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草原鄂温克族毡帐文化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于学斌
-
机构
黑龙江大学博物馆
-
出处
《满语研究》
2010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项目编号:08@ZH0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5BMZ030)
-
文摘
草原鄂温克族毡帐文化既具有毡帐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也有其特殊性。与蒙古族相比较,虽然在类型和结构上与其毡帐文化相同,但是在搭建方法、步骤、室内的分割和分配、聚落的组合等方面却有所不同。从民族内部看,通古斯部和索伦部虽然都属同一民族,但是其毡帐文化也很不相同。产生差异性的成因主要源于游牧生产方式、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的不同。
-
关键词
鄂温克族
索伦部
通古斯部
毡帐
游牧
-
Keywords
Ewenki
Solon tribe
Tungus tribe
yurt
nomadism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毡帐-蒙古包——游牧民居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洪思慧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4-17,20,共5页
-
文摘
毡帐-蒙古包的创建和使用是游牧族群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其构造设计体现着草原民族的自然观和时空观,成为游牧民居文化特有的标志性符号。从文献记录、传承应用或现实价值来看,毡帐-蒙古包始终是游牧文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世纪以来,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游牧经济不可逆转的衰微导致毡帐-蒙古包逐渐被定居建筑替代,但其留存的文化符号功能则具有永久意义。
-
关键词
毡帐-蒙古包
草原民居文化
标志性符号
-
分类号
K892.25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张晓东
-
机构
呼和浩特市文物处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2-55,共4页
-
文摘
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呼和浩特市文物处张晓东我国北疆大漠南北,蒙古草原,自古以来一直为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赖以辽阔的草原,以游牧狩猎为生存手段,逐水草而迁居,为适应这样的生活习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一种可随时搬迁活动的毡帐居住建筑,根据本地区的...
-
关键词
蒙古包
毡帐
居住建筑
建筑艺术
民族建筑
民居
-
分类号
TU259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80
[建筑科学]
-
-
题名契丹人毡帐的形制布局与特点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谷峤
-
机构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119,132,共10页
-
基金
吉林省冰雪丝绸之路研究子项目“辽春捺钵与金春水路线辽金遗迹调查与应用价值研究”中期成果。
-
文摘
毡帐是游牧民族常用的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辽代皇帝四时捺钵、契丹平民游牧迁徙,多以毡帐为其居所。结合考古和文献材料,可因契丹毡帐的形制将其分为叠顶式、馒头式和穹顶直壁式三类;契丹毡帐的结构已颇为成熟,其框架由天窗、顶杆、围壁等构成,框架外部覆以布或毛毡;从布局上看,捺钵中的毡帐可分为环状布局和一列式布局两种形式,而普通牧民的毡帐布局则比较简易,更讲求分散性和实用性;辽国建立以后,尽管汉文化的传入对契丹人的居住形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毡帐一直是契丹人的主要居住形式,终辽一代,鲜有变化。
-
关键词
契丹
毡帐
游牧
捺钵
-
Keywords
Khitan
yurt
nomadic
Nabo
-
分类号
C956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毡帐主体结构探析
- 5
-
-
作者
周媛媛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
-
出处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5期23-24,共2页
-
基金
201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毡帐工艺艺术研究与探索"成果(项目编号:XJGRI2014111)
-
文摘
长期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以游牧生活为主,牧畜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毡帐成为他们主要的居住形式,毡帐没有地基,直接由木质构架支在草原上,草地就是他们家中的地面,勤劳善良的蒙古族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创造出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毡子作为毡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木质骨架与毛毡的完美结合,体现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
关键词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
毡帐
结构
探析
文化
-
分类号
TU352.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毡帐工艺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探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松
周媛媛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
-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
批准号:13BYS084
+3 种基金
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重点学科招标课题<新疆蒙古族毡帐工艺装饰研究>
批准号:13XSQZ0506
2012年新疆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招标项目<新疆蒙古族民间工艺器物形态艺术研究>
课题编号:040812B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新疆蒙古族崇尚自然,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蒙古族的文化特点,蒙古族在毡帐的装饰上也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特别表现出动物意象的倾向。毡帐作为蒙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出蒙古族文化特色。新疆蒙古族毡帐以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新疆蒙古族特殊的装饰手法,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
关键词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
毡帐工艺
装饰纹样
-
分类号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丝路商队驼载“穹庐”、“毡帐”辨析
被引量:11
- 7
-
-
作者
葛承雍
-
机构
文物出版社
-
出处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9,I0006-I0008,F0002,F0004,共15页
-
文摘
北朝隋唐骆驼载物俑背负的"穹庐"、"毡帐",长期以来被人们误以为是货物架、鞍架、托板等。本文以详实的资料,考证出其实是古道商队不可或缺的野外住宿必备物品;指出折回叠合的帐篷支撑架子与骆驼载重货架、物鞍不是一种物品。纠正了以往考古文博界长期以来的错解与误释。
-
关键词
北朝隋唐
丝绸之路
商队驼帮
穹庐
毡帐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毡帐模型
被引量:3
- 8
-
-
作者
王雁卿
-
机构
大同市博物馆
-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2,共7页
-
文摘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主人身份尊贵,随葬器物丰富且具有时代特色,是北朝考古的重要资料。最新整理出的釉陶毡帐模型,为北魏物质文化史及民族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
关键词
北魏
司马金龙
毡帐
民族融合
-
Keywords
Northern Wei Dynasty
Sima Jinlong
yurt
ethnic amalgamation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毡帐装饰艺术研究
- 9
-
-
作者
周媛媛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
-
出处
《艺术品鉴》
2015年第3期347-347,共1页
-
基金
201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毡帐工艺艺术研究与探索》成果,批准号:XJGRI2014111
-
文摘
毡帐作为蒙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出蒙古族文化特色,由于受到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的差异,蒙古族毡帐的装饰纹样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的艺术形制是有所不同的,新疆地区的蒙古族毡帐装饰纹样体现出的是新疆的地域特色,在平时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蒙古族毡帐工艺装饰纹样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属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传统装饰艺术形式。
-
关键词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毡帐
装饰艺术
-
分类号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地理环境与契丹人的居住方式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夏宇旭
王小敏
-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编号:2012M511972)
-
文摘
辽国境内广阔的草原使契丹人选择了四时游牧的生活方式,因放牧需要频繁更换牧场,所以契丹人居无定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帐篷与毡车就是契丹人主要的居住方式。契丹人的穹庐与毡车颇具草原生态特色,即木构毛毡,同时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即便于拆卸和搭建。而契丹人蓄养的大量牲畜和境内的莽莽森林为他们建造居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避西北风,居所门户皆东向。契丹毡帐中的家具也主要是为适应草原游牧生活的需要而设计的,即所有家具便于搬迁、安装和拆卸。
-
关键词
环境
契丹人
毡帐
居所
-
Keywords
environment
the Khitans
yurts
residence
-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北方游牧民族穹庐观念及对居住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杨福瑞
-
机构
赤峰学院
-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7期123-127,共5页
-
文摘
在对宇宙天体和自身游牧经济文化的长期认识中,北方游牧民族形成了穹庐宇宙观,这一宇宙观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形成了他们崇尚自然、自由开放的生活态度,"穹庐"除了有隐含游牧民族宇宙观以外,对其居住形态有较深的影响,形成了游牧民族特有的以毡帐为载体的草原文化特质。
-
关键词
游牧民族
穹庐宇宙观
毡帐文化
-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
-
题名辽朝建立前契丹族文化与习俗考
被引量:7
- 12
-
-
作者
张志勇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
-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72-375,共4页
-
文摘
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以契丹族文化习俗为主线(包括辽朝建立前的契丹族、辽代契丹族、辽亡以后的契丹族),比照与契丹民族有内在联系的北方民族,如匈奴、鲜卑、奚、室韦、靺鞨、女真等,就契丹族早期文化与习俗及其特点进行考证分析。早在辽朝建国前契丹人就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与习俗,军事文化与习俗,社会组织文化与习俗,法律文化与习惯,交易文化与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宗教、道德、信仰与礼仪,衣食住行文化与习俗。契丹早期文化与习俗具有原始性、流动性、粗犷性、融摄性、学习性、创造性的特点。
-
关键词
契丹族
早期文化
游牧经济
兴兵议和制
柴册仪
髡发
毡帐
-
Keywords
khitan
early culture
pastoral economy
representative system of sending troops
Chaice ceremany
punishment of shaving head
felt net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朝建立前契丹族文化与习俗考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张志勇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
-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76-279,共4页
-
文摘
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以契丹族文化习俗为主线(包括辽朝建立前的契丹族、辽代契丹族、辽亡以后的契丹族),比照与契丹民族有内在联系的北方民族,如匈奴、鲜卑、奚、室韦、靺鞨、女真等,就契丹族早期文化与习俗及其特点进行考证分析。早在辽朝建国前契丹人就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与习俗,军事文化与习俗,社会组织文化与习俗,法律文化与习?,交易文化与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宗教、道德、信仰与礼仪,衣食住行文化与习俗。契丹早期文化与习俗具有原始性、流动性、粗犷性、融摄性、学习性、创造性的特点。
-
关键词
契丹族
早期文化
游牧经济
兴兵议和制
柴册仪
髡发
毡帐
-
Keywords
Khitan
early culture
pastoral economy
representative system of sending troops
Chaice ceremany ~ punishment of shaving head ~ felt net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蒙古族居住风俗述略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沙宪如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71-75,共5页
-
文摘
各个民族的居住风俗,一方面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影响,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社会生产的形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蒙古族自其先世以来,其主体部分主要是生活在北方森林、草原、沙漠的寒冷地区,千余年来,其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由狩猎经济过渡到游牧经济。因而其居住习俗几经变迁,最后流动的、分散的帐居,成为其民族居住风俗的主要特点。
-
关键词
室韦
蒙古族
巢居
棚居
穴居
毡帐
穹庐
游牧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谈蒙古包的建筑艺术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玉杰
-
机构
内蒙古博物院
-
出处
《内蒙古艺术》
2011年第2期98-100,共3页
-
文摘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并完善的一种住房形式,同时也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文化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键词
蒙古包
建筑
陈设
蒙古民族
住房
毡帐
成吉思汗陵
-
分类号
TU253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略谈元朝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孙国栋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0年第3期91-92,共2页
-
文摘
掀开蒙古史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上游广阔的草原上,蒙古各部落的“古列延”毡帐。这些游牧部落从十二世纪末叶开始进入一个急骤的历史转变时期。 一二○六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库里尔台”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大汗,尊号“成吉思”,从此蒙古也正象历史上那些称雄一时的亚述、波斯、马其顿的兴起一样,西征东战,到十三世纪六十年代,忽必烈建立元朝。
-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游记》
大汗
古列延
阿拉伯
统一蒙古
《中国古代史》
毡帐
黑龙江上游
游牧部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土族赞歌
- 17
-
-
作者
东永学
-
出处
《中国土族》
2011年第2期28-29,共2页
-
文摘
儿子娶媳妇,孙子满月,姑娘出嫁,亲朋相聚,这时候土族人家的庄园里就会有歌声飞扬,土族人喜欢唱自己吉祥的赞歌。唱赞歌不讲究谁的声音动听,只要你能从"土族人民的子孙啊,唱起土族人的赞歌吧!"开始,大家都会给你竖起大拇指。
-
关键词
土族赞歌
美酒
青稞
土族人
毡帐
儿子
释迦佛
-
分类号
K28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蒙古包史话
- 18
-
-
-
出处
《内蒙古宣传》
1993年第5期7-7,共1页
-
-
关键词
蒙古包
史话
蒙语
穹庐
最省料
黑龙江外记
毡帐
农牧经济
历史年代
满语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大同地区北魏墓葬出土鳖甲形车的形制初探
- 19
-
-
作者
武卓卓
-
机构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10期59-61,共3页
-
文摘
大同北魏墓出土的几件陶制鳖甲形车,其形制特殊,来源或与游牧民族毡帐相关。
-
关键词
北魏
鳖甲形车
毡帐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论昙曜五窟洞窟形制及其产生之原因
- 20
-
-
作者
范鸿武
-
机构
苏州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雕塑》
2011年第5期56-58,共3页
-
文摘
昙曜五窟的洞窟形制是模仿游牧民族的毡帐,它独特的洞窟形制与鲜卑拓跋游牧民族居住的最普遍、最广泛的建筑形式——穹庐密切相关,穹庐就是游牧民族的毡帐。昙曜五窟的洞窟形制具有独创性,是北魏五世纪中期平城僧俗工匠在云冈独创的窟形。与云冈昙曜五窟造像模仿鲜卑拓跋民族人的形象相一致,云冈昙曜五窟的洞窟形制和结构是直接模仿鲜卑拓跋民族居住的帐篷式的基本建筑形式——穹庐。昙曜五窟主佛造像和洞窟形制都是对鲜卑拓跋民族的模仿。
-
关键词
昙曜五窟
洞窟形制
独创性
游牧民族
穹庐
毡帐
-
Keywords
TanYao five caves, Structure of the caves, QiongLu yurt, Originality, Nomads, Courtyard-shaped carpet
-
分类号
K87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