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学材料对古代农业文献诠释举例
1
作者 曾雄生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5年第3期69-76,共8页
古代农业文献流传至今,由于时过境迁,有些已不得其解,如“欲知五谷,但视五木”、“种谷必杂五种”、“田中有庐”、“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天子乃以犬尝稻”等。该文作者利用民族学材料对此进行了解释,认为,“欲知五谷,但视... 古代农业文献流传至今,由于时过境迁,有些已不得其解,如“欲知五谷,但视五木”、“种谷必杂五种”、“田中有庐”、“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天子乃以犬尝稻”等。该文作者利用民族学材料对此进行了解释,认为,“欲知五谷,但视五木”,与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有关;“种谷必杂五种”,沿袭了原始农业混播的传统,用以防止单一作物因自然灾害所致的歉收,或颗粒无收;“田中有庐”,主要是供农人在生产季节居住,以守护作物免受鸟兽危害,或人为偷盗;“或舂或揄,或簸或蹂”中的“蹂”,当践踏解,是一种原始的脱粒方式;“天子乃以犬尝稻”,则是一种祭祀仪式,用以缅怀狗对于在业生产的贡献,因为古人认为稻种是狗从上天运到人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农业文献 民族学材料 诠释 古文献
下载PDF
民族学材料作为艺术起源研究的实证材料的怀疑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玉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39-44,共6页
文章认民族学材料对于我们研究艺术起源具有参考价值,但它只以能作为此材料而不能作为实证材料。因为现代原始部族和作为文明人祖先的原始初民,不论是在思维方式、智力程度上,还是在文化选择发展过程方面都有明显的甚至可能是本质性... 文章认民族学材料对于我们研究艺术起源具有参考价值,但它只以能作为此材料而不能作为实证材料。因为现代原始部族和作为文明人祖先的原始初民,不论是在思维方式、智力程度上,还是在文化选择发展过程方面都有明显的甚至可能是本质性的差别;两者不论在艺术还是文化方面都是根本不同的。因此,用现代原始部族文化去推测现代文明人的原始文,用现代原始部族艺术去推测现代文明人的原始艺术,缺乏充分的逻辑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起源 民族学材料 实证材料 原始艺术
全文增补中
从民族学材料看恩格斯关于嫉妒问题的论断 被引量:1
3
作者 秋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2-68,共7页
本文用丰富的民族婚姻关系的材料,就恩格斯“嫉妒是一种较后发展起来的感情”的论断在婚姻关系上的表现作了具体分析,认为这种感情的产生,与人们的私有观念和婚姻关系向着个体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 本文用丰富的民族婚姻关系的材料,就恩格斯“嫉妒是一种较后发展起来的感情”的论断在婚姻关系上的表现作了具体分析,认为这种感情的产生,与人们的私有观念和婚姻关系向着个体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今天,在婚姻关系上应该建立一种“新的道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形态 爱情 现实生活 丈夫 婚姻关系 女子 妻子 民族学材料 恩格斯 嫉妒
下载PDF
从民族学材料探测由“墓”到“坟”的演进 被引量:1
4
作者 夏之乾 《广西民族研究》 1988年第1期56-60,共5页
“墓”和“坟”是死者的埋葬之所,也是古人意识中死者在“另一世界”的生活起居之处。葬后以土填平谓之“墓”,墓上垒筑封土谓之“坟”;它们是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同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由墓演变为坟是埋葬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发... “墓”和“坟”是死者的埋葬之所,也是古人意识中死者在“另一世界”的生活起居之处。葬后以土填平谓之“墓”,墓上垒筑封土谓之“坟”;它们是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同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由墓演变为坟是埋葬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墓和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同一切宗教性习俗一样是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尚无埋葬之俗,人死后随意弃置了事。《孟子·藤文公上》谓:“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大概即是反映了这样的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智力的增长,血族感情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材料 原始宗教观念 死者 埋葬制度 墓葬 民族地区 表现形式 重大发展 生活起居 习俗
下载PDF
什么是“民族考古学”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建业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2期35-43,共9页
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西方,这是既成事实。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奋斗,中国考古学也已有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我们不但在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在其它层次的研究上也成绩斐然。如果说五、六十年代... 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西方,这是既成事实。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奋斗,中国考古学也已有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我们不但在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在其它层次的研究上也成绩斐然。如果说五、六十年代对仰韶文化社会性质的探讨尚显得有些教条和幼稚的话,那么近年来对中国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已经改变和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世界文明问题的认识。不仅如此,中国考古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也有所建树。从考古实际和对考古材料时空条件的分析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假说出发,这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体系”的立足点。中国考古学有了这样一个较为雄厚的基础,就具备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考古 实验民族 考古遗存 中国考古 考古材料 考古问题 假说 民族学材料 田野工作 类比方法
下载PDF
原始民族学研究的典范——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读后
6
作者 彭英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2-18,共7页
在民族学研究中,对于原始民族的研究,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十分重视原始民族学的研究工作,曾撰写过一系列论著和书信,《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 在民族学研究中,对于原始民族的研究,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十分重视原始民族学的研究工作,曾撰写过一系列论著和书信,《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作为一个民族教学研究工作者,认真学马克思的这部著作,是很有意义的。(一)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是马克思在池的晚年摘抄和撰写的。这部凝结着马克思多年对原始民族研究成果的著作,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钊和国家的起源》一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 摩尔根 古代社会 民族研究 恩格斯 民族 原始社会 十九世纪 摘要 民族学材料
下载PDF
从民族学史看民族学的发展趋势
7
作者 潘蛟 《民族论坛》 1987年第4期69-74,共6页
从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成立算起,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100多年间,它的研究旨趣,乃至于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义均有很大变化。本文拟就民族学在怎样变、为什么变问题作一些探讨。解决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问... 从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成立算起,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100多年间,它的研究旨趣,乃至于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义均有很大变化。本文拟就民族学在怎样变、为什么变问题作一些探讨。解决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问题——民族学的建立有人认为,民族学的产生与近代西方殖民侵略有着直接关系。自发现新大陆以后,西方掀起了殖民侵略狂潮,为了维护殖民统治,殖民统治者需要系统深入地了解殖民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材料 研究对象 民族研究 民族译丛》
下载PDF
根据现代历史民族学材料来看世界史中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C.Π.托尔斯托夫 郝镇华 《历史研究》 1962年第2期166-168,共3页
这篇文章发表在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61年第11期上.作者在文中阐释了民族学资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批判了现代资产阶级民族学无视人类历史的绝对年代学原则,并根据苏联民族学家在研究原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面所获得的成果,叙述了世... 这篇文章发表在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61年第11期上.作者在文中阐释了民族学资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批判了现代资产阶级民族学无视人类历史的绝对年代学原则,并根据苏联民族学家在研究原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面所获得的成果,叙述了世界人类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内容摘译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材料 民族研究 人类历史 历史研究 历史问题 现代人 原始人类 克思主义 苏联 年代
原文传递
云南少数民族采集渔猎活动的研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罗钰 钟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2-66,共5页
云南少数民族采集渔猎活动的研究意义罗钰钟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变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 云南少数民族采集渔猎活动的研究意义罗钰钟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变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那么人类最早、最古老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渔猎 云南少数民族 马克思恩格斯 生存状态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考古材料 德国古典哲 民族学材料 苦聪人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下载PDF
试论傩仪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净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4-80,共7页
傩仪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影响甚广的巫术文化事象。本文利用文献、考古资料和民族学材料对傩仪的演变脉络进行研究。提出:傩仪发源于中原,商周时代由原始宗教变为宫廷巫术;两汉时与封禅、郊祀筹共同构成维护中史集权体制的巫术礼仪制度;两... 傩仪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影响甚广的巫术文化事象。本文利用文献、考古资料和民族学材料对傩仪的演变脉络进行研究。提出:傩仪发源于中原,商周时代由原始宗教变为宫廷巫术;两汉时与封禅、郊祀筹共同构成维护中史集权体制的巫术礼仪制度;两宋时受到新兴人文文化的冲击,逐渐退出中原而流布于长江以南,与荆楚巫术传统和道教相融合;至明清又流入西南各民族之中,其影响至今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活动 民族 巫术文化 青铜面具 原始宗教 道教 人文文化 土家族 礼仪制度 民族学材料
下载PDF
苗族的“跳香”与族源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忠军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54-56,共3页
“跳香”是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及湘西吉首、泸溪、古丈、沅陵等市县苗族人民庆祝丰收、酬谢神灵的祭祀活动。笔者曾对龙胜、城步等县苗族“跳香”活动进行过调查。现结合有关民族学材料,就“跳香”活动概况、实... “跳香”是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及湘西吉首、泸溪、古丈、沅陵等市县苗族人民庆祝丰收、酬谢神灵的祭祀活动。笔者曾对龙胜、城步等县苗族“跳香”活动进行过调查。现结合有关民族学材料,就“跳香”活动概况、实质与苗族族源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1 “跳香”一般在秋后十月举行,个别地方在十一月举行,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由于居住地方不同,“跳香”活动又有差异。吉首、沅陵、沪溪、古丈等地的苗族的跳香,一年一度,自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日,各寨轮流举行,一寨一次,故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先民 跳香舞 城步苗族自治县 湘西南 龙胜各族自治县 族源 祭祀活动 湘西苗族 民族学材料 梅山神
下载PDF
谈“ethnoarchaeology”的译法及内涵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兵武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5期236-238,共3页
关于民族学与考古学的关系,近一时期争论一直较为激烈,译介性的和讨论性的文章发表的都不少,这反映了部分考古工作者对考古学在理论发展方面的关注和探索,但是我觉得不少人在有关概念的使用以及理解上还存在着混乱,因此我愿意提出一些... 关于民族学与考古学的关系,近一时期争论一直较为激烈,译介性的和讨论性的文章发表的都不少,这反映了部分考古工作者对考古学在理论发展方面的关注和探索,但是我觉得不少人在有关概念的使用以及理解上还存在着混乱,因此我愿意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同仁并希望将这样的探讨推向深入.首先谈谈“ethnoarchaeology”一词的译法.目前较流行的有两种:一是“民族考古学”,二是“民族志考古学”.无论是“民族考古学”还是“民族志考古学”,实际上均来自英语中“ethnoarchaeology”一词,“ethno”表示“人种”,“种族”、“民族”,因此,从词源学角度讲,“ethnoarchaeology”译为“民族考古学”是无可非议的.不过,根据英语的构同法,“ethno”在“ethnoarchaeology”一词中至少可以表达三种意思:(1)“nation”的(民族的)或“race”的(种族的);(2)“ethnoarchaeology”(民族志的);(3)“ethnological”(民族学的),因此,“民族考古学”和“民族志考古学”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妥当,在此仅据词面意思是难以妄下断语的.笔者曾与俞伟超先生就“ethnoarchaeology一词的译法交换过意见.俞先生根据该词在英文著述中使用的具体语义背景以及他自己在工作、研究当中的心得,认为将“ethnoarchaeology”译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文化 民族 民族考古 民族学材料 译法 考古研究 文化行为 考古遗存 理论和方法 人类行为
下载PDF
年由火来——岭南古越人对时间的知觉方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耀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1-77,共7页
一个民族对“年”的原初知觉方式,是该民族传统文化“原始层”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民族史和民族学材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岭南古代越人的时间知觉是以农事活动为自然参照点,他们对“年”这一时间的经验知觉是由电闪雷鸣开始的,年作... 一个民族对“年”的原初知觉方式,是该民族传统文化“原始层”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民族史和民族学材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岭南古代越人的时间知觉是以农事活动为自然参照点,他们对“年”这一时间的经验知觉是由电闪雷鸣开始的,年作为时间的抽象概念是与雷动生火一起诞生;“火”从“雷”来,“年”因“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越人 岭南 壮傣语支 民族学材料 民族 考古 发展变化 汉族 广东新语 民族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绘身和纹身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志勇 《西域研究》 CSSCI 1995年第3期98-104,共7页
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绘身和纹身于志勇绘身是指根据某种需要,用各种颜料、脂彩等涂抹、画缋身体而达到一定功利和审美等目的的一种人体装饰形式;纹身是指用蠡刻或瘢切方法形成瘢痕切纹和黥刺纹,使肌肤产生永久性化装变形,而达到一定... 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绘身和纹身于志勇绘身是指根据某种需要,用各种颜料、脂彩等涂抹、画缋身体而达到一定功利和审美等目的的一种人体装饰形式;纹身是指用蠡刻或瘢切方法形成瘢痕切纹和黥刺纹,使肌肤产生永久性化装变形,而达到一定功利、审美等目的的一种人体装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现 新疆地区 新疆文物 民族史志 纹身 山普拉墓地 民族学材料 丧葬仪礼 生态环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部落及其产生浅探兼评“前氏族部落”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英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27-34,共8页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部落是原始社会里乃至阶级社会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共同体的一种类型。那么,究竟什么是部落?部落是怎样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部落是原始社会里乃至阶级社会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共同体的一种类型。那么,究竟什么是部落?部落是怎样产生的?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点意见。一、部落概念种种部落一词,据现在所掌握的材料,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史诗之一“伊利亚特”记载涅斯托尔劝告亚米加农按胞族和部落分编军队的话:“亚米加农:你把军队按胞族和部落分编,那样就可以使胞族支援胞族,部落支援部落。假如你这么办了,希腊人听从了你的命令,那么,你就能看清哪些指挥官和哪些士兵是怯懦的,哪些是勇敢的,因为他们将尽力作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所有 氏族部落 氏族公社 摩尔根 原始社会末期 人们共同体 部落组织 民族学材料 古代社会 部落联盟
下载PDF
《周易》与原始思维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春波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6期32-37,共6页
古人头脑里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思维的成分,与现代人有很大不同。“原始人用与我们相同的眼睛看,但是用与我们不同的意识来感知”。中国人原始祖先的心态究竟怎样,已很难确知了,但在古人头脑里遗存下来的那些原始思维的残余,还能从某些文... 古人头脑里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思维的成分,与现代人有很大不同。“原始人用与我们相同的眼睛看,但是用与我们不同的意识来感知”。中国人原始祖先的心态究竟怎样,已很难确知了,但在古人头脑里遗存下来的那些原始思维的残余,还能从某些文献或民族学材料中看到。《周易》里就保存了原始思维的残迹。一、《周易》与原始思维的遗存《周易》本身并不是原始思维的体系,它原是一部占筮书。它的材料已经过了精心剪裁编排,包含了许多哲理,不是原始形态的占筮术了。不过,《周易》这座“神秘的殿堂”乃是由原始的“砖块”砌成的(郭沫若语),砖块虽经过加工,原坯却不乏“恐龙”的化石。占筮术起源于原始时代,延续的时间却很久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思维 周易 互渗思维 二值判断 现代人 表象思维 因果关系 原始人 基本的 民族学材料
下载PDF
四川的古居民:濮人──从四川三星堆巨型青铜像说开去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曲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59-63,共5页
四川的古居民:濮人──从四川三星堆巨型青铜像说开去罗曲一、问题的提出过去受文化发生一元论的影响,曾出现过这样的观点;亚洲的文明来自于西方;在中国,西南及四川的文明连同人一道,来自西北和中原。实际上,现四川这一广大地域... 四川的古居民:濮人──从四川三星堆巨型青铜像说开去罗曲一、问题的提出过去受文化发生一元论的影响,曾出现过这样的观点;亚洲的文明来自于西方;在中国,西南及四川的文明连同人一道,来自西北和中原。实际上,现四川这一广大地域,在古羌人南下之前,并不是一片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汉三星堆 四川 古羌人 青铜像 青铜立人像 夜郎国 《舆地纪胜》 民族学材料 杜宇 濮人
下载PDF
罗马王政时代贵族与平民的分化及其源始
18
作者 胡庆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4-90,共7页
本文利用古典文献资料和民族学材料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对罗马王政时代贵族与平民的分化及其源始进行剖析,认为王政时代罗马存在古典奴隶、授户奴隶和平民三个被统治等级;并指出平民产生的四条途径和氏族贵族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 王政时代 平民 家内奴隶 氏族贵族 民族学材料 五十年代 姓氏 部落 塞尔维乌斯 故里
下载PDF
壮族史研究管见
19
作者 白耀天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壮族史研究管见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壮族史,我是个老兵,也是个新兵。1958年当我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时,就学写了一篇(壮族源流试探》发表在(史学月刊)上。现在近四十年过去,两鬓似霜,已近花甲之年,当算得上老兵... 壮族史研究管见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壮族史,我是个老兵,也是个新兵。1958年当我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时,就学写了一篇(壮族源流试探》发表在(史学月刊)上。现在近四十年过去,两鬓似霜,已近花甲之年,当算得上老兵了。可是,自那以后近三十年中我却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史 壮族地区 研究方法 广西地区 桂海虞衡志 民族研究 文化特征 古越人 宋会要辑稿 民族学材料
下载PDF
开辟古史研究的新途径——《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评介
20
作者 段志洪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马曜、缪鸾和先生的《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一书出版了,这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民族学材料对勘先秦史进行比较研究的学术著作,在拓展古史研究新途径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它的出版,在民族学和史学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将... 马曜、缪鸾和先生的《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一书出版了,这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民族学材料对勘先秦史进行比较研究的学术著作,在拓展古史研究新途径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它的出版,在民族学和史学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因此,我认为该书值得向学术界广大同仁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西周井田制 份地制 古史研究 村社 比较研究 民族学材料 农奴 召勐 新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