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高等教育西化的困境与出路——以南开大学教育中国化改革为中心
1
作者 张喆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3年第4期78-85,共8页
发生于1924年末至1925年初的南开大学“轮回教育”风波,暴露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因过分崇洋而导致的困境。针对盲目西化的教育体制,南开大学师生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在课堂讲授语言、编写教材、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发生于1924年末至1925年初的南开大学“轮回教育”风波,暴露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因过分崇洋而导致的困境。针对盲目西化的教育体制,南开大学师生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在课堂讲授语言、编写教材、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出一条以服务国家与社会为本位的民国高等教育中国化道路。南开大学教育中国化改革不仅是南开大学办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也对民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回教育”风波 南开大学 民国高等教育 教育中国化改革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民国高等教育的转折与演变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庆葆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3,共5页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在采择、吸收他国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时局动荡和战火绵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政治的渗透更使教育深受其苦。民国高等教育体现出精英化的特征,与普通民众的...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在采择、吸收他国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时局动荡和战火绵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政治的渗透更使教育深受其苦。民国高等教育体现出精英化的特征,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去甚远。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也未能很好融入到中国社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高等教育 国际视野 政治影响 本土化
下载PDF
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俞师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04-106,共3页
民国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杰出,培养了众多大师级人物,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灿烂的一页。当今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日渐突显。文章通过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希望能对当今之教育有所借鉴、启示,即去高校行政... 民国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杰出,培养了众多大师级人物,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灿烂的一页。当今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日渐突显。文章通过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希望能对当今之教育有所借鉴、启示,即去高校行政化,确保经费充足,争取国际化合作,建立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高等教育 特点 现代教育现状 启示
下载PDF
主题聚类式特藏建设初探——兼论西安交通大学“民国高等教育”特藏 被引量:6
4
作者 问书芳 《图书馆学刊》 2015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前在高校图书馆,特藏因其在彰显高校文化传统和馆藏特色的重要价值而备受重视。主题聚类式特藏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将分散的文献集中,具有集聚性、主题性及完备性、特色性等特征。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民国高等教育"特... 目前在高校图书馆,特藏因其在彰显高校文化传统和馆藏特色的重要价值而备受重视。主题聚类式特藏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将分散的文献集中,具有集聚性、主题性及完备性、特色性等特征。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民国高等教育"特藏建设思路、排架方式以及特藏利用的个案分析,对图书馆特藏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高等教育 主题聚类 特藏建设
下载PDF
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视角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滔娜 《高等理科教育》 2013年第3期118-125,共8页
民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政治、经济出现了剧烈的发展变化,人们开始用国际化的视角观察各类问题。今天的学者也逐渐开始用国际化的视角研究民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法律、教育等问题。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国际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努... 民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政治、经济出现了剧烈的发展变化,人们开始用国际化的视角观察各类问题。今天的学者也逐渐开始用国际化的视角研究民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法律、教育等问题。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国际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我们可以用"国际化"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高等教育 国际化 教育合作与交流
下载PDF
对民国高等教育的思考
6
作者 侯宝玲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3年第10期8-8,11,共2页
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着重分析了民国高等教育缘何成功,以资于现代之教育.
关键词 民国高等教育 自由理念 思考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生阶层来源探析
7
作者 李涛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58,86,共7页
民国时期大学入学机会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极其不平等。一方面是受各阶层间不同文化资本积累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国立大学招生政策的影响。学界、商界、政界等优势阶层的子弟在大多数国立大学中占据支配地位,农工阶层的子弟所占比例... 民国时期大学入学机会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极其不平等。一方面是受各阶层间不同文化资本积累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国立大学招生政策的影响。学界、商界、政界等优势阶层的子弟在大多数国立大学中占据支配地位,农工阶层的子弟所占比例较小,与其庞大的人口不成正比。且优势阶层与弱势阶层所占的比例相差悬殊,优势阶层子弟在国立大学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他们拥有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势,而农工阶层子弟处于弱势地位,其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渠道甚为狭窄。这与国立大学的录取政策有一定的关系,还与大学高昂的费用和严格的入学门槛有关。国省立学院不论吸引力还是毕业后的待遇,都难与国立大学相比,因此它们不是优势阶层的子弟争夺的主要对象。工农阶层子弟在省立学院的入学机会较国立大学多。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生阶层分布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立大学入学机会的不平等。虽然国民政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控,但是仍然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大学招生 民国高等教育 大学生源分析
下载PDF
民国时期职业学校办学思想与实践——以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为例
8
作者 朱跃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4年第6期60-64,102-103,共5页
民国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注意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坚持走"教、实、行政实行联合"的办学之路,建立了一支"深富事业心,实干苦干"精神的师资队伍,实行开放办学,学习和借鉴日本先进经验。其办学思想及其实... 民国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注意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坚持走"教、实、行政实行联合"的办学之路,建立了一支"深富事业心,实干苦干"精神的师资队伍,实行开放办学,学习和借鉴日本先进经验。其办学思想及其实践,为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有用的借鉴:树立坚守不移的办学理念;专业设备和人才培养契合区域和产业发展实际;从办学的真正需求出发选任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高等教育 职业学校 女蚕校 办学思想 办学实践
下载PDF
郑洪年与国立暨南大学的党化教育(1927—1934)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晗 夏泉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党化教育是国民党掌权后在思想领域实行一党专制的重要手段,尤以民国国立大学内的党化教育最为典型。本文着重以民国华侨教育家郑洪年任校长期间的国立暨南大学为考察点,探讨国民党在国立大学实施党化教育的主旨、具体措施及其影响,以... 党化教育是国民党掌权后在思想领域实行一党专制的重要手段,尤以民国国立大学内的党化教育最为典型。本文着重以民国华侨教育家郑洪年任校长期间的国立暨南大学为考察点,探讨国民党在国立大学实施党化教育的主旨、具体措施及其影响,以加深对民国时期党化教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洪年 国立暨南大学 党化教育 民国高等教育
下载PDF
注重学理性:蔡元培的研究观与在北京大学的实践
10
作者 郭华东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6期83-90,共8页
蔡元培主张大学应该开展对高深学问的研究。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通过创建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聘请富有研究水平的师资等多种方式与措施来实践其坚守的研究理念。蔡元培提倡的研究观突出表现为强调“学理性”。这种风格的形成至少... 蔡元培主张大学应该开展对高深学问的研究。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通过创建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聘请富有研究水平的师资等多种方式与措施来实践其坚守的研究理念。蔡元培提倡的研究观突出表现为强调“学理性”。这种风格的形成至少深受三种因素的强有力的影响:一是其具有的学识素养,二是德国大学的教育理念,三是所主掌的北京大学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深学问 学与术 国学门 民国大学 民国高等教育
下载PDF
抗战期间中国高校办学质量管窥——基于学业竞试的统计分析
11
作者 朱鲜峰 刘晨飞 《山东高等教育》 2018年第2期85-92,共8页
抗战期间举行的数届高校学业竞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高校的办学状况。统计分析表明,在获奖人数方面,浙江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分列前三位,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国立师范学院等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西南联大则成绩不佳。个案分... 抗战期间举行的数届高校学业竞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高校的办学状况。统计分析表明,在获奖人数方面,浙江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分列前三位,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国立师范学院等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西南联大则成绩不佳。个案分析显示,浙江大学偏重严格管理,西南联大偏重自由放任,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办学风格。此外,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重办学效率而非办学规模,以及重教学质量而非科研成果等特点,对今日高教评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高等教育 学业竞试 办学质量 大学排名
下载PDF
抗战爆发前浙江大学的学生组织及其活动
12
作者 王延强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61,I0006,共9页
1927-1937年间,是浙江大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在校园公共生活领域,学生组织与团体在学校的管理、引导与规范下,获得极大发展,形成了多种团体并存的局面。各学生组织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 1927-1937年间,是浙江大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在校园公共生活领域,学生组织与团体在学校的管理、引导与规范下,获得极大发展,形成了多种团体并存的局面。各学生组织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的社会意识与民族自尊,锻炼了学生的自治能力,成为该时期浙江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时期浙江大学的学生组织及其活动的特点是:学生组织多,活动丰富,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学生组织体系完备,自治性强;学校重视管理,规范学生组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组织 浙江大学 学生管理 民国高等教育
下载PDF
Immigration and Liberal Egalitarianism
13
作者 Jorge M. Valadez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3期165-179,共15页
My principal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what position liberal egalitarians should take regarding the issue of immigration. Given that liberal egalitarians grant central importance to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My principal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what position liberal egalitarians should take regarding the issue of immigration. Given that liberal egalitarians grant central importance to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the moral equality of all persons, their rejection of restrictive immigration policies appears to follow from these central normative commitments. Liberal egalitarians such as Joseph Carens and Phillip Cole have argued that those who are committed to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moral equality should advocate for an open borders position in immigration. I argue that it is a serious mistake for liberal egalitarians to advocate open national borders and that borders should instead be strategically regulated to reduce global economic inequalities through immigration policies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d into development programs for the poorest and most vulnerable countries. Open borders would create an open market for immigration slots to choice countries of destination, which out of practical necessity would have to delimit the number of new immigrants. It is well known in migration studies that those who are more educated, young, and have more resources are more likely to migrate than the very young, the elderly, the infirm, and the poorest individuals. Those left behin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ffer serious negative consequences from the emigration of the most highly educated, capable, and talented individuals in their society. I then argue that liberal egalitarians should grant particular moral consideration to the world's poorest and most vulnerable and that immigration policies strategically designed to prioritize their needs are actually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dual commitments of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moral equality than an open borders position. I propose three principles of global justice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liberal egalitarianism that should guide transnational moral obligations. I end the paper by arguing that two of these principles can be used to justify restricted immigration policies that would enabl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partially discharge some of their moral obligation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le enhancing the autonomy of the world's most vulnerable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IGRATION global justice open borders MIGRATION liberal egalitarianism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hina's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14
作者 Jie So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11期66-70,共5页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The expanding of the scale and the updating of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makes the financial manageme...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The expanding of the scale and the updating of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makes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can't meet the developing needs of them. Through summing up the current defects existed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the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tries to advise the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to set out their efforts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foundation, financing management, investment management, budget management, financial analysis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six aspects, standardize and optimiz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
下载PDF
Self-Regulat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Selection Through Diagnostic-Prescriptive Instruction: A Case Study
15
作者 Kelly M. Parker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10期768-774,共7页
This demonstration of concept applies diagnostic-prescriptive reading instruction, a methodology useo m omteu atd^u~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toward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self-regulated comprehension str... This demonstration of concept applies diagnostic-prescriptive reading instruction, a methodology useo m omteu atd^u~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toward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self-regulated comprehension strategy selection in Chines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 single tutor, also the researcher, works closely with one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 to develop student-centered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that she can practice on her own. After a battery of formal and informal assessments and interviews, decoding and understanding deficiencies are identified, characterized, and discussed. Both the student and her tutor develop and execute a study plan, which was completed during the spring semester of 2010 a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ST) in Xi'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By focusing on the subject's primary decoding deficiency, spelling, and her primary understanding deficiency, lack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 subject and her reading tutor are able to strategically tackle fi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goals: (1) spelling; (2) phonemic awareness; (3) noticing structural and cohesive elements; (4) comparing argumentative and evaluative texts; and (5) analyzing expository texts in business and economics. A final discussion analyze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including unexpected discoveries such as the salience of cohesion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cultural biases of standardized reading assess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DING COMPREHENSION SELF-REGULATION diagnostic-prescriptive strategies
下载PDF
民国教会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综述
16
作者 徐春阳 陈巴特尔 李海军 《家教世界》 2014年第2X期198-198,42,共2页
本文聚焦民国教会大学校园文化方面区别于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的独特之处以及特殊学风的成因,结合几所主要教会大学的发展经历,发掘教会高等教育的亮点与长处。此类研究对于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当代大学学风建设是大有裨... 本文聚焦民国教会大学校园文化方面区别于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的独特之处以及特殊学风的成因,结合几所主要教会大学的发展经历,发掘教会高等教育的亮点与长处。此类研究对于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当代大学学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大学 民国高等教育 校园文化
原文传递
大学教育目的阐释与实现——对梅贻琦《大学一解》的解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华 高祎博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年第1期41-44,49,共5页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目的的逻辑起点,"明明德"与"新民"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具有历史的普遍性,"明明德"是教育对个人的目的要求,"新民"是教育的社会目的。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在"...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目的的逻辑起点,"明明德"与"新民"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具有历史的普遍性,"明明德"是教育对个人的目的要求,"新民"是教育的社会目的。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在"明明德"与"新民"方面均体现出"体认尚有未尽,实践尚有不力"的弊病,教师应进行"全人格教育",采用"善喻"式教学方法,建立"从游"式师生关系;学生应"慎独",加强自我修养;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追求学术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观 梅贻琦 民国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 Families in China 被引量:5
18
作者 Guangzhong Cao Kai Li +1 位作者 Ruimin Wang Tao Liu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7年第4期1-21,共21页
This study draws on a survey of migrants in 12 cities across four major urbanizing areas in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e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 families'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 This study draws on a survey of migrants in 12 cities across four major urbanizing areas in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e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 families'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 families' consumption has been dominated by survival consumption. These families tend to live frugally in cities while engaging i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n their rural hometowns. The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 families'consumption is mainly shaped by their income stability and wealth levels rather than their current income level. Moreover, migrant worker families with high educational levels and those who intend to settle permanently in cities are likely to allocate substantial expenditure to status and hedonic consumption and to upgrade their urban consumption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complete urbanizati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migrant work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