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张家山336号汉墓一枚法律残简谈汉代氐道、漾水、嶓冢山方位——兼谈古代汉源地理思想史变迁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孟龙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7,共9页
湖北荆州张家山336号汉墓出土一枚法律文书残简记录了四个地名。四个地名均在陇西郡西部边塞,而且按照交通路线由北向南依次排列,表明残简载录的法律条文可能与边塞管理或交通路线有关。依照残简四个地名的顺序,结合《后汉书·西羌... 湖北荆州张家山336号汉墓出土一枚法律文书残简记录了四个地名。四个地名均在陇西郡西部边塞,而且按照交通路线由北向南依次排列,表明残简载录的法律条文可能与边塞管理或交通路线有关。依照残简四个地名的顺序,结合《后汉书·西羌传》,可以判定秦汉氐道在今甘肃省宕昌县城附近。秦汉氐道方位的落实,可知汉代曾将今宕昌县、礼县境内的清水江对应为《禹贡》漾水,将今岷峨山北段对应为《禹贡》嶓冢山。汉代另外存在把今天水市齐寿山对应为嶓冢山的意见。这种分歧可能展现了不同流派儒生对《禹贡》地名理解的差异。魏晋以后,为配合今齐寿山为《禹贡》嶓冢山,又出现了将今永宁河对应为《禹贡》漾水的意见。时至北魏,又把嶓冢山安放于今陕西省宁强县,把漾水对应为今大安河。漾水、嶓冢山观念的不断转移,与历代对汉水源头的认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山336号汉墓竹简 汉水正源 氐道 漾水 嶓冢山
原文传递
秦汉时期湔氐道地望及相关问题研究
2
作者 蒙家原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8,共8页
秦汉时期位于蜀郡的湔氐道是一个记载较少的秦汉政区,其地望问题在近代以来引起了争议,迄今为止共存在"茂州说""松潘说""灌县说"三种主要观点。本文认为,秦汉时期湔氐道所在的核心区域应该始终位于湔山... 秦汉时期位于蜀郡的湔氐道是一个记载较少的秦汉政区,其地望问题在近代以来引起了争议,迄今为止共存在"茂州说""松潘说""灌县说"三种主要观点。本文认为,秦汉时期湔氐道所在的核心区域应该始终位于湔山、湔水等诸湔地附近,而在今都江堰市一带的可能性最大,其具体辖域在先秦时期应该较为广阔,尤其北境或可抵达今汶川、茂县、理县等地,至两汉时期则大幅缩小。湔氐道是秦汉道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折射出了秦汉道制的兴衰。而《汉书·地理志》关于湔氐道的记载,则还涉及秦汉时期的华夷分界与江源地理知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氐道 华夷 江源地理知识
原文传递
东西汉水辨——兼论古人的汉源观念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淑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0-125,共6页
汉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条很重要的河流。班固作《汉书·地理志》,指出存在东、西两条汉水,前者上源为漾水,至武都后东流为汉水,自沮县以下同今汉江,后者即今嘉陵江。《水经》则认为漾水并非东汉水的上游,而是西汉水即今嘉陵江的上... 汉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条很重要的河流。班固作《汉书·地理志》,指出存在东、西两条汉水,前者上源为漾水,至武都后东流为汉水,自沮县以下同今汉江,后者即今嘉陵江。《水经》则认为漾水并非东汉水的上游,而是西汉水即今嘉陵江的上游。这两种记载之间的矛盾引起后世学者长久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梳理历代文献的基础上,对东、西汉水进行了辨析,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水经》所述更为可信,而《汉志》的记载可能是由于对地图的误读。不同历史时期文献对汉源的记录,反映了古人对汉江源头认识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氐道 漾水 嶓冢 东汉水 西汉水
下载PDF
身边人物三则(外一篇)
4
作者 江剑鸣 《贡嘎山(汉文版)》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朋友道长道长其实不是三青观里青灯黄卷供奉香火的人,只是普通人。与我一样,从饥馑的岁月走过来,从荒凉的大山走出来,从草鞋走成了一双皮鞋——尽管皮鞋不是很贵。他把一双好眼睛走成了"进士"。与我不一样的,是他眼睛上的玻... 朋友道长道长其实不是三青观里青灯黄卷供奉香火的人,只是普通人。与我一样,从饥馑的岁月走过来,从荒凉的大山走出来,从草鞋走成了一双皮鞋——尽管皮鞋不是很贵。他把一双好眼睛走成了"进士"。与我不一样的,是他眼睛上的玻璃片还要厚些。道家崇奉李耳,道长他也崇奉李耳,却不拜李耳。如果说拜,与我一样,他是拜过孔丘的。与我不一样的,是他拜的是大学里的孔子,我却没见过大学的门朝东朝西。但我们拜的孔子像旁边那只梅花鹿太小,没给我们带来多少"禄"。虽然没有"五斗米"——有时候恐怕连一斗都没满,但我们生在这个红尘里,有时候还是必须折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卷 五斗米 玻璃片 三青 孔丘 孔子像 我的女儿 玉兰树 氐道
原文传递
邓培老人
5
作者 泽让闼 《贡嘎山(汉文版)》 2018年第3期53-54,共2页
我第一次遇到阿里·邓培老人,是随单位的人一起去他们村寨采集'迪厦'资料。当然,那时候'迪厦'还没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人也不是非遗传承人。那是一个凉爽的秋日,我们到村寨时已是傍晚。因为正是农忙季节,而'... 我第一次遇到阿里·邓培老人,是随单位的人一起去他们村寨采集'迪厦'资料。当然,那时候'迪厦'还没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人也不是非遗传承人。那是一个凉爽的秋日,我们到村寨时已是傍晚。因为正是农忙季节,而'迪厦'表演需要出动全村的男子,单位提前跟他们约好了时间。我们走在巷子里,碰到村里的人正陆续从地里回来。天气炎热,大家衣着单薄。男的将上衣搭在肩上或者捆在腰间,光着黝黑的膀子,手拿锃亮的镰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氐道 传承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