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国民法”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差异 |
陈传法
李素贞
宋保仁
|
《河北法学》
|
2000 |
2
|
|
2
|
民国民法中离婚权利的司法实践——以新繁县司法档案案例为线索 |
刘昕杰
|
《北方法学》
|
2010 |
6
|
|
3
|
进步中的退守——《中华民国民法典·亲属编》立法之痛 |
龚含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6 |
0 |
|
4
|
民国民法典的制定:复合立法机构的组织与运作 |
张生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5
|
从一田二主到永佃权——清末民国民法对永佃制的继承和改造 |
邹亚莎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6
|
《中华民国民法》“第一条”的源流与功能 |
张生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7
|
《民法·亲属编》实施初期的妻妾身份之争——以广州《越华报》案件报道为中心的观察 |
胡雪莲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8
|
20世纪初中国民法社会化之中西差异探析 |
张丽霞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1931—1937年民国四川基层女性研究——以民国荣县档案为例 |
杨敏
|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人格权立法历程对民法典编纂的影响 |
吴刚
|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1
|
不可承受之重:民国法典编纂时刻的习惯调查 |
陈斌
|
《西部法学评论》
|
2020 |
4
|
|
12
|
民国时期离婚制度与司法实践——以江北县司法档案中的离婚案件为据 |
王申萌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22 |
3
|
|
13
|
不证不明:民国时期的“证婚”研究 |
徐天娜
|
《民国研究》
CSSCI
|
2018 |
1
|
|
14
|
制定民法典的体系选择——师从《德国民法典》的历史必然性 |
龙庆兰
|
《新东方》
|
2001 |
0 |
|
15
|
物权逻辑与社会本位——民国永佃权制度的价值意蕴与规则展开 |
李文军
|
《法律史评论》
|
2011 |
0 |
|
16
|
民国初年女儿财产继承权的保障 |
王博雅
|
《西部学刊》
|
2022 |
0 |
|
17
|
吴经熊的民法理论与实践 |
陈怡玮
|
《法律史评论》
|
2024 |
|
|
18
|
南京国民政府家族制度立法探讨——以《亲属法》《继承法》为中心 |
易青
|
《民国研究》
CSSCI
|
2014 |
2
|
|
19
|
民初民事习惯调查的勃兴与民间规范的式微 |
马建红
|
《法律史评论》
|
2016 |
0 |
|
20
|
20世纪的中国法制建设和发展 |
孟文理
曾见
|
《中德法学论坛》
|
200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