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毫安技术在腹部增强CT检查中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岐涛 赵海波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2期66-67,88,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CT增强检查中使用自动毫安(ATCM)技术对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50例腹部疾病的患者行自纵隔上2 mm至髂嵴线水平CT容积扫描,每例常规3期(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随机分为固定毫安(FM)组和自动毫安(ATCM)技术... 目的:探讨腹部CT增强检查中使用自动毫安(ATCM)技术对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50例腹部疾病的患者行自纵隔上2 mm至髂嵴线水平CT容积扫描,每例常规3期(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随机分为固定毫安(FM)组和自动毫安(ATCM)技术组,FM组使用固定300 mA,ATCM组使用自动毫安技术,通过预实验改变噪声指数(NI)调节管电流,得出NI值为9.10 Hu时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匹配较佳;分别选择隔下腹主动脉、肝门静脉作为观察平面,对2种毫安技术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均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M组的辐射剂量平均CTDIvol为23.68 mGy,平均DLP为597.22 mGy·cm;ATCM组的平均CTDIvol为6.44 mCy,平均DLP为154.226 mGy·cm,比FM组降低约7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DIvol、DLP的t值分别为45.100、112.57,P值均<0.05)。结论:在腹部增强CT检查中使用自动毫安控制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患者所受辐射剂量降低约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增强 噪声 自动毫安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3D自动毫安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其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7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3D自动毫安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64层CTCA检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C、D两组各50例,对C组患者使用固定毫安技术检查,D组使用3D自动毫安技术检查,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 目的观察3D自动毫安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64层CTCA检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C、D两组各50例,对C组患者使用固定毫安技术检查,D组使用3D自动毫安技术检查,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有效剂量,计算D组管电流及应用3D自动毫安技术的64层CTCA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D组管电流为140~680(449±124)m A。D组、C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8±0.34、3.95±0.65,图像噪声标准差分别为(26.15±1.38)、(25.27±3.81)Hu,CTDIvol分别为(39.56±8.63)、(70.35±9.35)m Gy,有效剂量分别为(10.68±2.27)、(16.02±2.61)m Sv,两组图像噪声、CTDIvol、有效剂量比较,P均〈0.01。应用3D自动毫安技术的64层CTCA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4.92%、92.13%、88.89%、96.47%及93.24%。结论 3D自动毫安技术应用于64层CTCA检查,图像噪声相对稳定,辐射剂量低,但不降低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自动毫安技术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图像噪声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自动毫安技术MSCT低剂量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柏昌 仰涢霞 +1 位作者 曾官红 姚创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究自动毫安技术MSCT低剂量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自动毫安技术MSCT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比较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图像... 目的:探究自动毫安技术MSCT低剂量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自动毫安技术MSCT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比较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CT辐射剂量及结石诊断情况等。结果:常规剂量与自动毫安技术低剂量扫描结石分布、结石直径、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毫安技术低剂量扫描扫描管电流平均为(96.5±18.3)m A,低于常规剂量扫描的(242.6±22.1)m A,图像噪声高于常规剂量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低于常规剂量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诊断中,自动毫安技术MSCT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能极大地降低辐射剂量,安全可行,值得提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自动毫安技术 MSCT低剂量扫描
下载PDF
自动毫安技术在新生儿头颅CT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勇 覃文华 +1 位作者 卢林民 秦丽群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多层面CT应用自动毫安技术扫描的最佳参数,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方法选取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90例,随机等分成3组,应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头颅CT扫描。管电压100KV,层厚、层间距均为5mm,共扫描16层。分别记录扫描平均mAs、C... 目的探讨新生儿多层面CT应用自动毫安技术扫描的最佳参数,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方法选取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90例,随机等分成3组,应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头颅CT扫描。管电压100KV,层厚、层间距均为5mm,共扫描16层。分别记录扫描平均mAs、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进行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呈正相关系,扫描剂量越高,图像质量越好,随着扫描剂量降低,图像质量下降,应用的参数使扫描剂量过低,则不能保证图像质量而影响诊断。结论应用合适的参数进行新生儿头颅CT自动毫安扫描不仅能保证图像质量,还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有效地保护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 新生儿 自动毫安技术 CT扫描
下载PDF
自动毫安技术在新生儿头颅CT扫描的临床应用探讨
5
作者 覃文华 陈文勇 +1 位作者 卢林民 秦莉群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4期1788-179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毫安技术在新生儿头颅CT扫描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120例,随机等分成3组,应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头颅CT扫描,分别记录扫描平均毫安秒(mAs)、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毫安技术在新生儿头颅CT扫描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120例,随机等分成3组,应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头颅CT扫描,分别记录扫描平均毫安秒(mAs)、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进行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呈正相关系,扫描剂量越高,图像质量越好,随着扫描剂量降低,图像质量下降,应用的参数使扫描剂量过低,则不能保证图像质量而影响诊断。结论:应用合适的参数进行新生儿头颅CT自动毫安扫描既可保证图像质量,还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毫安技术 CT扫描 新生儿 头颅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自动毫安技术对降低头颈部数字减影CTA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蔡武 龚建平 +5 位作者 钱铭辉 朱江涛 张伟 张博 乔方 沈钧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4-747,共4页
头颈部CTA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规头颈部CTA由于受颈椎骨及颅底骨的影响,血管同骨质紧密相连常难满意显示。而头颈部数字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A,DSCTA),可以克服以上不足,有效、简便、迅速地将血管从骨骼... 头颈部CTA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规头颈部CTA由于受颈椎骨及颅底骨的影响,血管同骨质紧密相连常难满意显示。而头颈部数字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A,DSCTA),可以克服以上不足,有效、简便、迅速地将血管从骨骼中分离,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血管 数字减影 64层螺旋CT CTA 自动毫安技术 辐射剂量 颅底骨 颈椎骨
原文传递
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头颈部血管造影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臧晨宏 张敬 张云亭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322-325,共4页
目的:评估自动毫安低管电压64层螺旋CT扫描对头颈部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管电压为100kV,噪声指数(NI)为20;Ⅱ组管电压为120kV,NI为20;Ⅲ组管电压为100kV,NI为10;Ⅳ组... 目的:评估自动毫安低管电压64层螺旋CT扫描对头颈部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管电压为100kV,噪声指数(NI)为20;Ⅱ组管电压为120kV,NI为20;Ⅲ组管电压为100kV,NI为10;Ⅳ组管电压为120kV,NI为10。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定量和定性分析图像质量,并记录辐射剂量。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CT值、图像噪声、背景信号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NI相同时,kV值降低,动脉CT值升高,噪声升高,背景也升高;而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无统计学差异。NI相同时,管电压为120kV组与100kV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无差别,管电压相同时,NI=10组图像质量优于NI=20组。结论:自动毫安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以在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确保图像质量,管电压为100kV、NI为20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血管造影 自动毫安技术 低剂量
下载PDF
双源128层CT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曹玉林 王莹 +2 位作者 贾玉柱 杨光钊 张玲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128层CT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降低大体重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身体质量指数(BMI)25.03~31.91kg/m^2的105例冠状动脉CTA患者分成A、B两组。A组47例,两管电压均采用常规扫描120kv;B组58... 目的探讨双源128层CT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降低大体重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身体质量指数(BMI)25.03~31.91kg/m^2的105例冠状动脉CTA患者分成A、B两组。A组47例,两管电压均采用常规扫描120kv;B组58例,两管电压均为100kV。对比两组图像的图像噪声比(CNR)、平均CT值、图像质量评分、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组图像的C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西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T值和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中,在霖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低剂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自动毫安技术
下载PDF
自动毫安技术在多层螺旋CT诊断食道异物的应用
9
作者 陈淑艳 王明杰 +2 位作者 梁峰 李旭丹 满术千 《中国辐射卫生》 2012年第3期367-368,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16层螺旋CT自动毫安扫描诊断食管异物价值。方法回顾对37例食管异物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15例行常规螺旋剂量CT扫描,22例行自动毫安技术扫描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内窥镜或手术证实。结果经食管镜取出异物17例,经胃镜下... 目的总结分析16层螺旋CT自动毫安扫描诊断食管异物价值。方法回顾对37例食管异物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15例行常规螺旋剂量CT扫描,22例行自动毫安技术扫描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内窥镜或手术证实。结果经食管镜取出异物17例,经胃镜下取出异物13例,其中推入胃内后随便排出3例,4例经开胸取出。结论 16层螺旋CT应用自动毫安技术诊断食道异物,常规剂量与自动毫安检查技术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毫安技术 16体层摄影术 食管异物
原文传递
BMI指数及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螺旋CT腰椎扫描辐射剂量的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詹松华 谭文莉 +5 位作者 程瑞新 庄园 李晨 黄炎文 王辉 吴宏湧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联合应用在腰椎容积螺旋CT扫描降低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设计和连续收集我院进行腰椎螺旋CT检查50例,根据BMI指数分A大组(BMI≤24kg/m^2)和B大组(BMI>24kg/m^2),各25...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联合应用在腰椎容积螺旋CT扫描降低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设计和连续收集我院进行腰椎螺旋CT检查50例,根据BMI指数分A大组(BMI≤24kg/m^2)和B大组(BMI>24kg/m^2),各25人,两组内随机分为5个亚组,分别接受以下5组不同扫描参数组合进行容积CT扫描:亚组1采用固定管电流技术,405mAs,120kV;亚组2~5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噪声值分别为21Hu、25Hu、25Hu、25Hu,管电流范围分别为100~710mAs、100~710mAs、40~300 mAs、40~300 mAs,管电压分别为120kV、120kV、120kV、100kV。记录随机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01)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并测量各组腰4~5椎间盘中心水平两侧腰大肌标准差(SD)及信噪比(SN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和B两大组的组内5小组间BMI值均相似(P<0.001)。A大组1~5亚组CTDIvol值、DLP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第5组CTDIvol值、DLP值分别为第1组的37.46%、38.59%;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在5个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腰大肌SD值在各亚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信噪比在各亚组无统计学差异。B大组内1~5小组CTDI vol值、DLP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第4组、第5组CTDIvol值分别为第1组的67.11%、42.60%,DLP值分别为第1组的65.07%、40.93%;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腰大肌SD值、信噪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BMI指数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辐射剂量,而不引起的图像质量的降低。BMI≤24kg/m^2受试者可采用亚组5参数进行扫描,BMI>24kg/m^2受检者应采用亚组4参数进行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质量指数 智能毫安技术 多层螺旋CT 辐射剂量 腰椎
下载PDF
新生儿头颅CT自动毫安扫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文华 陈文勇 +3 位作者 李剑颖 陈垦 卢林民 秦莉群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毫安技术在新生儿头颅CT扫描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20例,应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进行头颅CT扫描,应用噪声指数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加噪声处理获取新的图像序列,分别对经不同噪声指数处理的图像进行...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毫安技术在新生儿头颅CT扫描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20例,应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进行头颅CT扫描,应用噪声指数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加噪声处理获取新的图像序列,分别对经不同噪声指数处理的图像进行测量对比分析。结果:各组图像CT值、标准差测量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图像扫描剂量有明显差异(P<0.05),扫描剂量随着噪声指数的增大而减少,而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合适的参数进行新生儿头颅CT自动毫安扫描既可保证图像质量,还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动毫安技术 新生儿 头颅扫描
下载PDF
心脏CT主要技术参数简介
12
作者 周军 《医疗装备》 2008年第10期9-11,共3页
1972年Hounsfield和Cormack开发的CT技术是X线摄影、体层成像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结果,使影像检查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至今,CT心脏成像已成为CT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为此,文章就心脏CT的主要技术参数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 CT 分辨率 门控技术 毫安技术 飞焦点技术
下载PDF
部分成人体部PET/CT辐射剂量评估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玲 韩萍萍 +2 位作者 续蕊 郑玉民 颜珏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9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和估算在成人体部PET/CT显像中,应用自动毫安(ATCM)技术进行CT扫描时患者所接受的X射线及18F-FDG所致辐射的总有效剂量。方法选取71例(男41例,女30例)接受体部PET/CT显像的成人患者(≥18岁),利用计算机自动给出的剂量长度乘积... 目的研究和估算在成人体部PET/CT显像中,应用自动毫安(ATCM)技术进行CT扫描时患者所接受的X射线及18F-FDG所致辐射的总有效剂量。方法选取71例(男41例,女30例)接受体部PET/CT显像的成人患者(≥18岁),利用计算机自动给出的剂量长度乘积值估算ATCM条件下CT扫描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并根据ICRP推荐的方法估算18F-FDG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由此得出成人单次体部PET/CT显像所受辐射的总有效剂量。结果成人受检者行单次PET/CT显像时,CT扫描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为4.8~13.5 m Sv,平均(6.8±1.9)m Sv;患者注射18F-FDG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为3.8~9.0 m Sv,平均(6.0±1.0)m Sv;由此得出,单次体部PET/CT显像所致辐射的总有效剂量为10.3~21.3 m Sv,平均(12.8±2.2)m Sv。结论采用ATCM技术进行成人单次体部PET/CT显像时,CT扫描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约占总有效剂量的53.0%,表明应用ATCM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检者所受CT辐射剂量,从而能够降低受检者所受辐射的总有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显像 自动毫安技术 有效辐射剂量 ^18F-FDG
下载PDF
低剂量CT血管成像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4
作者 臧晨宏 张敬 张云亭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43-146,共4页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扫描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完成大范围的扫描,其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尽管MSCT扫描时间缩短,但扫描层面越来越薄,因此所需的X射线辐射剂量必然有所增加。在许多发达国家,CT检查被认为是造成医源性...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扫描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完成大范围的扫描,其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尽管MSCT扫描时间缩短,但扫描层面越来越薄,因此所需的X射线辐射剂量必然有所增加。在许多发达国家,CT检查被认为是造成医源性X线照射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血管造影 自动毫安控制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噪声指数对64排容积CT头颅扫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国兵 孙建军 +1 位作者 帅海涛 吴慧敏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噪声指数对64排容积CT头颅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复查时行64排容积CT扫描,设置不同的噪声指数,通过主观和客观评价对比说明噪声指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非螺旋模式下,当噪声... 目的:探讨噪声指数对64排容积CT头颅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复查时行64排容积CT扫描,设置不同的噪声指数,通过主观和客观评价对比说明噪声指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非螺旋模式下,当噪声指数<4时,图像质量差异不明显;当噪声指数在4-6时,图像质量差异较为模糊;当噪声指数>6时,图像质量明显下降,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应在满足临床诊断前提下合理设置容积CT扫描的噪声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CT 头颅扫描 噪声指数 自动毫安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新生儿头颅CT自动毫安扫描噪声指数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覃文华 陈文勇 +6 位作者 李剑颖 陈垦 陈继昌 卢林民 秦莉群 龙苹 谢小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5033-503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16层螺旋CT(MSCT)、采用适宜噪声指数的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获得质量稳定的新生儿头颅CT扫描图像,应用模拟噪声指数降低射线剂量并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临床需要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患者,男61例,女39例,其... 目的:探讨应用16层螺旋CT(MSCT)、采用适宜噪声指数的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获得质量稳定的新生儿头颅CT扫描图像,应用模拟噪声指数降低射线剂量并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临床需要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患者,男61例,女39例,其中32例为早产儿,年龄3 h^1个月,平均7天,头围29~37 mm,平均33.6 mm。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Axial方式扫描,管电压100 kV,管电流范围为10~150 mA,噪声指数3.0,层厚、层间距均为5 mm,球管旋转时间0.8 s,扫描野Ped Head,进行头颅CT扫描获取原始图像(A组);应用GE公司研发的噪声指数软件对A组图像进行模拟噪声处理,分别模拟扫描剂量减少20%(B组)、30%(C组)、40%(D组),每例患者选取鞍上池层面、基底节层面、半卵园中心层面3个层面,将对应的不同模拟噪声指数添加到A组图像上获取新的图像序列;分别对经不同噪声指数处理的图像测量脑灰白质的CT值及标准差,记录各幅图像的辐射剂量参数(mA);每组图像的CT值比较采用2χ检验,标准差比较采用t检验。由2名医师独立对图像进行评估,图像质量评定使用好、较好、一般、差4级评分制进行评价,评定为一般认为符合临床诊断要求,采用Kappa方法评价不同观察者评定结果间的一致。Pearson correlation法用于分析患儿头围和辐射剂量参数(mA)之间的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C、D 4组图像灰质CT值为25.12±0.6、25.13±0.7、25.17±0.6、25.11±0.8,白质CT值为12.97±0.3、12.99±0.4、13.02±0.4、13.01±0.4;A、B、C、D 4组图像标准差测量分别为2.71±0.10、2.98±0.12、3.14±0.13、3.37±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 4组图像扫描剂量分别为(135.6±2.1)mAs、(108.8±2.0)mAs、(95.2±1.8)mAs、(81.4±1.9)m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 4组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63±0.21、3.26±0.20、2.92±0.26、2.52±0.23,所得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2名医师的评估结果获得了中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03和0.576),患儿头围和辐射剂量参数有相关性(P<0.05)。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新生儿头颅CT自动毫安扫描,设定适宜的噪声指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还能显著降低射线剂量,减少对新生儿的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指数 自动毫安技术 新生儿 头颅 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