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育何种新儿童:基于边缘史料透视民国电影中的教育理念
1
作者 申国昌 周璇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4期47-60,共14页
民国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高呼塑造新儿童以救中国,社会萌发多元教育理念并衍生一批教育影片。虽然影片四散遗失,但可以从记载摄制、放映信息的边缘史料中透视民国电影中的教育理念:儿童影片呈现“发现儿童”的教育理念,关注儿童的独立价... 民国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高呼塑造新儿童以救中国,社会萌发多元教育理念并衍生一批教育影片。虽然影片四散遗失,但可以从记载摄制、放映信息的边缘史料中透视民国电影中的教育理念:儿童影片呈现“发现儿童”的教育理念,关注儿童的独立价值与多元需求;科学影片呈现“学术崇真”的教育理念,关注儿童科学素质的养成;童子军影片与国防影片呈现“忠勇卫国”的教育理念,关注儿童国防意识的树立。民国电影不仅有娱乐功能,还有教育功能,致力于培育有独立人格、科学精神和爱国信仰的新儿童。教育史学界要关注教育图像史研究,利用边缘史料重摹历史;同时我们也要抓住当今数字化机遇,开辟“寓教于影”的育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儿童教育影片 边缘史料 教育图像史 教育理念
下载PDF
“民国电影史”的合法性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石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14-117,202,共4页
民国电影史作为民国社会总体史、文化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后人观察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一个特殊视角,而在面对文本缺失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强调电影史研究方法的转变。针对民国史料,南京的第二档案馆拥有大量丰富的优势资源,尤... 民国电影史作为民国社会总体史、文化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后人观察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一个特殊视角,而在面对文本缺失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强调电影史研究方法的转变。针对民国史料,南京的第二档案馆拥有大量丰富的优势资源,尤其是从政府职能和管理的角度来确认国民党、民国政府对电影的审查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史学研究 民国史料
下载PDF
民国电影:概念认定与历史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道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06-113,202,共8页
只有在对中华民国史与民国文化文学研究以及中国早期电影研究与中国电影通史观念等进行不断讨论与反复观照的过程中,才能为民国电影的概念认定与历史建构获取相应的合法性并发挥预期的有效性。同样,只有充分尊重民国历史与民国电影的丰... 只有在对中华民国史与民国文化文学研究以及中国早期电影研究与中国电影通史观念等进行不断讨论与反复观照的过程中,才能为民国电影的概念认定与历史建构获取相应的合法性并发挥预期的有效性。同样,只有充分尊重民国历史与民国电影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延展性,通过对历史现场的回归与电影生态的还原,才能发见民国电影自身的多重张力,寻求理论与历史话语的创新。一条可能的路径的是:将此前的党派之争与革命史观转向更加宽容的国族体验与民国想象,在汗牛充栋的史实与事实中重建基本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民国电影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概念认定 历史建构 中华民国 中国电影
下载PDF
民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批判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栋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124,共5页
民国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美学及文化含义。对民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批判,既是对这一特殊电影历史时期的重新认识,更是对民族电影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民国电影的美学特质充满着现实主义的批判热情... 民国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美学及文化含义。对民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批判,既是对这一特殊电影历史时期的重新认识,更是对民族电影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民国电影的美学特质充满着现实主义的批判热情,又在众声喧哗的嘈杂中思路不清;民国电影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与人文关怀,对底层民众的悲欢离合有真切的体认与表达,但缺乏较为宏观的文化视野与思维高度,在文化价值观上失之于琐碎;民国电影"文以载道",承载着社会教化、救亡与解放等历史使命,同时也在沉重的文化包袱中乏力地呐喊,无力地抗争。民国电影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塑造了一个个勤劳、坚韧、不屈的中国人形象,并间接地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刻画,然而在这种充满韧性与耐性的表象下则是一个痛楚无助的民族的灵魂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民国电影 现实主义美学 文化价值观 文以载道 国家形象
下载PDF
水银灯下的阴影——民国电影的互文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磊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3期7-13,161,共7页
电影的互文性,指的是不同形态的文本之间所呈现的相互复制、相互映现、相互借鉴的同构性特征。电影,正如巴赞所言,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而只能不断地抵近现实。然而,电影的创作从来就不仅源于作为社会存在的"第一现实",它还来... 电影的互文性,指的是不同形态的文本之间所呈现的相互复制、相互映现、相互借鉴的同构性特征。电影,正如巴赞所言,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而只能不断地抵近现实。然而,电影的创作从来就不仅源于作为社会存在的"第一现实",它还来自于文学、戏剧、舞蹈这些不同的叙述话语体系。有时它还来自电影创作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事件。有时它们甚至比现实本身更离奇、更精彩甚至更真实。就像身处逆境中的电影演员艾霞吞食了鸦片告别人世,她的悲剧人生被写成剧本《新女性》(1933)搬上银幕。生活中的艾霞变成了银幕上的"韦明",而扮演韦明的阮玲玉在复制艾霞的人生故事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间重蹈了前者的覆辙,在电影中预演了自己的悲情人生,成为了"第二个艾霞"。电影与现实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电影的历史就是在这样互文性的演进中交替呈现,不断翻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互文性 艾霞 阮玲玉
下载PDF
民国电影史研究随想 被引量:1
6
作者 郦苏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4期49-51,共3页
民国电影以民国视野为核心,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微观研究、心态研究、文本研究和考古研究等,为民国电影甚至整个中国电影史学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民国电影 微观研究 心态研究 文本研究 考古研究
下载PDF
民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春花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4-99,共6页
民国电影在1930年代革故鼎新,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高峰时刻"。其间"左翼电影"与"软性电影"的论争,立体表征了民国电影悖反式的现代性结构:资本主义启蒙与社会主义革命、市民精神与阶级政治的二位... 民国电影在1930年代革故鼎新,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高峰时刻"。其间"左翼电影"与"软性电影"的论争,立体表征了民国电影悖反式的现代性结构:资本主义启蒙与社会主义革命、市民精神与阶级政治的二位一体。1930年代的民国电影尚未形成一种真正主体性的现代性意识。抗日战争后民国电影融会古典美学与启蒙思想,确立了兼具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与普世性的本土电影传统,并创造出《小城之春》等世界经典。民国电影缔造的现代性美学范式,一直影响着新中国的电影创作,并成为一种挑战新中国革命主流电影文化的潜话语,作为一个本土化的现代性电影传统,是当代中国电影重构核心价值观及文化主体性的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现代性 市民空间 本土化 主体性
下载PDF
珍贵的有声语料:民国电影资料中的东北方言口语
8
作者 欧阳国亮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8-70,共3页
民国时期流传至今的若干有声电影资料如故事片、纪录片,记录有大量的东北方言口语语料。统计分析发现,这些语料能覆盖大部分常用字词,由此可以透视民国时期东北方言的基本面貌,同时也为研究民国以来东北方言若干演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口... 民国时期流传至今的若干有声电影资料如故事片、纪录片,记录有大量的东北方言口语语料。统计分析发现,这些语料能覆盖大部分常用字词,由此可以透视民国时期东北方言的基本面貌,同时也为研究民国以来东北方言若干演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口语语料,因此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对这些语料进行整理,应当遵循整理研究并举、开发利用相继的基本原则,使它们既能为学术研究所用,也能为服务社会文化生活所取,真正实现其多维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东北方言 口语语料 语料价值 语料整理
下载PDF
论海外民国电影史的研究现状和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廖金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18-120,143,共4页
民国电影作为一个电影研究的"次领域",相较于电影研究既有的概念,它可能同时牵涉到"国家电影"、象是"中国电影"与特定时期电影、象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从当下中国、香港与台湾的电... 民国电影作为一个电影研究的"次领域",相较于电影研究既有的概念,它可能同时牵涉到"国家电影"、象是"中国电影"与特定时期电影、象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从当下中国、香港与台湾的电影发展而言,这个领域或也可与近十几年来普遍使用的"华语电影"的概念相辅相成。民国电影研究领域的可能发展,或可借镜中国之外、近二十年来有关中国电影史、华语电影等相关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议题设定、理论依据、方法策略上的思考;当然,另一方面,民国电影的研究,如何与当下数字化时代、全球化情境里中国电影的发展,激发积极的对话,也是它眼前最重要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深度历史描述 脉络分析 经典建构 史料影像数据库 创意纪录片
下载PDF
“民国电影”研究的重要性与概念界定
10
作者 陈山 蒋敏(整理) 施丽佳(整理)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537-543,共7页
一、“民国电影”研究的重要性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专家主题发言正式开始。今天很荣幸请到了海内外对民国电影研究很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到会,就民国电影研究现状的一些想法和打算进行交流,还有对南艺研究院民国电影研究所教学... 一、“民国电影”研究的重要性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专家主题发言正式开始。今天很荣幸请到了海内外对民国电影研究很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到会,就民国电影研究现状的一些想法和打算进行交流,还有对南艺研究院民国电影研究所教学和研究的建设来发表自己的高见。我的身份也很复杂,首先,我代表南艺的民国电影研究所向到会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专家,表示我个人的和学校的诚挚谢意,谢谢大家到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概念界定 重要性 南艺 研究现状 来宾 研究所
下载PDF
“民国电影”概念的正名
11
作者 李道新 季晓宇(整理) 蒋敏(整理)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578-584,共7页
一、“民国电影”的概念界定与历史建构事实上在我看来,对民国电影的概念认定以及对民国电影的历史建构两个层面,需要在民国史、民国文学以及中国早期电影和中国电影这样的一个学科观照当中来彼此阐发、相互补充,因为只有这样,民国电影... 一、“民国电影”的概念界定与历史建构事实上在我看来,对民国电影的概念认定以及对民国电影的历史建构两个层面,需要在民国史、民国文学以及中国早期电影和中国电影这样的一个学科观照当中来彼此阐发、相互补充,因为只有这样,民国电影这个概念及其历史叙述的合法性,并且发挥它的有效性,所以从这样的一个前提出发,我将从三个角度来探讨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历史建构 中国早期电影 概念认定 历史叙述 民国文学 民国 概念界定
下载PDF
民国人与民国电影——“民国电影中的时尚、文化与精神”学术论坛总结发言
12
作者 陈丹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3期3-6,共4页
民国电影让人有很多感慨。民国电影是简单、率性的,它是市场的,而非宣传的;是娱乐的,而非政治的;是自主的,而非控制的。民国电影史几乎就是上海电影史。
关键词 民国电影 市场 娱乐 自主
下载PDF
现代歌诗复兴视野中的民国电影“再民族化”考论
13
作者 王潇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35-140,共6页
处在启蒙与国家现代性主潮中的民国电影,其整体艺术中的歌诗美学及其“再民族化”性质长期被文学史与电影史所区隔。在民国电影由无声向有声的历时拓进中,歌诗的始终在场表明:它超越了声音媒介的歌唱属性,并具有独立之视域同电影演绎“... 处在启蒙与国家现代性主潮中的民国电影,其整体艺术中的歌诗美学及其“再民族化”性质长期被文学史与电影史所区隔。在民国电影由无声向有声的历时拓进中,歌诗的始终在场表明:它超越了声音媒介的歌唱属性,并具有独立之视域同电影演绎“再民族化”的互文史。此外,共时系统的现代歌诗视域下的电影在歌性与电影语言及修辞之辨、诗性与电影美学意境延展等实在本体之维的内涵构建,亦揭橥出它们在古今通变、革命与启蒙等关系本体之维的“再民族化”本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歌诗 民国电影 “再民族化” 现代性语境
下载PDF
从伯克利藏中国电影期刊看民国电影发展及社会文化变化
14
作者 周欣平 《天禄论丛》 2020年第1期249-267,共19页
本文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2015年购得的方保罗中国电影档案和他在这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审视了该馆藏中大量精美的民国电影杂志,追溯了中国电影历史。通过对这些电影期刊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本文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2015年购得的方保罗中国电影档案和他在这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审视了该馆藏中大量精美的民国电影杂志,追溯了中国电影历史。通过对这些电影期刊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分析描述了电影档案如何记录和观察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重现了民国时期中国电影史上一些鲜明而生动的历史事件,展示了民国电影史料方面的一些珍贵藏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期刊 方保罗 方保罗中国电影资料特藏
下载PDF
民国电影《春潮》海报中女性“摩登”形象的符号学解读
15
作者 龙奕柯 朱文涛 《包装世界》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作为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表征,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变迁。本文通过历史语境的还原与符号学的分析,将这一时期电影海报中极具代表性的摩登女性形象进行解读,从而还原此时的审美风尚、女性地位与社会文化观念流变。
关键词 民国电影海报 女性形象 符号学
下载PDF
上海民国电影资源现状之我见
16
作者 程健 何剑叶(整理) 《天禄论丛》 2020年第1期239-248,共10页
本文综述了与上海民国电影有关的书面资源、电影资料馆藏资源、网络电影资源,以及北美图书馆馆藏资源,并通过这四个方面的介绍,评介了与上海有关的民国电影资源的现状,对这些稀见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和为研究者提供便利的检索与使用提出了... 本文综述了与上海民国电影有关的书面资源、电影资料馆藏资源、网络电影资源,以及北美图书馆馆藏资源,并通过这四个方面的介绍,评介了与上海有关的民国电影资源的现状,对这些稀见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和为研究者提供便利的检索与使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民国电影 日据时期电影 中国电影资料馆 香港电影资料馆 台湾电影中心 网络电影资源
下载PDF
多民族交融叙事:早期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审美自觉与历史绵延(1930~1948)
17
作者 郑文杰 《学术探索》 2024年第6期93-101,共9页
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范式逐渐从“族别研究范式”转向“族际研究范式”以及“多元一体”研究范式等并存的格局。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依旧停留在“族别研究范式”之下,其研究范式亟待更新。本文便以早期民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范式逐渐从“族别研究范式”转向“族际研究范式”以及“多元一体”研究范式等并存的格局。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依旧停留在“族别研究范式”之下,其研究范式亟待更新。本文便以早期民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运用“族际研究范式”和“多元一体研究范式”对这一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行史论分析。因为这一时期的电影正是通过讲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并在此过程中裹挟、孕育着少数民族的叙事元素,这由此形塑了早期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民族为书写对象的艺术表征与文化风貌,也即多民族交融叙事。这不仅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论证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族际研究范式”和“多元一体研究范式”上的亲缘性,促成其研究范式的转向,也从实证的角度揭示出少数民族电影史在多民族交融及民族共同体建构上的价值贡献与时代意义,促使其融汇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族际研究范式 多民族交融叙事 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发掘现代艺术勃兴的珍贵现场——论《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之编汇价值
18
作者 周安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135,I0003,共5页
民国时期丰富多样的电影历史文献沉积为近现代中国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化现场”和一手、原始资料。《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精选1921—1949年间出版的电影理论、电影评论及电影相关领域的书籍、期... 民国时期丰富多样的电影历史文献沉积为近现代中国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化现场”和一手、原始资料。《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精选1921—1949年间出版的电影理论、电影评论及电影相关领域的书籍、期刊、作品等影印出版,全书涵盖了除国家图书馆出版的《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广陵书社出版的《近代电影史研究资料汇编》《近代电影史研究资料续编》之外的大部分出版物,是早期中国电影史料一次较大规模的再清查、再挖掘和再认识,系统还原历史原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 民国电影文献 电影 电影文学
下载PDF
从鲁迅观影看民国时期的电影检查制度(1927—1936)
19
作者 刘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132,I0005,共7页
民国时期上海的电影检查制度经历了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教育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三个阶段.每阶段的检查主体、检查标准、检查程序等各不相同,且呈现出由自愿到强制,由个体到普遍,由民间到官方,由地方到中央的... 民国时期上海的电影检查制度经历了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教育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三个阶段.每阶段的检查主体、检查标准、检查程序等各不相同,且呈现出由自愿到强制,由个体到普遍,由民间到官方,由地方到中央的过程。鲁迅居上海时期所观电影的被检情况,折射出各阶段电影检查制度的发展变化,而其对电影检查的批评意见则呈现出明显的个体特征。从鲁迅的观影来探查民国时期的电影检查制度,不仅是深入解读后期鲁迅思想的一把钥匙,亦是理解民国时期上海政治文化生活的极佳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电影检查制度 上海 民国电影
下载PDF
民国功夫电影中的文化哲学论析——以《精武门》《黄飞鸿》《叶问》为例
20
作者 安汝杰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4-27,共4页
民国功夫电影作为彰显中国形象、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像文本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征。以《精武门》(李小龙版)、《黄飞鸿》(李连杰版)及《叶问》(甄子丹版)为电影文本,运用文本细读法对民国功夫电影叙事转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学进行研究。... 民国功夫电影作为彰显中国形象、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像文本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征。以《精武门》(李小龙版)、《黄飞鸿》(李连杰版)及《叶问》(甄子丹版)为电影文本,运用文本细读法对民国功夫电影叙事转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学进行研究。三部功夫电影作为症候性文本,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为当今习武者及文艺工作者弘扬传统文化提供着行为范本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功夫电影 《精武门》 《黄飞鸿》 《叶问》 文化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