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4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类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
作者 孙薪妞 王明兴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5期120-121,共2页
本文基于对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理工科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旨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 本文基于对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理工科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旨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形势,探讨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优化,提出一些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期助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师范高校 理工类学生 思想行为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下载PDF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凉山实践篇为个案
2
作者 毛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7-21,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一项战略性、持续性的价值塑造工作。凉山脱贫攻坚的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奇迹,其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精神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层面上有着内在的耦合性。文章以脱贫攻坚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一项战略性、持续性的价值塑造工作。凉山脱贫攻坚的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奇迹,其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精神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层面上有着内在的耦合性。文章以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为逻辑起点,通过对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层理据和价值意蕴进行探析,抓住脱贫攻坚精神在凉山实践中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功能,探索将脱贫攻坚精神有效融入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精神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凉山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路径
3
作者 杨一璐 张世福 《新丝路》 2024年第9期142-14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有力举措,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与...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有力举措,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从了解学生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整合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好精神引领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重视实践敢于创新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教学 红色文化资源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黄金文 《新丝路》 2024年第26期0106-0108,共3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育人队伍素质有待加强、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不明、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思政教育课程模式单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育人队伍素质有待加强、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不明、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思政教育课程模式单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力度较弱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文章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提高育人队伍素质,健全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精准掌握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完善优化思政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思政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育人的针对性;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思政育人校园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5
作者 杨一璐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提升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育人能力和高校才培养效果息息相关。辅导员应从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把握辅...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提升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育人能力和高校才培养效果息息相关。辅导员应从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把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加快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农耕文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6
作者 刘启振 卢勇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1期76-84,91,共10页
农耕文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底色,是中华文明的土壤和主体。将农耕文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三重逻辑:农耕文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厚精神文化滋养,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明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掘农耕文明现代价值助力... 农耕文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底色,是中华文明的土壤和主体。将农耕文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三重逻辑:农耕文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厚精神文化滋养,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明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掘农耕文明现代价值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农耕文明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意蕴,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天地人物”协调统一的生存智慧、“重农贵粟”积谷防饥的农本食天思想、“精耕细作”少种多收的集约经营传统、“地力常新”用养兼顾的永续发展观念等,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农耕文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分调查研究、体系建构和实践教学等三个步骤持续推进。农耕文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具有立德树人的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农耕文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7
作者 金虹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2期0172-0175,共4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多民族共存、文化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其社会 稳定与和谐发展对国家整体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生 作为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多民族共存、文化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其社会 稳定与和谐发展对国家整体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生 作为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国家 的长治久安。因此,对民族地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 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状,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提出了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教育策 略,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地区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
下载PDF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为例
8
作者 薛映月 《环球慈善》 2024年第6期0052-0054,共3页
本文探讨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非遗 为例进行研究。介绍广西的文化背景以及非遗现状,探讨非遗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价值,包括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 族认同感、促进道德教育和... 本文探讨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非遗 为例进行研究。介绍广西的文化背景以及非遗现状,探讨非遗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价值,包括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 族认同感、促进道德教育和价值观传递、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提出了促进非遗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审视
9
作者 王宏谋 曹根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原则遵循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联,从而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原则遵循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联,从而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能在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明晰融入的前提基础、抓住融入的关键环节、构建融入的保障机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化实践路径
10
作者 杨任艺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8期197-199,共3页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业的基石。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化实践路径,从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通过育人工程、课程思...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业的基石。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化实践路径,从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通过育人工程、课程思政、锻造队伍、系统思维,有效提升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11
作者 买乌露旦·艾比布拉 《新疆社科论坛》 202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学生、课程、课堂、学校、家庭和社会六个要素构成,通过有序协调这些要素,能够形成整体优化的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通过协同创新模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学生、课程、课堂、学校、家庭和社会六个要素构成,通过有序协调这些要素,能够形成整体优化的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通过协同创新模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说,更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确保各要素间的有机衔接,以共同推进学生的成长。通过“六维一体”的教育创新路径,结合顶层设计、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优化、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学长关怀计划”和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少数民族预科生 “六维一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探析——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12
作者 严欢 《新丝路》 2024年第21期0104-0106,共3页
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民族地区的新现实决定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突破传统,体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的合规律性和合民族性。文章首先分析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其次,提出... 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民族地区的新现实决定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突破传统,体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的合规律性和合民族性。文章首先分析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其次,提出了新时代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应坚持文化多元和价值导向一元相统一、坚持传承民族文化与发展现代思想相统一的原则;最后,阐述了新时代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
13
作者 彭娜 阿尔曼·亚森江 +1 位作者 向思卿 冯思毓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9-12,共4页
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化实践育人功能,以“三... 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化实践育人功能,以“三季育人”为抓手、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以学生党员为朋辈引领者、以第三课堂为载体,在增强思想政治育人吸引力的基础上力求实效,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 路径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
14
作者 林猤 《新丝路》 2024年第16期132-134,共3页
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为分析工具,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多样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为高校迎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面对的来自意识形态、多元文化、思想观念等领域的挑战奠定基础,提出高校可从思想... 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为分析工具,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多样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为高校迎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面对的来自意识形态、多元文化、思想观念等领域的挑战奠定基础,提出高校可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要素出发,通过强化教师“立德树人”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等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
下载PDF
胶东地区红色文化融入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15
作者 郭燕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8期0021-0023,共3页
红色文化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本文基于胶东地区红色文化在融入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探究如何从教学、实践入手,... 红色文化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本文基于胶东地区红色文化在融入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探究如何从教学、实践入手,将胶东地区红色文化与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借此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地区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高校
下载PDF
“五个认同”教育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世军 《梧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8-104,共7页
“五个认同”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因此,各民族自治区地方高校应当紧扣“... “五个认同”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因此,各民族自治区地方高校应当紧扣“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在打通民族地区高校多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分章节教学内容基础上,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顶层设计,探索精准化融入方式,编撰规范化教学课例,强化综合体系保障,构建以“五个认同”专题教学为主要依托的“系统性融入”的生态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认同 民族地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意识三态观视野下民族地区红色资源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7
作者 彭措伍须 曲晓晓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7-41,52,共6页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将其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民族高校大思政格局守正创新的应有之义,也是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的必由之路,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践。本研究拟借助意识三态观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框架...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将其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民族高校大思政格局守正创新的应有之义,也是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的必由之路,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践。本研究拟借助意识三态观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国家、民族高校以及个体三者是如何有效作用于民族地区红色资源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当中,从而推进新时代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实现红色铸魂育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高校 意识三态观
下载PDF
人文关怀: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少云 赵明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党的十八大重提"人文关怀"的思想,标志着新时期、新阶段"人文关怀"思想作为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将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全过程。本文以"人文关怀"为指导,探讨民族地区... 党的十八大重提"人文关怀"的思想,标志着新时期、新阶段"人文关怀"思想作为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将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全过程。本文以"人文关怀"为指导,探讨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并提出改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旨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几点思考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研究
19
作者 袁名松 张雪敏 袁承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5期23-26,共4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新型的民族认同意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我国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实践中。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华民族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新型的民族认同意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我国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实践中。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发展历程,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接着,探讨了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探索 教育评估
下载PDF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0
作者 张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期97-97,共1页
红色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任务有所差异,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既是人民信仰,又是崇高追求。现阶段,红色基因已深入党和人民血脉,成为共产党人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在较大程度上滋养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 红色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任务有所差异,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既是人民信仰,又是崇高追求。现阶段,红色基因已深入党和人民血脉,成为共产党人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在较大程度上滋养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既是党的重要任务,又是青年的时代使命。青年群体传承红色基因,不仅关乎党和国家前途,也关乎民族命运,还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命运 精神要素 社会进步方面 红色基因 时代使命 发挥重要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