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与个体的影像:庄学本的民族志摄影的生成
1
作者 陈晓任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2期59-70,共12页
庄学本的西部考察恰逢中国本土民族学兴起的关键节点,其影像作品与考察报告也共同参与到本土民族学的学科建构过程之中。庄学本既是一名摄影师,又是一名民族志考察者,其影像上的诸多特征正是由摄影与民族学的知识交汇带来的。庄学本摄... 庄学本的西部考察恰逢中国本土民族学兴起的关键节点,其影像作品与考察报告也共同参与到本土民族学的学科建构过程之中。庄学本既是一名摄影师,又是一名民族志考察者,其影像上的诸多特征正是由摄影与民族学的知识交汇带来的。庄学本摄影作品既是民族志“科学影像”与摄影美学彼此渗透的尝试,也是在集体图像的整体性描述上对个体面貌的还原。民族学理论为庄学本的影像提供了学术支撑,使庄学本的影像呈现出民族学与摄影学的双向互动特征;庄学本的学术成长路径也折射出我国民族志在发展时期以学致用、服务边政的应用性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学本 民族志摄影 学科建构 科学影像 摄影美学
下载PDF
三十年代藏彝走廊的民族志摄影——中国影视人类学先驱庄学本百年诞辰纪念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启耀 《青藏高原论坛》 2013年第1期19-33,共15页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十年间,庄学本在当时地图没有标示的"白地"和人称"险地"的中国西部地区,拍摄了大量照片,并有较为详细的考察文字。它们质量上乘,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考察对象主要是藏彝走廊的藏、彝、羌、土、...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十年间,庄学本在当时地图没有标示的"白地"和人称"险地"的中国西部地区,拍摄了大量照片,并有较为详细的考察文字。它们质量上乘,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考察对象主要是藏彝走廊的藏、彝、羌、土、纳西、摩梭等民族,其内容涉及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诸方面。这些基于强烈国家民族意识的作品,是那个时期藏彝走廊最重要的民族志影像作品,也使庄学本成为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民族志摄影 庄学本
下载PDF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以《怒江峡谷的兄弟姊妹》作品为例
3
作者 潘嘉琪 吴雁 《西部学刊》 2022年第1期167-172,共6页
民族志摄影是视觉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及内容。《怒江峡谷的兄弟姊妹》是依据博物馆收藏标准,在田野调查中拍摄的民族志摄影作品,是对怒江峡谷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的"描写",其采用真实性还原度高的大画幅摄影技术和铂金印... 民族志摄影是视觉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及内容。《怒江峡谷的兄弟姊妹》是依据博物馆收藏标准,在田野调查中拍摄的民族志摄影作品,是对怒江峡谷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的"描写",其采用真实性还原度高的大画幅摄影技术和铂金印相工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民族志摄影作品的保存与传播、阐发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人类学 民族志摄影 保存和传播
下载PDF
一个场景,几重观看——列维-斯特劳斯与卡斯特罗·法利亚的民族志摄影 被引量:6
4
作者 邓启耀 雅克.德费尔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41,54,共8页
在田野考察现场,观看的主位和客位,观看的方式和理论诉求,以及后期对田野资料的处理,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巴西的田野考察产生了两种文本,一是文字为主的《忧郁的热带》,一是影像为主的《怀念巴西》。这两... 在田野考察现场,观看的主位和客位,观看的方式和理论诉求,以及后期对田野资料的处理,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巴西的田野考察产生了两种文本,一是文字为主的《忧郁的热带》,一是影像为主的《怀念巴西》。这两种文本反映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处理同一田野资料的不同方式。还有一个文本,是当年陪同列维-斯特劳斯考察的巴西本土助手卡斯特罗·法利亚出版的《另外的观看》,开本、内容和《怀念巴西》相似。比较他们的这两部影像民族志作品,可以看到,同样的场景,却有两种观看,即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观看,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来自于身份的不同,观看立场的不同。而所谓"田野",其实折射了不同观看者各自的观念期待和理论建构。他们的文本书写,也就在一种互为镜像的情境中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为镜像 文本生成 《忧郁的热带》 《怀念巴西》 《另外的观看》 民族志摄影
原文传递
Righteous Dopefiend:公共人类学摄影民族志
5
作者 王晗冰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0,121,共5页
Righteous Dopefiend是一本对海洛因成瘾的流浪汉群体进行研究的公共人类学摄影民族志代表作,作者Philippe Bourgois和Jeff Schonberg历经12年,来展现和描绘城市边缘中人们“视而不见”但却有感情、讲义气的流浪汉群体,立体而鲜活的呈... Righteous Dopefiend是一本对海洛因成瘾的流浪汉群体进行研究的公共人类学摄影民族志代表作,作者Philippe Bourgois和Jeff Schonberg历经12年,来展现和描绘城市边缘中人们“视而不见”但却有感情、讲义气的流浪汉群体,立体而鲜活的呈现他们的苦难和挣扎。本文从民族志研究和抱团取暖的群体,“灰色地带”中的摄影民族志、个人生命历程的书写等方面对本书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成瘾 摄影民族 公共人类学 毒品人类学
下载PDF
庄学本西部民族摄影的影视人类学价值
6
作者 罗雨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8期140-141,共2页
1934年至1942年,庄学本在当时地图没有标示的"白地"和人称"险地"的中国西部地区,考察了羌、藏、蒙古、土、彝、纳西、撒拉等民族,并拍摄了大量照片,内容涉及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人体体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 1934年至1942年,庄学本在当时地图没有标示的"白地"和人称"险地"的中国西部地区,考察了羌、藏、蒙古、土、彝、纳西、撒拉等民族,并拍摄了大量照片,内容涉及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人体体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民族民俗事象,这些基于强烈国家民族意识的民族志摄影作品,使庄学本成为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学本 民族志摄影 影视人类学 西部民族
下载PDF
边疆的重现——早期中国西北影像文献研究(1870-1949)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靖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6-114,共9页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中期,中国西北诸省历经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也成为中外各方势力不断角逐的舞台。海外的探险家、传教士、记者纷至沓来,中国内地的知识精英也逐渐意识到西北的战略意义与民族文化价值,掀起“到西北去”的开发热潮。...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中期,中国西北诸省历经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也成为中外各方势力不断角逐的舞台。海外的探险家、传教士、记者纷至沓来,中国内地的知识精英也逐渐意识到西北的战略意义与民族文化价值,掀起“到西北去”的开发热潮。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曾用照相机或电影摄影机,记录下西北社会的某些生活片段与历史事件,并将这段记忆保存在影像资料之中。时隔数十载甚至一个多世纪之后,这些散落于世界各地的照片或电影片段,形成了一种兼具宏观叙事与微观描写的影像文献资料,是当代中国人理解西北社会文化演进历程的重要路径,也亟待学界展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影视人类学 影像文献 民族志摄影
下载PDF
猎影边疆:民国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田野影像调查(1930—1937)
8
作者 朱靖江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8,共14页
中央研究院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建院初始,即积极将影像(包括摄影与电影)摄制与学术考察结合在一起,运用于考古发掘与民族调查等田野工作当中,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史语所为代表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为边疆民族调查团队专门配置了技术人员... 中央研究院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建院初始,即积极将影像(包括摄影与电影)摄制与学术考察结合在一起,运用于考古发掘与民族调查等田野工作当中,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史语所为代表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为边疆民族调查团队专门配置了技术人员与摄影器材,沿途开展民族志影像记录工作,收获甚丰。迄今收藏于中国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田野调查照片约7 599幅,民族志电影共两组,时长约一小时。这些影像资料与作品体现出20世纪前半叶中国人类学界在学术观念上的整体性认知,即主张以多媒介的文化载体呈现多样性的文化内容。它们是中国人类学早期学术生产的重要成果之一,提供了特定历史时期西南诸民族的社会图景与族群形象,揭示近百年“国族建构”的历史进程中视觉表征系统的重要意义,也有力地证明了影像民族志与人类学/民族学在中国的学术发轫几乎同期并行。从影像本体的角度而言,上述田野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民族志摄影与电影的早期基础性文献,其理论与方法仍值得反思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研究院 史语所 影像民族 民族志摄影 视觉表征
原文传递
庄学本的社会交游与边疆考察(1929~1948年) 被引量:4
9
作者 邹立波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30,共7页
作为非学院派的边疆考察者,庄学本从普通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中国早期民族志摄影的代表人物,与其社会交游圈的构筑密不可分。跨学科、领域的社会交游深刻影响了庄学本在不同时段的身份转换、文本表达和摄影理念。特别是文本书写风格的民族... 作为非学院派的边疆考察者,庄学本从普通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中国早期民族志摄影的代表人物,与其社会交游圈的构筑密不可分。跨学科、领域的社会交游深刻影响了庄学本在不同时段的身份转换、文本表达和摄影理念。特别是文本书写风格的民族学转向有意忽视、淡化了影像摄制、田野调查的过程记叙。但是摄影对于公众视觉文化的社会意义受到重视和强调。围绕庄学本的社会交游及其对边疆考察影响的讨论,有助于思考民族学视野下摄影与学术、影像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学本 社会交游 边疆考察 民族志摄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