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低音提琴在中国民族交响乐队中的意义 |
杨智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2
|
民族音乐改革的新思维——西安音乐学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武汉行有感 |
田可文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7 |
0 |
|
3
|
浅谈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 的艺术特色 |
常喜刚
|
《黄河之声》
|
2005 |
1
|
|
4
|
中国民族交响乐的发展方向 |
周晓露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1
|
|
5
|
二度创作及其演绎对于指挥民族交响乐作品进行的重要性--以姜莹《丝绸之路》为例 |
郭立信
王鹤
杨千禧龙
|
《黄河之声》
|
2021 |
0 |
|
6
|
中国民族音乐对日本的一次强烈“冲击”──记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交响乐团访日演出 |
金伟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95 |
0 |
|
7
|
论新媒体对民族交响乐传承的影响——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 |
王晓雪
|
《当代音乐》
|
2021 |
0 |
|
8
|
丝管如凤鸣,钧乐入江风——金湘民族交响乐音色分析 |
种雪
|
《人文天下》
|
2020 |
0 |
|
9
|
执着的拓荒者——听那少承云南民族交响乐作品音乐会 |
钱康宁
|
《民族音乐》
|
2004 |
0 |
|
10
|
从大型民族交响乐《盛世重光》谈舞台扩声 |
张强华
|
《剧影月报》
|
2012 |
0 |
|
11
|
中图乐府第二场活动回顾致敬经典——中国民族交响乐欣赏会 |
|
《视听前线》
|
2018 |
0 |
|
12
|
台湾作曲家卢亮辉谈民族交响乐《关公》的创作 |
mickey
|
《视听前线》
|
2012 |
0 |
|
13
|
呼唤世界和平 演绎民乐交响——民族交响乐《和平颂》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奏响 |
曹绍德
|
《剧影月报》
|
2005 |
0 |
|
14
|
飞翔的白鸽 永世的铭记——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音响效果设计体会 |
邱跃东
|
《剧影月报》
|
2007 |
0 |
|
15
|
民族交响乐《和平颂》在京演出侧记 |
吴宗汉
|
《剧影月报》
|
2012 |
0 |
|
16
|
民族交响音画《塔克拉玛干掠影》音乐创作研究 |
任家瑶
|
《艺术评鉴》
|
2024 |
0 |
|
17
|
民族、地域、交响的融合——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的音乐创作特征 |
陆小璐
|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8
|
浅析如何用电子管风琴演绎民族交响乐作品《庆典序曲》 |
王怀瑾
|
《音乐天地》
|
2013 |
2
|
|
19
|
积极推动民族交响乐创作——中宣部召开“民族交响乐创作”座谈会 |
Special correspondent
|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20
|
交响音乐民族化中国化的一块里程碑——听民族交响乐《郑和下西洋》 |
张箭
|
《郑和研究》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