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唯有那个“蓝花花”好——民族性与时代性语境下《蓝花花》的创作和表演 |
王一聪
|
《中国音乐剧》
|
2024 |
0 |
|
2
|
论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许苏民
|
《东南学术》
CSSCI
|
1989 |
2
|
|
3
|
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现代张力看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 |
李翔海
|
《理论与现代化》
|
1998 |
2
|
|
4
|
中国传统道德能合理继承吗?──兼论传统道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 |
李锦全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8 |
1
|
|
5
|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韩超
|
《学习论坛》
|
1998 |
0 |
|
6
|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理解 |
熊晓辉
|
《民族音乐》
|
2008 |
4
|
|
7
|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一元与多元之谜 |
叶俊麟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
2008 |
1
|
|
8
|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庞朴
|
《北京社会科学》
|
1986 |
24
|
|
9
|
归属感、认同感与历史选择——论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杨知勇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10
|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1
|
浅谈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纵丽娟
|
《内蒙古艺术》
|
1999 |
1
|
|
12
|
浅谈民族唱法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陈建英
|
《艺苑》
|
2008 |
0 |
|
13
|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兼论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内涵 |
卢毅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4
|
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新型文化 |
任文竹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5
|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及其他——周民震同志的少数民族题材影剧作品观后 |
丘振声
|
《民族艺术》
|
1991 |
0 |
|
16
|
试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职能性结构和利益性结构 |
张培营
|
《新西部》
|
1999 |
0 |
|
17
|
论作为文艺学范畴的民族化的科学价值 |
任范松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8
|
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五声纵合性和弦 |
陈莉莉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8 |
14
|
|
19
|
一部具有特色的研究近代知识分子的新书——评李良玉著《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 |
余明侠
|
《东南文化》
CSSCI
|
1992 |
0 |
|
20
|
中国民族性格研究的新进展——评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二)》 |
彭泗清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