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通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6-63,共8页
本文认为,民族融合是在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发生的无强制手段的过程,无论是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或者若干民族聚合为一个新的民族,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民族同化则是某些民族(主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通过采取带有强... 本文认为,民族融合是在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发生的无强制手段的过程,无论是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或者若干民族聚合为一个新的民族,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民族同化则是某些民族(主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通过采取带有强制性的政策措施,改变被统治民族的属性来达到使其他民族的成员合于本民族的目的,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和行为。民族的融合与同化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即:民族的融合和同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斗争;融合和同化过程中的曲折和斗争,乃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中产生的冲突;民族组合过程中,经济文化和人口的优势,是决定民族组合趋势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同化 民族融合 汉族人民 强制同化 中国历史 聚族而居 经济文化 治民 满州 汉人
下载PDF
民族同化及民族大融合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石涵月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
民族同化是一个民族失去自己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包括依靠暴力或强权的强迫同化和在长期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自然同化,古今中外有许多具体的例证。先进民族同化后进民族是民族同化的基本规律,但是也有个别例外现象。民族融合... 民族同化是一个民族失去自己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包括依靠暴力或强权的强迫同化和在长期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自然同化,古今中外有许多具体的例证。先进民族同化后进民族是民族同化的基本规律,但是也有个别例外现象。民族融合是指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也指一些民族自然形成为一体的普遍历史现象。中华民族历史上曾存在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以华夏——汉民族为主体不断融合其他各少数民族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同化 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谈民族同化的介质及确认原则 被引量:3
3
作者 阿其图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93-100,共8页
本文就民族关系问题中的民族同化议题,提出了四条介质内容。即民族同化要受(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二)阶级斗争的进展状况,(三)民族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交往的程度,(四)民族群众在同化问题上的心理认可程度等基本条件的... 本文就民族关系问题中的民族同化议题,提出了四条介质内容。即民族同化要受(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二)阶级斗争的进展状况,(三)民族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交往的程度,(四)民族群众在同化问题上的心理认可程度等基本条件的规范和制约,主张确认民族自然同化的介质原则中,尊重民族群众的心理认可原则是尤为重要的。这不仅是区别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的分水岭,更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中不容忽视的原则性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同化 介质 融合 确认原则 心理认可
下载PDF
王船山民族同化论及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萌芽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彭传华 《民族论坛》 2010年第7期42-44,共3页
王船山有明确的民族同化思想,他希望文化先进的"华夏",能够去同化文化落后的"夷狄"。但是这种同化是自然同化而不是武力强迫同化,所以王船山并不是一位极端民族主义者。船山认为民族同化的实质是民族特性的同化,即&... 王船山有明确的民族同化思想,他希望文化先进的"华夏",能够去同化文化落后的"夷狄"。但是这种同化是自然同化而不是武力强迫同化,所以王船山并不是一位极端民族主义者。船山认为民族同化的实质是民族特性的同化,即"文明较低的征服者"的"粗犷悍厉之气"为文明较高的被征服人民的"膏粱豢养之气"所同化。不仅如此,船山还注意到自然同化是一个长期的"自愿选择"的过程。船山的这些思想体现了文化民族主义的近代性因素,对于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不少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民族同化 文化民族主义
下载PDF
辽代对渤海人的统治政策及民族同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炜冉 《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2期63-71,共9页
契丹灭亡渤海国后,为了消弭渤海民众的反抗意志,对刚刚纳入其统治之下的渤海人最初多采用了以防范为主的措施,因此,反而加剧了渤海人同契丹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加重了治下渤海人的反抗情绪,引发了诸如燕颇和大延琳起义这样的渤海遗民叛乱... 契丹灭亡渤海国后,为了消弭渤海民众的反抗意志,对刚刚纳入其统治之下的渤海人最初多采用了以防范为主的措施,因此,反而加剧了渤海人同契丹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加重了治下渤海人的反抗情绪,引发了诸如燕颇和大延琳起义这样的渤海遗民叛乱事件,在几次叛乱事件之后,契丹统治者着手对其民族壁垒的统治策略做以调整。政治上,再次开始任用大量渤海人入仕为官,契丹贵族与渤海王室联姻;经济上,采用宽简政策;社会风俗上,尊重其民族传统,放开契丹民间与渤海人的通婚。通过一系列策略调整,稳定了渤海人的情绪,使渤海人成为辽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辽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渤海人 统治政策 民族同化
下载PDF
熔炉理论与美国的民族同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兆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24-30,共7页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居民主要由不同历史时期迁入的移民及其后裔所组成。包括100多个民族成份,分属欧罗巴、尼格罗、蒙古三大人种和各种混合类型。1980年,美国有2.4亿人,其中欧裔白人18800万,占全国人口的78%以上;黑人2650万,占1...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居民主要由不同历史时期迁入的移民及其后裔所组成。包括100多个民族成份,分属欧罗巴、尼格罗、蒙古三大人种和各种混合类型。1980年,美国有2.4亿人,其中欧裔白人18800万,占全国人口的78%以上;黑人2650万,占11.6%;印第安人140万,拉丁美洲人1460万,亚洲人和大洋洲人350多万,其他676万。长期以来,在关于美国民族如何融合、如何共处于同一社会的许多解释中,“美利坚民族大熔炉”的理论,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本文拟结合美国民族同化的历史事实,对这一理论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同化 熔炉理论 美国移民政策 民族集团 美国人 美利坚民族 民族偏见 拉丁美洲人 美国印第安人 历史事实
下载PDF
驳“西藏民族同化”论 被引量:2
7
作者 熊坤新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0-156,149,共8页
近年来,国际舆论界某些人和流亡国外的一些分裂主义分子,信口开河、极不负责任地散布了种种谎言和谬论,诸如“西藏自古独立”论、“西藏民族文化消灭”论、“西藏人民生活贫困”论、“西藏宗教消灭无信仰”论,“西藏现无人权”论、“西... 近年来,国际舆论界某些人和流亡国外的一些分裂主义分子,信口开河、极不负责任地散布了种种谎言和谬论,诸如“西藏自古独立”论、“西藏民族文化消灭”论、“西藏人民生活贫困”论、“西藏宗教消灭无信仰”论,“西藏现无人权”论、“西藏民族同化”论、“西藏资源毁灭”论等等。这些谎言和谬论,曾一度在国际范围内广为流传,因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和恶果,给西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给试图想确切了解西藏真实情况而又无缘亲自去西藏考察的善良的人们设置了种种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同化 西藏学校 西藏各民族 民族地区 民族特征 共同地域 藏族 民族 西藏地区 自然同化
下载PDF
民族同化与认同对移民经济体的影响──海外华人经济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庆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12,共7页
民族同化与认同对移民经济体的影响──海外华人经济的实例分析陈庆德人类社会经济,是在民族同化的进程中生存、演变和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集团的经济活动,总是伴随着移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表现为经济空间的扩展,在此过程中,民族... 民族同化与认同对移民经济体的影响──海外华人经济的实例分析陈庆德人类社会经济,是在民族同化的进程中生存、演变和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集团的经济活动,总是伴随着移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表现为经济空间的扩展,在此过程中,民族交往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关系,民族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经济 民族同化 经济发展 民族集团 实例分析 认同 东南亚 经济体 居住国 当地民族
下载PDF
略论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问题的分歧 被引量:1
9
作者 际洲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62-65,共4页
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民族关系史中的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问题进行了讨论,基本上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承认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一是承认中国历史上只有民族同化,而民族融合只有在阶级压迫消灭后,... 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民族关系史中的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问题进行了讨论,基本上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承认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一是承认中国历史上只有民族同化,而民族融合只有在阶级压迫消灭后,消灭一切民族间的差别才能实现的。形成这两种意见分歧的原因,是来自对概念的本身理解的歧异。究其根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对“民族”概念的不同含义和汉语中的“民族”一词的相当模糊,是影响这一问题讨论顺利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民族同化 民族融合
下载PDF
民族同化问题的几点思考——读《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民族同化”条有感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锡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32-34,共3页
近读《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民族同化”条,深觉提法比较严谨,文字颇为精炼。美中不足的是过于简略,言未尽意或意有未尽。从条目解释全文来看,叙述历史事例的文字几乎占了一半,这样理论就不免显得单薄。总的说,如果篇幅给的稍... 近读《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民族同化”条,深觉提法比较严谨,文字颇为精炼。美中不足的是过于简略,言未尽意或意有未尽。从条目解释全文来看,叙述历史事例的文字几乎占了一半,这样理论就不免显得单薄。总的说,如果篇幅给的稍多一点,撰写时能够稍微放手一些,就更可满足读者在学术上深入一步的要求。大百科全书不同于名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同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字 自然同化 学术 名词 同化政策 少数民族 民族接受 民族问题
下载PDF
论新桂系政权的民族同化政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广华 《桂海论丛》 2008年第5期74-78,共5页
新桂系政权在民族区域治理上,实施改土归流,编组乡村甲,彻底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行政体系;在民族教育上,实施"特种教育,"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民族风俗习惯上,实施"风俗改良,"强制少数民族移风易俗;在民... 新桂系政权在民族区域治理上,实施改土归流,编组乡村甲,彻底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行政体系;在民族教育上,实施"特种教育,"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民族风俗习惯上,实施"风俗改良,"强制少数民族移风易俗;在民族宗教信仰上,破除"迷信,"强迫少数民族放弃民族宗教信仰。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实施民族同化、消弭阶级斗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桂系政权 民族同化政策
下载PDF
民族同化与美利坚民族——读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奕辰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6期251-256,共6页
塞缪尔·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中围绕美国国家特性和国民身份当前所面临的解构危机,将视野聚焦在“界定美国国家特性的盎格鲁一新教文化正在面临多元文化主义盛行、拉美移民涌入、超国家认同兴起等... 塞缪尔·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中围绕美国国家特性和国民身份当前所面临的解构危机,将视野聚焦在“界定美国国家特性的盎格鲁一新教文化正在面临多元文化主义盛行、拉美移民涌入、超国家认同兴起等带来的挑战”“0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缪尔 亨廷顿 美国人 美利坚民族 特性 民族同化 国民 多元文化主义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从“民族同化”到“民族平等、自决”——论孙中山晚年的民族统一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辉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77-81,共5页
从“民族同化”到“民族平等、自决”——论孙中山晚年的民族统一思想邓辉孙中山的民族统一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辛亥革命前后,他的民族统一思想集中地体现为“反满兴汉”和“五族共和”思想①。到了晚年,他的民族统一思... 从“民族同化”到“民族平等、自决”——论孙中山晚年的民族统一思想邓辉孙中山的民族统一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辛亥革命前后,他的民族统一思想集中地体现为“反满兴汉”和“五族共和”思想①。到了晚年,他的民族统一思想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重大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晚年 民族主义 民族统一 民族平等 民族同化 “五族共和” 民族 辛亥革命 中国民族 民族精神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争论简况 被引量:1
14
作者 俸世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7期187-189,共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之间的异同,有过一些争论,争论时隐时现,既发生在不同学界之间,又存在于同一学界内部。时至今日,争论已消退,但不同学界的分歧依然存在。
关键词 民族同化 民族融合 争论
下载PDF
在民族同化中民族心理素质的持久性——关于西双版纳“帕西傣”生活与习俗研究
15
作者 马维良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31-35,共5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和形成了民族。但任何一个民族形成后它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除了自身人口的繁殖,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外,还必然产生各民族间的交往和相互影响。这种交往和影响,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俗等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和形成了民族。但任何一个民族形成后它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除了自身人口的繁殖,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外,还必然产生各民族间的交往和相互影响。这种交往和影响,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在各民族相互接触中,必然会产生自然同化。民族同化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所以,在同化过程中的某个历史阶段,反映在民族特征上必然会具有双重性、过渡性的特点。民族同化在历史上存在,也在今天民族杂居地区现实生活里大量存在,这是民族发展中的进步现象,是民族发展规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西傣 民族同化 民族心理素质 傣族 民族 回族 自然同化 文化习俗 民族特征 民族形成
下载PDF
谈社会主义时期民族之间的通婚所引起的民族人口结构的变化——也谈对民族同化问题的一点认识
16
作者 尕宝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36-41,共6页
在多民族地区,在日常生活当中,往往有这种现象,即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结合。也就是说,一个甲民族的成员与另一个乙民族的成员结婚。这种事固然会引起注意和不同的反映,其中人们关心的往往是其后代的民族成份问题,是对这一不同民族成员之... 在多民族地区,在日常生活当中,往往有这种现象,即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结合。也就是说,一个甲民族的成员与另一个乙民族的成员结婚。这种事固然会引起注意和不同的反映,其中人们关心的往往是其后代的民族成份问题,是对这一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结合及其后代的民族归属产生不同的反映。但是人们不会注意在决定了这个孩子的民族成份后(或者是甲民族,或者是乙民族)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我这里所说的社会后果,不是指这种事情引起了人们如此的反映,或是称赞,或是遣责,非议等等,而是指民族之间产生的人口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发展 民族 人口结构 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同化 民族地区 民族共同体 不同民族 民族自我意识 通婚
下载PDF
关于“民族同化”理论的再探讨
17
作者 马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5-30,共6页
民族同化涉及理论和现实,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过去我们曾在这个问题上犯过错误,吃过大亏,所以多年来为人们所竭力回避,以至于理论界现在一般也不多提民族同化了(因其太刺激民族感情,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同志对此格外反感),而代之... 民族同化涉及理论和现实,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过去我们曾在这个问题上犯过错误,吃过大亏,所以多年来为人们所竭力回避,以至于理论界现在一般也不多提民族同化了(因其太刺激民族感情,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同志对此格外反感),而代之以“民族融合”这个词。诚然,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进一步繁荣发展时期,根本不存在民族同化、民族消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同化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 民族关系问题 资本主义 民族融合 社会主义时期 强制同化 自然同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PDF
从绥宁苗族的历史与现状看清代的民族同化政策
18
作者 吴荣臻 罗晓宁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62-65,共4页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澄清各民族历史,调查研究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探索他们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分析、研究并掌握他们的民族心理素质,是增进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维护平等,加强团结的先导工作,也是科学...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澄清各民族历史,调查研究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探索他们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分析、研究并掌握他们的民族心理素质,是增进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维护平等,加强团结的先导工作,也是科学地认识各个民族和科学地发展繁荣各民族经济文化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故本文从绥宁历史与现状入手,就清代治苗政策同题作一考查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同化政策 苗族 绥宁县 民族 经济文化 苗民 现状 发展繁荣 民族心理素质 风俗习惯
下载PDF
民族同化在历史上的作用
19
作者 同利军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 2003年第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民族同化 历史 作用 政治 文化 经济 军事 民族政策
下载PDF
东南亚诸国的民族同化政策与华文教育的关系探索
20
作者 林蒲田 《海外华文教育》 1998年第1期4-10,共7页
关键词 华文教育 东南亚 民族同化政策 华侨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