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杨柳青民俗题材年画看地方信仰实践
1
作者 李爱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从杨柳青民俗题材年画的研究视域看,信仰实践的具体方式是借助年画进行模式化的传播。民俗题材年画以其艺术表现力,通过叙事性的、静态的图像程式具体再现了地域信仰活动,并意象化地表达了民间信仰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基于年画的... 从杨柳青民俗题材年画的研究视域看,信仰实践的具体方式是借助年画进行模式化的传播。民俗题材年画以其艺术表现力,通过叙事性的、静态的图像程式具体再现了地域信仰活动,并意象化地表达了民间信仰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基于年画的特征和功能,审美性是年画的关键属性。杨柳青民俗题材年画的地域性技艺特征、色彩模式以及造型技法等充分体现了地域审美心理,反映了地域性的民间审美特点。作为精神镜像的杨柳青民俗题材年画,反映出具有地域性的集体性格。与此同时,杨柳青民俗题材年画又与地域集体文化进行着互动与同构,既强化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又充分表现出杨柳青乃至天津地域文化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柳青民俗题材年画 地域文化 妈祖信俗
下载PDF
民俗题材纪录片媒介景观与文化内涵的构建——以《声命》为例
2
作者 彭晴 陈亚如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21期37-40,共4页
纪录片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手段。当下,民俗题材纪录片借助技术手段,以创新性的艺术手法真实再现民俗事象,增强观众对社会文化的认同。民俗题材纪录片采取多维叙事和情景再现手法,深情讲述民俗文化的璀璨历史,... 纪录片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手段。当下,民俗题材纪录片借助技术手段,以创新性的艺术手法真实再现民俗事象,增强观众对社会文化的认同。民俗题材纪录片采取多维叙事和情景再现手法,深情讲述民俗文化的璀璨历史,展示土地、百姓和民俗间的紧密关系,从历史、空间、情感、现实等方面呈现民俗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和现代嬗变,构建了独特的媒介景观,实现了民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题材纪录片 《声命》 媒介景观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阿坝州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题材人物画绘本的研发与应用
3
作者 杨飞琰 卢文骏 《民风》 2024年第7期0103-0105,共3页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凭借其独特的藏羌民俗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文章将重点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阿坝州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题材人物画绘本的...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凭借其独特的藏羌民俗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文章将重点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阿坝州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题材人物画绘本的研发与实践路径,探讨如何通过绘画艺术的形式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将人物画绘本与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等其他领域相结合,实现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题材 人物画绘本
下载PDF
论徽州木雕民俗题材作品中的思想教育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59-60,63,共3页
徽州木雕是"徽州三雕"中的精品,研究徽州木雕作品,不仅关注其艺术价值,也要关注其思想教育价值。特别是对民俗题材作品中的思想教育价值的研究,更能推动徽州木雕及其相关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民俗题材 教育价值 内容特点
下载PDF
从民俗记录到民俗纪录:中国民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实践与探索
5
作者 吴春彦 崔岑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66-70,共5页
当下纪录片创作与民俗文化间的融合日趋紧密。“真实影像”赋予纪录片文献记录功能的同时,也强化了其固有的媒介作用。而以符号和标识形式存在的民俗文化必然寻求纪录片对民俗事象展开客观、真实的记录。在此过程中,民俗学者及影视学者... 当下纪录片创作与民俗文化间的融合日趋紧密。“真实影像”赋予纪录片文献记录功能的同时,也强化了其固有的媒介作用。而以符号和标识形式存在的民俗文化必然寻求纪录片对民俗事象展开客观、真实的记录。在此过程中,民俗学者及影视学者均从各自诉求出发探究纪录片的创作策略。而从影视学学科视角展开的民俗题材纪录片创作理当从纪录片主客位的差异表述、叙事技巧的允洽使用两方面出发,探寻民俗题材纪录片的文本构建办法,实现真实民俗记录与艺术化表达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民俗纪录片 民俗题材纪录片
下载PDF
民俗题材彩绘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雨珊 左洪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2-46,共5页
传承民俗文化,建造特色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题材彩绘作为一种装饰艺术,能够将一些民风民俗、地方精神、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明,进而改变千城一面的现状,起到保护和传承... 传承民俗文化,建造特色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题材彩绘作为一种装饰艺术,能够将一些民风民俗、地方精神、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明,进而改变千城一面的现状,起到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突出城市独特韵味的作用。民俗题材彩绘在城市公共空间充分承载起美化城市、教化民众、传承文化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题材 彩绘 城市公共空间 地方文化
下载PDF
浅析民俗题材壁画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范萍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0-72,共3页
简要解析当代壁画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及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利用民俗这种文化资源创作壁画,目的在于引起壁画家对民俗文化重视,让壁画在公共艺术领域充分承载并实施其美化城市、教化民众、传承文化的社会职能。
关键词 民俗题材 壁画 公共空间
下载PDF
湘西土家织锦中民俗题材类纹样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甘 《西部皮革》 2020年第4期25-25,27,共2页
土家织锦是湘西酉水一带保留非常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地处偏僻,且多为山区,交通极其不便,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改土归流开始土家族开始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文化发生融合,丰富了土家织锦纹样。本文以土家织锦中民俗纹样题材为例... 土家织锦是湘西酉水一带保留非常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地处偏僻,且多为山区,交通极其不便,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改土归流开始土家族开始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文化发生融合,丰富了土家织锦纹样。本文以土家织锦中民俗纹样题材为例,主要对土王五颗印、迎亲图、老鼠嫁女等代表性纹样从来源、纹样组成、色彩搭配等进行分析研究土家织锦的纹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织锦 民俗题材 纹样 湘西
下载PDF
民俗题材与水墨写生——论陈师曾《北京风俗图》对传统人物画的革新
9
作者 包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2年第12期49-51,共3页
作为有着开放思维的传统文人画家,陈师曾学贯中西,胸怀世界。他将金石写意画风带到了北京,但这却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当时北京社会的动荡、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使陈师曾将传统文人画的传承性放到了现实和人民大众的层面,创作了《北京... 作为有着开放思维的传统文人画家,陈师曾学贯中西,胸怀世界。他将金石写意画风带到了北京,但这却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当时北京社会的动荡、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使陈师曾将传统文人画的传承性放到了现实和人民大众的层面,创作了《北京风俗图》中的新人物画。陈师曾发挥了水墨写生的表现特长,以简笔针砭时弊,可谓开创了文人画人物题材的新路。他的画学思想与绘画创作,为20世纪初文人画传统的守护和题材的革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师曾 民俗题材 水墨写生 传统人物画
下载PDF
用好民俗题材,传承中华文化——基于民俗体验的八下第一单元教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琳娇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0期43-45,共3页
八下第一单元是民俗题材的单元,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理解民俗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作者在民俗中寄寓的情思,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教学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这一单元的教学,宜整合阅读与写作,以任务统整单元学习内... 八下第一单元是民俗题材的单元,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理解民俗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作者在民俗中寄寓的情思,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教学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这一单元的教学,宜整合阅读与写作,以任务统整单元学习内容,用整体设计结构单元学习过程,依托活动呈现单元学习结果,注重融合关联、问题链接、逆向推演、模型构建等,关注他者到自我的转变、输入到输出的转换,实现学生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下第一单元 民俗题材 民俗体验 整合教学
下载PDF
中国新时期油画创作中农村民俗题材研究
11
作者 张天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I0014-I0014,共1页
经济全球化下,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艺术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油画作为艺术领域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在传入我国后,经过长时间发展,逐渐呈现出本土化趋势。在我国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下,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艺术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油画作为艺术领域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在传入我国后,经过长时间发展,逐渐呈现出本土化趋势。在我国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背景下,我国油画创作积极吸收农村民俗文化元素,形成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作风格。这对新时期的油画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对基于新时期背景下的中国农村民俗题材的油画创作进行探究确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创作 民俗文化元素 民俗题材 交流碰撞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 中国新时期
下载PDF
民俗题材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探析
12
作者 肖淑芳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4期120-121,共2页
纪录片逐渐成为人们观察社会与现实的影像镜子,对研究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目前,此... 纪录片逐渐成为人们观察社会与现实的影像镜子,对研究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目前,此类题材纪录片少之又少,更很少基于传统民俗由单个人物(特殊性)通向群体(普遍性)乃至整个社会进行探讨的。本研究通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民俗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与原则、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当下创作中的不足这三方面,正视传统民俗在当代社会的存在并思考其合理性,以及对该题材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题材 人物形象 特征与原则 共性与个性 不足
下载PDF
德江傩技造型元素在民俗题材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13
作者 唐子渝 唐溢惟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6期38-39,共2页
傩技是傩堂戏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高难度技艺融入祭祀过程,以增强祭祀神秘感的行为呈现。德江傩技在我国不同地域的傩技表演中因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而独树一帜,其造型元素为民俗题材油画创作提供了原生视觉资源。本文以德江傩技表演... 傩技是傩堂戏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高难度技艺融入祭祀过程,以增强祭祀神秘感的行为呈现。德江傩技在我国不同地域的傩技表演中因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而独树一帜,其造型元素为民俗题材油画创作提供了原生视觉资源。本文以德江傩技表演中最具代表的上刀梯为母题,从民俗意象、视觉造型以及油画创作实践三方面进行论述,尝试构建艺术家独具审美观照的民俗题材油画艺术表现形式,以超然现实的视觉情境传承优秀文化,对丰富地方民俗油画创作的语言形式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技 造型元素 民俗题材油画 创作实践
下载PDF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民俗题材剪纸片研究
14
作者 贾荣倩 叶晓娴 《艺术科技》 2022年第6期69-71,共3页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作为中国动画的中坚力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万氏兄弟为首汇聚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从题材来看,民俗题材的动画作品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成功之处。从...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作为中国动画的中坚力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万氏兄弟为首汇聚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从题材来看,民俗题材的动画作品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成功之处。从艺术表现形式来看,剪纸片因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气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文章以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民俗题材剪纸片作为研究对象,以剪纸艺术和民俗为视角,在梳理这一时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发展脉络的同时,对动画与剪纸艺术相结合的历史根源、现状以及困难和出路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民俗题材 剪纸艺术 剪纸片 动画
下载PDF
内蒙古民俗题材绘画的传承与展望
15
作者 何佳 《内蒙古艺术》 2022年第3期60-62,共3页
民俗题材画是内蒙古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民俗题材绘画创作的历程进行追溯,透视内蒙古草原民俗题材绘画创作的传承路径,展望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 内蒙古 民俗题材 绘画艺术
下载PDF
民俗题材文本审美的教学处理
16
作者 张建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4期106-107,共2页
散文文体,虽然教材所选的民俗散文文本不多,但大多是名家美文。这些文本不屑于宣扬表层的风俗特色,重在揭示民俗的同时超越了单纯书写民俗,借助民俗的"悟意审美"来表达自我的艺术追求以及人生随感,风格偏向于平淡随和。从文... 散文文体,虽然教材所选的民俗散文文本不多,但大多是名家美文。这些文本不屑于宣扬表层的风俗特色,重在揭示民俗的同时超越了单纯书写民俗,借助民俗的"悟意审美"来表达自我的艺术追求以及人生随感,风格偏向于平淡随和。从文本的情感抒发状态以及审视题材的独特视角而言,怎样在尊重学情的基础上尊重民俗文本自身的审美特征,进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处理策略,是一线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的教研课题。民俗是在自然、历史中被约定俗成的,和"熟人社会"的乡村伦理生活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课题 处理策略 乡村伦理 情感抒发 散文文体 教学处理 熟人社会 民俗题材
下载PDF
陶瓷艺术教育中应重视对民俗因素的挖掘——谈引导开发、挖掘客家民俗题材的陶瓷艺术品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青珍 《艺术教育》 2010年第5期26-27,共2页
民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有着很强的生命力。那些民俗活动为陶瓷装饰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题材,陶瓷装饰不仅将民俗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于永生的瓷面上,使人们得到民俗文化内外兼修的回味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得到艺术的享受,也使陶瓷装饰本身... 民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有着很强的生命力。那些民俗活动为陶瓷装饰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题材,陶瓷装饰不仅将民俗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于永生的瓷面上,使人们得到民俗文化内外兼修的回味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得到艺术的享受,也使陶瓷装饰本身增加美感。粤东客家地区的民俗内容丰富,陶瓷艺术教育中重视对民俗因素的挖掘,引导更准确地研究、开发客家民俗特色的陶瓷艺术品,挖掘陶瓷装饰中更深层的客家"民俗魂",将推动地方陶瓷装饰的发展。这也是地方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教育 民俗题材 陶瓷艺术品 客家地区 挖掘 开发 引导 陶瓷装饰
原文传递
民俗题材文本审美的教学处理
18
作者 赵坤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曾在“专题·策划”栏目推出了“有关中学散文文本教学研讨”的一组文章。散文文本到底应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层面呈现出哪些契合学生学情的质素?是顾形弃神、顾神弃形,还是由形入神、形神兼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曾在“专题·策划”栏目推出了“有关中学散文文本教学研讨”的一组文章。散文文本到底应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层面呈现出哪些契合学生学情的质素?是顾形弃神、顾神弃形,还是由形入神、形神兼顾?这些本是旧常识的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处理 文本 民俗题材 审美 中学语文 教学研讨 教学参考 教学层面
原文传递
稼轩民俗词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蔚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4-186,共3页
本文通过对辛稼轩三类民俗词的分析,探讨生活民俗摄入到词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以及对稼轩词作的影响。稼轩之祝寿、送别、宴饮词显示了词人反映的社会交往民俗事象的广泛性与传习性,稼轩之节序词体现了他对节序民俗题材的撷取与升华,... 本文通过对辛稼轩三类民俗词的分析,探讨生活民俗摄入到词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以及对稼轩词作的影响。稼轩之祝寿、送别、宴饮词显示了词人反映的社会交往民俗事象的广泛性与传习性,稼轩之节序词体现了他对节序民俗题材的撷取与升华,稼轩之农村民俗词表现乡风民俗对词人个人习俗的传递与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稼轩词 民俗事象 民俗题材 民俗心理
下载PDF
钱松喦山水画创作题材转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乾华 《中国书画》 2020年第8期17-19,共3页
钱松喦是新中国美术史上从传统型画家转变为现代型画家最为成功的一位。他的转变是全方位的,而他表现题材的转变很具时代性也具代表性,很值得研究。画家对于题材就是画什么的问题,下面涵盖两个子问题,一是画什么内容?明清以来,中国画表... 钱松喦是新中国美术史上从传统型画家转变为现代型画家最为成功的一位。他的转变是全方位的,而他表现题材的转变很具时代性也具代表性,很值得研究。画家对于题材就是画什么的问题,下面涵盖两个子问题,一是画什么内容?明清以来,中国画表现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而每一类又可以根据特点、属性等各种细分,如人物的宗教题材、民俗题材、历史题材、写真、仕女、高士等,山水的青绿、浅绛、水墨、拟占、写生等,花鸟的翎毛、虫介、走兽、花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钱松喦 浅绛 表现题材 宗教题材 民俗题材 中国画 走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