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ELISA检测耕牛感染伊氏锥虫不同虫株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韧坚 沈杰 +1 位作者 邱巧平 王爱华 《云南畜牧兽医》 1990年第1期15-15,共1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耕牛伊氏锥虫病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以及简便易行等优点。由于伊氏锥虫虫体抗原的变异,在应用ELISA诊断耕牛锥虫病时,出现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均一的现象,造成诊断结果的误差。为给诊断提供依据,我们应用EL...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耕牛伊氏锥虫病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以及简便易行等优点。由于伊氏锥虫虫体抗原的变异,在应用ELISA诊断耕牛锥虫病时,出现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均一的现象,造成诊断结果的误差。为给诊断提供依据,我们应用ELISA检测方法对伊氏锥虫安徽株和云南株抗原及其感染牛血清进行了比较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抗原制备分别从安徽、云南地区自然感染伊氏锥虫的水牛体内分离得到各伊氏锥虫株,经小鼠繁殖后,放血经DEAE[O—(二乙胺基乙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锥虫 ELISA检测 锥虫 耕牛伊氏锥虫 抗原制备 云南地区 特异性 虫体 消光值 乙基
下载PDF
RIL—2对急性克氏锥虫感染小鼠的抗SRBC直接溶血空斑反应及抗虫保护性免疫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燕萍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为研究IL—2在克氏锥虫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8只克氏锥虫感染的C3H/HeJn小鼠每日皮下注射两次,每日总量5000μ重组人rIL-2;对照组相同数量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无钙、镁离子的PBS。实验结果... 为研究IL—2在克氏锥虫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8只克氏锥虫感染的C3H/HeJn小鼠每日皮下注射两次,每日总量5000μ重组人rIL-2;对照组相同数量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无钙、镁离子的PBS。实验结果表明rIL-2注射组小鼠脾细胞对羊红细胞的反应能力由PBS注射鼠的15。2%提高到93。5%(P<0.05)。相当接近于正常的未感染小鼠的空斑形成细胞数。rIL-2注射组小鼠仅表现轻度降低的寄生虫血症,其动态变化在两组间未显示出差异。除PBS组的1只小鼠在感染后第36d死亡外,rIL-2以及PBS注射组的其它动物都在克氏锥虫急性感染期存活。尽管rIL-2注射并未明显地提高克氏锥虫急性感染期C3H/HeJn小鼠的抗虫保护性免疫,本实验提示IL-2不足是克氏锥虫急性感染期C3H/HeJn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虫 氏锥虫 感染 重组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克氏锥虫的超微结构
3
作者 徐麟鹤 潘家栋 俞永富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98-300,324,共4页
从感染克氏锥虫的小鼠切取病变心肌组织,同时取培养的锥虫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无鞭毛体圆或椭圆形。鞭毛袋内藏鞭毛。无鞭毛体的鞭毛较短,大都藏于袋内。在鞭毛横切面上,周围有9对微管,中央有2根微管。质膜下有排列整齐的膜下微管,约... 从感染克氏锥虫的小鼠切取病变心肌组织,同时取培养的锥虫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无鞭毛体圆或椭圆形。鞭毛袋内藏鞭毛。无鞭毛体的鞭毛较短,大都藏于袋内。在鞭毛横切面上,周围有9对微管,中央有2根微管。质膜下有排列整齐的膜下微管,约143根。动基体腊肠状,内腔中含有呈“8”字形紧密排列的DNA纤丝。高尔基复合体呈囊状。在小鼠心肌纤维中,常可见簇状排列的无鞭毛体。锥鞭毛体的动基体在核后方,动基体的DNA由平行而疏松排列的纤丝组成。动基体DNA纤丝在无鞭毛体及锥鞭毛体内形态显著不同。阐明这种形态变化的本质,对揭示动基体功能将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锥虫 无鞭毛体 维鞭毛体 翅微结构 动基体
下载PDF
细菌脂多糖促进克氏锥虫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4
作者 林爱芬 颜卫华 +1 位作者 余素飞 Wang Kegiang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94-1096,1118,共4页
目的观察细菌脂多糖(LPS)对克氏锥虫抗原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影响。方法克氏锥虫抗原辅以完全弗氏佐剂免疫A/J小鼠,LPS经腹腔接种方式给药,其后加强免疫2次,28 d后,测定心肌肌球蛋白特异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及自身抗体,并取鼠心脏... 目的观察细菌脂多糖(LPS)对克氏锥虫抗原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影响。方法克氏锥虫抗原辅以完全弗氏佐剂免疫A/J小鼠,LPS经腹腔接种方式给药,其后加强免疫2次,28 d后,测定心肌肌球蛋白特异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及自身抗体,并取鼠心脏观察心肌炎症情况。结果LPS提高锥虫抗原诱导的心肌肌球蛋白特异性DTH及自身抗体,并且25μg LPS与锥虫抗原免疫的小鼠可见明显的心肌炎。结论LPS能够促进心肌肌球蛋白特异的自身免疫反应及锥虫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脂多糖(LPS) 氏锥虫 肌球蛋白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下载PDF
克氏锥虫的新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表达研究(英文)
5
作者 杨亚明 John Kelly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876-880,共5页
目的为了探索克氏锥虫的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方法使用基因克隆与表达鉴定的方法学对克氏锥虫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和表达。结果一个全新的、18kDa的克氏锥虫单拷贝过氧化物酶基因被完全克隆到E.coli的表达载体pH... 目的为了探索克氏锥虫的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方法使用基因克隆与表达鉴定的方法学对克氏锥虫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和表达。结果一个全新的、18kDa的克氏锥虫单拷贝过氧化物酶基因被完全克隆到E.coli的表达载体pHrcHis上,并测序。蛋白序列分析表明与基因库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有高度的同源性。其表达蛋白被纯化分离,测定其酶活性显示了良好的活性,并能被亚油酸-氢过氧化物饱和。结论结果证实克氏锥虫仍然存在过氧化物酶介导的生物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锥虫 基因克隆 表达 过氧化酶基因
下载PDF
泰氏锥虫研究概况
6
作者 郑爱文 《云南畜牧兽医》 1989年第3期43-44,共2页
泰氏锥虫(Trypanosoma theiri,Larean1902)是南非奥伦治弗锐邦的泰勒氏首先发现的。当时曾一度被误认为是边缘边虫引起的牛胆病(gall sickness)的病原。按Hoare分类法,泰氏锥虫是锥虫科、锥虫属、巨大锥虫亚属的典型种,世界各地均有分... 泰氏锥虫(Trypanosoma theiri,Larean1902)是南非奥伦治弗锐邦的泰勒氏首先发现的。当时曾一度被误认为是边缘边虫引起的牛胆病(gall sickness)的病原。按Hoare分类法,泰氏锥虫是锥虫科、锥虫属、巨大锥虫亚属的典型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自1960年在吉林首例发现以来,甘肃、江苏、陕西也先后有发现泰氏锥虫的报道。泰氏锥虫虽然分布极广泛,但目前发现哺乳动物中,它仅对各种牛及羚羊有感染性,而且牛体内的虫血症水平极低。常规血片中很难看到虫体,这也限制了泰氏锥虫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泰氏锥虫研究工作进行回顾性介绍,以引起兽医工作者对这个课题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锥虫 锥虫 兽医工作者 锥虫 虫体 SICKNESS 病牛 畜体 氏锥虫 扇头
下载PDF
伊氏锥虫变异表面糖蛋白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雅岭 王凯 +6 位作者 陈芳玲 曾晓飞 吴文德 黄甜 李雪 朱丙伦 陈汉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0,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能鉴定水牛临床感染伊氏锥虫的方法。试验以纯化的伊氏锥虫3D7腹水单抗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伊氏锥虫5B9单抗作为第2抗体,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变异表面糖蛋白(variant surface glucoprotein,VSG)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能鉴定水牛临床感染伊氏锥虫的方法。试验以纯化的伊氏锥虫3D7腹水单抗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伊氏锥虫5B9单抗作为第2抗体,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变异表面糖蛋白(variant surface glucoprotein,VSG)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了灵敏度、特异性试验及初步检测应用试验。结果显示,用该法检测阳性血清,1∶3200稀释时其D450nm值仍大于阴阳临界值;交叉反应试验结果显示,其不与泰勒虫、弓形虫、衣原体、大片吸虫等抗原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检测特异性;用该法检测了当地82份水牛血清,阳性率为9.76%。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伊氏锥虫VSG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作为检测水牛临床感染伊氏锥虫的有效方法,对于临床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锥虫 变异表面糖蛋白(VSG)抗原 单抗 双抗体夹心ELISA
下载PDF
墨西哥的非枯氏锥虫流行区——柏布拉州供血者枯氏锥虫抗体存在的普遍性
8
作者 李岩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6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墨西哥 非枯氏锥虫流行区 柏布拉州 供血者 氏锥虫抗体 普遍性
下载PDF
广东粤北山区耕牛伊氏锥虫病诊治
9
作者 马兴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第4期145-,共1页
耕牛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感染引发的一种寄生虫性血原虫病,是乳源县耕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临床上其症状表现各异,且不易察觉。该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虻、蝇叮咬带虫家畜,通过机械传播所引发。这种血原虫除寄生于水牛、黄... 耕牛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感染引发的一种寄生虫性血原虫病,是乳源县耕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临床上其症状表现各异,且不易察觉。该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虻、蝇叮咬带虫家畜,通过机械传播所引发。这种血原虫除寄生于水牛、黄牛和奶牛外。还可寄生于其他一些家畜和一些野生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牛伊氏锥虫 乳源县 病牛 氏锥虫
下载PDF
水牛伊氏锥虫病调查与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联 《广西畜牧兽医》 2000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水牛伊氏锥虫 症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马伊氏锥虫病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宏 张梅 +3 位作者 孟克 李杰 赵利军 朝鲁门格日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12期66-66,共1页
马伊氏锥虫病是通过吸血昆虫机械性传播的伊氏锥虫引起的疾病,也称“苏拉”病,是马、骡常见寄生虫病,该病严重影响马的生长发育,引发功能障碍,死亡率极高,危害性极大,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马伊氏锥虫病是通过吸血昆虫机械性传播的伊氏锥虫引起的疾病,也称“苏拉”病,是马、骡常见寄生虫病,该病严重影响马的生长发育,引发功能障碍,死亡率极高,危害性极大,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也是伊金霍洛旗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着重介绍马伊氏锥虫病的防治策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伊氏锥虫 症状 防治 分析
下载PDF
马伊氏锥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联辉 舒宝屏 《四川畜牧兽医》 2002年第7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马伊氏锥虫 症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抗克氏锥虫的生长激素免疫疗法
13
作者 Eduardo Osório Frare 张云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3-213,共1页
生长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垂体激素,主要参与身体生长和新陈代谢。在哺乳动物,克氏锥虫感染急性期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为探索生长激素是否可有效治疗恰加斯病,试验研究了生长激素对克氏锥虫感染鼠的治疗效果,重点分析了... 生长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垂体激素,主要参与身体生长和新陈代谢。在哺乳动物,克氏锥虫感染急性期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为探索生长激素是否可有效治疗恰加斯病,试验研究了生长激素对克氏锥虫感染鼠的治疗效果,重点分析了其对寄生虫血症,NO、TNF-a、IFN-c浓度,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寄生虫负荷的影响。克氏锥虫雄性Wistar感染鼠每日腹腔注射生长激素,注射剂量为5ng/10g体重。与未处理组小鼠相比,生长激素处理组小鼠在感染急性期的血液锥虫数量显著减少(P<0.05)。在试验感染急性期(感染后7、14、21d),与未处理组小鼠相比,生长激素处理组小鼠的NO、TNF-a、IFN-c浓度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注射生长激素可减轻无鞭毛体负荷,减少炎性渗透和组织结构破坏。结果表明,生长激素可作为免疫调节剂来控制寄生虫复制,可与现用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恰加斯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锥虫 寄生虫血症 TNF-A IFN-c 一氧化氮 免疫力
下载PDF
在克氏锥虫高发地区血清学试验筛查的效果
14
作者 Pirad M 赵国胜(摘译)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5期477-477,共1页
背景 本项研究旨在获得目前应用克氏锥虫病的筛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偏评估,并且模拟在不同流行率地区筛查的效果。研究设计和方法从波利维亚Santa Cruz,1998年4月至1999年1月的经过筛检的1200份库存捐血者血清样本中系统性地随... 背景 本项研究旨在获得目前应用克氏锥虫病的筛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偏评估,并且模拟在不同流行率地区筛查的效果。研究设计和方法从波利维亚Santa Cruz,1998年4月至1999年1月的经过筛检的1200份库存捐血者血清样本中系统性地随机采取400份样本,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4种酶联免疫试验(ELISAs)检测。通过特征分组分析评估检测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锥虫 试验筛查 高发地区 血清学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试验 血清样本 检测试验
下载PDF
克氏锥虫肌纤蛋白等位基因的比较和转录产物的分析
15
作者 胡媛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5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氏锥虫 蛋白 细胞支架 等位基因 非典型 感染 致病因子 转录 脊椎动物 微管
下载PDF
靶向敲除gp72基因降低克氏锥虫对小鼠和昆虫载体的感染性
16
作者 徐霞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4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氏锥虫感染 gp72基因 基因敲除 小鼠 昆虫
下载PDF
克氏锥虫Tc13家族新成员的分子鉴定及其特性——对Tulahu啨n细胞株的Tc13抗原与β_1-肾上腺素受体胞外第二环相互作用的描述
17
作者 张媛媛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5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Tc1 氏锥虫 抗原 肾上腺素受体 细胞株 家族 β1 分子鉴定 神经氨酸酶 特性
下载PDF
实验性恰加斯病急性期克氏锥虫再感染产生协同效应导致心脏β肾上腺能受体功能障碍
18
作者 谢潜红 张肖 张岚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6期285-285,共1页
关键词 氏锥虫 再感染 急性期 肾上腺能受体 心血管疾病 实验性 心脏 锥虫 无症状感染 利用
下载PDF
多价伊氏锥虫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19
作者 魏利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多价伊氏锥虫灭活疫苗 研制 应用
下载PDF
克氏锥虫唾液酸转移酶催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20
作者 冯燕 管航敏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克氏锥虫唾液酸转移酶(TcTs)是恰加斯病的致病原,它具有由6个β片构成的桶状催化结构域。该催化结构域集中在酶N端的边缘。本文利用量子力学/分子力学(QM/MM)联用的模型研究了克氏锥虫唾液酸转移酶的催化机理。初始酶和底物复合物... 克氏锥虫唾液酸转移酶(TcTs)是恰加斯病的致病原,它具有由6个β片构成的桶状催化结构域。该催化结构域集中在酶N端的边缘。本文利用量子力学/分子力学(QM/MM)联用的模型研究了克氏锥虫唾液酸转移酶的催化机理。初始酶和底物复合物模型由蛋白质晶体数据库得到(PDB ID:lSOI)。其中QM部分在半经验模型中由AM1描述,在从头算模型中由B3LYP/6-3lG~*描述。MM部分只取酶的N端结构域,并始终由AMBER力场来描述。QM部分与MM部分成键相互作用边界用pseudo-bond方法处理,将3个重要的氨基酸残基(Glu230,Asp59,Tyr342)的C_β-C_β键作为OM/MM模型中的pseudo-bond。由Nudged Elastic Band(NEB)路径优化方法得到的TcTs半经验的最低能量反应路径中,关键原子间距离沿最低能量路径的变化表明:反应开始后Glu230开始靠近Tyr342,当它们之间的氢键距离由2.9 A缩短为2.4 A时,Tyr342将质子转移给Glu230,增强了Tyr342酚氧负离子的碱性,更有利于Tyr342亲核进攻糖苷键。同时,Asp59作为酸,提供质子给糖苷键断裂后的离去基团。过程中,伴随着唾液酸的单糖糖环从扭曲的船式构象向松弛的椅式构象的转变,从而更有利于稳定生成的共价唾液酸-酶中间产物。对得到的半经验的最低能量反应路径再做B3LYP/6-31G~*/MM模型下的优化,得到反应的能垒约为13.53 kcal/mol,说明该反应路径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与实验上通过突变的TcTs_(D59A)推测的乒乓双置换酸碱催化的机理一致,是对实验结论的有力支持,为TcTs抑制剂的设计和结构修饰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预防和抗恰加斯病的新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分子力学模型 氏锥虫唾液酸转移酶 催化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