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四川基层社会诉讼话语变迁研究——以三台档案为依据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长宁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6-34,共9页
清代的诉讼多被学者称为冤抑诉讼。民国时期冤抑诉讼在多大程度上向近现代的权利诉讼转型,是一个亟待考察的问题。通过民国三台档案,可以看到冤抑诉讼与权利诉讼的话语并存于四川基层社会,两者并非二元对立,大量过渡类型的存在说明了两... 清代的诉讼多被学者称为冤抑诉讼。民国时期冤抑诉讼在多大程度上向近现代的权利诉讼转型,是一个亟待考察的问题。通过民国三台档案,可以看到冤抑诉讼与权利诉讼的话语并存于四川基层社会,两者并非二元对立,大量过渡类型的存在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要实现诉讼话语的变革,需要整个司法场域中的人们更新其常识与知识,并不能一蹴而就。通过对四川基层社会的诉讼话语变迁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看见基层社会在法制变革中滞后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而呈现出的独特面貌。这也可以作为考察中国法制近代化过程中内部张力真实存在的一个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四川 基层社会 诉讼话语 冤抑诉讼 权利诉讼
下载PDF
民国四川词坛考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文周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9-174,共6页
民国四川词坛可分为清末民初(1900-1919年)、新文化运动至抗战前(1919-1937年)、抗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37-1949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面貌特征。由于时代变化,与前代四川词坛相比,民国四川词坛在创作主体、创作状态、... 民国四川词坛可分为清末民初(1900-1919年)、新文化运动至抗战前(1919-1937年)、抗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37-1949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面貌特征。由于时代变化,与前代四川词坛相比,民国四川词坛在创作主体、创作状态、创作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新变。创作主体的新变,主要表现在词人身份的复杂化和抗战时期大批内地词人流寓四川两个方面。创作状态的新变,主要表现为词人因受知识储备、学词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而体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创作特征。词作内容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对抗战的抒写及以词参与《沁园春》唱和两方面。民国四川词坛不仅继承了四川前代的词学传统,发扬了杜诗精神,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词学批评理论。民国四川词坛,在四川词史、民国词史和民国四川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四川词坛 发展历程 新变 意义 地位
下载PDF
民国四川凉山地区垦殖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郎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5-58,共4页
四川大小凉山地区的垦殖源于西汉,元、明、清各朝均有发展。迨及民国,凉山地区仍然存在垦殖,大致有官屯、商屯两种类型。垦殖对近现代凉山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就此试加评述。
关键词 民国四川 垦殖 述评 政治 奴隶主 彝族 社会 鸦片种植 国民党统治时期 民国初年
下载PDF
民国四川的“新式婚礼”
4
作者 李泽民 《四川档案》 2010年第2期34-35,共2页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四川成都,重庆等城市,青年男女相互交往不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趋向开放,并不同程度获得婚姻自主权,新式婚制及文明婚礼从而得到流行与传播。
关键词 民国四川 婚礼 婚姻自主权 四十年代
下载PDF
赵熙佚文 林思进墨迹——民国四川墓志铭丛谈之一
5
作者 向黄 《文史杂志》 2007年第4期75-76,共2页
香宋老、清寂堂,赫赫大名天下扬; 《马母葬识》二贤著,蝉翼、乌金留墨香. 上面是我在丙戌春得到的四川民国时期墓志铭拓片《马母葬识》之后所写的韵句.民国墓志铭实物,因为频频战乱、开发建设等等原因,它实际早已是零落飘散,几至湮没... 香宋老、清寂堂,赫赫大名天下扬; 《马母葬识》二贤著,蝉翼、乌金留墨香. 上面是我在丙戌春得到的四川民国时期墓志铭拓片《马母葬识》之后所写的韵句.民国墓志铭实物,因为频频战乱、开发建设等等原因,它实际早已是零落飘散,几至湮没无闻.能够得到这一时期的墓志铭拓片,尤其是名家、名手所撰、所书、所刻、所拓,实在是我辈的福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四川 墓志铭 佚文 赵熙 墨迹 民国时期 拓片
下载PDF
两件由成都“五老七贤”撰写的墓志铭——民国四川墓志铭丛谈之三
6
作者 向黄 《文史杂志》 2007年第6期74-77,共4页
何谓“五老七贤”?这是民国时期生活或寓居在成都的一批耆宿的统称。他们中有前清的状元、进士、举人、知府、翰林、御史,也有“一生不做官,桃李满全川”的教育家,总之是一拨没有实际官职,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遗老闲人。这里... 何谓“五老七贤”?这是民国时期生活或寓居在成都的一批耆宿的统称。他们中有前清的状元、进士、举人、知府、翰林、御史,也有“一生不做官,桃李满全川”的教育家,总之是一拨没有实际官职,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遗老闲人。这里介绍的两件墓志铭就是由他们中的两位——方旭与徐炯分别撰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铭 民国四川 撰写 成都 民国时期 教育家
下载PDF
一件集文、书、篆、刻、拓、石六美的墓志铭——民国四川墓志铭丛谈之二
7
作者 向黄 《文史杂志》 2007年第5期77-78,共2页
这是一件十余年前得到的民国墓志铭拓片,包括篆盖、铭文两部分。这件作品汇集了数位名家名手的智慧和劳动,堪称六美,应当说是四川民国墓志铭的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关键词 民国四川 墓志铭 作品 铭文
下载PDF
民国防区制时代四川的反缠足努力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兴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105,共13页
民国四川的缠足状况与不缠足努力甚少为学界关注 ,本文依据地方档案和报刊资料 ,初步重建 1917- 1935年四川“防区制时代”以官方为主的反缠足努力 ,并通过考察此后四川妇女的缠足情况来验证反缠足努力之成效 ,希望能对整个近代四川不... 民国四川的缠足状况与不缠足努力甚少为学界关注 ,本文依据地方档案和报刊资料 ,初步重建 1917- 1935年四川“防区制时代”以官方为主的反缠足努力 ,并通过考察此后四川妇女的缠足情况来验证反缠足努力之成效 ,希望能对整个近代四川不缠足运动的大致进程有更为连贯和全面的认识。与过去“军阀落后”的既定认知相反 ,防区制时代四川一些军事主政者对妇女缠足问题比较关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缠足 民国四川 四川军伐 思想与社会
下载PDF
民国初年四川的反缠足活动(1912-1917)——以官方措施为主的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兴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0-121,共2页
民国四川的缠足状况与不缠足努力甚少为学界关注。依据地方档案和报刊资料 ,可初步重建 1 91 2 - 1 91 7年以官方为主的反缠足努力。晚清开始的从劝到禁的进程在民初得到延续 ,但政治权势的变更导致已经被打压到边缘的东西又变成可以重... 民国四川的缠足状况与不缠足努力甚少为学界关注。依据地方档案和报刊资料 ,可初步重建 1 91 2 - 1 91 7年以官方为主的反缠足努力。晚清开始的从劝到禁的进程在民初得到延续 ,但政治权势的变更导致已经被打压到边缘的东西又变成可以重新讨论的问题 ,在究竟以官力禁罚为主还是以劝导为主 ,以及劝导之责主要在民间士绅还是仍由官方进行等方面 ,民国初年出现了分歧。一段时期内曾出现民间反复要求官方严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缠足 民国四川 思想与社会 政府与士绅
下载PDF
民国川政统一后四川省首届县长考试述论
10
作者 王玉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4,共7页
1937年1月,四川省政府举行首届县长考试。此次县长考试是川省政府依国民政府中央法令推进的人事调整,希望表达对中央的拥护,而国民政府也希望借此强化对川省的控制。但此次县长考试应试者众,及格者少,且迟迟得不到任用,与刘湘委任大批... 1937年1月,四川省政府举行首届县长考试。此次县长考试是川省政府依国民政府中央法令推进的人事调整,希望表达对中央的拥护,而国民政府也希望借此强化对川省的控制。但此次县长考试应试者众,及格者少,且迟迟得不到任用,与刘湘委任大批县政人员训练所毕业者为县长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加剧了外界对刘湘时期县政人事的质疑。可以说此次县长考试渗透着川省与中央两种势力的相持博弈,是刘湘时代川省人事步入中央轨道的一次重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政治 民国四川 县长考试
下载PDF
民国四川地震灾害与政府救灾政策探略--以1933年的叠溪地震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力壮 刘君 徐学初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8,共6页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而在历史上,四川就是一个地震频发且震灾烈度较大的地区。该文以1933年叠溪大地震为例,从灾害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叠溪地震可分为地震灾害和因地震造成山体崩塌而形成的堰塞湖溃决...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而在历史上,四川就是一个地震频发且震灾烈度较大的地区。该文以1933年叠溪大地震为例,从灾害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叠溪地震可分为地震灾害和因地震造成山体崩塌而形成的堰塞湖溃决引发的洪水灾害两部分,详述了叠溪大地震给四川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特别是国民政府表现出来的反应迟缓,救灾措施不得力,不仅当时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内中蕴含的历史经验教训,亦多引人深思之处,留给我们今天抗震救灾宝贵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四川地震灾害 叠溪大地震 政府救灾政策
原文传递
民国四川佛教期刊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红丽 《法音》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39,共5页
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佛教界出现了一股文化的热潮,有一大批佛教期刊也伴随时代风潮产生、发展起来。《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与《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两套丛书收集与整理了民国时佛教期刊,为当今的佛教... 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佛教界出现了一股文化的热潮,有一大批佛教期刊也伴随时代风潮产生、发展起来。《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与《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两套丛书收集与整理了民国时佛教期刊,为当今的佛教界与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影响与价值是有目共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文献 民国四川 佛教 文化思潮 学术界 集成 丛书
原文传递
《民国四川话英语教科书》
13
《龙门阵》 2016年第5期88-88,共1页
这是一本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话教材。是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医生给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生学习四川话编写的英语教材,1917年由华西协合大学出版。当‘土气’的四川话遇上“洋气’的英语,会是怎样一幅情景?“你叫啥子名字?”
关键词 英语教科书 民国四川 华西协合大学 英语教材 医科学生 英文版 创始人 学习
原文传递
《民国四川话英语教科书》
14
作者 启尔德 《龙门阵》 2015年第11期77-78,共2页
这是一本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话教材,是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医生给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生学习四川话编写的英语教材,1917年由华西协和大学出版。当“土气”的四川话遇上“洋气”的英语,会是怎样一幅情景?
关键词 英语教科书 民国四川 华西协合大学 英语教材 医科学生 英文版 创始人 学习
原文传递
《民国四川话英语教科书》
15
《龙门阵》 2016年第3期72-72,共1页
这是一本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话教材,是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医生给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生学习四川话编写的英语教材,1917年由华西协合大学出版。当“土气”的四川话遇上“洋气”的英语,
关键词 英语教科书 民国四川 华西协合大学 英语教材 医科学生 英文版 创始人 学习
原文传递
《民国四川话英语教科书》
16
作者 启尔德 《龙门阵》 2016年第4期94-94,共1页
这是一本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话教材,是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医生给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生学习四川话编写的英语教材,1917年由华西协合大学出版。当“土气”的四川话遇上“洋气’的英语,会是怎样一幅情景?
关键词 英语教科书 民国四川 华西协合大学 英语教材 医科学生 英文版 创始人 学习
原文传递
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抗战史料介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小彬 《四川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四川省档案馆 档案史料 抗战 馆藏 民国四川 政府机构 西康省 秘书处 省政府
下载PDF
民国川省土匪、袍哥与军阀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56-60,共5页
民国年间四川社会,军阀混战、袍哥横行、土匪猖獗,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三大社会问题.他们的活动与整个民国四川史相始终,其势力和影响波及经济、文化、行政各个领域.本文试图从社会史的角度,以民国川省军阀、土匪、袍哥三位一体的事实,以... 民国年间四川社会,军阀混战、袍哥横行、土匪猖獗,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三大社会问题.他们的活动与整个民国四川史相始终,其势力和影响波及经济、文化、行政各个领域.本文试图从社会史的角度,以民国川省军阀、土匪、袍哥三位一体的事实,以及他们相互勾结的背景、条件、过程、心态及其影响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匪 军队 部队 重庆 军阀统治 四川社会 民国四川 军阀混战 民国年间 过程
下载PDF
论四川军政府
19
作者 许增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63-69,共7页
辛亥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四川总督赵尔丰,慑于革命形势,在成都绅商斡旋之下,将政权交与四川谘议局议长蒲殿俊。1911年11月27日,成都宣告独立,成立了以蒲殿俊、原新军第17镇统制朱庆澜分任正副都督的大汉四川军政府。可是。
关键词 军政府 民国四川 同盟会 赵尔丰 哥老会 政策措施 成都 武昌起义 资产阶级 积极作用
下载PDF
地方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冲突与互助:1936年《川行琐记》风波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东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6,共11页
从晚清到民国,思想界关于"国家"和"地方"关系的认知经过了一个转变过程。概言之,国家观念和地方观念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互不相容,而是既有冲突又有互助,在冲突中亦潜存互助。本文以1936年《川行琐记》一文在四... 从晚清到民国,思想界关于"国家"和"地方"关系的认知经过了一个转变过程。概言之,国家观念和地方观念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互不相容,而是既有冲突又有互助,在冲突中亦潜存互助。本文以1936年《川行琐记》一文在四川言论界引发的风波为例,讨论国民政府入川初期国家观念如何刺激了川人地方观念的增强,而地方观念又是如何借助于国家观念得以表达的,由此展示出二者在多种层面上的复杂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观念 地方观念 民族意识 民国四川 地方中央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