韩愈 毛笔 俳谐 《史记》 蒙恬 柳宗元 喜武 太史公 论赞
下载PDF
浅析韩愈《毛颖传》的深层思想
16
作者 于泓 毕宝魁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浅析韩愈《毛颖传》的深层思想于泓,毕宝魁韩愈《毛颖传》写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篇奇文,所包孕的思想极为深刻.所采用的笔法令人叫绝。柳宗元在《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说:“吾自居夷,不与中州人通书,有南来... 浅析韩愈《毛颖传》的深层思想于泓,毕宝魁韩愈《毛颖传》写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篇奇文,所包孕的思想极为深刻.所采用的笔法令人叫绝。柳宗元在《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说:“吾自居夷,不与中州人通书,有南来者,时言韩愈为《毛颖传》,不能举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知识分子阶层 韩愈 历史人物 柳宗元 《史记》 史学作品 唐宋八大家 封建专制制度 文学作品
下载PDF
俳谐的沉浮:韩愈《毛颖传》的经典化历程
17
作者 李三卫 《天中学刊》 2023年第6期91-100,共10页
《毛颖传》经典化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中唐到五代时期,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时代文学语境,使其遭受苛酷的嘲讽,但是柳宗元等人的称许和仿作的出现,则是其经典化的逐渐开始;从宋到元,随着宋代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愈地位提升和宋人开放的艺术襟... 《毛颖传》经典化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中唐到五代时期,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时代文学语境,使其遭受苛酷的嘲讽,但是柳宗元等人的称许和仿作的出现,则是其经典化的逐渐开始;从宋到元,随着宋代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愈地位提升和宋人开放的艺术襟怀,《毛颖传》在不断讨论、模拟、典故化中,被精英文人推上了文章经典的地位;明清两代,通过选本的传播、评点的文章学阐释和文人学者的进一步抉发,《毛颖传》在中下层知识分子中也确立了经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毛颖传 以文为戏 经典化
下载PDF
文学创作的有益尝试——韩愈《毛颖传》问世的意义试探
18
作者 郭象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53-58,共6页
韩愈的《毛颖传》是篇别具一格的文章,不仅对作者本人的其它作品来说与众不同,就是在文学史上也实属罕见。《毛颖传》一问世就引起强烈的反响,反对者把它贬得一钱不值,以裴度、张籍、刘昫为代表;赞成者则把它捧得很高,这方面代表人物有... 韩愈的《毛颖传》是篇别具一格的文章,不仅对作者本人的其它作品来说与众不同,就是在文学史上也实属罕见。《毛颖传》一问世就引起强烈的反响,反对者把它贬得一钱不值,以裴度、张籍、刘昫为代表;赞成者则把它捧得很高,这方面代表人物有柳宗元、李肇、宋祁等人。笔者认为,《毛颖传》的创作是有较大意义的,其意义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它是韩愈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有益尝试。它所引起的不同意见的论争,也不仅仅是对《毛颖传》而发,而是反映出不同文艺观点的原则分歧。本文想就《毛颖传》问世的意义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文学创作 以文为戏 答刘正夫书 俳谐文 思想性格 九锡 露才扬己 陶渊明集序
下载PDF
韩愈《毛颖传》与明代假传文新论
19
作者 高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3-161,共9页
明代假传文创作兴盛,在韩愈《毛颖传》基础上渐成一种新文体,相较于《毛颖传》的托讽意味,明代假传文强调虚、实与真、幻的“幻笔”特征,以及在表达上呈现世俗教化之趋向。而于目录分类上,明代假传文选本由集部向子部转变,由散文选本发... 明代假传文创作兴盛,在韩愈《毛颖传》基础上渐成一种新文体,相较于《毛颖传》的托讽意味,明代假传文强调虚、实与真、幻的“幻笔”特征,以及在表达上呈现世俗教化之趋向。而于目录分类上,明代假传文选本由集部向子部转变,由散文选本发展为类书体式,并在小说琐语、日用类书之间承担不同功能。因此,明代假传文又在创作上进一步开拓对文化、医药、博物等知识与文字技巧的运用,展示出明代士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其背后亦隐含明代知识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毛颖传 明代假
下载PDF
论韩愈奇文《毛颖传》
20
作者 郭新庆 《文史杂志》 2022年第3期66-69,共4页
韩愈《毛颖传》是一篇奇文。作者以寓言说事,“以文为戏”讽世。《毛颖传》是寓言,不是传奇小说。其文有龙蛇虎豹相搏之势。柳宗元力排众议为韩愈正名。这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一件大事情。
关键词 毛颖传 寓言 奇小说 柳宗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