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登斯民主视野中的情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景萍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0,共5页
吉登斯把其"交往理性"应用到情感领域中,提出了"情感民主"的理念。建立情感民主既是现代性的需要,又是积蓄坚持和恢复传统的动力和压力的结果。人类爱的情感经历了三步曲:激情之爱、浪漫之爱和融汇之爱,融汇之爱是... 吉登斯把其"交往理性"应用到情感领域中,提出了"情感民主"的理念。建立情感民主既是现代性的需要,又是积蓄坚持和恢复传统的动力和压力的结果。人类爱的情感经历了三步曲:激情之爱、浪漫之爱和融汇之爱,融汇之爱是迄今为止情感民主的最理想形式。吉登斯倡导要通过变革,实现亲密关系向纯粹关系、信任关系的一系列转化,以达到情感生活的民主化,这是亲密关系变革的实质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民主 纯粹关系 亲密关系的变革
下载PDF
情感民主刍议
2
作者 袁记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22期245-246,共2页
情感民主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情感民主的基础是现代性,情感民主的实现方式为交往理性,情感民主的形式为纯粹关系。
关键词 情感民主 现代性 交往理性 纯粹关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对民主看法的研究——对北京市1295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鲁平 彭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共5页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民主特征的看法包括共同的民主特征、中国的民主特征和西方的民主特征三个维度;西方的民主观包括自由民主、参与民主和多元民主三个维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生认同度最高的是共同民主特征,其次是中国的民主特征,...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民主特征的看法包括共同的民主特征、中国的民主特征和西方的民主特征三个维度;西方的民主观包括自由民主、参与民主和多元民主三个维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生认同度最高的是共同民主特征,其次是中国的民主特征,对西方民主更认同的是参与民主。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大学生民主看法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性别、专业、年级、父亲的职业和对"两课"的态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大学生 中国民主 民主态度 民主情感 民主观念
下载PDF
情感文明理论的社会学研究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景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9,共7页
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看,情感文明理论包括情感控制论、情感释放论、情感道德论和情感民主论。上述理论涉及到情感文明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路径、社会文明与情感文明的关系、情感文明与情感控制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这些张力较大、观点各异的... 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看,情感文明理论包括情感控制论、情感释放论、情感道德论和情感民主论。上述理论涉及到情感文明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路径、社会文明与情感文明的关系、情感文明与情感控制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这些张力较大、观点各异的理论交织出一幅复杂的情感文明发展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被社会现实使用的思考情感文明建设的理论参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文明理论 情感控制论 情感释放论 情感道德论 情感民主
下载PDF
全球政治中的对话——吉登斯的对话民主理论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少东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106,共7页
随着情感民主的推进、权威系统对官僚等级制的逐步取代、社会运动和自助团体的发展以及全球性民主的浮现,吉登斯提出,无论是个人、集体、组织还是国家之间都可以通过公共场合进行对话,以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形成政策和行为。作为解决不同... 随着情感民主的推进、权威系统对官僚等级制的逐步取代、社会运动和自助团体的发展以及全球性民主的浮现,吉登斯提出,无论是个人、集体、组织还是国家之间都可以通过公共场合进行对话,以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形成政策和行为。作为解决不同价值和不同生活方式之间冲突的最佳方法,对话民主建立在可信性的基础之上,由融汇之爱—纯粹关系—情感民主推进而来,很好地激发那些不同于国家层面上的政治形式的凸显,是一种实现全球性团结的手段,是协商民主在全球治理层面的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主义民主 可信性 情感民主 对话民主
原文传递
乌托邦现实主义:何以可能与可取?——兼论吉登斯社会理论的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成伯清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32,共11页
吉登斯在诊断"晚期现代性"或者"后传统社会"时,提出了"乌托邦现实主义"的主张,但对于这一主张何以可能与何以可取,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论证。本文首先从吉登斯有关社会生活和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阐发这... 吉登斯在诊断"晚期现代性"或者"后传统社会"时,提出了"乌托邦现实主义"的主张,但对于这一主张何以可能与何以可取,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论证。本文首先从吉登斯有关社会生活和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阐发这一主张的思想背景;接着讨论了乌托邦现实主义中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张力,尤其是当代社会现实的异质性和多元性乃至碎片性给乌托邦现实主义带来的困境;然后尝试着以吉登斯有关"情感民主"的观点为例,说明乌托邦现实主义的启发意义和理论限度。文章最后从修辞策略的角度讨论了吉登斯社会理论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诠释 乌托邦现实主义 情感民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