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塑问题空间: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与民族志在场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4,共16页
目前人类学界本体论与文化论观点冲突不断,以概念的阐释来表征和通约文化差异的知识论已经遭遇多重危机,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势所难免。在这样一个可以称作“当下”的时刻,民族志研究应该进一步生成新的问题空间,借助本体论的视角,进一... 目前人类学界本体论与文化论观点冲突不断,以概念的阐释来表征和通约文化差异的知识论已经遭遇多重危机,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势所难免。在这样一个可以称作“当下”的时刻,民族志研究应该进一步生成新的问题空间,借助本体论的视角,进一步拓展其在课题设计、跨领域合作、概念组合等层面的多种可能性,以便在将来仍然保持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民族志在场”这一概念,将更多的问题意识在一个组合中予以呈现,将当下有关人的种种主题作为民族志探索的起点,并赋予各种新兴的思考和行动方式的集合以本体论的意义。如何在新的问题化空间内,组合概念化工具,拓展本体论的视角,进而重新刻画人的实践状态,将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民族志研究的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转向 民族志在场 问题空间 概念化
下载PDF
形与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述传统 被引量:9
2
作者 彭兆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4-61,共8页
无论作为原生性的表述范式,还是作为书写的二元分类,口述传统都是人类至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样态。对于口述传统的研究,我国的学术界,尤其当下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都较为重视其"形",而对其"理"的关... 无论作为原生性的表述范式,还是作为书写的二元分类,口述传统都是人类至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样态。对于口述传统的研究,我国的学术界,尤其当下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都较为重视其"形",而对其"理"的关注不足。本文试图从口述传统的发生性原理,特别是对口述/书写的"形"与"理"关系进行阐释,以就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写权力 文类 民族志在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