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国潮”语境下影视民俗的文化实践与认同建构
1
作者 刘玉堂 李振鹏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196,共9页
“新国潮”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理念相融合的话语表达。作为当代社会生成并不断演化的文化实践,影视民俗是“新国潮”在影视媒介中的全新图景,它不仅是技术与文化交融的产物,而且是民俗与艺术创意互摄、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时代结晶。它... “新国潮”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理念相融合的话语表达。作为当代社会生成并不断演化的文化实践,影视民俗是“新国潮”在影视媒介中的全新图景,它不仅是技术与文化交融的产物,而且是民俗与艺术创意互摄、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时代结晶。它的生成机制复杂多样,主要体现为影视媒介的再生产、文化建设的再创造、文化迫力的再发生等三个维度,并以源民俗中的文化因子为核心,依托影视媒介,通过唤醒民众集体记忆、促进文化交融、映射日常生活以建构民俗认同。影视民俗为理解当代日常生活中的泛民俗现象提供有效启发,是现代民俗学观照日常生活的重要切口,为民俗学学科转型提供了全新的理论空间与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潮 影视民俗 文化实践 民俗认同 民俗
下载PDF
民国时期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的变迁
2
作者 上官定一 《炎黄地理》 2024年第8期51-53,共3页
对节日习俗的研究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节日习俗是某个地区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和发展后,在传统节日时期形成的特定民俗习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虽然这些习俗在一定阶段内相对稳定,但也会随着社会语境下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迁... 对节日习俗的研究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节日习俗是某个地区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和发展后,在传统节日时期形成的特定民俗习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虽然这些习俗在一定阶段内相对稳定,但也会随着社会语境下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迁,即民俗文化的可变性。近代中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中,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还是社会组织、民俗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节日在社会变迁、外来文化侵袭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民国时期,是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期,经历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变化最为显著,新风尚和旧习俗的分庭抗礼,使民国时期的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的革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习俗 民俗学研究 民俗文化 中西文化碰撞 社会变迁 民俗习惯 传统节日 民国时期
下载PDF
我国民族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出路——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江龙 申彦昌 郑健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以黔东南州台江、麻江、黎平等10个县为田野点,对其民俗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现阶段黔东南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生态土壤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后继乏人、校园传承断层、旅游市场开发常态化受限等实然困境。基于此,我国... 以黔东南州台江、麻江、黎平等10个县为田野点,对其民俗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现阶段黔东南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生态土壤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后继乏人、校园传承断层、旅游市场开发常态化受限等实然困境。基于此,我国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进路应为:以创新为导向,营造民俗体育生存的现代空间;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眼于文化赋能,服务于人的总体要求;加强对人的关注,构筑多元一体的传承、保护主体;精心布局,构建民间、校园传承的联动机制;与旅游景区联姻,实现反哺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的发展 黔东南民俗体育 困境与出路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区域民俗与地方艺术:造型类民俗艺术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兆林 董琦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民俗艺术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文化物象,是民众现实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研究民俗艺术必须要关注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民俗艺术及其参与且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生态,必须关注艺术形式本体及其所发生关系的... 民俗艺术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文化物象,是民众现实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研究民俗艺术必须要关注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民俗艺术及其参与且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生态,必须关注艺术形式本体及其所发生关系的民众的生产日常生活,必须关注创造并传承民俗艺术的民间艺人。要通过个案研究进而关注该类艺术形式自身嬗变的文化逻辑及现实影响力的实现,特别是在当下社会文化意义重塑过程中的生存智慧与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文化逻辑 艺术民俗
下载PDF
“家乡民俗学”众人谈
5
作者 朝戈金 巴莫曲布嫫 +12 位作者 陈连山 陈岗龙 杨利慧 万建中 林继富 王卫华 江帆 刘晓春 张士闪 郑土有 毛巧晖 张勃 安德明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最初成形于近二十年前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次网络会议形成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我最初的思考,是想概括中国现当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即大量研究者均以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为调查研...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最初成形于近二十年前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次网络会议形成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我最初的思考,是想概括中国现当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即大量研究者均以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为调查研究对象的情况,并试图从一个新视角来反思和探讨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同时,参照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总结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家乡研究潮流并结合自己在家乡进行田野研究的经验,探讨民俗学的家乡研究在学术史上的表现及其优劣得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 民俗学史 青年论坛 学术现象 田野研究 民间文化 学术史 近二十年
下载PDF
基于“模糊-冲突”模型的旅游发展策略——以山东省民俗体育为例
6
作者 丛晨 何劲鹏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民俗旅游文化内容丰富,彰显出“以人为本”特质和广泛的受众吸引力。民俗体育旅游核心议题在于借助民俗体育发展力量,聚焦可持续发展观、产业链延伸、平台搭建等方面,旨在盘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健全文化制度、完善文化治理。事实... 民俗旅游文化内容丰富,彰显出“以人为本”特质和广泛的受众吸引力。民俗体育旅游核心议题在于借助民俗体育发展力量,聚焦可持续发展观、产业链延伸、平台搭建等方面,旨在盘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健全文化制度、完善文化治理。事实上,民俗体育赋能民俗旅游,完善了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激活了旅游市场内生动力,加速了内需潜力的有效释放,畅通了双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山东历史悠久,民俗体育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打造民俗体育资源竞争力优势明显。为推进民俗体育旅游落地,需明确民俗旅游标准及优化建设环境,重塑实践性行动逻辑;嵌入民俗旅游“时间-结构-关系”维度,完善适当性行动逻辑;基于民俗旅游“标准+特色”的弹性考评,优化结果性行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文旅融合 民俗旅游 民俗体育 “模糊-冲突”模型
下载PDF
中国民俗学研究2023年度报告
7
作者 李向振 刘璐瑶 李顺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2期42-57,共16页
2023年中国民俗学发展态势良好,在学科建设与理论探讨、历史民俗学与学术史研究、民俗体裁个案与实证分析、海外民俗学理论与个案研究译介、钟敬文先生纪念专题等方面均有突破,同时在不少方面亦有进一步探讨的学术空间。本年度中国民俗... 2023年中国民俗学发展态势良好,在学科建设与理论探讨、历史民俗学与学术史研究、民俗体裁个案与实证分析、海外民俗学理论与个案研究译介、钟敬文先生纪念专题等方面均有突破,同时在不少方面亦有进一步探讨的学术空间。本年度中国民俗学研究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有所推进,但总体后劲不足,主要表现为反思和检视既有理论力道有待深入,结合时代需要和本土经验创建相关理论体系有待跟进;第二,传统民俗体裁仍然是研究领域的主要分类标准,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个案和实证分析尚未有效展开;第三,国外民俗学研究成果持续引入国内,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内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与此同时,国内民俗学与其他邻近学科对话并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 “三大”体系 民俗体裁 钟敬文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民俗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8
作者 赵念念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46,共4页
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民俗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民俗档案资源的特点及传统开发模式的局限性,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其次,从创新资源组织方式、拓展应用渠道两个方面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再次,详... 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民俗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民俗档案资源的特点及传统开发模式的局限性,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其次,从创新资源组织方式、拓展应用渠道两个方面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再次,详细阐述了智能识别与自动分类、知识图谱与语义分析、虚拟展示与智能检索等技术的具体应用路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显著提升民俗档案资源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水平,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民俗档案资源 民俗文化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契约文书的民俗学研究
9
作者 吴丽平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3期61-74,共14页
契约文书是中国传统社会为处理财产、社会关系等而撰写具有一定格式规范的文字。作为记录民间生活的一手文献史料,契约文书受到法制史、社会经济史、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契约文书因其创制者和使用者为“民”、包含丰富之“俗”... 契约文书是中国传统社会为处理财产、社会关系等而撰写具有一定格式规范的文字。作为记录民间生活的一手文献史料,契约文书受到法制史、社会经济史、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契约文书因其创制者和使用者为“民”、包含丰富之“俗”,既可为民俗学研究提供诸多有效信息,也可直接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民俗学视角下的契约文书,在分类体系上可与现代民俗学分类框架进行对接,由此讨论契约文书作为民俗文献资料,可以丰富和充实物质生产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的事象和整体研究。同时,从民俗学本位出发,借用孙末楠“民俗社会”理论所引申出的“俗、礼、法、制”理论体系,可以分析契约文书背后的契约观念、契约行为,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如此大量的和成熟的契约活动”,在调整社会秩序、带动社会运转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民俗文献 俗法礼制 民俗社会
下载PDF
实践民俗学视野下艺术乡建中的民俗传统
10
作者 霍雯 《纺织报告》 2024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回归生活实践”是中国民俗学界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艺术学学科的社会转向,大批艺术乡建项目落户乡村,民俗传统成为其艺术乡建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以实践民俗学的视角进行艺术乡建研究,强调“行动”在“实践”中... “回归生活实践”是中国民俗学界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艺术学学科的社会转向,大批艺术乡建项目落户乡村,民俗传统成为其艺术乡建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以实践民俗学的视角进行艺术乡建研究,强调“行动”在“实践”中的作用势在必行。文章基于民俗传统在不同艺术乡建村落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实践民俗学视野下艺术乡建过程中民俗传统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民俗传统 实践民俗
下载PDF
民俗协商与民俗张力的博弈——当代婚俗研究的新视角
11
作者 孙华月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作为指导人们婚俗实践的重要思想和直接依据,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不容忽视。不同个体依据既有婚恋观展开婚俗实践,又在实践中与其他民俗角色不断进行协商。与此同时,民俗观念的差异和民俗惯性的存在也会造成民俗张力的博... 作为指导人们婚俗实践的重要思想和直接依据,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不容忽视。不同个体依据既有婚恋观展开婚俗实践,又在实践中与其他民俗角色不断进行协商。与此同时,民俗观念的差异和民俗惯性的存在也会造成民俗张力的博弈。民俗协商的平和部分体现为让渡与调和,激烈部分则体现为博弈。从民俗事象、民俗观念再到不同个体间民俗协商与民俗张力的博弈,既是研究视角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个体意志和行动逻辑得以进一步彰显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协商 民俗张力 婚恋观 民俗观念
下载PDF
我国民俗体育的“民俗性”概念特征模型——基于徐闻藤牌功班舞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青松 冉令华 向云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民俗性”是甄别和厘定民俗体育真伪的价值尺度和重要标志,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民俗体育的赓续传承和高质量发展。运用扎根理论,追踪了30名徐闻藤牌功班舞传承人与表演者,获得了丰富鲜活的深度访谈素材,构建了我国民俗体育的“民俗... “民俗性”是甄别和厘定民俗体育真伪的价值尺度和重要标志,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民俗体育的赓续传承和高质量发展。运用扎根理论,追踪了30名徐闻藤牌功班舞传承人与表演者,获得了丰富鲜活的深度访谈素材,构建了我国民俗体育的“民俗性”概念特征模型,即象征符号是人神对话的媒介枢纽,多元传承是实践场域文脉赓续的主要方式,活态流变是具象载体形态重构的核心特征,融合共生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习俗规约是规训族群的制度保障。建议:构建“记忆之场”,复苏民俗体育象征仪式的集体记忆;维稳共享场域,探索民俗体育多元化的传承机制;掌握流变规律,实现民俗体育的体系化“再生产”;调整共生模式,谋求民俗体育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赓续“礼俗互动”,彰显民俗体育的基层治理价值。模型提炼了民俗体育的“民俗性”基因,对于构建我国民俗体育自主话语体系,拓宽民俗体育研究的理论边界、完善其理论体系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民俗 扎根理论 概念特征 藤牌功班舞
下载PDF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图景:辅仁大学集刊《民俗学志》探析
13
作者 岳永逸 曹雅楠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6,共15页
有必要从世界性视野出发,将中国民俗学视为探讨地方性知识、传统的开放体系。重新反思辅仁大学的学术集刊《民俗学志》(1942—1952),或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发。基于“连接东亚与西方之学术桥梁”的自身定位,刊内论作兼采东西众长,科学性... 有必要从世界性视野出发,将中国民俗学视为探讨地方性知识、传统的开放体系。重新反思辅仁大学的学术集刊《民俗学志》(1942—1952),或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发。基于“连接东亚与西方之学术桥梁”的自身定位,刊内论作兼采东西众长,科学性与学术水准颇高。在世界视野下,多国民俗学研究的互鉴共进也有效地开拓了学科的视域。同时,该刊立足于中国本土与中国民俗学,以大量的实证、文献研究呈现出中国民俗图景与社会实态,并通过学科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具体方法的反思探索,自觉地补益了中国民俗学的整体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 世界民俗 民俗学志》 辅仁大学
下载PDF
《隐入尘烟》中物质生产民俗的艺术呈现与价值
14
作者 庄润涛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4年第3期88-92,103,共6页
《隐入尘烟》再现了西北农村一对平凡夫妻的日常生活,影片交替揭示了两条线索:马友铁和曹桂英在精神世界的疏离和物质世界的挤压,展现了他们在应对现代化的钢铁洪流时的不懈努力。以贵英的死亡为节点,两条线索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他们面... 《隐入尘烟》再现了西北农村一对平凡夫妻的日常生活,影片交替揭示了两条线索:马友铁和曹桂英在精神世界的疏离和物质世界的挤压,展现了他们在应对现代化的钢铁洪流时的不懈努力。以贵英的死亡为节点,两条线索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他们面临的窘境和可预见的失败。影片将民俗元素融入影片的叙事,并串联起整个故事。影片的民俗影像将人类的精神苦难史投射到主人公的物质生产生活中,将中国农业文明的衰退史浓缩在西北乡村的季节变迁中,从而实现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艺术表达与思想表达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民俗 物质生产民俗 民俗影像
下载PDF
如何拍好节庆的民俗摄影?
15
作者 朱国伟 范瑾洪 《旅游世界》 202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春节将至,又到了全国各地节庆民俗的高峰期,如何在热闹嘈杂的环境里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是很多民俗摄影爱好者关心的问题,现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民俗摄影心得与大家做个交流。先聊一下何为民俗摄影?民俗摄影,简言之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 春节将至,又到了全国各地节庆民俗的高峰期,如何在热闹嘈杂的环境里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是很多民俗摄影爱好者关心的问题,现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民俗摄影心得与大家做个交流。先聊一下何为民俗摄影?民俗摄影,简言之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在我国,民俗摄影是摄影艺术与民俗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型摄影门类。就是借助摄影这一不受民族、地域、国度、文化背景阻隔的“世界语言”,将各个时段、各方地域、各色民族、各个国度人类特有的生存状况予以记录,将动态演进中的,以及濒临消逝的民俗文化事象,予以发掘、保存、研究和传播,这对认识人类自身以及自身发展历程,丰富人类文化知识宝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摄影 知识宝库 摄影艺术 文化事象 民俗事象 节庆民俗 动态演进 发展历程
下载PDF
浅析中秋传统民俗文化在日本的衍变
16
作者 潘小宁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0-53,共4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民俗凝结着华夏民众的精神、情感和智慧。在历史发展中,传统节日内在的丰富文化内涵及自身的变化周期、民族性、群众性等特点,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并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传承延...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民俗凝结着华夏民众的精神、情感和智慧。在历史发展中,传统节日内在的丰富文化内涵及自身的变化周期、民族性、群众性等特点,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并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传承延续中起着推动作用。《中国民俗学》一书认为,民俗是人类社会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从生活层面看,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也就是佛家对事物的一种独特的判断,表明民俗节气与日常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 节日民俗 传统民俗文化 变化周期 社会文化现象 百姓生活 传统节日 生活层面
下载PDF
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对童装的影响解析
17
作者 武利利 常丽霞 《国际纺织导报》 2024年第3期34-37,47,共5页
针对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在童装中的应用,通过对儿童服饰的调查研究,结合实例从多子多福祈愿与驱灾辟邪保护民俗的运用展开分析。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对童装服饰设计制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原地区百姓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形成了丰富... 针对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在童装中的应用,通过对儿童服饰的调查研究,结合实例从多子多福祈愿与驱灾辟邪保护民俗的运用展开分析。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对童装服饰设计制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原地区百姓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由此演绎出大量丰富的吉祥图案以及仿生类设计,为民俗文化与服饰设计结合应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童装 吉祥纹样 多子多福祈愿民俗 驱灾辟邪保护民俗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俗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乡村振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现实基础,民俗文化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乡村振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现实基础,民俗文化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独特优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挑战,提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民俗文化景观、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等实践进路,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民俗文化旅游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驱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产业数字化是中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标志,也是推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发展现状,深入挖掘、构建、留存民俗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以及文化符号、图式、形态的基... 产业数字化是中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标志,也是推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发展现状,深入挖掘、构建、留存民俗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以及文化符号、图式、形态的基因数据库,研究当下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健康、和谐、高效传承发展所遇到的产品创新及新媒体内容服务建设出现的问题。未来通过产业数字化技术平台驱动技术路径、内容路径和跨界路径三个方面,促进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并搭建民俗文化意象和工艺的资源谱系,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实现路径,首先要突出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精神,深化民俗文化的产业数字化支撑。其次要倡导民俗文化生产企业秉持中华造物精神、工匠境界、匠人态度的文化理念。最后在国家层面要引导全社会参与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让人民群众了解和喜爱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民俗文化创造力 传承发展 内在机理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的民俗谱系学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继富 马培红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民俗谱系学是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和中国民俗学自主话语体系的重要理论探索,对解释民俗的知识生产、传承发展和民俗知识内在关联体的结构具有创新意义。民俗作为谱系性的生活实践,在时间延续性和空间整体性基础上呈现以区域生活与文化认同... 民俗谱系学是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和中国民俗学自主话语体系的重要理论探索,对解释民俗的知识生产、传承发展和民俗知识内在关联体的结构具有创新意义。民俗作为谱系性的生活实践,在时间延续性和空间整体性基础上呈现以区域生活与文化认同为核心的知识层累性、内容建构性、社会聚合性等特征。围绕民众生活的血缘、地缘、语言等要素形成的民俗谱系在社会历史、生态环境、民众需求的作用下展现不同时期的民俗生活样态,形塑民俗生活的多元结构关系。民俗谱系遵循家庭—家族—村落—国家的时空逻辑,围绕民俗生活核心要素生成的民俗谱系在树干、树枝、树叶的关系中有机联结从而形成民俗生命树形结构图谱。民俗谱系学是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生活关系、文化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聚合,其构成的民俗生活实践共同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整体性 民俗关联性 民俗谱系学 民俗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