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民族伦理文化作为形成民族大学生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基因,构成了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底蕴。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要坚持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民族... 民族伦理文化作为形成民族大学生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基因,构成了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底蕴。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要坚持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中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信中凸显资源优势,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强中推进民族伦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伦理文化 民族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民族伦理文化研究的几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忠华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按照"民族—伦理—文化"的分析架构,民族伦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伦理思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生活风范的总积淀。其内容可以分为关照类性的伦理文化(即生态伦理文化与族际伦理文化)、... 按照"民族—伦理—文化"的分析架构,民族伦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伦理思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生活风范的总积淀。其内容可以分为关照类性的伦理文化(即生态伦理文化与族际伦理文化)、关照群体性的伦理文化(即守则伦理文化与礼制伦理文化)与关照个体性的伦理文化(即规范伦理文化与德性伦理文化)三个层次。其变迁就是原初态的民族伦理文化被解构而又重构的过程,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又有自身的典型化阶段。其研究方法,于历史就是文献参证法,于现实就是通过"深描"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于实然,是描述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于应然,则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但研究方法必须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中心。其研究意义,于实践功能,是有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筹划少数民族伦理文化建设;于文化发展,是有利于民族伦理文化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伦理文化 释义 内容 变迁 方法 意义
下载PDF
民族伦理文化变迁史观的检视
3
作者 周忠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7-63,共7页
民族伦理文化是不断变迁的,但变迁并非全是革新、优化,也包括某种脱化与退化。代嬗史观、进化史观、进步史观等理论范式对民族伦理文化变迁的解释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便是立足于社会民众、统治阶级以及思想家... 民族伦理文化是不断变迁的,但变迁并非全是革新、优化,也包括某种脱化与退化。代嬗史观、进化史观、进步史观等理论范式对民族伦理文化变迁的解释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便是立足于社会民众、统治阶级以及思想家本人的"现实生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伦理文化变迁 代嬗史观 进化史观 进步史观 现实生活过程
下载PDF
从《妈勒访天边》论壮族的民族伦理文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覃凌波 卫荣凡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5-66,71,共3页
壮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壮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是壮族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了壮族的民族伦理文化特点。壮族民间故事《妈勒访天边》充分体现了壮族勇于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勤劳勇敢、... 壮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壮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是壮族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了壮族的民族伦理文化特点。壮族民间故事《妈勒访天边》充分体现了壮族勇于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团结互助、乐于奉献、诚实守信、恪守诺言等民族伦理文化特征。全面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批判地继承与弘扬壮族及中华民族的民族伦理文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勒访天边》 壮族 民间故事 民族伦理文化
下载PDF
论民族伦理文化的生态内涵及当代生态价值
5
作者 张妍 任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83-187,共5页
对民族伦理文化内涵进行诠释,将民族伦理文化细分为民族物质文化系统和民族精神文化系统两大要素。分别讨论了这两种民族伦理文化要素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民族伦理文化中存在的生态智慧,并概括提出了民族伦理文化的当代生态价值。
关键词 民族伦理文化 生态内涵 当代生态价值
下载PDF
论民族伦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6
作者 王建锋 范蓉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8-62,74,共6页
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伦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个人幸福的基本原则和公平正义的有效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寻找可普遍化的伦理文化价值理念;并且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 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伦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个人幸福的基本原则和公平正义的有效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寻找可普遍化的伦理文化价值理念;并且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新个性发展理念,从而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民族伦理文化发展创新
下载PDF
基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创新研究
7
作者 王西斌 《高教学刊》 2018年第24期20-22,共3页
民族地区大学生中许多出生于少数民族家庭,由于其生活在少数民族大环境中,所以从小就深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晕染,对于其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因而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情... 民族地区大学生中许多出生于少数民族家庭,由于其生活在少数民族大环境中,所以从小就深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晕染,对于其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因而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情感,在具体培育方式上要有针对性的基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进行培育载体创新,以更好达成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伦理文化 核心价值观 载体创新
下载PDF
发展和创新阈境下的民族伦理文化
8
作者 余呈先 王建锋 《前沿》 CSSCI 2008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伦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个人幸福的基本原则和公平正义的有效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寻找可普遍化的伦理文化价值理念;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有... 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伦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个人幸福的基本原则和公平正义的有效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寻找可普遍化的伦理文化价值理念;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新个性理念,从而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伦理文化 发展 创新
原文传递
重建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的有益探索──读《再铸民族魂──中国伦理文化的诠释和重建》
9
作者 马庆玲 《天府新论》 1998年第4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伦理精神 《再铸民族魂--中国伦理文化的诠释和重建》 书评 逻辑结构 伦理价值 方法论原则 监督机制
下载PDF
建构少数民族文化设计伦理的思考
10
作者 魏嫣 《艺术市场》 2024年第3期104-105,共2页
各国文化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下不断被撞击,也在不断融合,由此,文化趋同成为当今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景象。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大变革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彰显中华文... 各国文化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下不断被撞击,也在不断融合,由此,文化趋同成为当今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景象。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大变革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展示中国软实力,迫在眉睫。而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相应的设计伦理将有效规避少数民族文化设计中的诸多问题,进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设计伦理 构建 紧迫性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层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德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扬弃和升华,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扬弃和升华,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伦理支撑和价值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
下载PDF
从民族习惯法视角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红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43,共5页
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民族地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高发趋势,犯罪行为具有反复性、长期性、非暴力性与受害对象特定化,并且犯罪呈现高暗数以及案件处理具有民间性等特点。分析认为传统社会控制式微是犯罪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民... 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民族地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高发趋势,犯罪行为具有反复性、长期性、非暴力性与受害对象特定化,并且犯罪呈现高暗数以及案件处理具有民间性等特点。分析认为传统社会控制式微是犯罪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防范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中,通过强化民族伦理道德文化对该类行为的否定性评价,约束与威慑性侵行为人、指引社会成员远离性侵犯罪,增强民间社会控制力,达到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与目的,协同国家制定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民族习惯法 民族伦理道德文化 社会控制力 犯罪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