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村产权制度的民情基础、实践机制与优化策略
1
作者
刘海健
潘雪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4期225-228,共4页
农村产权制度实践是与民情基础不断互动的结果。作为产权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民情存在着时空差异。本文对国内外民情与产权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农村产权实践是嵌入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社会关系和文...
农村产权制度实践是与民情基础不断互动的结果。作为产权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民情存在着时空差异。本文对国内外民情与产权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农村产权实践是嵌入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社会关系和文化情境之中的,且后者也在因时因势而变。因此,未来的农村产权改革既要重视制度安排完善,又要充分考量乡村社会民情基础及其变化情况,超越“结构-能动”、“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产权
民情基础
实践机制
优化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意的正当性、折损及其民情基础的培育——《社会契约论》的社会理论意涵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荣山
《社会学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85-96,共12页
《社会契约论》历来被视为政治学名著,卢梭在其中提出了"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身带枷锁"的著名论断。借助社会契约论,他试图从政治上把每个人"天然的自由"转换成"约定的自由"。"约定的自由"之...
《社会契约论》历来被视为政治学名著,卢梭在其中提出了"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身带枷锁"的著名论断。借助社会契约论,他试图从政治上把每个人"天然的自由"转换成"约定的自由"。"约定的自由"之所以比"天然的自由"更可取,其优势在于公意,以及在公意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体带来的好处。卢梭从理论上保证了公意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不会出错的。但是,随着公意在实践中的一步步固化,它的正当性几乎处处面临着折损的危险。为了防止公意损失其正当性,卢梭步步设防,殚精竭虑。最终他认识到,仅靠政治设计不足以保正公意的正当性,还得借助民情,于是他设计了一套与之相应的"公民宗教"。但这种公民宗教的政治痕迹过重,不免有些严苛。后来涂尔干等社会理论家进而在此基础上努力为法国社会的治理寻找新的民情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意
正当性
折损
民情基础
原文传递
社区治理的民情基础——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践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利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36,共8页
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治理是居民日常生活和制度实践耦合互动的过程。治理绩效的实现需要以社区民情作为基础。民情作为社区治理实践中的重要基础性力量,涵括组织体系和象征规范两个维度。非正式制度是民情基...
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治理是居民日常生活和制度实践耦合互动的过程。治理绩效的实现需要以社区民情作为基础。民情作为社区治理实践中的重要基础性力量,涵括组织体系和象征规范两个维度。非正式制度是民情基础的当然构成。在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实践中,正式的制度执行与非正式的制度配合之间不断进行着相互建构与转化,党建引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整合性制度设置。在保持开放和吸纳民情的基础上,党建引领通过情感治理建构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参与治理的组合力,继而实现了对生活世界中垃圾分类的有效治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需要正式制度不断调整其功能发挥的条件、形态并实现与社区民情基础的高度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情基础
党建引领
象征规范
生活垃圾分类
社区治理
原文传递
政策实践中的政府动员与民情回应——基于鄂东S镇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2-31,共10页
政府动员是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的重要治理方式,但“乡村建设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困境及其发生逻辑仍然有待探索。立足于制度与民情的互动框架,以鄂东S镇人居环境整治为例,揭示了基层政府动员的过程、策略及其结果。研究发现,农民群体...
政府动员是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的重要治理方式,但“乡村建设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困境及其发生逻辑仍然有待探索。立足于制度与民情的互动框架,以鄂东S镇人居环境整治为例,揭示了基层政府动员的过程、策略及其结果。研究发现,农民群体维系公私边界的日常生活惯例与政绩导向的压力型体制之间存在目标张力,引发了公共政策的消极参与;政府动员虽然试图激活政党伦理下的集体主义传统,但无法协调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价值张力;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农民群体具有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倾向,但与公共政策的项目化运作之间存在行动张力,最终促使动员策略“遇冷”。上述三重张力共同形塑了政府动员低度响应的政策结果,应从建构弹性兼容的政策网络、培育主体参与的公共精神和重建文化正当性等方面提升政府动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动员
民情基础
人居环境
项目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产权制度的民情基础、实践机制与优化策略
1
作者
刘海健
潘雪丽
机构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苏北发展研究院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4期225-228,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产权改革中的民情基础培育机制研究”(编号:17SHC008)。
文摘
农村产权制度实践是与民情基础不断互动的结果。作为产权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民情存在着时空差异。本文对国内外民情与产权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农村产权实践是嵌入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社会关系和文化情境之中的,且后者也在因时因势而变。因此,未来的农村产权改革既要重视制度安排完善,又要充分考量乡村社会民情基础及其变化情况,超越“结构-能动”、“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思维。
关键词
农村
产权
民情基础
实践机制
优化策略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意的正当性、折损及其民情基础的培育——《社会契约论》的社会理论意涵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荣山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
出处
《社会学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85-9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研究"(16CSH005)
文摘
《社会契约论》历来被视为政治学名著,卢梭在其中提出了"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身带枷锁"的著名论断。借助社会契约论,他试图从政治上把每个人"天然的自由"转换成"约定的自由"。"约定的自由"之所以比"天然的自由"更可取,其优势在于公意,以及在公意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体带来的好处。卢梭从理论上保证了公意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不会出错的。但是,随着公意在实践中的一步步固化,它的正当性几乎处处面临着折损的危险。为了防止公意损失其正当性,卢梭步步设防,殚精竭虑。最终他认识到,仅靠政治设计不足以保正公意的正当性,还得借助民情,于是他设计了一套与之相应的"公民宗教"。但这种公民宗教的政治痕迹过重,不免有些严苛。后来涂尔干等社会理论家进而在此基础上努力为法国社会的治理寻找新的民情基础。
关键词
公意
正当性
折损
民情基础
Keywords
General Will
Justice
Corrupt
Mores as Foundation
分类号
D0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社区治理的民情基础——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践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利文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3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差异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CSH057)。
文摘
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治理是居民日常生活和制度实践耦合互动的过程。治理绩效的实现需要以社区民情作为基础。民情作为社区治理实践中的重要基础性力量,涵括组织体系和象征规范两个维度。非正式制度是民情基础的当然构成。在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实践中,正式的制度执行与非正式的制度配合之间不断进行着相互建构与转化,党建引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整合性制度设置。在保持开放和吸纳民情的基础上,党建引领通过情感治理建构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参与治理的组合力,继而实现了对生活世界中垃圾分类的有效治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需要正式制度不断调整其功能发挥的条件、形态并实现与社区民情基础的高度耦合。
关键词
民情基础
党建引领
象征规范
生活垃圾分类
社区治理
分类号
X79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D6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政策实践中的政府动员与民情回应——基于鄂东S镇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昊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2-3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治道’转型视角下的政治社会重构研究”(19ASH010)
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合规性治理:体制转型中的乡镇政府及其运转逻辑”(202206)。
文摘
政府动员是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的重要治理方式,但“乡村建设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困境及其发生逻辑仍然有待探索。立足于制度与民情的互动框架,以鄂东S镇人居环境整治为例,揭示了基层政府动员的过程、策略及其结果。研究发现,农民群体维系公私边界的日常生活惯例与政绩导向的压力型体制之间存在目标张力,引发了公共政策的消极参与;政府动员虽然试图激活政党伦理下的集体主义传统,但无法协调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价值张力;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农民群体具有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倾向,但与公共政策的项目化运作之间存在行动张力,最终促使动员策略“遇冷”。上述三重张力共同形塑了政府动员低度响应的政策结果,应从建构弹性兼容的政策网络、培育主体参与的公共精神和重建文化正当性等方面提升政府动员的有效性。
关键词
政府动员
民情基础
人居环境
项目制
Keywords
government mobilization
basis of public sentim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roject system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村产权制度的民情基础、实践机制与优化策略
刘海健
潘雪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公意的正当性、折损及其民情基础的培育——《社会契约论》的社会理论意涵
李荣山
《社会学评论》
CSSCI
2017
2
原文传递
3
社区治理的民情基础——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践为例
侯利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4
政策实践中的政府动员与民情回应——基于鄂东S镇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证考察
罗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