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氐语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姜照中
Seda Karatas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8,共14页
对于上古至隋唐时期活跃于中国西部的氐人所使用的语言,学界已有数种研究。目前为止,学者们大都同意将之归入藏缅语族,但究竟属于彝缅语支还是藏语支,尚无定论。本文对汉文古籍中所记载的语义较明确的氐语词进行了收集和考释,并为这些...
对于上古至隋唐时期活跃于中国西部的氐人所使用的语言,学界已有数种研究。目前为止,学者们大都同意将之归入藏缅语族,但究竟属于彝缅语支还是藏语支,尚无定论。本文对汉文古籍中所记载的语义较明确的氐语词进行了收集和考释,并为这些词找到了语音、语义两方面都对应的藏文词。由此发现,氐语其实极接近藏文所反映的古代藏语,是一种古藏语方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氐语
氐
人
藏
语
原文传递
论賨人、冉駹之称“氐”:来自语言方面的证据
被引量:
1
2
作者
姜照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0,共11页
汉魏时期,賨人、冉駹分别居于四川盆地的东、西两侧,虽然他们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氐”,但后世好些研究者并不认为二者与狭义上的“氐人”为同类。不过,古籍记录的出自賨人、冉駹的语词都可用藏语进行释读,即在语言方面,二者确实与狭义...
汉魏时期,賨人、冉駹分别居于四川盆地的东、西两侧,虽然他们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氐”,但后世好些研究者并不认为二者与狭义上的“氐人”为同类。不过,古籍记录的出自賨人、冉駹的语词都可用藏语进行释读,即在语言方面,二者确实与狭义的操氐语(一种古代藏语方言)的“氐”相近甚至相同。如此,古人之将賨人、冉駹称为“氐”是合理的,他们对当时族群的分类值得今人考虑,乃至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賨人
冉駹
氐
人
氐语
藏
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氏”“氐”互用校正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思含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0-95,102,共7页
氏、氐两声旁在文献中常因形似而互用,这导致了一些字际之间、义项之间的讹混。《汉语大字典》在收录这类字时未加以辨明,主要集中在“疧-疷”“■-貾”“赿-趆”“■-胝”“坁-坻”“■-岻”“■-柢”“祇-祗”“秖-秪”“芪-茋”等十...
氏、氐两声旁在文献中常因形似而互用,这导致了一些字际之间、义项之间的讹混。《汉语大字典》在收录这类字时未加以辨明,主要集中在“疧-疷”“■-貾”“赿-趆”“■-胝”“坁-坻”“■-岻”“■-柢”“祇-祗”“秖-秪”“芪-茋”等十组字上。区分氏声字与氐声字的方法有二:第一,氏声字与氐声字的韵部不同,前者属支部,后者属脂部;第二,氐声字有较为核心的义素,大多可以系联成同源词,而氏声字该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
语
大字典
氏
氐
讹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氐语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姜照中
Seda Karatas
机构
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
新竹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8,共14页
文摘
对于上古至隋唐时期活跃于中国西部的氐人所使用的语言,学界已有数种研究。目前为止,学者们大都同意将之归入藏缅语族,但究竟属于彝缅语支还是藏语支,尚无定论。本文对汉文古籍中所记载的语义较明确的氐语词进行了收集和考释,并为这些词找到了语音、语义两方面都对应的藏文词。由此发现,氐语其实极接近藏文所反映的古代藏语,是一种古藏语方言。
关键词
氐语
氐
人
藏
语
Keywords
the Di language
the Di people
the Tibetan language
分类号
H2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賨人、冉駹之称“氐”:来自语言方面的证据
被引量:
1
2
作者
姜照中
机构
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0,共11页
文摘
汉魏时期,賨人、冉駹分别居于四川盆地的东、西两侧,虽然他们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氐”,但后世好些研究者并不认为二者与狭义上的“氐人”为同类。不过,古籍记录的出自賨人、冉駹的语词都可用藏语进行释读,即在语言方面,二者确实与狭义的操氐语(一种古代藏语方言)的“氐”相近甚至相同。如此,古人之将賨人、冉駹称为“氐”是合理的,他们对当时族群的分类值得今人考虑,乃至采纳。
关键词
賨人
冉駹
氐
人
氐语
藏
语
Keywords
Cong people
Ran Mang
Di people
Di language
Tibetan language
分类号
H21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氏”“氐”互用校正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思含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0-95,102,共7页
文摘
氏、氐两声旁在文献中常因形似而互用,这导致了一些字际之间、义项之间的讹混。《汉语大字典》在收录这类字时未加以辨明,主要集中在“疧-疷”“■-貾”“赿-趆”“■-胝”“坁-坻”“■-岻”“■-柢”“祇-祗”“秖-秪”“芪-茋”等十组字上。区分氏声字与氐声字的方法有二:第一,氏声字与氐声字的韵部不同,前者属支部,后者属脂部;第二,氐声字有较为核心的义素,大多可以系联成同源词,而氏声字该特征不明显。
关键词
汉
语
大字典
氏
氐
讹混
Keywords
Hanyudazidian(《汉
语
大字典》)
Shi(氏)
Di(
氐
)
mixed phenomena
分类号
H122 [语言文字—汉语]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氐语考
姜照中
Seda Karatas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2
论賨人、冉駹之称“氐”:来自语言方面的证据
姜照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氏”“氐”互用校正
李思含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