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五位一体”第三方公开排序综合考核评价指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荣 高登荣 +1 位作者 杨文顺 高朋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9,共13页
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应遵循国家治理总体布局来构建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方公开排序综合考核评价指数体系。在全面阐述中国特色民族事... 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应遵循国家治理总体布局来构建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方公开排序综合考核评价指数体系。在全面阐述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方公开排序综合考核评价指数体系应包括团结和谐指数、繁荣富强指数、幸福满意指数、民生福祉指数、美丽健康指数这5个维度的一级指标,以及若干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并遵照数据使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打分赋值、加权系数、公开排序等原则确定流程予以实施,以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汇聚强大合力,推动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五位一体”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评价指数体系
下载PDF
智能研修平台的“五位一体”规模化应用模式探究
2
作者 周雄俊 李宇龙 +1 位作者 王听香 魏万科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5年第1期33-37,15,共6页
文中基于成都市新都区智能研修平台推广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五位一体”规模化应用模式。该模式聚焦于“基础环境建设—应用培训—日常教学应用—互助社区建设—支持保障体系”五个关键领域,围绕智能研修平台的规模化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 文中基于成都市新都区智能研修平台推广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五位一体”规模化应用模式。该模式聚焦于“基础环境建设—应用培训—日常教学应用—互助社区建设—支持保障体系”五个关键领域,围绕智能研修平台的规模化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经验总结,为其他区域进行智能研修平台的规模化应用推广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研修平台 模化应用 五位一体
下载PDF
从“事”出发:城市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分析新框架
3
作者 李瑞昌 娜乌拜尔·赛买提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3,共9页
城市基层民族事务涌现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要求。已有研究大多从组织视角切入,关注治理主体的功能和互动关系,无法突出城市基层民族事务的特殊性。从“事”出发,构建“对象—主体—过程”的城市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分析... 城市基层民族事务涌现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要求。已有研究大多从组织视角切入,关注治理主体的功能和互动关系,无法突出城市基层民族事务的特殊性。从“事”出发,构建“对象—主体—过程”的城市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分析新框架,城市基层民族事务的特性不仅要求治理主体多方协作而且要求治理过程上下贯通。从上海市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实践经验可知,作为社会组织的民族联组织承担了对“事”的精准识别、及时收集和向上反馈的工作,扮演着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区和乡镇街道两级党委政府承担了“治事”领导和组织工作,是城市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核心行动者。通过党政协同和政社协作,不仅可以畅通线上线下办事渠道而且可以推动各方联动协同,解决少数民族人民群众需求,促进基层民族事务高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基层民族事务 民族联组织 治理机制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研究
4
作者 宁亚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民族事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既是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也是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立足于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实践,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 民族事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既是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也是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立足于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实践,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方向,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根本目标,国家权力机构与各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体结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关系格局的进程。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吸收了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优势,但摒弃了西方治理理论“去中心化”“去国家化”的理念,与西方治理理论强调政府与非政府、公共与私人的二元对立与分离存在根本不同。党的领导、政府的统筹和组织,在构建稳定有序和谐高效的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对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强调,为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民族事务治理 主体关系 共同性 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概念分析、问题审视和路径选择
5
作者 许博 季乃礼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系统理解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概念内涵,可以从主体、方式、内容、目标四个方面进行要素拆解,具体分析所涉及的民族事务治理主体选择问题、法制和法治关系认识问题、治理结构优化问题以及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基于概念解析来审视现... 系统理解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概念内涵,可以从主体、方式、内容、目标四个方面进行要素拆解,具体分析所涉及的民族事务治理主体选择问题、法制和法治关系认识问题、治理结构优化问题以及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基于概念解析来审视现实可知目前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面临:民族法律规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关系有待进一步调适、民族事务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不足。为此需要妥善处理民族自治区域立法方面自治与统一的关系,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充分协调民族法律和民族政策间关系,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全力构建多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治理 法治化 法律规范体系 政策法治化 协同共治
下载PDF
场景化嵌套与新技术驱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新画像探赜
6
作者 贾秀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7,共12页
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是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实践场域,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在基础样态上已经初步构建起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制,但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困境: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中多元主体与跨部门协作模式有待完善... 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是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实践场域,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在基础样态上已经初步构建起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制,但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困境: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中多元主体与跨部门协作模式有待完善;提取与应用城市新情境中的资源和技术等要素不足;忽视了与城市社会风险治理的协同联动。数字时代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构设了新画像,即场景化设计与新技术运用,其内在逻辑展现为场景化嵌套与新技术驱动,并从场景、技术、机制及法治四个方向对推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民族事务 治理现代化 新画像 场景化 新技术
下载PDF
宁夏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价值意义、实践探索及未来进路
7
作者 周晓军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41-47,共7页
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支撑。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宁夏的生动实践,是全面依法治区战略在民族... 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支撑。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宁夏的生动实践,是全面依法治区战略在民族工作领域中的集中彰显,是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根本要求,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应加强党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适应民族工作发展的地方立法,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培育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法治建设 民族事务 依法治理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视域下的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研究
8
作者 谢宗霖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着力点在于进一步完善并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的民族特殊性问题,依法推进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法文...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着力点在于进一步完善并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的民族特殊性问题,依法推进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通过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来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大势所趋,其具体的借鉴路径包括:借鉴“大一统”的法治思想塑造制度之“形”,借鉴“因俗而治”的法治手段强化立法之“魂”,借鉴“民为邦本”的法治理念铸牢共同体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 依法治理 法文化 民族区域自治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高校基础学科双“五位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构建
9
作者 马少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2期61-64,共4页
围绕民族高校办学定位,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对基础学科领航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针对原有培养体系难以满足边疆或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性需求;传统课程体系难以满足数据化时代发展的引领性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瓶颈,该文构建... 围绕民族高校办学定位,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对基础学科领航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针对原有培养体系难以满足边疆或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性需求;传统课程体系难以满足数据化时代发展的引领性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瓶颈,该文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团队、创新平台”的质量提升体系和“知识体系、创新能力、民族团结、对外交流、管理服务”的特色养成体系。基于这两个“五位一体”体系驱动,该文以“民族团结驱动下的思政育人体系”为牵引,“耦合循环驱动下的创新培养体系”为支撑,“网格化构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为抓手,创建培养扎根边疆和民族地区的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的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高校 基础学科 高层次人才 五位一体
下载PDF
在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水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临夏州为例
10
作者 王麒丞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步入新时代以来,临夏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共有汉、回、东乡、保安等42个民族和谐共处、交融交流,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团结进步大家庭。在新时代,临夏州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和基层具体实际... 步入新时代以来,临夏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共有汉、回、东乡、保安等42个民族和谐共处、交融交流,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团结进步大家庭。在新时代,临夏州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和基层具体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批在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水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举措。包括创新打造多维度普法宣传大格局、推动民族团结与法治建设融合发展以及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群众基础,有效地提升了当地各民族的法治文化认同感,强化了民族团结向心力,依法切实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为探究西北地区各民族区域通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突出民族区域特色优势等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事务 依法治理 民族团结 区域特色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探析
11
作者 艾易斯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民族事务治理面临诸多新情况新任务,必须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不断细化深化,使治理结构达到现代化水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 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民族事务治理面临诸多新情况新任务,必须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不断细化深化,使治理结构达到现代化水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事务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构建“五位一体”激励机制 提升民族院校思政课教育水平
12
作者 马豪 《创造》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当前,我国正经历“两个大局”交叠演进的关键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演化对我们加强思政课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命题。这是因为,思政课教育作为“德育”的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当前,我国正经历“两个大局”交叠演进的关键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演化对我们加强思政课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命题。这是因为,思政课教育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对象--大学生群体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而大学生恰巧又正处于积蓄能量、拔节孕穗、淬炼成钢、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渠道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价值观念的影响,进而生成歪曲甚至错误的“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育 积蓄能量 五位一体 国内形势 大学生群体 激励机制 成长成才 精神力量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13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机关各处室、委属各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自治区民委党组2023年第61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 机关各处室、委属各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自治区民委党组2023年第61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 民族事务委员会 通知 民族工作研究 民委 印发 试行
下载PDF
四维一体:民族事务治理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志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5,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在民族事务治理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民族事务治理的领导核心,为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的制度体系,为民族事务的有效治理奠定了制度基石和基本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在民族事务治理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民族事务治理的领导核心,为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的制度体系,为民族事务的有效治理奠定了制度基石和基本框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实践,为民族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民族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大一统”“因俗而治”“和合共生”等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蕴含着丰富的可资发掘和运用的治理资源。这四个方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规约、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当代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治理 国家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下载PDF
新形势下“五位一体”融合式教学初探——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韶波 李学华 +1 位作者 杨玮 陈硕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趋于常态化,践行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按照“两性一度”标准,结合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探讨课程教学创新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支持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地方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为... 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趋于常态化,践行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按照“两性一度”标准,结合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探讨课程教学创新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支持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地方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为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构建了“五位一体”融合式全过程“闭环式”教学模式,形成“畅销教材+特色在线课+线下个性教学+多维度过程评价”的混合式教学生态,以适应多种新教学场景的挑战。为了实现教学效果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甚至取得更佳效果,课程组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分析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逐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应用实践,课程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五位一体融合 多维度过程评价 实质等效 通信原理
下载PDF
部门化与多元化: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严庆 张莉莉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民族事务管理主体的部门化,是与民族事务高位化相适应的。民族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社会转型以及民族事务重心下移的要求。伴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当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的建设,需走出单一部门化的局限,改变高位民族工... 民族事务管理主体的部门化,是与民族事务高位化相适应的。民族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社会转型以及民族事务重心下移的要求。伴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当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的建设,需走出单一部门化的局限,改变高位民族工作主体部门化倾向,进一步充实基层民族工作主体,构建起多主体、多层级、高效度的治理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 主体 部门化 社会化
下载PDF
基于“五位一体”提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勇 张少华 +2 位作者 刘宝胜 郑建军 李虹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5期129-131,135,共4页
提升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构建学业指导、创新创业训练、工程师资格认证、学科竞赛和实验教学相贯通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主观能动... 提升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构建学业指导、创新创业训练、工程师资格认证、学科竞赛和实验教学相贯通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研究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实践能力
下载PDF
论我国民族事务管理法治化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振宇 李鸣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由国家民委主持编制的《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将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作为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对于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完善民族法制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由国家民委主持编制的《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将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作为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对于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完善民族法制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健全民族事务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实施立法后评估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民族纠纷和涉及民族方面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是推进我国民族事务管理法治化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管理 民族事务管理部门 法治化 构建
下载PDF
近年来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贽 金炳镐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5,共8页
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适应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以提升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目标,是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城市民族工作的全面创新、完善和发展。该任务得到了民族工作部门和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研究。学... 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适应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以提升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目标,是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城市民族工作的全面创新、完善和发展。该任务得到了民族工作部门和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研究。学习总结和系统梳理近年来已经取得的研讨成果,对于帮助我们领会和把握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念、体系、基本内容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民族事务 治理现代化 研究述评
下载PDF
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理念转变、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鹍飞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42,共10页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对建设法治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理念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背后的政府定位和价值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所面临的困境:民族法治体系不...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对建设法治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理念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背后的政府定位和价值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所面临的困境:民族法治体系不协调、行政干预的效率衰减问题、民族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以及官僚体系的"体制性迟钝"与民族政治"效率需求"的矛盾。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耦合形成复杂的体制性难题,严重阻滞我国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文章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整民族立法思路突破法理困局、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民族地方法治社会建设以及民族事务治理方式适度"去行政化",推进我国民族事务治理过程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化 民族事务治理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