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民和黄土的粒度组成及气候含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远云 李长安 +2 位作者 何葵 张序强 殷鸿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44,共4页
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省民和黄土采样和粒度分析结果的研究表明 ,民和黄土的粒度远大于兰州等地黄土的粒度。民和黄土 (粒径 >3 0 μm和 >5 0 μm的粗颗粒组分 )分别指示了冬季风强度变化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所激发产生的... 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省民和黄土采样和粒度分析结果的研究表明 ,民和黄土的粒度远大于兰州等地黄土的粒度。民和黄土 (粒径 >3 0 μm和 >5 0 μm的粗颗粒组分 )分别指示了冬季风强度变化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所激发产生的黄土物源区作用。高原表面的寒冻风化物和冰碛物等给民和黄土提供了可观的粗物质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气候 青藏高原 民和黄土 粒度分析 粗颗粒组分 黄土物源区
下载PDF
陇西民和黄土CaCO_3和有机碳总量的含量变化及其气候指标的局限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远云 李长安 +1 位作者 周嘉 殷鸿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9-104,共6页
民和黄土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交接部位,对气候反应较敏感.对该黄土1.87~0.70Ma BP段进行了CaCO3和有机碳总量(TOC)的采样分析.民和黄土CaCO3含量在5.89%~18.63%之间变化,平均11.41%;有机碳含量较低,在0.007%~0.452%之间,... 民和黄土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交接部位,对气候反应较敏感.对该黄土1.87~0.70Ma BP段进行了CaCO3和有机碳总量(TOC)的采样分析.民和黄土CaCO3含量在5.89%~18.63%之间变化,平均11.41%;有机碳含量较低,在0.007%~0.452%之间,平均0.088%.民和黄土中的CaCO3含量明显高于兰州、洛川和西安等地,而有机碳含量则远低于上述地区.黄土中CaCO3和有机碳含量变化反映了该区1 87 Ma BP以来气候变干冷的趋向.分别受复杂的CaCO3来源与类型、困难的采样、地区上的差异对比等和有机碳保存条件、沉积速率以及'埋藏效应'的影响,黄土中的CaCO3和有机碳的波动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最后指出,在实际应用中,黄土(特别是黄土高原西北部)中CaCO3和有机碳气候指标应结合其他环境指标共同使用,才能从中提取正确的古气候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西 民和黄土 青藏高原 CACO3 有机碳 局限性 碳酸钙 古气候
下载PDF
青海民和黄土1.87MaBP以来的气候演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世勇 谢远云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8期73-75,共3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民和黄土的磁化率、粒度、CaCO3和TOC等气候载体进行综合测试分析,可以将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1.90 Ma B.P.~0.70 Ma B.P. 段划分出7个气候阶段。对民和黄土的气候分析表明,1.10 Ma B.P.(民和黄土的L11黄土层)前...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民和黄土的磁化率、粒度、CaCO3和TOC等气候载体进行综合测试分析,可以将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1.90 Ma B.P.~0.70 Ma B.P. 段划分出7个气候阶段。对民和黄土的气候分析表明,1.10 Ma B.P.(民和黄土的L11黄土层)前气候差异较小,冬夏季风不强,对抗性较弱,黄土古土壤发育不明显,厚度较薄;1.10 Ma B.P.后,冬夏季风对抗性迅速增强,气候差异性增强。将民和黄土与其它地区以及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记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民和黄土的S8、S9和S10古土壤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21、23和25阶段较好地对应,而L9、L10和L11则分别对应22、24和26阶段。L11黄土层以下的黄土记录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可比性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演化 青藏高原 民和黄土 气候载体 深海氧同位素
下载PDF
民和黄土粗颗粒组分的气候意义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远云 李长安 黄长生 《江西地质》 1999年第2期81-84,共4页
民和黄土各粒径组分含量变化与磁化率曲线对比,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民和黄土>30μm的粗颗粒组分可以作为较敏感的东亚冬季风代用指标。明确了民和黄土粗颗粒组分与气候变化的良好对应关系。
关键词 民和黄土 粗颗粒组分 冬季风 气候意义 古气候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粒度组成及物质来源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远云 张序强 +1 位作者 何葵 李长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民和黄土进行粒度分析发现,民和黄土粒度组成与兰州、洛川和西安等地差别较大,其黄土粒度明显大于上述地区。传统地把民和黄土划分为黄土带的南部过于简单化,它忽略了因青藏高原隆升而激发产生的高原物源区作用,应将...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民和黄土进行粒度分析发现,民和黄土粒度组成与兰州、洛川和西安等地差别较大,其黄土粒度明显大于上述地区。传统地把民和黄土划分为黄土带的南部过于简单化,它忽略了因青藏高原隆升而激发产生的高原物源区作用,应将民和黄土归属于黄土与砂黄土的过渡带。青藏高原因冰川反复消融和磨蚀产生的砂尘为民和黄土提供了可观的粗物质补给。事实表明,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冰融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砂粉尘,不仅是高原腹地黄土区的主要物源,也是青藏高原边缘黄土的主要物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民和黄土 物质来源 粒度分析 黄土 黄土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