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利用民俗文物,发挥新时代育人功能
1
作者 阎国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民俗文物蕴含自强不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文章通过对民俗文物价值的叙述和对民俗文物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现状的分析,对民俗文物活化利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发挥民俗文物新时代育人功能的措施。
关键词 活化 利用 民俗文物 发挥 新时代 育人功能
下载PDF
民族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鞍山市博物馆征集岫岩满族民间刺绣为例
2
作者 薛璐璐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本文通过对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简要论述,以博物馆征集的岫岩满族民间刺绣为例,指出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民俗文物中包含的非物质文化因素的重视,这样我国乃至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得到传承,并发扬... 本文通过对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简要论述,以博物馆征集的岫岩满族民间刺绣为例,指出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民俗文物中包含的非物质文化因素的重视,这样我国乃至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俗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保护
下载PDF
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路径探究——以贵阳市黔陶乡为例
3
作者 周尚书 陈冲 杨孝军 《国学(汉斯)》 2023年第3期195-202,共8页
民俗文物作为广大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物遗存及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民俗资料等价值。黔陶乡陶瓷业发端于明代,历经岁月洗礼,传承发展至今,其间创造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 民俗文物作为广大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物遗存及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民俗资料等价值。黔陶乡陶瓷业发端于明代,历经岁月洗礼,传承发展至今,其间创造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陶瓷类民俗文物及生产生活类民俗文物。文章总结了黔陶乡陶瓷类民俗文物及生产生活类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实践经验,讨论了其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备可操作性及实践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物 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博物馆之于民俗文物保护及利用的贡献
4
作者 哇秀 《炎黄地理》 2023年第7期74-76,共3页
现首先分析民俗文物的概念及内涵,探讨博物馆在保护利用民俗文物方面的具体价值,并针对博物馆在民俗文物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人工保护、微观保护力度不足以及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提出全面开展文物调查收集工作、建立民俗文物档案体系... 现首先分析民俗文物的概念及内涵,探讨博物馆在保护利用民俗文物方面的具体价值,并针对博物馆在民俗文物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人工保护、微观保护力度不足以及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提出全面开展文物调查收集工作、建立民俗文物档案体系、进行优化整理和微观保护工作以及引入现代技术保护民俗文物等对策。同时,博物馆要想有效开发利用民俗文物,需要积极开展民俗文物的展览活动,并且要根据当地特色开发相应的文化创意产品,全面发掘民俗文物具备的社会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物 展览活动 博物馆 文化创意产品 档案体系 保护及利用 优化整理 社会教育
下载PDF
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与游客心理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冬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3-59,共7页
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必须得到游客的认可和适应他们的各种需求,只有让游客在参观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享受民族民俗文化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才能使陈列展览的目的与游客参观的目的达到和谐统一,民俗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和宗旨也才能... 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必须得到游客的认可和适应他们的各种需求,只有让游客在参观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享受民族民俗文化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才能使陈列展览的目的与游客参观的目的达到和谐统一,民俗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和宗旨也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俗文物 陈列展览 游客心理
下载PDF
庐陵本土民俗文物——锡制銮驾的工艺及文化意蕴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会安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3年第11期53-55,共3页
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别称)用锡的历史滥觞于商代,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以及受传统文化、审美心理、欣赏习惯、风俗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其锡制“銮驾”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点。这些器物是庐陵人所创造、享... 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别称)用锡的历史滥觞于商代,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以及受传统文化、审美心理、欣赏习惯、风俗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其锡制“銮驾”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点。这些器物是庐陵人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俗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同时,也是华夏民族传统造物文化在中国民间社会生活中的发展和延续。锡制“銮驾”品种众多、完整,造型奇特,打制工艺精良,装饰精美,显得浑厚、质朴、大气,而不失灵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祈子延寿、招财纳福、驱灾避邪的民俗文化观念,充分展现出庐陵人对吉祥与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蕴 民俗文物 庐陵 工艺 历史文化信息 文化遗存 区域特点
下载PDF
浅谈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宗群 《求知导刊》 2016年第12期65-65,共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中,民俗文物在"非遗"立法过程中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在立法保护法时,应该将保护民俗文物纳入法制化的建设轨道之中,并且对各民族的民俗文物进行大范围的普查,抓紧对各民族的民俗文物进行保护,这...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中,民俗文物在"非遗"立法过程中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在立法保护法时,应该将保护民俗文物纳入法制化的建设轨道之中,并且对各民族的民俗文物进行大范围的普查,抓紧对各民族的民俗文物进行保护,这样可以很好地改变文物保护的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进行完善和修订,利用法律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民俗文物。本文探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保护好民俗文物提出了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系
下载PDF
浅议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德聪 《四川文物》 2006年第6期90-92,共3页
民俗文物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的概念有着明显区别,但也有交叉联系。云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云南的许多民俗文物面临消亡的危险。保护和利用民俗文物,博物馆责无旁贷,大有作为。
关键词 民俗文物 博物馆 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下载PDF
三峡地区民族民俗文物研究——兼谈考古学与民族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
9
作者 赵冬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三峡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既有巴、楚文化的遗存遗物,也有反映巴、楚、越民族文化关系的遗存遗物。这些考古成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学、民俗学资料,对研究古代三峡地区的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三峡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既有巴、楚文化的遗存遗物,也有反映巴、楚、越民族文化关系的遗存遗物。这些考古成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学、民俗学资料,对研究古代三峡地区的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过程表明,考古学与民族学、民俗学之间既相互渗透、又互为补充,三者相结合是研究民族民俗文物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考古 民族民俗文物 考古学 民族学 民俗 关系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民族民俗文物札记
10
作者 江玉祥 《四川文物》 1998年第5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四川大学博物馆 民俗文物 藏民族 套杯 骷髅 西藏喇嘛教 头盖骨 刘姥姥 《红楼梦》 人骨
下载PDF
淮阳民俗文物“泥泥狗”摭谈
11
作者 冯培霞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12期43-44,共2页
河南淮阳民俗文物"泥泥狗"是嬗延生息于中国古老大地上最普通民众的独特的审美创造,是富于典型意义的民俗文化形象载体。淮阳"泥泥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地域民俗相依相成,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和视觉形式,形象... 河南淮阳民俗文物"泥泥狗"是嬗延生息于中国古老大地上最普通民众的独特的审美创造,是富于典型意义的民俗文化形象载体。淮阳"泥泥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地域民俗相依相成,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和视觉形式,形象夸张怪异,色彩强烈,虚幻神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泥狗 民俗文物 南淮阳 文化内涵 夸张怪异 中国民间美术 生殖崇拜 劳动者 伏羲 形象
下载PDF
民俗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研究和保护
12
作者 吴克妮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18期295-295,共1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发展迅速,机器制造已经逐步地在代替手工制造。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高科技以一个极高的速度在发展。由此看来,外来的西方文化和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文化正在逐步取代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发展迅速,机器制造已经逐步地在代替手工制造。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高科技以一个极高的速度在发展。由此看来,外来的西方文化和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文化正在逐步取代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们的传统文物也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逐渐重视保护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文物,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来落实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和文物的措施。民俗博物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保护,研究我们传统民俗文化和文物的部门,在落实研究保护民俗文物的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物 民俗文物的研究和保护
下载PDF
文化翻译观视域下蒙古族民俗文物名称中英翻译的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牛艳荣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随着全球一体化,翻译的目的不再是简单地由原语到目的语的译码重组过程,而是通过突破语言障碍,实现译语文化功能等值。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文化除具有其本身的文化特点外,还融合了中华汉文化的因素。译者应该本着传递文物名称表面及内涵文... 随着全球一体化,翻译的目的不再是简单地由原语到目的语的译码重组过程,而是通过突破语言障碍,实现译语文化功能等值。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文化除具有其本身的文化特点外,还融合了中华汉文化的因素。译者应该本着传递文物名称表面及内涵文化信息的原则和利用文化信息搭建桥梁,起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翻译原则,对民俗文物名称进行翻译,并实现汉英词汇的动态对等,恰当处理不可译词语和注重校译的作用,那么这些具有蒙古族民俗特点的文物将有效地、广泛地传播马背民族的绚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观 蒙古族民俗文物 文物名称翻译
下载PDF
海外藏中国戏曲与民俗文物的“数字孪生”及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宇强 《文化遗产》 CSSCI 2022年第1期89-96,共8页
海外藏中国戏曲与民俗文物是展示我国传统戏曲及民俗文化的一扇窗口,对其进行搜集、分类、整理,能丰富国内戏曲、民俗文化专题研究的相关物证资料。"数字孪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数字化建模及虚拟复原技术,其在海外藏珍稀戏... 海外藏中国戏曲与民俗文物是展示我国传统戏曲及民俗文化的一扇窗口,对其进行搜集、分类、整理,能丰富国内戏曲、民俗文化专题研究的相关物证资料。"数字孪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数字化建模及虚拟复原技术,其在海外藏珍稀戏曲与民俗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通过甄别和遴选出一批海外藏珍稀中国戏曲与民俗文物,获取其资料信息,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创建"数字孪生体",同时依托"数字孪生博物馆"等平台,能开启海外藏中国戏曲与民俗文物的数字化存储、多元化展示等范式,有助于推动戏曲、民俗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与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物 民俗文物 数字孪生 海外博物馆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民俗文物的征集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忠山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9期54-54,共1页
民俗是一般民众的生活文化和活态传承文化,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特有内涵底蕴。民俗文物则是随民俗而传承下来的一种物态文化,反映着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及不同的社会风俗。一件近现代的民俗文物,可能就是几千年前民... 民俗是一般民众的生活文化和活态传承文化,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特有内涵底蕴。民俗文物则是随民俗而传承下来的一种物态文化,反映着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及不同的社会风俗。一件近现代的民俗文物,可能就是几千年前民俗文物的伟承和再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及其遗产正在快速流失,抢救征集民俗文物工作刻不容缓。文物主管部门及博物馆应强化抢救保护民俗文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措施,使民俗文物的征集保护工作合理持续地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物 保护与利用 征集 传承文化 民俗文化 经济全球化 生活文化 历史进程
下载PDF
长江三峡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及其实践——兼谈人类学、民族学之角色呈现 被引量:9
16
作者 庄孔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中国大型工程以往缺少人类学者参加, 因此只关注物质工程而忽略工程进度中人与文化的问题由来已久。1995年起由人类学者主持的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小组开始切入三峡淹没区的田野工作, 以民族文物保护工作为出发点, 进而... 中国大型工程以往缺少人类学者参加, 因此只关注物质工程而忽略工程进度中人与文化的问题由来已久。1995年起由人类学者主持的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小组开始切入三峡淹没区的田野工作, 以民族文物保护工作为出发点, 进而扩大以人类学为主的多学科合作课题。三峡文物的分类与收集、影视记录与制作和人类学专题调研是笔者工作的主要方面。其间,我们一直贯彻古今关联和多学科知识整合的方法, 取得了多项综合成果。第一批成果包括: 设计古今同姓族群关系的三学科联合课题, 资助分子生物学者以DNA分析技术为论证三峡古今文化关系提供遗传证据; 水淹前的影视人类学摄制工作顺利进行, 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民俗文物 人类学
下载PDF
浅谈民俗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滕瑜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0-12,共3页
本文从民俗文物藏品保护和利用的涵义出发,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保服务于用,用服务于保;用要建立在保的基础上,保要贯彻于用的始终”的原则,注意防止民俗文物藏品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自... 本文从民俗文物藏品保护和利用的涵义出发,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保服务于用,用服务于保;用要建立在保的基础上,保要贯彻于用的始终”的原则,注意防止民俗文物藏品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自然损毁和人为损坏,努力改善文物库房藏品的保管条件,使民俗文物藏品在博物馆得到最妥善的保护和最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物 藏品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冬菊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民俗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它们同属人类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和强势文化不断削弱弱势文化而急需保存我们文化多样性的形势下,加强二者的保护、传承和研究,特别是二者的结合... 民俗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它们同属人类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和强势文化不断削弱弱势文化而急需保存我们文化多样性的形势下,加强二者的保护、传承和研究,特别是二者的结合研究,对保存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将更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系
下载PDF
民族民俗文物抢救工作刍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先荣 赵冬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66-68,共3页
本文针对三峡地区众多的民族民俗文物惨遭破坏的现状,强调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将三峡民族民俗文物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及时开展民族民俗文物的普查和征集工作,以及积极鼓励和发展民间收藏等措施。
关键词 民俗文物 民族民俗 少数民族 保护和抢救 三峡地区 民间收藏 抢救工作 文物工作者 文物保护法 民族文物
下载PDF
浅谈民俗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研究和保护 被引量:8
20
作者 武秀英 《文物世界》 2009年第4期79-80,共2页
随着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现代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身边传统的民俗文物正在不知不觉地悄然逝去,不复存在。因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日益紧迫,抢救和保... 随着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现代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身边传统的民俗文物正在不知不觉地悄然逝去,不复存在。因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日益紧迫,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工作 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 民间传统 现代高科技 城市化进程 经济一体化 外来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