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没有精神,校庆何为?——民国教育家的大学校庆观
1
作者 王建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5,208,共7页
以民国教育家在大学校庆中的讲话为基本材料,分析他们对大学校庆的价值、目的、功能的看法,进而分析他们在大学校庆中展示大学精神的动力来源。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大学校庆 大学精神
下载PDF
论民国教育家的社会资本——以张伯苓、陶行知为例
2
作者 刘大伟 《生活教育》 2015年第3期21-24,共4页
教育家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可以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推进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张伯苓、陶行知两位教育家的个案分析,从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角度分析这三要素对于教育家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重... 教育家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可以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推进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张伯苓、陶行知两位教育家的个案分析,从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角度分析这三要素对于教育家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认为教育家应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利用好校友资源及注重学校的异质互动,才能真正地为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社会资本 张伯苓 陶行知
下载PDF
民国三代教育家及其历史使命 被引量:2
3
作者 葛畅 吴黛舒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7-41,共5页
根据时间顺序和对教育作用和影响的不同,民国教育家可以大体分为三代:清末民初时期,第一代教育家开拓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起步起到思想先导作用;20世纪20年代前后,第二代教育家承袭上一代教育家的路线并拓宽了具体的... 根据时间顺序和对教育作用和影响的不同,民国教育家可以大体分为三代:清末民初时期,第一代教育家开拓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起步起到思想先导作用;20世纪20年代前后,第二代教育家承袭上一代教育家的路线并拓宽了具体的教育领域,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层面进行了创造和突破;30年代左右,随着教育学科的不断完善,第三代门类教育家出现并活跃,他们成为了我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学科泰斗和权威。三代教育家的教育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一,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中,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现代教育 知识结构 历史使命
下载PDF
民国教育家邰爽秋 与妻子黄季马的离婚风波
4
作者 周利成 《各界》 2020年第13期94-96,共3页
邰爽秋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平民教育学家,与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并称“四大怪杰”。说他人怪,不仅在于他抛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入农村办学,推行平民教育,还在于他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土布衣裳,倡导“土布运动”。但也正是因此,妻子黄季马... 邰爽秋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平民教育学家,与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并称“四大怪杰”。说他人怪,不仅在于他抛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入农村办学,推行平民教育,还在于他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土布衣裳,倡导“土布运动”。但也正是因此,妻子黄季马两次提出离婚,最终导致二人婚姻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邰爽秋 晏阳初 陶行知 梁漱溟 土布 离婚 民国教育家 平民
原文传递
民国教育管理名家刘百川的小学校长角色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金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3,共2页
民国教育管理名家刘百川的校长角色论植根于其丰富的一线管理实践。刘百川提出:优良的校长应该是充满实干精神的教育者,关注管理实效;优良的校长应该是学术领袖,注重研究,引领教师研究;优良的校长应该是民主与法治精神的践行者。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民国教育管理名家 刘百川 《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 实干精神 学术领袖 教育行政学术化” 研究型管理者
下载PDF
“七部课程”理论:黄溥对民国中等教育的独特贡献
6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49,共3页
黄溥是民国时期华中地区公认的中学教育权威,曾两度赴美研修教育学,担任中学校长十年。他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富有独创性的"七部课程"理论。他认为,中学生生活的需要与中学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七项:健康、基本知识、... 黄溥是民国时期华中地区公认的中学教育权威,曾两度赴美研修教育学,担任中学校长十年。他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富有独创性的"七部课程"理论。他认为,中学生生活的需要与中学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七项:健康、基本知识、良好的德性、职业、公民训练、家庭职分、正当的娱乐,因此中学的课程应分为七部:健康部、文艺部、德育部、职业部、公民部、家政部和娱乐部。其理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矫正了"以学科为中心"、"教育与生活相脱离"、"学校与社会相隔绝"的流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黄溥 “七部课程”理论 雅礼中学 “人文主义” “唯实主义”
下载PDF
男性幼儿教师的身份确认与职业成长:来自六大教育家的开创性研究
7
作者 李晓华 贺鲸璇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4-81,共8页
民国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戴自俺、孙铭勋都比较关注男性幼儿教师问题,他们对男性幼儿教师身份的合理性、男性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男性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男性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均进行了讨论。民国教育家一致同... 民国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戴自俺、孙铭勋都比较关注男性幼儿教师问题,他们对男性幼儿教师身份的合理性、男性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男性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男性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均进行了讨论。民国教育家一致同意男性幼儿教师具有身份的合理性,提出男性幼儿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并明确了男性幼儿教师的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男性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方面,民国教育家普遍强调男性幼儿教师应注重知识、技能和品德修养,张宗麟和张雪门还提出要对从事行政工作的男性幼儿教师进行专门的职后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教育家 男性幼儿教师 幼稚园 幼稚师范学校
下载PDF
梁漱溟:中学教育应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
8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4,共3页
梁漱溟曾有过三次从事中学教育实践的经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动机是解决人生问题及由人生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他对中国教育的流弊感到苦闷,希望通过办学与青年为友,也是自己求友。认为教育改造的方向是让学生拿出他们的心思、耳目... 梁漱溟曾有过三次从事中学教育实践的经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动机是解决人生问题及由人生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他对中国教育的流弊感到苦闷,希望通过办学与青年为友,也是自己求友。认为教育改造的方向是让学生拿出他们的心思、耳目、手足的力量,来做他们自己的生活。他在担任广东省立一中校长时曾提出改造学校的十条具体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梁漱溟 广东省立一中 曹州中学 勉仁中学 生活教育
下载PDF
“湟中雄伟,英才绵绵”:王文俊及其“教育学校”
9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0,共3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王文俊创办了甘肃湟川中学,秉持"整体教育"的主张,致力扭转以知识为中心的办学模式。王文俊将"多育"并重的理念落到实处;以身作则,倡导并建立了好学研究、热爱读书、热爱运动的优良校风;注重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王文俊创办了甘肃湟川中学,秉持"整体教育"的主张,致力扭转以知识为中心的办学模式。王文俊将"多育"并重的理念落到实处;以身作则,倡导并建立了好学研究、热爱读书、热爱运动的优良校风;注重课外活动,将其纳入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之中;注重群体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关注学生的自我教育,强调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整体教育 “多育”并重 教育学校” 群体教育 湟川中学 王文俊
下载PDF
童伯章:民初“苏南五中”盛绩的缔造者 被引量:4
10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4-56,共3页
童伯章于1913年被任命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长。童伯章继往开来,使省立五中校务蒸蒸日上,成绩斐然。童伯章是民国初期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他治校有方,教学有术,重视艺术。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童伯章 江苏省立第五中学:《五中杂志》
下载PDF
A Glimpse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viet Specialists in the PRC:1949–1955
11
作者 Yuri M.BATURIN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年第2期141-160,共20页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so-called“starting point”when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ccesses in China were in their infancy,and t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insight on how various challenges were overc...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so-called“starting point”when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ccesses in China were in their infancy,and t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insight on how various challenges were overcome in their development.The period under review is 1949–1955.Th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period was obtained from Soviet archives and special literature.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e of affair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in the early years of its formation,focusing on education,science,industry(including military),communications,and rail transport.The second part turns to the Soviet specialists working in the PRC during these years,focusing on their profession,number,cities of residence and living conditions.Issues regarding Chinese specialists’internship i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USSR)are also touched upon.The article selects several lesserknown areas in which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very weak post-wa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origins of the most import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ontemporary PRC,thereby contributing to readers’understanding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viet Union SPECIALISTS SCIENCE education INDUSTRY
下载PDF
Immigration and Liberal Egalitarianism
12
作者 Jorge M. Valadez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3期165-179,共15页
My principal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what position liberal egalitarians should take regarding the issue of immigration. Given that liberal egalitarians grant central importance to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My principal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what position liberal egalitarians should take regarding the issue of immigration. Given that liberal egalitarians grant central importance to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the moral equality of all persons, their rejection of restrictive immigration policies appears to follow from these central normative commitments. Liberal egalitarians such as Joseph Carens and Phillip Cole have argued that those who are committed to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moral equality should advocate for an open borders position in immigration. I argue that it is a serious mistake for liberal egalitarians to advocate open national borders and that borders should instead be strategically regulated to reduce global economic inequalities through immigration policies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d into development programs for the poorest and most vulnerable countries. Open borders would create an open market for immigration slots to choice countries of destination, which out of practical necessity would have to delimit the number of new immigrants. It is well known in migration studies that those who are more educated, young, and have more resources are more likely to migrate than the very young, the elderly, the infirm, and the poorest individuals. Those left behin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ffer serious negative consequences from the emigration of the most highly educated, capable, and talented individuals in their society. I then argue that liberal egalitarians should grant particular moral consideration to the world's poorest and most vulnerable and that immigration policies strategically designed to prioritize their needs are actually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dual commitments of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moral equality than an open borders position. I propose three principles of global justice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liberal egalitarianism that should guide transnational moral obligations. I end the paper by arguing that two of these principles can be used to justify restricted immigration policies that would enabl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partially discharge some of their moral obligation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le enhancing the autonomy of the world's most vulnerable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IGRATION global justice open borders MIGRATION liberal egalitarian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