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民国公文的旧式套语及其简化进程 被引量:7
1
作者 侯吉永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5,共5页
民国公文多以套语来架构。旧式套语在标明公文层次起讫承转的同时,也是一种区分官署尊卑等级的语辞符号,一种权力修辞。旧式套语因圆滑取巧、繁复费解而屡遭讨伐。民国时期不断简化,却终难消除。这不仅在于公文文体本身催生套语,还在于... 民国公文多以套语来架构。旧式套语在标明公文层次起讫承转的同时,也是一种区分官署尊卑等级的语辞符号,一种权力修辞。旧式套语因圆滑取巧、繁复费解而屡遭讨伐。民国时期不断简化,却终难消除。这不仅在于公文文体本身催生套语,还在于集权政治造就公文的复制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公文 套语 简化
下载PDF
试述民国公文称谓格式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吉永 胡策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19,共3页
我国古代是一个身份等级社会。公文中的称谓,因为能够直接体现出官署之间的尊卑高下,契合了等级政制的需要,所以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形成格式规范而被严加恪守。发展至清,其格式之繁已臻于极致。及至民国,复杂的称谓格式却逆转... 我国古代是一个身份等级社会。公文中的称谓,因为能够直接体现出官署之间的尊卑高下,契合了等级政制的需要,所以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形成格式规范而被严加恪守。发展至清,其格式之繁已臻于极致。及至民国,复杂的称谓格式却逆转而下:渐趋简化,甚至解体。这个演变过程折射出我国公文“礼仪”让位于“效率”的现代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公文 称谓格式 演变
下载PDF
民国公文中人民诉求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述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期81-82,共2页
公文为临民治事之具,公文的制发与民无涉,这是中国古代公文的传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国公文制度将国民纳入公文作者系统,国民以公文为工具,表达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权利诉求,在公文制度上维护了"主权在民"的面子... 公文为临民治事之具,公文的制发与民无涉,这是中国古代公文的传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国公文制度将国民纳入公文作者系统,国民以公文为工具,表达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权利诉求,在公文制度上维护了"主权在民"的面子,在公文实践上也取得了一定实绩,是近代公文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遗产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公文 人民诉求 公文制度
下载PDF
试论自贡盐业档案中的民国公文
4
作者 戴中梁 张强 《昌吉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2-29,共8页
自贡市档案馆收藏有丰富的盐业档案,这些盐业档案中含有大量的民国公文。这些公文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机关间往来公文、机关与人民间的往来公文,财政部盐务总局、四川盐业管理局(后改为川康盐务管理局)、富荣两场公署及各自所辖分署便通... 自贡市档案馆收藏有丰富的盐业档案,这些盐业档案中含有大量的民国公文。这些公文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机关间往来公文、机关与人民间的往来公文,财政部盐务总局、四川盐业管理局(后改为川康盐务管理局)、富荣两场公署及各自所辖分署便通过这些公务处理川康盐区各种盐务。通过研究可知,盐业档案中的民国公文呈现出时代鲜明、关联性强以及不够严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 盐业档案 民国公文 类型 特点
下载PDF
试论民国公文缮写程式的演进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吉永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民国时期,我国公文的缮写程式,诸如抬头方式、字体程式,在"公文革命的呼声"中经历了一个由承袭而删汰、简化、改良的历史递嬗过程:由繁趋简,由各行规则到趋于一律。这个演进过程,折射出我国公文工具化、平等化、科学化的现代... 民国时期,我国公文的缮写程式,诸如抬头方式、字体程式,在"公文革命的呼声"中经历了一个由承袭而删汰、简化、改良的历史递嬗过程:由繁趋简,由各行规则到趋于一律。这个演进过程,折射出我国公文工具化、平等化、科学化的现代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公文 缮写程式
原文传递
简论民国公文的标点化转型 被引量:1
6
作者 侯吉永 丁晓昌 《档案》 2015年第9期5-11,共7页
民国公文的标点化进程滞后于文学,在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官方公文对新式标点的推行显得犹豫不决,既有意推广,又浅尝辄止,不断对新式标点进行删减和限制。官方公文标点化的成绩弱于白话文学,一则在于公文侧重消极修辞,二则在于公文... 民国公文的标点化进程滞后于文学,在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官方公文对新式标点的推行显得犹豫不决,既有意推广,又浅尝辄止,不断对新式标点进行删减和限制。官方公文标点化的成绩弱于白话文学,一则在于公文侧重消极修辞,二则在于公文标点的新旧衔接不能完全契合。虽然如此,民国公文的标点化转型仍然显示了其祛魅化、去神圣化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公文 标点化 转型
原文传递
漫谈民国公文装叙结构的演进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吉永 《档案》 2012年第6期15-19,共5页
民国时期的公文普遍采用装叙结构,但其装叙模式因为层层包裹眉目不清而在当时已经颇遭诟病。国民政府多次颁布方案厉行改革,其改革沿着两种思路进行,一是简化装叙结构,二是以分项叙述取代装叙结构。前者因未摆脱旧有结构模式而并未取得... 民国时期的公文普遍采用装叙结构,但其装叙模式因为层层包裹眉目不清而在当时已经颇遭诟病。国民政府多次颁布方案厉行改革,其改革沿着两种思路进行,一是简化装叙结构,二是以分项叙述取代装叙结构。前者因未摆脱旧有结构模式而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者经过讨论、试验和推广,在上世纪40年代末初见成效。从装叙结构到分项叙述的演进,让公文彻底摆脱了封建文书的窠臼,其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公文 装叙结构 演进 分项叙述
原文传递
论民国公文纸面结构的演进
8
作者 侯吉永 《档案》 2013年第5期18-24,共7页
民国前期公文的纸面结构多沿袭前清,上行下行区分森严,公文格式在纸面布局上呈现出一个权力关系图式。民国后期,公文纸面结构的演进呈现出一个由"各行规则"到"趋于一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包含了"去权力化&qu... 民国前期公文的纸面结构多沿袭前清,上行下行区分森严,公文格式在纸面布局上呈现出一个权力关系图式。民国后期,公文纸面结构的演进呈现出一个由"各行规则"到"趋于一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包含了"去权力化"的色彩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公文 纸面结构 演进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的公文盖印和署名模式
9
作者 陈艺璇 《秘书》 2016年第6期12-16,共5页
在1912年到1949年这三十多年的民国时期里,每一次政治制度的变革都会引发公文程式的调整。公文印章和署名是公文程式的重要构件,与政治制度关系密切。在整个民国时期,其发展过程呈现为波浪式前进的轨迹。
关键词 民国公文 公文盖印 公文署名
下载PDF
Contentious Discourses: Signifying on the Law in African American Writing
10
作者 Joyce Hope Scott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5年第4期181-193,共13页
African American narratives are peopled with subjectivities struggling to retrieve and reconstruct themselves as persons--and thus citizens--through and against American legal narratives, where personhood and citizens... African American narratives are peopled with subjectivities struggling to retrieve and reconstruct themselves as persons--and thus citizens--through and against American legal narratives, where personhood and citizenship are concerned. Thus, there was the problematic for blacks of how to apply citizenship to their corporeal existence when they were labeled as property. The historical legal narrative of America was constructed on the power of the dominant white elite to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a narrative of African American life other than that which they authorize, legislate, and narrate. To this end,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narratives in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treat the question of the legal status of African Americans or have it as a fundamental trope of struggle in the narrative. This idea suggests that the law's ability as a shaper and determinant of African American social identity, presets the narrative base for African American narrativ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s of separations", and African American narrative through a rereading of works of two contemporary novelists, Toni Morrison and Gloria Naylor. Their works, the author argue, are counter-positioned narratives that create contentious dialogue and elaborate the way in which segregationist codes and Jim Crow laws are grounded in the very nature of citizenship for African Americ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rican American narrative CITIZENSHIP chattel property counter-narrative law and slavery legal statu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