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学著作中的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原则——以《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石春让 吴琳 《民族翻译》 2020年第5期5-12,共8页
李强教授所著《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是优秀的民族学著作,它的英语译作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译者高芬在翻译《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专有项时主要遵循以下5方面的原则,即:释意简洁原则、语境意义顺应原则... 李强教授所著《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是优秀的民族学著作,它的英语译作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译者高芬在翻译《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专有项时主要遵循以下5方面的原则,即:释意简洁原则、语境意义顺应原则、求同存异原则、弘扬中国文化原则和面向世界原则。这些翻译原则为今后民族学著作的翻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著作 文化专有项 翻译原则
下载PDF
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综述:现状、反思和展望
2
作者 王晶 《当代外语研究》 2024年第3期43-53,共11页
中国民族学是发轫于西方的近代新兴学科,其创立及发展与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相生相伴。本研究首先简略梳理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百年译介和传播脉络,继而考察分析了翻译学界和民族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翻译学界以译史研究和译家研... 中国民族学是发轫于西方的近代新兴学科,其创立及发展与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相生相伴。本研究首先简略梳理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百年译介和传播脉络,继而考察分析了翻译学界和民族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翻译学界以译史研究和译家研究为主,民族学界研究成果集中于书目汇编和学科史中的译事记载。在文献梳理与分析基础上,反思了现有研究成果在成果质量、研究范围、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局限,并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学术环境、学术担当等维度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科翻译史 民族学著作
原文传递
20世纪上半期民族学著作汉译脉络考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晶 马士奎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6,F0003,共8页
作为从西方传入的新兴学科,中国民族学诞生和发展的历程蕴含丰富的翻译史实和史料。本文从翻译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多重视角,以时间为脉络,将20世纪上半期的民族学著作汉译活动分为肇始(1903-1927)、繁荣(1928-1937)和调整(1938-1949)... 作为从西方传入的新兴学科,中国民族学诞生和发展的历程蕴含丰富的翻译史实和史料。本文从翻译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多重视角,以时间为脉络,将20世纪上半期的民族学著作汉译活动分为肇始(1903-1927)、繁荣(1928-1937)和调整(1938-1949)三个阶段进行考证和梳理,并结合相关译介背景,考察各个阶段的译著和译者,着重分析民族学著作汉译对中国民族学学科建构的影响,以及与各阶段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研究发现,翻译是地方性民族学知识转化为世界性知识的关键环节,在中国民族学的发轫期和发展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翻译史 民族学著作汉译 译介脉络
原文传递
晚清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西方民族学著作汉译活动研究
4
作者 邵星宇 周华北 《中国翻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8,共7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晚清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1895-1936)西方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概况,接着详细分析了这一译介活动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认为,在学术价值方面,这一时期的西方民族学著作汉译活动促进了中国民族学学科概念的初步形... 本文首先回顾了晚清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1895-1936)西方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概况,接着详细分析了这一译介活动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认为,在学术价值方面,这一时期的西方民族学著作汉译活动促进了中国民族学学科概念的初步形成和学科体系的萌芽;在社会价值方面,这些汉译活动揭开了中国民族学教育的序幕,推动了中国的知识阶层开始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中国民族问题的路径,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著作 汉译活动 术价值:社会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