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再审案件范围初探
1
作者 佟彤 邹悦平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
我国立法规定的民事再审案件范围过于原则,造成近年来民事审判监督工作中的无序现象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应重新界定民事再审案件的范围。
关键词 民事再审案件 民事审判监督 再审范围 证据制度
下载PDF
从民事再审案件谈现行审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
作者 檀丹霞 《宁波通讯》 2002年第9期38-39,共2页
司法作为实现社会救济、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其公正性永远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条件。现行的审判监督制度是在人民法院实行"审监分立"的重大体制改革后逐步建立的,其目的... 司法作为实现社会救济、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其公正性永远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条件。现行的审判监督制度是在人民法院实行"审监分立"的重大体制改革后逐步建立的,其目的是使审判权和监督权分离。由于审判监督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还不够完善,实际工作中,审判监督的有关规定过于简单、笼统,难以适应审监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对现行的审判监督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此文通过分析当前民事审判监督案件增多的原因,探讨一下现行审判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与完善 当事人 民事再审案件 监督制度 人民法院 审判监督程序 再审条件 司法公正 审判人员 民事审判监督
下载PDF
法院受理民事再审案件的审查期限是多长时间
3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94,共1页
问:我因为民事纠纷到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一审法院判决后,我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今年4月,我取得新的证据开始申诉。因每个月的15日是中院院长接待日,每到15日我都要去问一下申诉情况,每次接... 问:我因为民事纠纷到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一审法院判决后,我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今年4月,我取得新的证据开始申诉。因每个月的15日是中院院长接待日,每到15日我都要去问一下申诉情况,每次接待人员都说很快给我一个满意答复。请问,法院受理再审案件有没有明确的审查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人民法院 民事再审案件 审查期限 受理 时间 法院判决 民事纠纷 接待人员
原文传递
应规定民事再审案件的结案时限
4
作者 许清春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4-44,共1页
应规定民事再审案件的结案时限许清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并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民法院收到抗诉书后,既不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也不实行再审... 应规定民事再审案件的结案时限许清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并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民法院收到抗诉书后,既不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也不实行再审。由于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长期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案件 抗诉再审案件 民事诉讼法 检察院 人民法院 法律监督 原判决 当事人 严格执行 社会稳定
原文传递
关于民事再审案件几个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廖时彪 《法律适用》 1999年第1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民事再审案件 再审程序 抗诉再审案件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当事人 几个问题 检察院 第二审程序 调解协议 上诉案件受理费
原文传递
对民事再审审查案件及再审案件撤回起诉的思考
6
作者 刘建勋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再审审查阶段 ,如果该再审是由当事人提起的 ,当事人有权撤诉 ;再审阶段一般不准许当事人撤诉。由当事人提起的再审审查案件中 ,人民法院应对原审裁判和再审申请全面审查 ,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若双... 再审审查阶段 ,如果该再审是由当事人提起的 ,当事人有权撤诉 ;再审阶段一般不准许当事人撤诉。由当事人提起的再审审查案件中 ,人民法院应对原审裁判和再审申请全面审查 ,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若双方当事人在再审中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存在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案件 撤诉 法律思考 中国 民事诉讼
下载PDF
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规范化改造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喆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关于再审程序划分的"三阶构说"日渐占据民事诉讼学界的主导地位。结合"三阶构说"的理论和现有法律,深入研究并完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具体内容,并针对其中若干疑难问题展开讨论... 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关于再审程序划分的"三阶构说"日渐占据民事诉讼学界的主导地位。结合"三阶构说"的理论和现有法律,深入研究并完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具体内容,并针对其中若干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的理论方向和具体构想,力求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具有操作性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申请再审案件 受理程序 规范化改造
下载PDF
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规范化改造
8
作者 周喆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关于再审程序划分的"三阶构说"日渐占据民事诉讼学界的主导地位。应从"三阶构说"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现有法律规定,深入研究并完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具体内容,并针对其中若干疑难... 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关于再审程序划分的"三阶构说"日渐占据民事诉讼学界的主导地位。应从"三阶构说"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现有法律规定,深入研究并完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具体内容,并针对其中若干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的理论方向和具体构想,力求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具有操作性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民事申请再审案件 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 “三阶构说”
下载PDF
民事再审诉讼管辖权反思与重构
9
作者 倪克平 陶新枝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民事再审诉讼管辖权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审理民事再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人民法院正确确定民事再审诉讼管辖权,对保护当事人再审诉权,减少当事人的讼累,实现程序正义显得尤其重要。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四级法院对民事再... 民事再审诉讼管辖权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审理民事再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人民法院正确确定民事再审诉讼管辖权,对保护当事人再审诉权,减少当事人的讼累,实现程序正义显得尤其重要。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四级法院对民事再审诉讼均有管辖权。另外,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再审案件有指令管辖权。现行民事再审诉讼管辖为多级管辖制度,多级管辖的无序性导致当事人多头申诉,法院无限再审,再审程序效率低下,生效裁判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严重损害了裁判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案件 诉讼管辖权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法》 重构 反思 生效裁判 当事人
下载PDF
民事抗诉再审案件中抗诉机关不承担举证责任
10
作者 郑学林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民事抗诉再审案件 举证责任 机关 《人民司法》 1999年 收集证据
原文传递
民事再审复查案件审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11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66,共6页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自2008年4月1日实施后,由于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进行了十分细化的规定,并对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受案标准无限放宽,大量再审复查民事案件涌人人民法院。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湖北省省高级...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自2008年4月1日实施后,由于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进行了十分细化的规定,并对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受案标准无限放宽,大量再审复查民事案件涌人人民法院。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湖北省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民事案件达1438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应当在3个月内审查完毕.并依法作出是否进行再审的裁定,加上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生效裁判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按照我国民事裁判二审终审的审判制度,大量案件终审生效裁判是由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当事人如不服原生效裁决申请再审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应向省高级法院提出。这样。申请再审的民事再审案件主要集中在省高级法院,相应地,民事再审案件的复查任务也就在省高级法院。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省高级法院将会面临着担负十分繁重而艰巨的对民事再审申请案件的复查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案件 案件审查 复查工作 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法 申请再审 高级法院 调研
原文传递
论民事抗诉再审案件审理范围的完善
12
作者 彭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第25期163-164,共2页
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作为启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方式,包括“人民检察院主动提起”的主动型模式和“人民检察院根据当事人的抗诉申请而提起”的被动型模式。主动型模式体现了检察机关监督司法活动的重要地位,而被动型模式则更注重当... 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作为启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方式,包括“人民检察院主动提起”的主动型模式和“人民检察院根据当事人的抗诉申请而提起”的被动型模式。主动型模式体现了检察机关监督司法活动的重要地位,而被动型模式则更注重当事人民事处分自由权利与检察机关司法监督权力的有机统一。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具体的再审请求范围或在抗诉支持当事人请求的范围内审理再审案件”的规定,对人民法院民事再审案件的审查范围作出了不合理的限制,致使司法实践中出现当事人再审请求因检察机关的监督而无法得到满足,甚至当事人利用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力而相互对抗的情形,导致检察机关司法监督权的肆意扩张,而当事人民事处分权却不恰当被剥夺。因此,目前我国对人民法院民事再审案件审查范围的法律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抗诉再审案件 审理范围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再审案件 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检察机关
原文传递
再审民事案件若干问题探讨再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雨杰 张英霞 《法律适用》 2004年第3期79-79,共1页
通过审判方式改革,目前法院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基本上能够做到及时、全部受理,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申诉难”问题。但是从笔者所在法院真正能够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总数比例看,通过法院院长、监察机关、人大、政法委等途径进入... 通过审判方式改革,目前法院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基本上能够做到及时、全部受理,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申诉难”问题。但是从笔者所在法院真正能够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总数比例看,通过法院院长、监察机关、人大、政法委等途径进入再审程序的占40%左右,其余均被驳回了。这说明重视权力机关的倾向还是比较明显的。在目前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程度不高的形势下,这种情况应当有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方式 改革 再审民事案件 诉讼经济原则 民事诉讼 检察机关 抗诉制度 诉讼权利 独立审判制度
原文传递
发回重审的民事抗诉再审案件开庭时,法院是否要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
14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民事抗诉再审案件 法院 人民检察院 派员出庭制度 再审裁决
原文传递
民事抗诉再审案件中检察机关应承担举证责任
15
作者 崔强 《内蒙古检察》 2002年第4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检察机关 民事抗诉再审案件 举证责任
原文传递
关于再审新证据认定和运用的思考——以江苏省法院民事案例为样本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后龙 花玉军 葛文 《中国审判》 2009年第10期72-75,共4页
当前,民事申请再审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不少案件涉及到新证据,然而司法实践中对此把握尺度不尽统一。为了准确把握再审新证据的认定和运用的现状与特点,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力量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江苏法院民事... 当前,民事申请再审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不少案件涉及到新证据,然而司法实践中对此把握尺度不尽统一。为了准确把握再审新证据的认定和运用的现状与特点,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力量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江苏法院民事再审案件涉及的新证据问题进行了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再审 民事案例 江苏省 证据认定 样本 民事再审案件 案件数量
原文传递
完善民事再审调解之路径--以云南审判实践为样本
17
作者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监二庭课题组 凌云 +3 位作者 包靖秋 洪一军 刘晓虹 杨娅 《中国审判》 2019年第1期98-101,共4页
民事再审案件案情复杂、法律适用疑难,当事人情绪对抗严重,相较一、二审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更难通过一纸判决平息。对此,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枫桥经验”精神的指导下,探索和总结出“一条主线、七个步骤”的实践运用,通过法、... 民事再审案件案情复杂、法律适用疑难,当事人情绪对抗严重,相较一、二审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更难通过一纸判决平息。对此,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枫桥经验”精神的指导下,探索和总结出“一条主线、七个步骤”的实践运用,通过法、理、情、德四个维度,以“调”的方式达到“解”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案件 云南省 审判实践 样本 路径 调解 “枫桥经验” 高级人民法院
原文传递
对原告不到庭或未经许可退庭的民事抗诉案件应作缺席判决
18
作者 章春明 刘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1-62,共2页
对因检察机关抗诉启动再审的民事案件,因案件原审原告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人民法院能否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对抗诉再审民事案件按撤诉处理结案,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未作出规定。在民事抗诉再审庭审实... 对因检察机关抗诉启动再审的民事案件,因案件原审原告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人民法院能否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对抗诉再审民事案件按撤诉处理结案,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未作出规定。在民事抗诉再审庭审实践中,各地的做法不统一。笔者认为,对这两种情况应作出缺席判决。具体理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抗诉案件 缺席判决 原告 再审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法 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 撤诉处理
原文传递
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汉忠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1-32,共2页
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思考□孙汉忠随着法院内部审判监督的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强化以及民事诉讼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民事再审案件逐年增多,而法律对审理这类案件的规定又过于原则,导致审判实践中做法各异... 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思考□孙汉忠随着法院内部审判监督的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强化以及民事诉讼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民事再审案件逐年增多,而法律对审理这类案件的规定又过于原则,导致审判实践中做法各异。本文结合民事再审案件的审判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审程序 当事人 检察机关 若干问题 撤回抗诉 再审申请 民事再审案件 诉讼请求 原审裁判 提出反诉
原文传递
如何理解与运用民事抗诉事由"新证据"的规则
20
作者 黎永东 《当代检察官》 2012年第4期36-37,共2页
2007年10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1)项规定检察机关在抗诉程序中如发现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可以依法提出抗诉,这使检察机关民事抗诉事由进一步明细和可操作化。但是,由于民事再审案件... 2007年10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1)项规定检察机关在抗诉程序中如发现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可以依法提出抗诉,这使检察机关民事抗诉事由进一步明细和可操作化。但是,由于民事再审案件中新证据的认定问题,一直是民事诉讼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面对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理论与实践中对何谓“新证据”理解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抗诉 新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民事再审案件 检察机关 理论与实践 抗诉程序 认定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