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被引量:5
1
作者 耿明俊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6-178,共3页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与以进化论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紧密相连的,包含着十分可贵的唯物主义因素。与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相对立,唯心主义历史观也在其民生史观中留有深刻的印记。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时代。他...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与以进化论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紧密相连的,包含着十分可贵的唯物主义因素。与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相对立,唯心主义历史观也在其民生史观中留有深刻的印记。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时代。他的民生史观自然也反映了新旧时代交替的矛盾,是一个复杂矛盾的思想体系。如同在中国革命史上孙中山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一样,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孙中山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史观 唯物主义因素 唯心史观印记
下载PDF
论李大钊的民彝史观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卫真 《唐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15,共6页
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思想,赋予"民彝"以新的内涵。李大钊在结合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和西方近代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民彝史观,抓住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精髓,对民众起到政治启蒙作... 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思想,赋予"民彝"以新的内涵。李大钊在结合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和西方近代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民彝史观,抓住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精髓,对民众起到政治启蒙作用。李大钊的民彝史观是他早期民主政治思想的集中表现,也是他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总结,为他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史观 彝与政治
下载PDF
论孙中山民生史观生成的三个维度
3
作者 李成保 王青民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双重际遇下,重新探究孙中山民生史观得以生成的三个维度:它的理论渊源具有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特点,其中不乏唯物史观研究方法的启示作用;它能抓住时代的主题,回答时代问题以及符合时...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双重际遇下,重新探究孙中山民生史观得以生成的三个维度:它的理论渊源具有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特点,其中不乏唯物史观研究方法的启示作用;它能抓住时代的主题,回答时代问题以及符合时代的进步要求,因而它的生成是回应时代的理论自觉;哲学基础无疑是民生史观的内在属性,孙中山的自然观、认识论和价值观上的切实转变可谓是民生史观创立的必要条件。这从源头上梳理的三个方面,具有特别的理论建设性和现实关照性双重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渊源 理论自觉 哲学基础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方志编修观的变革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卫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3-66,共4页
民国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成和相沿的传统的旧方志编修观被重新审视并受到批判 ,修志宗旨的创新、方志编修中进化史观的倡导、民史观的推行、综合文化观的阐扬 ,使民国时期的方志编修观发生变革 ,促进了民国新方志的编修 ,并为今日... 民国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成和相沿的传统的旧方志编修观被重新审视并受到批判 ,修志宗旨的创新、方志编修中进化史观的倡导、民史观的推行、综合文化观的阐扬 ,使民国时期的方志编修观发生变革 ,促进了民国新方志的编修 ,并为今日全新的方志编修观的构创和方志的编纂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时期 方志编修观 修志宗旨 地方志 创新 综合文化观 民史观 进化史观
下载PDF
金庸小说的历史观及其社会现实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旭 林文普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3-29,共7页
金庸小说之所以长时期广受欢迎,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小说符合民众的文化传统及价值判断。这里用实证分析法归纳出金庸小说中所表现的历史观,即民本史观、大民族史现、对皇权专制及人治制度的批判三个方面。这对评价金庸小说的地位提供... 金庸小说之所以长时期广受欢迎,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小说符合民众的文化传统及价值判断。这里用实证分析法归纳出金庸小说中所表现的历史观,即民本史观、大民族史现、对皇权专制及人治制度的批判三个方面。这对评价金庸小说的地位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对这些史现在当前社会中的特征、作用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包括俗文学在内的文学是对该时期进行社会研究材料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史观 俗文学 社会研究意义 文学评论 俗文化研究 社会现实意义 史观 史观 人治 制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历程——李大钊、毛泽东和冯契为代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银 孟金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0-42,共3页
通过李大钊民彝史观、毛泽东实践观和冯契智慧说到广义的认识论,这一思想历程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由关注自然本身到关注人,突出了人性、人格、个性自由等人的存在问题,运用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使马克思主... 通过李大钊民彝史观、毛泽东实践观和冯契智慧说到广义的认识论,这一思想历程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由关注自然本身到关注人,突出了人性、人格、个性自由等人的存在问题,运用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观 智慧说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为例
7
作者 李旬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3期361-361,共1页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了相互结合的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三个最具为有代表性人物。文章通过对李大钊的民彝史观、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冯契的智慧说这一思...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了相互结合的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三个最具为有代表性人物。文章通过对李大钊的民彝史观、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冯契的智慧说这一思想历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的过程,体现着这两种理论的逐步融合与深化,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推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史观 实践论 智慧说
下载PDF
Vanguard Parties and Governance in Africa: Dimensions of Battling for States
8
作者 Vongai Zvidenga Nyawo Beauty Muromo Tariro Ndawana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4期334-347,共14页
Since the demise of colonialism as well as the cold war, Africa has battled to put democratic governments in place. The legacies of these two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landscapes have had a hand in shaping and disfigur... Since the demise of colonialism as well as the cold war, Africa has battled to put democratic governments in place. The legacies of these two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landscapes have had a hand in shaping and disfiguring the nascent governments that would be born in Africa with vanguard parties not tolerating opposition. In a bid to stay in leading positions, as founding fathers of revolution, incumbent governments have used different tools, some very unorthodox, from brute force, genocides, governments of national unity and violent elections to stay in power and destroy opposition. This paper seeks to trace how Zimbabwe has fared in establishing a democratic government from Lancaster to the 2013 March referendum. Zimbabwe, following a Lancaster House Agreement C1979), like Kenya (1960), held elections in 1980, making R. G. Mugabe the first black Prime Minister and C. Banana the President. Some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the 1980 elections have been the only free and fair elections in Zimbabwe's history of election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democracy in Zimbabwe, the paper shall highlight the euphoria at 1980, read through gukurahundi of 1983, the unity accord of 1987, select parliamentary and presidential elections, the fast track land reform of 2002, the 2009 Government of National Unity as well as the 2013 constitution amendment. The study shall largely make use of desktop and interviews of ordinary Zimbabweans, politician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with regards to matters of governance.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post communist governments have struggled to establish democ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IALISM DEMOCRACY vanguard parties elections Lancaster House Agree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