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过程:民俗记忆与符号生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全明 《文化遗产》 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品牌的具象化,具象化的城市品牌形象构建有赖于独特标识性的符号生成并予以维系。构建城市品牌形象的符号生成自有其内在的基础与机理,这其中基于民众日常生活属性特征的民俗记忆及其重构成为城市品牌形象构建过... 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品牌的具象化,具象化的城市品牌形象构建有赖于独特标识性的符号生成并予以维系。构建城市品牌形象的符号生成自有其内在的基础与机理,这其中基于民众日常生活属性特征的民俗记忆及其重构成为城市品牌形象构建过程中符号生成的显著因素。中原侨乡固始基于民俗记忆及其重构生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形象符号,构建起具有独特标识性的城市品牌形象。地方政府、学界、民众等在固始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基于共有的民俗记忆进行着多样化的交流实践,渐趋达成符号生成的共识并形成固始城市品牌形象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关于固始的民俗记忆又经重构而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品牌形象 民俗记忆 符号生成
下载PDF
用手工艺唤醒民俗记忆
2
作者 唐诗影 《中华手工》 2024年第4期3-3,共1页
民俗,常常被称为“民族的根”。它产生于民间,是民众几千年来形成的习俗、节日庆典、礼仪、禁忌等的集合体,也泛指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这些源于先辈并世代传承的生活习惯,蕴藏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独到的思想... 民俗,常常被称为“民族的根”。它产生于民间,是民众几千年来形成的习俗、节日庆典、礼仪、禁忌等的集合体,也泛指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这些源于先辈并世代传承的生活习惯,蕴藏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独到的思想价值与人文气质,在繁复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分化成了独特的一支——民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庆典 民俗记忆 传统文化体系 手工艺 世代传承 人文气质 民俗文化 生活习惯
下载PDF
“落担”、“插占”:“湖广填四川”的早期民俗记忆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和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8-99,107,共3页
本文提取作者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四川"落担"、"插占"等若干近乎消失的民俗方言符号,描画再现"湖广填四川"的早期民俗记忆,加以现代意义上的审视和分析,从深层次内涵上把握其特有的思想文化根基、历史文化... 本文提取作者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四川"落担"、"插占"等若干近乎消失的民俗方言符号,描画再现"湖广填四川"的早期民俗记忆,加以现代意义上的审视和分析,从深层次内涵上把握其特有的思想文化根基、历史文化价值、民俗心理、民俗传承等特殊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担 插占 湖广填四川 民俗记忆
下载PDF
民俗摄影: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民俗记忆 被引量:4
4
作者 向先清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3期18-21,33,共5页
民俗摄影的兴起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民俗受到重视的表现。通过分析民俗摄影的兴起、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众文化等现代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民俗摄影在今天的价值:民俗摄影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 民俗摄影的兴起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民俗受到重视的表现。通过分析民俗摄影的兴起、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众文化等现代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民俗摄影在今天的价值:民俗摄影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民俗记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人们通过民俗摄影这种艺术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具有传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民俗的关注,来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依恋。这实际上是现代人在精神家园丧失之后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是人们对现代性的一种美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摄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众文化 民俗记忆
下载PDF
旅游图书中民俗记忆对旅游文化的促进——以漓江流域为例
5
作者 韦家瑜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81,共2页
漓江旅游蓬勃发展,除了漓江流域自然人文风光秀丽,宣传介绍漓江流域民俗旅游图书也功不可没。这些旅游图书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对漓江流域民俗记忆进行宣传,既起到推广影响作用,又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对漓江流域旅游文化产业蓬... 漓江旅游蓬勃发展,除了漓江流域自然人文风光秀丽,宣传介绍漓江流域民俗旅游图书也功不可没。这些旅游图书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对漓江流域民俗记忆进行宣传,既起到推广影响作用,又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对漓江流域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做了有力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图书 漓江流域 旅游文化 民俗记忆
下载PDF
控拜“鼓藏节”节日文化传承的民俗记忆与民族文化认同
6
作者 唐泽健 邓耘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5期187-188,共2页
控拜“鼓藏节”是控拜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它以13年为一周期举行,按照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计算,每个控拜苗族人一生大概只能过6次“鼓藏节”。因此,控拜苗族人特别重视和期待“鼓藏节”,它对于控拜苗族人来说是一项历史非常悠久的民俗节日... 控拜“鼓藏节”是控拜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它以13年为一周期举行,按照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计算,每个控拜苗族人一生大概只能过6次“鼓藏节”。因此,控拜苗族人特别重视和期待“鼓藏节”,它对于控拜苗族人来说是一项历史非常悠久的民俗节日活动。本文以控拜“鼓藏节”节日文化传承为个案,研究其文化传承的民俗记忆、文化认同及内在秩序,运用田野调查法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其与控拜苗族迁徙、精神文化信仰、民间社会组织有内在的联系,且当地人对此项节日活动拥有深厚的集体文化记忆,并形成了文化上的高度认同感,凸显了文化上的自觉性与传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拜村 鼓藏节 民俗记忆 民族文化认同
下载PDF
西王家村:“民俗记忆”解锁乡村旅游新玩法
7
作者 徐子恒 《村委主任》 2020年第11期53-53,共1页
文化广场驻足的村民,村史馆里带孩子的家长,壁画前拍照的“网红”……10月4日一大早,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便热闹起来。“你见过农村里的博物馆吗?来我们村转一圈。”西王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在新说。眼前的这个小村庄颇有“历史... 文化广场驻足的村民,村史馆里带孩子的家长,壁画前拍照的“网红”……10月4日一大早,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便热闹起来。“你见过农村里的博物馆吗?来我们村转一圈。”西王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在新说。眼前的这个小村庄颇有“历史范儿”,是许多游客的假期“打卡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记忆 乡村旅游 王家村 博物馆 农安县 小城子乡
下载PDF
异文化语境下闽人三十六姓民俗文化记忆研究
8
作者 赵婷 《福建史志》 2023年第5期36-41,72,共7页
明清时期,闽人三十六姓不仅是中国和琉球友好往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而这些来自中国的民俗文化,不仅对琉球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也成为闽人三十六姓及其后裔构建对祖源地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本文... 明清时期,闽人三十六姓不仅是中国和琉球友好往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而这些来自中国的民俗文化,不仅对琉球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也成为闽人三十六姓及其后裔构建对祖源地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出发,对异文化语境下闽人三十六姓民俗文化记忆的构建过程及当代价值进行探讨,试图寻找出中华文化之所以在海外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以期为今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人三十六姓 异文化语境 民俗文化记忆
下载PDF
口述史、民俗记忆与山西移入民乡村 被引量:1
9
作者 卫才华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清末民国时期因灾荒、战乱、经商等原因迁入山西的各省客民非常之多,形成大量移入民村。移入民村成为山西乡村社会重要的村落类型。在现代民俗学视野下,口述史和民俗记忆是研究移民地方化的活态资料。本文通过对移入民逃荒、定居的民俗... 清末民国时期因灾荒、战乱、经商等原因迁入山西的各省客民非常之多,形成大量移入民村。移入民村成为山西乡村社会重要的村落类型。在现代民俗学视野下,口述史和民俗记忆是研究移民地方化的活态资料。本文通过对移入民逃荒、定居的民俗记忆进行访谈调查,尝试从微观民俗细节,寻检山西移入民融入地方社会的复杂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移入民村 民俗记忆 口述史
原文传递
端午节,刻在时间上的民俗记忆
10
作者 王红霞 《Women of China》 2021年第6期56-59,共4页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到端午,全国各地赛龙舟、吃粽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习俗。千百年来,许多独特的端午节民...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到端午,全国各地赛龙舟、吃粽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习俗。千百年来,许多独特的端午节民俗活动随着时间不断演变,延续着中国人别有情趣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抹亮丽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午节 民俗记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俗活动 吃粽子 赛龙舟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
原文传递
寺观内外:清代子弟书中的北京寺庙与文化记忆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蕴华 《励耘学刊》 2020年第1期51-65,共15页
清代八旗文人创作的子弟书中有不少寺庙书写,这类寺观不再仅仅是作品人物的陪衬场景,而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学价值与"记忆"功能。在子弟书中作为主题出现的清代北京寺观主要有护国寺、碧云寺和灵官庙。在子弟书的叙述中,曾经的... 清代八旗文人创作的子弟书中有不少寺庙书写,这类寺观不再仅仅是作品人物的陪衬场景,而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学价值与"记忆"功能。在子弟书中作为主题出现的清代北京寺观主要有护国寺、碧云寺和灵官庙。在子弟书的叙述中,曾经的信仰空间逐渐成为城市的公共空间,青烟消逝而市井情浓,泄露出与创作者相依相惜的情感互动。进而言之,它们汇集为京城民众日常游逛与节日庙会的重要符号。子弟书中的京城寺观乃是八旗子弟笔下有选择的民俗记忆、西山记忆与时事记忆。它们以真实空间建构了文人群体的都城记忆与艺术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北京寺庙 民俗记忆 八旗子弟
下载PDF
山西运城闻喜花馍——麦香中的艺术传承
12
作者 和羽楠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25-32,共8页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上,就有一个被丰收的麦浪环绕的地方——山西闻喜。这里土地肥沃,良田遍布,以盛产优质小麦著称,同时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令人称道。闻喜花馍作为这一地区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上,就有一个被丰收的麦浪环绕的地方——山西闻喜。这里土地肥沃,良田遍布,以盛产优质小麦著称,同时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令人称道。闻喜花馍作为这一地区饮食文化中的瑰宝,承载着地方历史与民俗记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非遗艺术,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饮食文化 民俗记忆 山西运城 艺术传承 非遗艺术 优质小麦
下载PDF
民俗文化记忆的影像构建逻辑: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13
作者 赵婷 姚继中 《当代电视》 2023年第1期94-97,102,共5页
民俗影像议题,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像研究的重点,而真实性和艺术性作为民俗文化记忆影像构建不可或缺的两个层面,目前还存在诸多融合屏障。通过坚持内容为王、追求受众至上、发挥文化引领等举措,可有效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以此促进我... 民俗影像议题,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像研究的重点,而真实性和艺术性作为民俗文化记忆影像构建不可或缺的两个层面,目前还存在诸多融合屏障。通过坚持内容为王、追求受众至上、发挥文化引领等举措,可有效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以此促进我国民俗记忆影像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记忆 影像构建 真实性 艺术性
原文传递
龙崇拜、祈雨术及明清御灾叙事的文化复制与修正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卫英 曹磊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163,共8页
明清灾害体验空前丰富,御灾想象的进一步生发,咒龙、鞭龙等对祈雨对象的强硬态度呈现加强的趋势。龙崇拜的不断泛化,龙的替身——"龙圣"(如蜥蜴、守宫、青蛙、蛇、鱼等)持续增多。有时还重构了先前的灾害记忆。龙崇拜与祈雨... 明清灾害体验空前丰富,御灾想象的进一步生发,咒龙、鞭龙等对祈雨对象的强硬态度呈现加强的趋势。龙崇拜的不断泛化,龙的替身——"龙圣"(如蜥蜴、守宫、青蛙、蛇、鱼等)持续增多。有时还重构了先前的灾害记忆。龙崇拜与祈雨术的历史演进,可分为中古汉译佛经肇始期、唐宋发展期、明清定型期三阶段。中古汉译佛经中的龙崇拜与祈雨术受域外及印度文化影响。灾害与御灾生存需要,不断建构着御灾主体与祈雨媒介之间的定位与功能关系。明清旱灾为主的灾害频发,严峻的形势迫使御灾主体将外来佛教的咒龙术,化为婉曲多样的仪式及其话语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崇拜 祈雨术 汉译佛经 民俗记忆 明清小说
下载PDF
战争科技描写与反战意识来源——《荡寇志》、原子弹到《蜀山剑侠传》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卫英 金亚东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8,138,共4页
《蜀山剑侠传》描绘威力巨大的阴雷等,主要来自清代小说《荡寇志》,更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等先进武器触发。还珠楼主紧密结合灾害民俗记忆,将战争科技创新化入小说,并表现出同情万物众生的生命意识和生态眼光;还珠楼主将正邪双方... 《蜀山剑侠传》描绘威力巨大的阴雷等,主要来自清代小说《荡寇志》,更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等先进武器触发。还珠楼主紧密结合灾害民俗记忆,将战争科技创新化入小说,并表现出同情万物众生的生命意识和生态眼光;还珠楼主将正邪双方对生态破坏的区别、邪教"阴雷"不负责任的毁灭性艺术化地揭示出来。还珠创作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生态美学与反战意识,达到了民国小说生态思考的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山剑侠传》 还珠楼主 战争科技 灾害民俗记忆 生态意识
下载PDF
白马藏族“猴玃抢婚”型故事及其文化内涵——以陇南白马藏族故事《猴子抢姑娘》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军 蒲向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0-84,共5页
中国文学"异类婚媾"民间故事以"猴玃抢婚"型为代表,该型故事源出白马藏族,与其种族起源和图腾崇拜关系密切。今存白马藏族民间故事《猴子抢姑娘》为现存"猴玃抢婚"型故事的口传文化"标本",其... 中国文学"异类婚媾"民间故事以"猴玃抢婚"型为代表,该型故事源出白马藏族,与其种族起源和图腾崇拜关系密切。今存白马藏族民间故事《猴子抢姑娘》为现存"猴玃抢婚"型故事的口传文化"标本",其在内容上保留有白马藏族原始图腾和自然信仰的族群记忆等诸多文化孑遗。该"猴玃抢婚"型故事反映了早期白马藏族社会存在着的"抢夺婚"习俗和异类婚现象,既是远古抢婚习俗的"活化石",又是不同族群间婚姻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重要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族 “猴玃抢婚” 图腾崇拜 民俗记忆 抢夺婚
下载PDF
复活的记忆--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的应用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宗喀·漾正冈布 刘铁程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8,共7页
"阿米嘉顶之韵——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是由人类学者发起的一项旨在复活当地传统体育游戏、歌舞和其他古老传统的应用人类学项目。本文描述了面对传统文化的衰落,人类学者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名为却西德哇的藏族村落与村民... "阿米嘉顶之韵——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是由人类学者发起的一项旨在复活当地传统体育游戏、歌舞和其他古老传统的应用人类学项目。本文描述了面对传统文化的衰落,人类学者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名为却西德哇的藏族村落与村民对话和共同行动的过程。此外,本文还就本次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经验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人类学 民族传统 民俗记忆
原文传递
日本“山神信仰”中的民族与国家“记忆”
18
作者 孙敏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61-68,共8页
“记忆”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从“记忆论”的视角切入可以发现,在“山神信仰”这一统合的名称中含了日本的国家记忆和民俗记忆,在民俗记忆中又包含了农民和山民的记忆... “记忆”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从“记忆论”的视角切入可以发现,在“山神信仰”这一统合的名称中含了日本的国家记忆和民俗记忆,在民俗记忆中又包含了农民和山民的记忆。在民俗记忆中,“山神信仰”记栽了农民和山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是对历史的间接记栽;在国家记忆中,“山神信仰”通过想象的空间将民族统合于国家之下,其手段是将民俗记忆中的“山神”拉入国家记忆中,并赋予其崭新的意义,在忘却中不断建构新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神信仰 山神记忆 国家记忆 民俗记忆
原文传递
行走清河岸 看无边风情
19
作者 郭晓娟 《走向世界》 2020年第35期32-37,共6页
"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脍炙人口的歌谣至今依然在齐鲁大地上传唱。要想看山东的"好"、小清河的"美",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行走。夏暮秋初时节,沿着小清河从济南市中心顺流而下,行走于清河岸边... "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脍炙人口的歌谣至今依然在齐鲁大地上传唱。要想看山东的"好"、小清河的"美",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行走。夏暮秋初时节,沿着小清河从济南市中心顺流而下,行走于清河岸边,一边看河浊河清,观赏最美的自然风景,一边寻觅被现代生活模糊了的民俗记忆,深切感受小清河流域这一方热土的万种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记忆 小清河 齐鲁大地 自然风景 河清 行走 济南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