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宗教学视域中的宗教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建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0,共7页
民族宗教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标的也是人类学宗教研究所关注的对象。近十多年来,通过学界前辈和同仁们的不懈努力,民族宗教学已经具备了雏形,正在逐步形成体系。但是,这门学科的主要实践者们较多... 民族宗教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标的也是人类学宗教研究所关注的对象。近十多年来,通过学界前辈和同仁们的不懈努力,民族宗教学已经具备了雏形,正在逐步形成体系。但是,这门学科的主要实践者们较多关注的是国际国内宏观的民族宗教现象,而较少深入国内各民族内部或民族之间宗教与社会生活实践相关联的微观层面研究的理论方法的探讨展示。基此,从人类学宗教研究的基本理念及视角出发,对民族宗教学需要改进的若干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在论证说明该学科亟待加强微观宗教研究及其基本学术条件基础上,强调导入宗教民族志理论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在中国各民族宗教研究中的学术推动作用和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宗教学 人类 宗教民族 宗教文化复合体 宗教社会话语
下载PDF
中国民族宗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
2
作者 祁进玉 马婧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7,共9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在纹理构筑了民族与宗教发展不可分离的历史和现实。民族宗教相互交织的客观规律使民族宗教学成为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反思与回顾民族宗教学的学科内涵、外延、特点及方法,可以概括出学科体系的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在纹理构筑了民族与宗教发展不可分离的历史和现实。民族宗教相互交织的客观规律使民族宗教学成为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反思与回顾民族宗教学的学科内涵、外延、特点及方法,可以概括出学科体系的整体框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就民族宗教学的研究发展进行相关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宗教学 共时性 多元共存
下载PDF
民族宗教学建构过程中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可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3期35-39,53,共6页
民族宗教学作为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在学科建构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难题与困境。这样的困难一方面在于我国民族与宗教议题的多元复杂性,另一方面在于西方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实用性。民族宗教学学科建构的理... 民族宗教学作为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在学科建构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难题与困境。这样的困难一方面在于我国民族与宗教议题的多元复杂性,另一方面在于西方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实用性。民族宗教学学科建构的理念与目标,在于探索与建立独立的中国宗教学理论方法,以回应和解决中国语境中的民族宗教议题,这样的议题主要包括民族宗教的定位、分类、本土化与类型化、民族与宗教关系,而目前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宗教生态论、宗教文化融合理论等,能作为回应和解决相关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建构新的中国化宗教理论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宗教学 科建构 问题意识 理论探索
下载PDF
党校教育视阈下民族宗教学学科教学科研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英 《西藏发展论坛》 2016年第5期78-80,共3页
党中央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关乎各级党校事业前景,关乎各级党校发展命脉。民族宗教学作为党校的重要学科,如何做到既要在党校教育的视阈下,体现"党校姓党"的原则,也要彰显本学... 党中央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关乎各级党校事业前景,关乎各级党校发展命脉。民族宗教学作为党校的重要学科,如何做到既要在党校教育的视阈下,体现"党校姓党"的原则,也要彰显本学科发展规律与人文特色,更要科学解答学员与社会多元诉求,切实发挥本学科在民族、宗教和谐发展与社会稳定中的优势与作用,是摆在各级党校该学科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姓党 民族宗教学 科研
下载PDF
民族宗教学视域下的蒙古族民族与宗教关系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皎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22-26,共5页
蒙古族的血统追寻、民族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民族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宗教的参与,蒙古族自然崇拜、灵魂观念、祖先崇拜、萨满教、喇嘛教等宗教思想也伴随着蒙古族的形成、发展应运而生,蒙古族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是民族宗教学理论研究... 蒙古族的血统追寻、民族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民族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宗教的参与,蒙古族自然崇拜、灵魂观念、祖先崇拜、萨满教、喇嘛教等宗教思想也伴随着蒙古族的形成、发展应运而生,蒙古族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是民族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宗教学 蒙古族 民族宗教关系
下载PDF
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责任
6
作者 牟钟鉴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41,共9页
民族学与宗教学在西方几乎是同时产生、平行发展的。从西方引进了民族学之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曾经认为宗教是鸦片,所以,宗教学的创建受到过阻碍。改革开放以后,宗教学研究方才逐渐兴起和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学科体系的建... 民族学与宗教学在西方几乎是同时产生、平行发展的。从西方引进了民族学之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曾经认为宗教是鸦片,所以,宗教学的创建受到过阻碍。改革开放以后,宗教学研究方才逐渐兴起和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学科体系的建立,直接参与和推动了中国“民族宗教学”的酝酿和发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宗教研究并非是“价值中立”的纯客观,应该是“同情之默应,心性之体会”,其目标是为了使人民更好地认识宗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中华民族的民族格局是“多元一体”的,与之相应,中国宗教则是“多元通和”的模式。中国是一个宗教的联合国,中国人是信仰的混血儿,中国人的宗教和哲学具有良性的互动,有一种“中庸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教 民族宗教学 多元一体 多元通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