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淳安方言俗语中的民俗文化现象
1
作者 程雅婷 陶绍清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179-183,共5页
口口相传、结构固定以及通俗易懂的方言俗语,烙印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印记。历代人民利用智慧,进行对其传承、发展与创新。浙江淳安方言别具特色,语音多样,含有丰富语汇,这些方言俗语折射出地域的民俗文化。淳安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民俗、... 口口相传、结构固定以及通俗易懂的方言俗语,烙印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印记。历代人民利用智慧,进行对其传承、发展与创新。浙江淳安方言别具特色,语音多样,含有丰富语汇,这些方言俗语折射出地域的民俗文化。淳安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以及礼仪民俗中暗含着多样的方言俗语,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经验以及思想意识都密切相关,反映出当地特有的文化,发挥着化育世风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淳安 方言俗语 民俗文化现象
下载PDF
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现象及其符号价值开发——以山城“棒棒军”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鸿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2-67,共6页
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许多民俗文化现象逐渐淡出现实生活,甚至濒临消亡。山城"棒棒军"是重庆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现象,多年以来已经成为了重庆独特的文化符号。虽然如今的山城"棒棒军"数量已经严重萎缩,甚至有了... 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许多民俗文化现象逐渐淡出现实生活,甚至濒临消亡。山城"棒棒军"是重庆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现象,多年以来已经成为了重庆独特的文化符号。虽然如今的山城"棒棒军"数量已经严重萎缩,甚至有了消亡的趋势,关注山城"棒棒军"这种文化符号的价值,激活并延续"棒棒军"的符号价值,促进多元化产业的转型,以"众创"赋予"棒棒军"新的文化符号价值等是"棒棒军"的符号价值开发的出路。对其他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现象及其商业价值开发也具有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现象 符号价值 山城“棒棒军”
下载PDF
现阶段环泸沽湖区域摩梭村寨的口传文学及其民俗文化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宗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以2000~2001年连续两年调查、汇集环沪沽湖区域摩梭、汉、普米等民族民间故事、歌谣的结果,以及在当地的实地考查经验,比较系统地对该地区各族口传文化做较完整的梳理,分出故事类型,比较其流传、变异的情形及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口... 本文以2000~2001年连续两年调查、汇集环沪沽湖区域摩梭、汉、普米等民族民间故事、歌谣的结果,以及在当地的实地考查经验,比较系统地对该地区各族口传文化做较完整的梳理,分出故事类型,比较其流传、变异的情形及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口述故事后面的文化及心理的结构。其中有部分是新发现或与原出版过的民间故事有所不同的口述文本。 究竟口传文学能否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现象相呼应?是一项相当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迅速的今天。过去单纯以“女儿国”、“走婚”、“母系社会”等印象去认只环沪沽湖区域的文化现象,可能有过于简单化的问题,也可能忽略了当地民族的彼此影响与共融现象。而且当沪沽湖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地区之后,对当地传统习俗的保存,显然有正负两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地汉人的生活状况,也能反映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弱势文化体制如何重新建构?包括婚俗现象、宗教信仰现象等,当地汉人的民俗文化现象以往都被外界所忽略,本文亦将就此加以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泸沽湖区域 摩梭村寨 口传文学 民俗文化现象 摩梭人 民间文学
下载PDF
对中国民俗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夏世龙 《民族论坛》 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
在知识全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下,如何进行我国的民俗研究是值得仔细思考与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国民俗研究方法、学科特色建设方面,并结合现实中出现的民俗文化现象加以论述。
关键词 中国民俗研究 传统文化特色 田野作业 民俗文化现象
下载PDF
交融与迁移:新疆多民族婚俗文化
5
作者 阿卜杜外力·塔西卡热 排孜丽耶·瓦哈甫 +3 位作者 热娜古丽·图尔迪 王雯莉 古再努尔·热合木江 阿达来提(指导) 《炎黄地理》 2021年第1期77-79,共3页
多民族婚礼研究是一笔丰厚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民族婚姻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通过实地调查描述五民族婚礼民俗文化现象,发现五民族婚俗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影响,达到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多民族婚礼研究是一笔丰厚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民族婚姻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通过实地调查描述五民族婚礼民俗文化现象,发现五民族婚俗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影响,达到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俗文化 民族婚礼 婚姻习俗 民族婚俗 民俗文化现象 民族文化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
下载PDF
漫谈同地理环境相协调的中华民俗文化
6
作者 黄廷勇 《新教育(海南)》 2019年第36期18-19,共2页
文化现象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中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很大程度上是适应地理环境的产物。对此,笔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现象,以地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民俗文化现象 地理学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一面镜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