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民众的诉讼与官府的审理——读《名公书判清明集》的几点认识
1
作者 许怀林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好讼”是宋代比较普遍的民情,这一现象在《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具体印证。凭借大量的案例,再联系历史实情,可知“好讼”源于官吏贪腐、豪强奸恶,也是民众学法懂法、有文明维权意识的表现。江西农耕经济旺盛,耕地紧俏,因而争夺田产所... “好讼”是宋代比较普遍的民情,这一现象在《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具体印证。凭借大量的案例,再联系历史实情,可知“好讼”源于官吏贪腐、豪强奸恶,也是民众学法懂法、有文明维权意识的表现。江西农耕经济旺盛,耕地紧俏,因而争夺田产所有权的讼案很多。审理纠纷时因官员品德才干差异,有的贪财,甚至“自紊其法”,遂判决不公正。诸多关于教化与刑罚并举的判词,启发我们加深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理解,朱熹强调圣贤教人之道,也告诫生徒若不听教育,必将实施“学规”,予以惩罚。《名公书判清明集》是研究断代史、社会史、法制史等的珍贵资料,至今不失其借鉴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 《名公书判清明集》 “在上者自紊其法” 民众学法 “学规”
下载PDF
从韩国涉华民调来看韩国民众的对华认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辉 金琳森 《东疆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2003年至2023年韩国涉华各类民调(民意调查)结果来看,韩国民众的对华认知呈现出负面倾向,这与不断深入的中韩关系严重背离。韩国“烛光革命”让世人看到了韩国民意对当政者...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2003年至2023年韩国涉华各类民调(民意调查)结果来看,韩国民众的对华认知呈现出负面倾向,这与不断深入的中韩关系严重背离。韩国“烛光革命”让世人看到了韩国民意对当政者及政策的影响力。在中美战略竞争态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韩国民调结果可能成为未来中韩关系稳定发展的潜在隐患,中韩两国都需要思考如何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韩国有关涉华民调数据显示,在未来中韩关系发展中“朝鲜因素”可能成为扭转韩国民众对华负面倾向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涉华民调 韩国民众 对华认知 民心相通 中韩关系
下载PDF
以煤为生:清中叶民众的生计与生活
3
作者 常建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9,共19页
清代采煤普及,南北方民间对煤的开采有所不同,北方寻找煤窑直接挖煤者较多,而南方则多为租山挖煤,南方煤的开采也是山场的开发,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山场生态环境。北方的挖煤或煤窑工人,多是家境贫寒的青壮年单身者,从事艰苦的挖煤工作。... 清代采煤普及,南北方民间对煤的开采有所不同,北方寻找煤窑直接挖煤者较多,而南方则多为租山挖煤,南方煤的开采也是山场的开发,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山场生态环境。北方的挖煤或煤窑工人,多是家境贫寒的青壮年单身者,从事艰苦的挖煤工作。南方煤矿山场出租者,在江西有两例为监生,应有一定的经济力量支撑,租山开矿者的家境似乎较好。四川的挖煤者谋生较为艰难。挖出的煤需要运出交易,有些人从事背煤、卖煤生计。城市、乡村均有煤铺经营事例,饭店、饭铺使用煤做燃料,民间家庭做饭、取暖也用煤。清中叶民众以煤为生,虽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官府较有弹性的政策,但同时也是生存的压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中叶 民众 日常生活 主雇关系
下载PDF
唐五代南方城市民众的墓葬安放——以扬州为例的探索
4
作者 张莹 张剑光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120-127,共8页
唐五代南方城市,大多数人去世后是葬在城外不远处。通过对扬州今存的石刻墓志进行研究,结合文献,可以看到死者葬在城外的坟墓与生前的家并不会很远,也不会太讲究在城市的哪个方向。扬州人的墓葬修建,一般会占卜堪舆,讲究风水,主要是以... 唐五代南方城市,大多数人去世后是葬在城外不远处。通过对扬州今存的石刻墓志进行研究,结合文献,可以看到死者葬在城外的坟墓与生前的家并不会很远,也不会太讲究在城市的哪个方向。扬州人的墓葬修建,一般会占卜堪舆,讲究风水,主要是以自然环境高爽、四周绿化环境优美为选择标准。大多数城里人的墓地是通过购买获得的,少数人是自己家里的原有土地。购买坟地一般不过度追求规模庞大,以适中为宜。城里人去世后普遍葬在城外,这和扬州城市商业繁荣,交通南来北往,人口激增,城市容纳不下更多坟墓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民众 扬州 墓葬 占卜 购买
下载PDF
金银(饰品)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民众的社会生活
5
作者 王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5,共10页
敦煌民众社会生活是吐蕃统治敦煌以及民族交融互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期,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涉及到大量金银(饰品)记载,通过对金银(饰品)与民众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关联性的研究,较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社会文化内涵,多... 敦煌民众社会生活是吐蕃统治敦煌以及民族交融互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期,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涉及到大量金银(饰品)记载,通过对金银(饰品)与民众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关联性的研究,较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社会文化内涵,多角度呈现该时期吐蕃金银之风的动因,从而了解和补充晚唐五代河陇地区民众社会生活变迁的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 吐蕃 敦煌 民众生活
下载PDF
红军长征过陇东:地方民众的心理反应与应对
6
作者 赵法发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红25军与中央红军先后长征途经陇东地区。作为封闭而保守的地方民众,对这些“扛枪”的外来人做出了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应对策略,这些反应和应对都与民众本身的阶级性和红军的土地政策密切相关。普通民众心惊胆战,...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红25军与中央红军先后长征途经陇东地区。作为封闭而保守的地方民众,对这些“扛枪”的外来人做出了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应对策略,这些反应和应对都与民众本身的阶级性和红军的土地政策密切相关。普通民众心惊胆战,纷纷逃命;一些地主捐财赠物,礼送红军,丧失了财物却保住了性命;极少数地主选择了拒绝、抵抗和不合作,既没保住家财,又命丧黄泉;不少贫穷农民由躲避逃跑转向同情与保护,呈现出了地方民众对红军长征过陇东时的基本心态反应与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陇东地区 民众心态
下载PDF
空间转换:易地扶贫搬迁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研究——基于贵州Q县田野调查
7
作者 蒋平英 《理论观察》 2023年第12期84-89,共6页
易地扶贫搬迁使得农民被迅速的转化为城市居民,搬迁民众不仅需要面对外在身份的转换,更需要内在文化的适应,文化适应影响着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民众的后续发展与融入。基于对于Q县易地扶贫搬迁民众调查,当易地扶贫搬迁民众从世代居住... 易地扶贫搬迁使得农民被迅速的转化为城市居民,搬迁民众不仅需要面对外在身份的转换,更需要内在文化的适应,文化适应影响着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民众的后续发展与融入。基于对于Q县易地扶贫搬迁民众调查,当易地扶贫搬迁民众从世代居住的空间进入到政府重构的空间中,原本熟悉的生存环境、语言环境、生产方式、娱乐空间、身份等发生转变,面对新的生存空间,由于搬迁民众自身局限性、民族习惯、思维差异等因素,搬迁民众文化适应问题显现。因此,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中,要重视搬迁民众传统的文化习俗、构建多民族互嵌型社区环境、增强民众群体的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加快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民众文化适应,使其更好地融入新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换 易地扶贫搬迁 少数民族民众 文化适应
下载PDF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民众的司法参与 被引量:19
8
作者 范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0-55,4,共6页
尽管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可能解决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公正的所有根本性问题,但其所具有的重要司法民主价值和功能是值得重视的。在我国,围绕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多种争议,同时其实践也显示出某些制度异化的迹象。这种情况与我国的治理... 尽管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可能解决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公正的所有根本性问题,但其所具有的重要司法民主价值和功能是值得重视的。在我国,围绕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多种争议,同时其实践也显示出某些制度异化的迹象。这种情况与我国的治理传统和复杂的社会因素有关。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预期功能和目标,目前应避免简单追求数量与规模的扩张,注重从个案(尤其是重大刑事案件和死刑案件)的示范作用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进民众对司法活动的有序参与,逐步畅通和规范普通民众参与司法的途径,孕育司法民主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民主 人民陪审员 民众的司法参与
下载PDF
浅析《儒林外史》中普通民众的谰言与欺罔
9
作者 田甜 《时代人物》 2023年第5期21-23,共3页
谰言与欺罔行为是小说提升艺术表现效果的绝佳题材,作为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更是频繁出现对此类言行的描述,从动机出发,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名利型、炫耀型、攀附型、自欺型、助人型、戏耍型、斗争型等七大类。《儒林外史》所刻画的... 谰言与欺罔行为是小说提升艺术表现效果的绝佳题材,作为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更是频繁出现对此类言行的描述,从动机出发,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名利型、炫耀型、攀附型、自欺型、助人型、戏耍型、斗争型等七大类。《儒林外史》所刻画的普通民众,其生活中也少不了这一类言行,大多可归于前三类动机,细究背后的社会原因,则与普通民众的物质生活、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等问题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普通民众 谰言 欺罔
下载PDF
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 被引量:9
10
作者 吉国秀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3期38-42,共5页
本文以“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为对象,探讨它如何从清原镇民众的知识转换为民俗学者的知识,从而揭示这种知识转换过程中的规则:民众的知识具有异质性,它不是一个有着明确边界的实体;民众的知识具有地方性,它不是一种自说自话的... 本文以“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为对象,探讨它如何从清原镇民众的知识转换为民俗学者的知识,从而揭示这种知识转换过程中的规则:民众的知识具有异质性,它不是一个有着明确边界的实体;民众的知识具有地方性,它不是一种自说自话的生活方式;民众的知识具有历史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传统。这一规则既支撑着民俗学知识,又变革和更新着民俗学知识。随着学术界对田野关系反思的深入,知识转化规则也处于不断维持、修正、扩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即知识转换规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构成本身也处于反思的凝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转换 民众的知识 民俗学者的知识
下载PDF
勒内·基拉尔与《约伯记》的人类学解读——以《约伯,民众的替罪羊》为例
11
作者 陈金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约伯,民众的替罪羊》一书中,勒内.基拉尔对《约伯记》的解读基于"模仿欲望"、替罪羊机制基础,通过对《约伯记》文本的分析,基拉尔揭示了《约伯记》中存在的集体暴力和替罪羊机制,通过区分"迫害者的上帝"和"... 在《约伯,民众的替罪羊》一书中,勒内.基拉尔对《约伯记》的解读基于"模仿欲望"、替罪羊机制基础,通过对《约伯记》文本的分析,基拉尔揭示了《约伯记》中存在的集体暴力和替罪羊机制,通过区分"迫害者的上帝"和"受难者的上帝"两种形象,探讨了《圣经》的独特意旨是揭露替罪羊机制。基拉尔的解读属于一种人类学解释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内·基拉尔 《约伯 民众的替罪羊》 《约伯记》 模仿欲望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中国民众的相对剥夺感调查 被引量:24
12
作者 邓东蕙 黄菡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24-28,共5页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 社会转型期 调查对象 中国民众 经济收入 选择率 满意度 家庭生活 民众的相对剥夺感 机关干部
下载PDF
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民众的看法——对湖南4个县(市)的调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福生 刘纯阳 +2 位作者 李燕凌 刘辉 莫鸣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60,共7页
本文从农村管理政策评价、乡村干部选举制度、基层政权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以及乡镇政权改革等四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基层民众对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态度和看法。
关键词 农村管理体制 基层民众 乡镇政权 村民自治
下载PDF
从《水浒传》看传统中国下层民众的社会理想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处辉 胡翼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3,126,共8页
《水浒传》是一部以民众武装反叛、暴力对抗官府为主要叙述內容的小说。作为市场化的通俗文艺作品,《水浒传》的接受主体是普通的社会大众,因此《水浒传》的广泛流播,折射出下层民众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即希冀快意恩仇、能够酣畅淋漓地满... 《水浒传》是一部以民众武装反叛、暴力对抗官府为主要叙述內容的小说。作为市场化的通俗文艺作品,《水浒传》的接受主体是普通的社会大众,因此《水浒传》的广泛流播,折射出下层民众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即希冀快意恩仇、能够酣畅淋漓地满足物质一肉体欲望,对团结互助、充满友爱之情的理想人际关系的追求,和对保障人身安全与安居乐业的理想秩序的向往。考察这部小说及其传播表现的社会理想,是探索中国“小传统”文化中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把握民间社会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社会理想 下层民众 通俗文艺
下载PDF
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实证研究及启示——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远煌 彭德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差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腐败斗争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两个方面来衡量。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相关数据,为测量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提供了... 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差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腐败斗争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两个方面来衡量。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相关数据,为测量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提供了实证支持。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与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分别与腐败现象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度,其中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与腐败严重程度弱相关,民众反对腐败的行动与腐败严重程度强相关。对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实证研究表明,降低民众的腐败容忍度是有效治理腐败的基本条件,而激发民众积极采取反对腐败的行动更是有效治理腐败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 腐败容忍度 世界价值观调查 全球清廉指数
下载PDF
《民众的大联合》──青年毛泽东社会历史观的转折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辉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1-35,共5页
《民众的大联合》──青年毛泽东社会历史观的转折点方辉锦关键词:《民众的大联合》,社会历史观,转折点《民众的大联合》是反映青年毛泽东社会历史观显著变化的一篇重要文章。它连载于1919年7、8月间出版的《湘江评论》第二至... 《民众的大联合》──青年毛泽东社会历史观的转折点方辉锦关键词:《民众的大联合》,社会历史观,转折点《民众的大联合》是反映青年毛泽东社会历史观显著变化的一篇重要文章。它连载于1919年7、8月间出版的《湘江评论》第二至第四期。认真研究这篇文章在毛泽东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的大联合》 社会历史观 转折点
下载PDF
大历史视野下南京国民政府对民众的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宫炳成 刘会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71,共6页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身份、角色发生变化,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其政纲政策随之改弦易张,党民关系亦由动员体制转为控制体制。国民党政府以社团整理与管理为突破口和工具,以"软、硬"两种手段实施国家对社会的强力...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身份、角色发生变化,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其政纲政策随之改弦易张,党民关系亦由动员体制转为控制体制。国民党政府以社团整理与管理为突破口和工具,以"软、硬"两种手段实施国家对社会的强力渗透及对民众的广泛监督与控制。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一过程,它既是中国政治由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图景,亦为国民党执政初期"党国体制"下政权建设的重要一环。受客观环境、自身原因及历史传统等深层次因素制约,国民党通过社团对民众的控制最终以"民心流失"和"民众疏离"为结果而告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社团 民众运动 立法 训练 党民关系
下载PDF
唐五代敦煌民众的环境意识管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韦宝畏 许文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7-219,共3页
唐五代时期,敦煌民众通过对当地干旱鲜雨的自然条件和对水资源非科学、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对林草植被和旱生固沙植被的破坏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的认识,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通过积极植树造林、大力兴修水利、强化水利管理和开采地下水源等措施... 唐五代时期,敦煌民众通过对当地干旱鲜雨的自然条件和对水资源非科学、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对林草植被和旱生固沙植被的破坏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的认识,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通过积极植树造林、大力兴修水利、强化水利管理和开采地下水源等措施,努力改善当地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和深化了朴素的环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 敦煌 民众 环境意识
下载PDF
民众的心理挫折与行政管理改革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南权 李芳凡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从目前政府行政管理情况来看,由于体制、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及行政管理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等原因,民众经常会遭受心理挫折。本文分析了行政管理中会给民众带来心理挫折的缘由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民众 心理挫折 行政管理 改革
下载PDF
地震灾难中民众的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超颖 龚增良 时勘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4-58,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分析,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地震灾难中民众的心理行为特征。认为在地震灾难过程中,一些心理偏差,如框架效应、归因偏误等会影响灾区民众的心理过程。由于灾区的特殊条件,民众在群体行为方面还...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分析,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地震灾难中民众的心理行为特征。认为在地震灾难过程中,一些心理偏差,如框架效应、归因偏误等会影响灾区民众的心理过程。由于灾区的特殊条件,民众在群体行为方面还有可能产生谣言恐慌、聚众骚乱等不正常状况,务必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难 民众 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