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危难、左翼立场与战火中的生死感悟——左翼文学演变的一种精神轨迹
1
作者 陈红旗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第1期92-107,共16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动乱异常频繁的历史时段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左翼作家抒写了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揭露了"死神"的真面目。由于左翼知识分子总在体认理想碰壁的无奈和人生无常的虚无,因此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体会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动乱异常频繁的历史时段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左翼作家抒写了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揭露了"死神"的真面目。由于左翼知识分子总在体认理想碰壁的无奈和人生无常的虚无,因此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体会和感知的精神痛苦与心理煎熬。左翼文艺界通过自身的左翼立场和文学创作与劳苦大众建立了精神联系,并把自己植入到后者的悲苦与激愤之中,这就使得他们收获了那个时代最广阔的痛苦和力量,也使得他们的歌吟和抒写洋溢着其他文人难以生成的激扬热情和乐观精神。抗战元素的植入使得左翼文学与"抗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左翼作家将"有意义的死"视为一种精神的延续和人生的圆满,而不是一种生命的终结和肉体的痛苦。在革命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中,左翼作家为自己的青春和心灵留下了独特的印迹,也获得了其他知识分子难以体知的生死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左翼立场 民族危难 抗战元素 生死感悟
下载PDF
这些音乐,在危难中激励人心
2
作者 陈俊珺 《人民周刊》 2020年第8期88-89,共2页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它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出乎意料的精神力量。在中外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作品在国家、民族危难中诞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聆听者。《列宁格勒交响曲》在炮火中呼唤人性在西方音乐史上,...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它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出乎意料的精神力量。在中外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作品在国家、民族危难中诞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聆听者。《列宁格勒交响曲》在炮火中呼唤人性在西方音乐史上,有一部作品堪称传奇。它不仅歌颂了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法西斯斗争 民族危难 聆听者 西方音乐史 精神力量 想象空间 呼唤人性 出乎意料
下载PDF
弘扬民族文化与教书育人——《大学语文》教学一得
3
作者 李树山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50-51,共2页
几年来,我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艰苦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欣赏、表达和写作能力,而且激发了大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的赤子之情。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民族文化传统 热爱祖国 革命理想 大学语文 “四有”人才 艰苦奋斗教育 丧失国格人格 促进作用 民族危难
下载PDF
吹响时代号角 传承国歌精神——上海歌剧院民族歌剧《田汉》进入冲刺阶段
4
作者 本刊 《歌剧》 2019年第10期14-17,共4页
10月9日下午,上海歌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田汉》开排仪式暨媒体见面会在上海歌剧院多功能厅举行。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因此,民族歌剧《田汉》的创排可谓极具意义。民族歌剧《田汉》,以民族危难存亡的历史史实为背景,以剧作... 10月9日下午,上海歌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田汉》开排仪式暨媒体见面会在上海歌剧院多功能厅举行。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因此,民族歌剧《田汉》的创排可谓极具意义。民族歌剧《田汉》,以民族危难存亡的历史史实为背景,以剧作家田汉的成长为主线,通过田汉一生中几次重要选择的心路历程,体现他人生的涅槃与升华,展现其文采飞扬、浪漫豪迈的才情和胸怀天下、激情四溢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上海歌剧院 家国情怀 民族歌剧 历史史实 胸怀天下 激情四溢 民族危难
下载PDF
西南联大 苦难辉煌写传奇
5
作者 晋华(文/图) 《旅游世界》 202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漫步西南联大旧址,仿佛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一所在80多年前仅存在了8年多的大学,却在国人的记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那个民族危难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联大以它独...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漫步西南联大旧址,仿佛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一所在80多年前仅存在了8年多的大学,却在国人的记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那个民族危难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联大以它独特的方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学子。这所曾经的中国顶级学府,虽然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它的魅力却让人无法忘怀,徜徉校园,好似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记录着一段辉煌的故事,追忆联大在昆明弦歌不辍的坎坷岁月,感受到那个特殊时代的氛围,感受着那一代人的热血与激情,令人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民族危难 西南联大 苦难辉煌 弦歌不辍
下载PDF
对外矛盾与《水浒传》的生成与演变
6
作者 董国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对《水浒传》主旨的理解,长期围绕国家民族内部矛盾展开,出现过农民起义说、市民斗争说等著名说法。然而《水浒传》内涵厚重复杂,从它的生成和演变、阐释和传播、续书和改编来看,此书与对外矛盾激烈、民族危难深重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宋... 对《水浒传》主旨的理解,长期围绕国家民族内部矛盾展开,出现过农民起义说、市民斗争说等著名说法。然而《水浒传》内涵厚重复杂,从它的生成和演变、阐释和传播、续书和改编来看,此书与对外矛盾激烈、民族危难深重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宋辽金元和明末清初的民族矛盾、明代倭寇长期在我国沿海杀掠,是《水浒传》生成与演变的特殊背景和内在推动力。《水浒传》在传播接受与改编续写活动中,不断培养民族忧患意识和朴素的统一战线情怀,弘扬民族"忠义"精神。这部文学经典的民族立场和民族忠义倾向,是其重要题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危难 《水浒传》 龚开 陈忱 忠义内涵
下载PDF
岛木健作眼中的“满洲”
7
作者 刘立善 《日本研究》 CSSCI 1993年第4期86-91,共6页
“九一·八”的一声炮响,国土日蹙,民族危难,惨痛宣告了中日关系史上烽烟弥漫的“15年战争”时代之发端。之后,东北相继沦为日本殖民地。在侵略者的策划下,一个被冠以“五族协和”美名的,傀儡国“伪满洲国”,苦经乔装打扮,妖然粉墨... “九一·八”的一声炮响,国土日蹙,民族危难,惨痛宣告了中日关系史上烽烟弥漫的“15年战争”时代之发端。之后,东北相继沦为日本殖民地。在侵略者的策划下,一个被冠以“五族协和”美名的,傀儡国“伪满洲国”,苦经乔装打扮,妖然粉墨登场。此间,耻辱漫漫的东北大地,确是侵略者肆虐跋扈的“王道乐士”。随着军事、政治、经济日甚一日的恶性膨胀,文学自然也不甘于寂寞,很多作家在“国策文学”思想的煽惑下,随之也先后出没在东北土地上。他们或者歌颂军国主义铁蹄在白山黑水间踏出的“壮举”,或者秉持起码的良知,较为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景状。显然,岛木健作(1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史 恶性膨胀 民族危难 满洲移民 满洲事变 农业移民 开拓民 王道乐土 民族优越感 抗日活动
下载PDF
回归我们的精神家园
8
作者 郭振有 《基础教育论坛》 2016年第1X期1-1,共1页
近年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为什么要如此强调中华传统... 近年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为什么要如此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什么样的作用?中华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2000多年前的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后来的许多大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 立德树人 民族危难 教学要点 民族前途 育德 无根 道德精神 野蛮人
下载PDF
浅谈土家族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昌鑫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9-34,共6页
对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过热烈地讨论。笔者试图就土家族爱国民族传统,作点介绍和分析。深厚地爱恋家乡土地、骨肉同胞、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无限地关切民族的尊产、乡国的前途和命运 "祖国。
关键词 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关系问题 骨肉同胞 祖国统一 土家族地区 明王朝 民族历史 乡国 民族危难 巴人
下载PDF
首开油漆、颜料课之高等学府考——解码“北平大学工学院”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质美 郑公劭 田兆会 《中国涂料》 CAS 2023年第1期66-72,共7页
19世纪末,处于风雨飘摇的清朝,甲午战败被逼签订丧权辱国之《马关条约》,民族危难,光绪公谕“求治之道”,举国图强,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谙熟洋务,深知“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通过北洋大臣奏请办学,当即得御赐钦准。于光绪21... 19世纪末,处于风雨飘摇的清朝,甲午战败被逼签订丧权辱国之《马关条约》,民族危难,光绪公谕“求治之道”,举国图强,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谙熟洋务,深知“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通过北洋大臣奏请办学,当即得御赐钦准。于光绪21年(1895年)在天津创建了“北洋西学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次年(1896年)在上海又成立“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随后1898年维新派人士推动戊戌变法,当年隆重创建了“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京师大学堂 天津海关 南洋公学 《马关条约》 北洋大臣 高等教育 民族危难
下载PDF
爱国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11
作者 金鸣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7-12,共6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它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它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以来,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高举起爱国主义的光辉旗帜,致力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革命事业,把爱国主义同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祖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体现出坚定的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统一 社会进步 外来侵略 革命事业 阶级利益 民族危难 现代化建设 自身解放 共产主义事业 解放事业
下载PDF
怀旧,还是探新?——萧红《呼兰河传》再认识
12
作者 皇甫 晓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94-294,共1页
文章认为小说《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敏锐地抓住造成民族危难内在因素的主体障碍,把自己的触角伸向社会历史深处,在愚民文化和封建统治的特定历史环境中,挖掘出一再阻碍社会前进的病态心理,以刺痛、惊警民族意识... 文章认为小说《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敏锐地抓住造成民族危难内在因素的主体障碍,把自己的触角伸向社会历史深处,在愚民文化和封建统治的特定历史环境中,挖掘出一再阻碍社会前进的病态心理,以刺痛、惊警民族意识的复苏、觉醒”。文章认为《呼兰河传》展示的生活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萧红 民族危难 特定历史环境 病态心理 民族危亡 外视角 情感内容 北方农村 大学报
下载PDF
封面简介
1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27,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9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9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 南洋公学 民族危难 强首 必先 一所 十九世纪 办学传统 王振义
下载PDF
自省与自信
14
作者 邑良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7年第5期50-,共1页
战国时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事,历来是作为美谈的。就他本人同徐公比较谁漂亮一事而言,也对后人颇有启迪。他并不因为老婆、朋友奉承他,就忘乎所以,自认为是全城头号大美男。他当面仔细端详城北的另一位美男子徐公,
关键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 城北 自己去看 自信力 我自己 道德修养 民族危难 中国的传统 吾日三省吾身
下载PDF
论儒法互补及新检讨
15
作者 吴长庚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0-77,共8页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兼容各家的多元结构。近些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儒道互补、儒屈互补及儒法互补等理论见解,从某一方面揭示了传统文化结构的基本特质。应当承认,这种互补的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所表现的领域或时间并不相...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兼容各家的多元结构。近些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儒道互补、儒屈互补及儒法互补等理论见解,从某一方面揭示了传统文化结构的基本特质。应当承认,这种互补的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所表现的领域或时间并不相同,而各有偏重。儒道互补更多地体现于封建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儒法互补则更多地体现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结构之中,而儒屈互补则一般发生在国家破亡、民族危难的忧患时代。中国是最早出现法律政治和法治理论的文明古国,而同时又是长期实行人治的封建帝国。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并不亚于儒家思想,一位海外的汉学家说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法 儒道互补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民族危难 儒家精神 法治理论 基本特质 尊君 文化心理结构
下载PDF
蔡元培在中国教育会中的作用
16
作者 董惠民 董黎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85-88,28,共5页
蔡元培先生创立的中国教育会,是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组织的、国内学界建立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爱国团体。中国教育会在蔡元培的主持下,于民族危难之时广泛展开革命活动,不断壮大革命阵营,大造革命舆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蔡元培先生创立的中国教育会,是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组织的、国内学界建立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爱国团体。中国教育会在蔡元培的主持下,于民族危难之时广泛展开革命活动,不断壮大革命阵营,大造革命舆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高擎“反清反帝”的旗帜,其声势“震撼全国”!中国教育会之所以能成为民主革命斗争的坚固堡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着蔡元培在发挥着冲锋陷阵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会 民族危难 革命活动 留日学生 俄事警闻 浙江绍兴人 拒俄运动 革命斗争 革命志士 南洋公学
下载PDF
屏幕另一边的爱
17
作者 陈克娜 《中小学德育》 2020年第3期72-73,共2页
疫情来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被隔离在家,昔日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只能变为隔着屏幕的彼此相望。而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化学教师兼班主任的我,也摇身一变,“转岗”成一名“十八线女主播”。身处这一场民族危难之中,我希望自己能像这场战... 疫情来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被隔离在家,昔日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只能变为隔着屏幕的彼此相望。而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化学教师兼班主任的我,也摇身一变,“转岗”成一名“十八线女主播”。身处这一场民族危难之中,我希望自己能像这场战“疫”中的那些逆行者一样,在自己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希望孩子们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能够感受到我的爱,努力做一个积极善良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化学教师 工作岗位 女主播 民族危难 教学活动 初三毕业班 屏幕
下载PDF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
18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21年第7期36-36,共1页
重庆市铜梁区龙都小学五(6)班张斐斐:没有革命先烈们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英勇战斗,就没有今天国家的富强和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弘扬少云精神,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红孩子!
关键词 邱少云 英勇战斗 民族危难 烈士纪念馆 小学
下载PDF
崇尚“利他”,胸怀天下
19
作者 李圆圆 唐永红(指导) 《青春期健康》 2022年第13期41-41,共1页
悠悠江水,泱泱华夏,从古至今滔滔雄伟的浪,冲刷多少英杰,情随事迁,沧海桑田,唯有君子之风,如磐石坚韧,贤人之境,化为修竹,伴你我左右。见贤思齐,你我俱应追寻前人衣袂,崇尚“利他”之道。“利他”与“利己”并非对立。民族危难国家衰亡... 悠悠江水,泱泱华夏,从古至今滔滔雄伟的浪,冲刷多少英杰,情随事迁,沧海桑田,唯有君子之风,如磐石坚韧,贤人之境,化为修竹,伴你我左右。见贤思齐,你我俱应追寻前人衣袂,崇尚“利他”之道。“利他”与“利己”并非对立。民族危难国家衰亡之际,若人人只为保全自己,面对他国的侵略作壁上观,看同胞遭难袖手旁观,任凭火势蔓延,能保证没有一天火烧到自己头上吗?覆巢之下无完卵,匹夫之责当以国家民族为重,以小家小利为轻,团结上下,齐心协力皆“利他”,最终大家得保,社稷完璧,山河依旧,四海清平,一切我们所爱的都有了保障,也就成了“利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势蔓延 君子之风 利他 民族危难 利己 胸怀天下 见贤思齐 齐心协力
下载PDF
长征,永远在路上——写在建党百年之际
20
作者 张建 《贵州教育》 2021年第11期4-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1921年7月,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1921年7月,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谱写党的历史的同时也将中国近代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时光荏苒,已是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南湖 中国近代历史 党的历史 石库门 时光荏苒 急流险滩 历久弥坚 民族危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