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集体记忆与民族亲和力的建构——以兰州西关清真寺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永久
丁生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68,共4页
在城市空间结构再生产的过程中,城市规模向四周逐渐延伸,市民的居住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原先围寺聚居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便迁至城市的各个街区角落。通过对散居回族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探知其以清真寺为集体记忆的符号,借助集体欢腾、个体...
在城市空间结构再生产的过程中,城市规模向四周逐渐延伸,市民的居住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原先围寺聚居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便迁至城市的各个街区角落。通过对散居回族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探知其以清真寺为集体记忆的符号,借助集体欢腾、个体情感迸发、宗教仪式来建构民族亲和力,以实现其群体和谐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民族亲和力
回族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与凝聚三力
2
作者
解丽霞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7-31,共5页
"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为中国传统人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它在当下社会的内涵应从两个视角来确定:一是从理论上讲,"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民"或者说是"公民";"...
"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为中国传统人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它在当下社会的内涵应从两个视角来确定:一是从理论上讲,"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民"或者说是"公民";"以人为本"的主体是"政府",这就解决了"以谁为本"和"谁以人为本"的关键问题。二是从实践上讲,"以人为本"的落实理应解决"以民为中心"的"民生问题"。落实"以人为本"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体而言,解决民生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使各民族、各民族人民对党和政府有向心力,提升政府绩效可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吸引力,缩小贫富差距可以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民族
向心力
民族
吸引力
民族亲和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软的边界:一个回汉杂居村落的族际文化互惠
被引量:
12
3
作者
马宗保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6,246,共8页
族际文化互惠是不同民族社会成员之间以大体对等的方式交换某种文化要素的行为过程,是双方对各自一部分文化权利或文化习俗的让渡。族际文化互惠属于平衡互惠,可分为精神主导型、实物主导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族际文化互惠的持续有助...
族际文化互惠是不同民族社会成员之间以大体对等的方式交换某种文化要素的行为过程,是双方对各自一部分文化权利或文化习俗的让渡。族际文化互惠属于平衡互惠,可分为精神主导型、实物主导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族际文化互惠的持续有助于营造民族亲和力,有利于弱化民族文化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文化互惠
民族
文化边界
欣赏互鉴
民族亲和力
原文传递
题名
集体记忆与民族亲和力的建构——以兰州西关清真寺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永久
丁生忠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68,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及社区民族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0BMZ042)
文摘
在城市空间结构再生产的过程中,城市规模向四周逐渐延伸,市民的居住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原先围寺聚居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便迁至城市的各个街区角落。通过对散居回族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探知其以清真寺为集体记忆的符号,借助集体欢腾、个体情感迸发、宗教仪式来建构民族亲和力,以实现其群体和谐的目标。
关键词
集体记忆
民族亲和力
回族
Keywords
collective memory
ethnic affinity
Hui Ethnic Group
分类号
C95-0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人为本与凝聚三力
2
作者
解丽霞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处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7-31,共5页
文摘
"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为中国传统人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它在当下社会的内涵应从两个视角来确定:一是从理论上讲,"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民"或者说是"公民";"以人为本"的主体是"政府",这就解决了"以谁为本"和"谁以人为本"的关键问题。二是从实践上讲,"以人为本"的落实理应解决"以民为中心"的"民生问题"。落实"以人为本"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体而言,解决民生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使各民族、各民族人民对党和政府有向心力,提升政府绩效可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吸引力,缩小贫富差距可以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民族
向心力
民族
吸引力
民族亲和力
分类号
D03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软的边界:一个回汉杂居村落的族际文化互惠
被引量:
12
3
作者
马宗保
机构
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6,246,共8页
文摘
族际文化互惠是不同民族社会成员之间以大体对等的方式交换某种文化要素的行为过程,是双方对各自一部分文化权利或文化习俗的让渡。族际文化互惠属于平衡互惠,可分为精神主导型、实物主导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族际文化互惠的持续有助于营造民族亲和力,有利于弱化民族文化边界。
关键词
族际文化互惠
民族
文化边界
欣赏互鉴
民族亲和力
Keywords
Inter-ethnic cultural reciprocity
ethnic-cultural boundary
mutual appreciation
ethnic affinity(see P.190)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集体记忆与民族亲和力的建构——以兰州西关清真寺为例
高永久
丁生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2
以人为本与凝聚三力
解丽霞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柔软的边界:一个回汉杂居村落的族际文化互惠
马宗保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