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生理状态下及砭贴、毫针疗法干预下的心包经相关穴区皮肤温度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登辉 侯中伟 +3 位作者 李晓雅 吴春花 王梦杰 闫颖洁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7期81-85,100,共6页
目的:应用Image IR8855型红外热像仪,观察正常状态左右手心包经穴区自身温度差异和疗法干预右手内关穴后双侧穴区温度变化,分析经络生理状态和不同疗法干预下的经络效应,为经络理论探索和疗法效应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招... 目的:应用Image IR8855型红外热像仪,观察正常状态左右手心包经穴区自身温度差异和疗法干预右手内关穴后双侧穴区温度变化,分析经络生理状态和不同疗法干预下的经络效应,为经络理论探索和疗法效应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招募45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砭贴组、毫针组,标记双手手厥阴心包经大陵穴、内关穴、间使穴、郄门穴、郄门上1寸的同经非穴及其尺侧旁开1 cm的非经非穴点,并采集和分析标记穴区皮肤温度变化情况。结果:生理状态下不做任何干预的心包经左手相关穴区皮肤温度均高于右手对应穴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前后比较:左手大陵、内关、间使、郄门、非经非穴温度均高于观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和不做手法、刺激量较小有关。砭贴组左右手大陵温度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针组右手大陵和左手大陵、内关、非经非穴温度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对空白对照组而言右侧温度有所上升,而左侧上升不明显。结论:人体生理状态下存在左右侧皮肤温度差异现象和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有一定相关性,经穴左侧温度高于右侧的规律可能和中医“左升右降”理论有关;长时间固定姿势下的左右温度变化趋势的相对平衡性会改变,以左升太过为主要表现;不加手法刺激下,侵入性的毫针疗法和非侵入性的砭贴疗法均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经气和以右治左的作用来调节左右温度以保持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砭贴疗法 毫针疗法 心包经 内关 穴区皮肤温度
下载PDF
毫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培豪 赵龙梅 +3 位作者 吴林纳 廖蓉君 刘维 杨晓砚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8期206-208,212,共4页
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急性发作期以突然发作的关节部红肿热痛及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可以累及肾脏或造成骨质破坏而致残。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关键在于湿热痰瘀,久而痰瘀互结酝... 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急性发作期以突然发作的关节部红肿热痛及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可以累及肾脏或造成骨质破坏而致残。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关键在于湿热痰瘀,久而痰瘀互结酝酿成毒,初则毒侵肢体关节筋脉,继则侵蚀筋骨,伤及脏腑。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主要以抗炎止痛治疗为主,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其疗效明显,但也有各自的应用限制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毫针疗法 选穴规律 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在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任玉军 顾常庆 +2 位作者 杨宝琴 杨平 马红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及对患者炎症指标与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KOA患... 目的 探讨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及对患者炎症指标与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KOA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西医常规治疗+温针灸疗法)与观察组(50例,西医常规治疗+温针灸疗法+毫针焠刺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炎症指标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KOA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内炎症因子紊乱情况,缓解患者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与生活质量水平,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毫针焠刺疗法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环氧合酶-2
下载PDF
铍针与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对照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顾力军 常德有 +1 位作者 沈红强 张洪美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铍针与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9月—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18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铍针治疗组与毫针对照组各59例,分别予铍针与毫针进行治疗。通过统计分析对其疗效进... 目的探讨铍针与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9月—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18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铍针治疗组与毫针对照组各59例,分别予铍针与毫针进行治疗。通过统计分析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02.63±11.70,治疗后为280.93±13.98;治疗前疼痛指数为5.81+0.17,治疗后为0.83±0.15。对照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193.98士11.70,治疗后为255.09±13.98;治疗前疼痛指数为5.73±0.17,治疗后为1.54±0.15。2组治疗后张力指数及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治疗组治愈49例,显效8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1%;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22%。2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P<0.05)。结论铍针能有效降低皮神经周围的压力,松解粘连,最后消除感觉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迅速缓解疼痛。而毫针治疗短期止痛效果好,但对皮神经周围的压力降低不明显,最终随访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铍针疗法 毫针疗法 软组织张力测量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陈盈 姜功道 +1 位作者 王旭 李旋 《中国康复》 2008年第5期341-341,共1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辩证施治选穴埋线并结合耳穴按压法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肢体穴位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胸围、臀围、腰臀比、髋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辩证施治选穴埋线并结合耳穴按压法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肢体穴位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胸围、臀围、腰臀比、髋围及股围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更显著(P<0.05,0.01);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00%与86.7%,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穴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有良性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常的规针刺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穴位埋线 耳穴疗法 毫针疗法
下载PDF
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王京喜 徐春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49-350,共2页
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王京喜,徐春阳(北京中医医院,100010)火针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特制针具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火针疗法的功效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中医治病的一大... 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王京喜,徐春阳(北京中医医院,100010)火针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特制针具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火针疗法的功效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中医治病的一大原则。火针疗法是用火将针具烧红后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热者寒之 针具 寒者热之 临床应用 中医治病 烧红 刺法 毫针疗法 《针灸聚英》
下载PDF
毫针联合火针密刺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欣陆 刘云霞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1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毫针联合火针密刺法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毫针联合火针密刺法,针刺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对照组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1... 目的:观察毫针联合火针密刺法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毫针联合火针密刺法,针刺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对照组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1次/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各完成30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针联合火针密刺法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脾虚湿蕴证 毫针疗法 火针密刺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火针与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志强 阙庆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火针疗法 毫针疗法
下载PDF
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15
9
作者 程少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毫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从取穴规律、针法使用及在毫针基础上多种针法相互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毫针是目前中医临床作为基础治疗顽固性面瘫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疗法。结论:毫针疗法对... 目的:综述近年来毫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从取穴规律、针法使用及在毫针基础上多种针法相互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毫针是目前中医临床作为基础治疗顽固性面瘫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疗法。结论:毫针疗法对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毫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毫针配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鸥 高锋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4期3795-3797,共3页
目的观察毫针配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序列软件生成80个随机序列数,8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依次从前至后取用随机序列数,奇数者为毫针组(对照组),偶数者为毫针加埋针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毫针配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序列软件生成80个随机序列数,8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依次从前至后取用随机序列数,奇数者为毫针组(对照组),偶数者为毫针加埋针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常规针刺治疗,留针30 min,每周6次,6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1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埋针疗法。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国家"十一五"针灸重点专科面瘫协作组制订的标准,采用患侧与健侧对照的评分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有效率为9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针配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针疗法 埋针疗法 周围性面瘫 恢复期
下载PDF
三棱针点刺放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66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惠强 黄泽华 +1 位作者 陈强 苏坤阳 《光明中医》 2012年第2期321-322,共2页
目的探讨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从2003年3月~2007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例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用中医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运动疗法综合治疗照组用康复训练治... 目的探讨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从2003年3月~2007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例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用中医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运动疗法综合治疗照组用康复训练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参照中医诊疗规范,经医学统计学处理评定疗效,并用2年~6个月对其中的66例进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结果令人满意。结论三棱针点刺放血具有开窍泻热、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用,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毫针疗法 三棱针点刺放血
下载PDF
历代医家对刺血治疗中风病的认识 被引量:4
12
作者 嵇波 郭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刺血治疗 中风病 历代医家 皮肤针疗法 三棱针疗法 临床治疗 毫针疗法 治疗效应
下载PDF
颈椎病针灸治疗近况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丽 张唐法 《针灸临床杂志》 2000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 :综述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近十五年来的有关文献 ,从毫针、电针、水针、灸法等多种方法及依西医分型、解剖部位或中医辨证分型等多种选穴方法 ,总结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结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好 ,副作... 目的 :综述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近十五年来的有关文献 ,从毫针、电针、水针、灸法等多种方法及依西医分型、解剖部位或中医辨证分型等多种选穴方法 ,总结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结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好 ,副作用小 ,方法多 ,选穴多 ,且以颈夹脊穴为主。结论 :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标准 ,难以从众多方法中选择较佳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灸治疗 毫针疗法 电针疗法 水针治疗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近况 被引量:11
14
作者 熊会海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 毫针疗法 电针疗法
下载PDF
近五年来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概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炳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1期763-765,共3页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毫针疗法 电针疗法
下载PDF
长圆针治疗髌骨软化症48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管宏钟 代松明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2-42,共1页
目的对长圆针疗法与毫针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96例诊断为髌骨软化症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分别应用长圆针与毫针治疗髌骨软化症,1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 目的对长圆针疗法与毫针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96例诊断为髌骨软化症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分别应用长圆针与毫针治疗髌骨软化症,1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5%与97.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2%与75.0%,差异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长圆针疗法对髌骨软化症的治疗作用,能明显减轻乃至消除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减少治疗次数,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长圆针疗法 结筋病灶点 解结法 毫针疗法
下载PDF
挑刺加埋线治疗癫痫1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广升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3-64,共2页
采用挑刺加埋线法治疗癫痫 12 5例 ,用单纯毫针疗法作对照组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8%和78.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
关键词 挑刺疗法 埋线疗法 毫针疗法 癫痫
下载PDF
针灸治疗痤疮临床研究概况
18
作者 李永峰 冯卫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痤疮 针灸疗法 临床研究 毫针疗法 耳针疗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麦粒肿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奇方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3期47-49,共3页
针灸治疗麦粒肿的研究进展300380天津西青医院针灸科吴奇方麦粒肿亦称睑腺炎,属中医的“针眼”“眼丹”范畴。用针灸的几种方法如毫针刺,放血,灸法,耳穴贴压,梅花针等治疗,疗效都较显著,一般3~5次即可痊愈。现将近十年... 针灸治疗麦粒肿的研究进展300380天津西青医院针灸科吴奇方麦粒肿亦称睑腺炎,属中医的“针眼”“眼丹”范畴。用针灸的几种方法如毫针刺,放血,灸法,耳穴贴压,梅花针等治疗,疗效都较显著,一般3~5次即可痊愈。现将近十年来其治疗情况综述如下:一、毫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腺炎 针灸疗法 毫针疗法 三棱针疗法 灸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胃下垂近况
20
作者 仝桂兰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毫针疗法 芒针疗法 耳针疗法 埋线疗法 胃下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