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清代中期四川的民教关系
1
作者
郭丽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9,共6页
清代中期,巴黎外方传教会与四川官民因"礼仪"问题而产生的种种矛盾,既涉及文化习俗的不同,又涉及政治经济利益的摩擦。这直接地导致了四川民教关系的长期不和谐,并使反教行动从群众自发逐渐转变为官吏主导、群众参与的有组织...
清代中期,巴黎外方传教会与四川官民因"礼仪"问题而产生的种种矛盾,既涉及文化习俗的不同,又涉及政治经济利益的摩擦。这直接地导致了四川民教关系的长期不和谐,并使反教行动从群众自发逐渐转变为官吏主导、群众参与的有组织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期
巴黎外方传
教
会
四川
民教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突与缓和:从英国浸礼会看近代民教关系演变
2
作者
张德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115,共12页
英国浸札会自1845年入华传教后,先后在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传教,直至1952年方撤出中国。英国浸札会在传教活动初期,因民众对基督教的敌视及民族主义的影响,导致对基督教兴趣不大,传教效果不佳。李提摩太等传教士学习中国文...
英国浸札会自1845年入华传教后,先后在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传教,直至1952年方撤出中国。英国浸札会在传教活动初期,因民众对基督教的敌视及民族主义的影响,导致对基督教兴趣不大,传教效果不佳。李提摩太等传教士学习中国文化,接触其他宗教人士,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意图实现基督教的本土化。在义和团运动中,英国浸札会也遭到严重破坏,山西有多名传教士被杀。清末民初,随着基督教对于教育、医疗事业的重视,日渐得到民众的认同,但在1922至1927年的非基督教运动中,反教浪潮再起,浸礼会教务又受到冲击,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恢复正常。因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本质上的冲突,中国民众未能从根本上接受基督教,仍将其视为“洋教”,入教者不多,基督教所谓“中华归主”的意图更是难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浸礼会
李提摩太
义和团运动
非基督
教
运动
民教关系
原文传递
近代中韩民教关系比较研究
3
作者
戴鞍钢
《历史教学问题》
2000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民教关系
比较研究
基督
教
传
教
事业
反洋
教
斗争
原文传递
“西狩”返程的窘境:平罗教案及清政府的应对
4
作者
赵维玺
许飞
《史志学刊》
2021年第3期24-35,共12页
光绪二十七年(1901)庚子事变后的平罗教案,是近代西北史上震动朝野的一次民教冲突。此案发生后,清廷出于稳定西北和维护中外和平的需要,在处理教案的过程中,除迅速采取罢免地方官员、勒限追捕事变的发动者外,还派出军队保护周边教堂,防...
光绪二十七年(1901)庚子事变后的平罗教案,是近代西北史上震动朝野的一次民教冲突。此案发生后,清廷出于稳定西北和维护中外和平的需要,在处理教案的过程中,除迅速采取罢免地方官员、勒限追捕事变的发动者外,还派出军队保护周边教堂,防止再次发生民教冲突。作为教堂利益代表者的法国使臣鲍渥,在交涉中利用《辛丑条约》中的部分条款,乘机向清廷施压,力图通过此次教案,使法国方面在日后中法外交关系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清廷面对法方的强硬态势,慑于外方压力,只好严令西北地方官员持平办理,构建和谐的民教关系,试图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罗
教
案
清末
教
案
民教关系
政策取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御侮”与“内争”——义和团运动起因的若干问题新探
5
作者
喻大华
《明清论丛》
2015年第1期196-206,共11页
随着时代的转变和价值观的更新,以往史学界对义和团研究的一些观点也有重审的必要。比如,从甲午战败的大背景和教士、教民的欺压来说明运动的起因就可商榷。当时,直鲁民众尚无现代国家观念,他们对民族危机缺乏敏感,至于受教会的欺压而...
随着时代的转变和价值观的更新,以往史学界对义和团研究的一些观点也有重审的必要。比如,从甲午战败的大背景和教士、教民的欺压来说明运动的起因就可商榷。当时,直鲁民众尚无现代国家观念,他们对民族危机缺乏敏感,至于受教会的欺压而致反抗的推论也显牵强。考诸史实,可见乡民对传教士印象尚可,对教民的仇视虽然普遍存在,但民教之争往往是乡村社会里资源、利益分配上的纠葛,所以也可跳出中外矛盾的传统思维重新审视。总之,民教矛盾的积累是远因;别有用心的地方官的引导是诱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困境激发了民众的求生欲,走投无路的人们要生存、要发泄,是直接原因。当各种因素合力作用于鲁西北的时候,义和团运动就不可避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
起因
民教关系
内争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清代中期四川的民教关系
1
作者
郭丽娜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对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批准号:09YJC850021)
文摘
清代中期,巴黎外方传教会与四川官民因"礼仪"问题而产生的种种矛盾,既涉及文化习俗的不同,又涉及政治经济利益的摩擦。这直接地导致了四川民教关系的长期不和谐,并使反教行动从群众自发逐渐转变为官吏主导、群众参与的有组织性运动。
关键词
清代中期
巴黎外方传
教
会
四川
民教关系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突与缓和:从英国浸礼会看近代民教关系演变
2
作者
张德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115,共12页
文摘
英国浸札会自1845年入华传教后,先后在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传教,直至1952年方撤出中国。英国浸札会在传教活动初期,因民众对基督教的敌视及民族主义的影响,导致对基督教兴趣不大,传教效果不佳。李提摩太等传教士学习中国文化,接触其他宗教人士,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意图实现基督教的本土化。在义和团运动中,英国浸札会也遭到严重破坏,山西有多名传教士被杀。清末民初,随着基督教对于教育、医疗事业的重视,日渐得到民众的认同,但在1922至1927年的非基督教运动中,反教浪潮再起,浸礼会教务又受到冲击,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恢复正常。因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本质上的冲突,中国民众未能从根本上接受基督教,仍将其视为“洋教”,入教者不多,基督教所谓“中华归主”的意图更是难于实现。
关键词
英国浸礼会
李提摩太
义和团运动
非基督
教
运动
民教关系
Keywords
British Baptist Church
Timothy Richard
Yihetuan Movement
Anti-Christian Move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people and Christianity
分类号
K26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近代中韩民教关系比较研究
3
作者
戴鞍钢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2000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民教关系
比较研究
基督
教
传
教
事业
反洋
教
斗争
分类号
B92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狩”返程的窘境:平罗教案及清政府的应对
4
作者
赵维玺
许飞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研究所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志学刊》
2021年第3期24-35,共12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0jbkyxs015)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至公”研究生科研训练项目(18LSZGB012)。
文摘
光绪二十七年(1901)庚子事变后的平罗教案,是近代西北史上震动朝野的一次民教冲突。此案发生后,清廷出于稳定西北和维护中外和平的需要,在处理教案的过程中,除迅速采取罢免地方官员、勒限追捕事变的发动者外,还派出军队保护周边教堂,防止再次发生民教冲突。作为教堂利益代表者的法国使臣鲍渥,在交涉中利用《辛丑条约》中的部分条款,乘机向清廷施压,力图通过此次教案,使法国方面在日后中法外交关系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清廷面对法方的强硬态势,慑于外方压力,只好严令西北地方官员持平办理,构建和谐的民教关系,试图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
平罗
教
案
清末
教
案
民教关系
政策取向
Keywords
Pingluo Missionary Case
Late Qing Dynasty Missionary Cases
Christianity's Conflicts
Policy Orientation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御侮”与“内争”——义和团运动起因的若干问题新探
5
作者
喻大华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明清论丛》
2015年第1期196-206,共11页
文摘
随着时代的转变和价值观的更新,以往史学界对义和团研究的一些观点也有重审的必要。比如,从甲午战败的大背景和教士、教民的欺压来说明运动的起因就可商榷。当时,直鲁民众尚无现代国家观念,他们对民族危机缺乏敏感,至于受教会的欺压而致反抗的推论也显牵强。考诸史实,可见乡民对传教士印象尚可,对教民的仇视虽然普遍存在,但民教之争往往是乡村社会里资源、利益分配上的纠葛,所以也可跳出中外矛盾的传统思维重新审视。总之,民教矛盾的积累是远因;别有用心的地方官的引导是诱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困境激发了民众的求生欲,走投无路的人们要生存、要发泄,是直接原因。当各种因素合力作用于鲁西北的时候,义和团运动就不可避免了。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
起因
民教关系
内争
分类号
K256.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清代中期四川的民教关系
郭丽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冲突与缓和:从英国浸礼会看近代民教关系演变
张德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3
近代中韩民教关系比较研究
戴鞍钢
《历史教学问题》
2000
0
原文传递
4
“西狩”返程的窘境:平罗教案及清政府的应对
赵维玺
许飞
《史志学刊》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御侮”与“内争”——义和团运动起因的若干问题新探
喻大华
《明清论丛》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