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国留德音乐家王光祈的中德文学双向译介
- 1
-
-
作者
何俊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171,共11页
-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音乐家王光祈翻译研究”(XNYY201502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民国留德音乐家王光祈著述颇丰,在翻译方面也有较大建树,但国内学界长期以来对他著译并举的双重身份关注不够。除了音乐学和史学翻译,王氏还不遗余力地推动了中德文学的双向译介。值得注意的是,王光祈的文学翻译似乎只是他音乐研究的"副产品",他涉猎的两类文学翻译体裁——诗歌和戏剧都跟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他译介西方诗歌和戏剧,主要目的是为了借鉴西方音乐文化资源,进而推进中国艺术歌曲和戏曲的发展和演进;至于他对中国古典诗词和戏曲的德语译介,则跟一战后欧洲境内涌现出的中国文化热不无关系。
-
关键词
王光祈
民国留德学人
中德文学双向译介
-
Keywords
Wang Guangqi
scholars with the experience of having studied in Germany during the time of Republic of China
two-way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German literature
-
分类号
H33
[语言文字—德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近代留德作家与翻译家黄贤俊著译述略
- 2
-
-
作者
何俊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
出处
《华西语文学刊》
2016年第1期65-73,223,共10页
-
文摘
近代留德学人黄贤俊今日已经渐行渐远地淡出学界视野,其实,作为一名译著并举的学者,他在创作和文学翻译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从近代留德学人中的作家群体说开去,探究了黄贤俊民国时期的创作对构建战时重庆文学或陪都文学的意义,展示了他新中国成立后在德语文学及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文学领域的翻译成就,同时以《李有才板话》德译为例考察他在中国文学德译方面的译家风范,试图唤起学界对这位著译并举的留德学人的注意。
-
关键词
民国时期留德学人
作家
翻译家
黄贤俊
-
分类号
H33
[语言文字—德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