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定命运”与美国民族意识形态
1
作者 林彬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8-60,86,共4页
美国进行海外干涉的主要动机包括国家利益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而意识形态因素中又有显性的正式意识形态和潜在的非正式意识形态之分,后者主要是指美国的民族意识形态。文章总结了“天定命运”说的由来、演变及其实质,通过分析“天定命... 美国进行海外干涉的主要动机包括国家利益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而意识形态因素中又有显性的正式意识形态和潜在的非正式意识形态之分,后者主要是指美国的民族意识形态。文章总结了“天定命运”说的由来、演变及其实质,通过分析“天定命运”说对美国人的深刻影响,提出“天定命运”说是美国民族意识形态的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定命运” 美国民族意识形态 海外干涉
下载PDF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介入理念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既要看到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调整,也要看到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在主体性意义上的新内容。我们在进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时要具备哲学、伦理学的理念。这就是:要...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既要看到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调整,也要看到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在主体性意义上的新内容。我们在进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时要具备哲学、伦理学的理念。这就是:要贯穿作为不同民族主体相互间的承认、对等的价值认同;各自不同的民族主体都必须相互承认各自关系内部所固有的规范性要求,在承认过程中体认普遍性与个体性价值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理念
下载PDF
浅论美国的宗教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嘉蓉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1-54,共4页
当今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宗教色彩非常浓厚。占人口多数的基督教徒及其他们的信仰和道德文化在美国的大选中举足轻重,并遍布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甚至影响外交决策。宗教文化主要对社会发挥着积极的道德制衡作用。美国一直保持着非常强烈和... 当今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宗教色彩非常浓厚。占人口多数的基督教徒及其他们的信仰和道德文化在美国的大选中举足轻重,并遍布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甚至影响外交决策。宗教文化主要对社会发挥着积极的道德制衡作用。美国一直保持着非常强烈和高度一致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政治信条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相结合,对外更具扩张性,成为美国干涉别国的工具,同时也显示出美国的民族主义和基督教文化较之其他民族与宗教的优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的宗教 挑战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经济法的意识形态背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虎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6年第1期51-57,共7页
形成于20世纪的经济法,既是法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产物。20世纪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一些国家的政治思潮对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现代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可以说,经济法受到对经济进... 形成于20世纪的经济法,既是法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产物。20世纪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一些国家的政治思潮对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现代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可以说,经济法受到对经济进行政府管制思潮的影响较大,随着20世纪中后期以来各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变化,经济法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我国经济法的产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密切关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法律理论无疑是我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法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背景 现代自由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经济法理论 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意识形态
下载PDF
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与西方教育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 1989年第3期52-59,4-5,共10页
兴起于十九世纪的印度民族主义意识为自治和独立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思想的提出者、传播者和社运动的领导人大都是西方教育培养出的知识分子,印度的西方教育又是在英国殖民政府捉进下建立发展起來的,这种逻辑上的联系表现出... 兴起于十九世纪的印度民族主义意识为自治和独立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思想的提出者、传播者和社运动的领导人大都是西方教育培养出的知识分子,印度的西方教育又是在英国殖民政府捉进下建立发展起來的,这种逻辑上的联系表现出具有殖民地经历的后发达社会走向现代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特征。在印度的历史条件下,工业化挫折等经济因素能从根本上解释民族主义发展的动因,而西方教育则能解释发展得以实现的直接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教育 印度教 十九世纪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 近代民族主义 英国教育 印度人 西方文化 印度社会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与包装装潢设计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柳林 《中国包装》 2001年第3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包装装潢设计 民族文化 民族化包装设计 民族意识形态
下载PDF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永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4-28,共5页
关键词 政治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 当代发展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浪潮 发展中 文化传统 发达国
下载PDF
试论统一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认同问题
8
作者 査立友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0,共4页
应以历史文化、政治体制和执政理念认同为前提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认同,宗教信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历史文化认同需要破解的一个核心问题,政治体制认同必须明确在民主、国家形式以及社会与法的相容性等问题上的原则,执政理... 应以历史文化、政治体制和执政理念认同为前提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认同,宗教信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历史文化认同需要破解的一个核心问题,政治体制认同必须明确在民主、国家形式以及社会与法的相容性等问题上的原则,执政理念认同的难点在于执政党如何有效回应当今社会的多元政治观,实现人们对于政治的回归,统一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认同既是新社会空间的构建过程,又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 历史文化认同 政治体制认同 执政理念认同
原文传递
全球化语境中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策略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宗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30-31,共2页
全球化是电影主旋律战略向产业化战略转移的根本推动力量。处在时代潮流中,主旋律电影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民族意识形态为核心构筑新的意识形态策略;以商业叙事模式探讨对传统宏大启蒙/救亡正剧叙事模式的突破;另外,创作主力向青年导演... 全球化是电影主旋律战略向产业化战略转移的根本推动力量。处在时代潮流中,主旋律电影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民族意识形态为核心构筑新的意识形态策略;以商业叙事模式探讨对传统宏大启蒙/救亡正剧叙事模式的突破;另外,创作主力向青年导演的转移也预示着新的创作可能。所有这些,在电影产业化战略的根本规定和制约下互相作用,影响着主旋律电影在新世纪的生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产业化战略 主旋律电影 民族意识形态策略 商业叙事
下载PDF
关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慎之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共4页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民族主义
下载PDF
基督教右派的宗教观及其对布什政府外交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岽兴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基督教右派的宗教观由意识形态式宗教民族主义和神定时代论前千禧年主义构成,强调政治的宗教化和人类的原罪与无法自救。由于与美国共和党和布什总统本人关系密切,基督教右派的单线的和悲观的宗教观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对外政策的形成... 基督教右派的宗教观由意识形态式宗教民族主义和神定时代论前千禧年主义构成,强调政治的宗教化和人类的原罪与无法自救。由于与美国共和党和布什总统本人关系密切,基督教右派的单线的和悲观的宗教观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对外政策的形成和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美国历史发展周期的更替,2008年前后将会成为基督教右派宗教观影响下的美国单边主义外交结束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右派 意识形态式宗教民族主义 神定时代论前千禧年主义 布什政府 外交
下载PDF
Chinese-to-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on Chinese Minority Culture: Discourse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被引量:2
12
作者 XIAO Tang-jin XIAO Zhi-pe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0期1307-1313,共7页
Discourse ideology refers to the position, attitude and guideline employed by a writer or speaker constructing a discourse in relation to the readers/hearer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notion of discourse ideology in the... Discourse ideology refers to the position, attitude and guideline employed by a writer or speaker constructing a discourse in relation to the readers/hearer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notion of discourse ideology i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highligh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ourse ideology and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illustrat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ppropriate to the context of publicity of Chinese minority culture to the readers outside China. A tentativ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top-down approach from discourse ideology t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bottom-up approach from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discourse ideology complement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hinese-to-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on Chinese minority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URSE IDEOLOGY Chinese minority culture translation strategy
下载PDF
战后民族主义意识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3
作者 叶自成 《国际政治研究》 1992年第2期6-12,共7页
二十世纪是意识形态的时代,是旧的意识形态衰落新的意识形态产生的时代,是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斗争、排斥、交替渗透并对二十世纪人类的历史进程打下深刻烙印的时代。民族主义作为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并列的世界三大意识形态之一,对战后... 二十世纪是意识形态的时代,是旧的意识形态衰落新的意识形态产生的时代,是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斗争、排斥、交替渗透并对二十世纪人类的历史进程打下深刻烙印的时代。民族主义作为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并列的世界三大意识形态之一,对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国家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 国际关系 民族国家 国际主义 民族问题 资产阶级 二十世纪
原文传递
An Autoethnography on Language Ideologies in Englis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4
作者 GAO Ya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8期553-566,共14页
The paper examines how language ideology in English education affects i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y exploring the topic from an autoethnographic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er describes how his transnational learning an... The paper examines how language ideology in English education affects i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y exploring the topic from an autoethnographic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er describes how his transnational learn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formed his perception of language ideological changes in Englis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er's lived experiences from China to the United States witness how English curriculum develops in an ideological continuum from functional ideology to critical ideology, with cultural ideology and progressive ideology existing between the two extremes. The author then concluded: While language ideology has evolved from stage to stage, due to effects of factors like student acceptance and political ideology, English curriculum in China is still dominated by functional ideology. The paper finally proposes how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ould go at the current stag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ethnography English curriculum language ideology
下载PDF
本土全球化与民族怪物:《汉江怪物》与韩国电影产业 被引量:4
15
作者 妮基J.Y.李 陈向阳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本文探讨韩国电影《汉江怪物》(2006)在韩国国内取得成功的产业操作手段,强调韩国电影产业暧昧的全球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以及越来越垄断和全球化的趋势。本文认为,韩国对本土电影大片的追求已经使它成为本土全球化电影的国际制作地... 本文探讨韩国电影《汉江怪物》(2006)在韩国国内取得成功的产业操作手段,强调韩国电影产业暧昧的全球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以及越来越垄断和全球化的趋势。本文认为,韩国对本土电影大片的追求已经使它成为本土全球化电影的国际制作地和发行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韩国电影 电影产业 全球化 怪物 汉江 本土电影 发行商
原文传递
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丕启 《国际政治研究》 1999年第1期77-83,共7页
“民族主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最早是140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召开的题为“波西米亚和波西米亚民族的宗教与经院哲学”辩论会上提出的。此后这一名词逐渐为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所采用。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概念并没有一... “民族主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最早是140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召开的题为“波西米亚和波西米亚民族的宗教与经院哲学”辩论会上提出的。此后这一名词逐渐为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所采用。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界定。本文无意厘清这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合法性危机 国家共同体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运动 发展型 国家建构 政治系统 个人权利 国家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民族、阶级与文学——与倪伟对话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毅 《书城》 2004年第4期53-56,共4页
文学不在意识形态外部的某个场所存在,而始终与意识形态相缠绕。我的意思不是要赞美和歌颂文艺政策对文学的全面控制,而是要说明,假如我们把文艺政策、意识形态都综合在文学生产方式中来观察,那么我们确实有必要重耨想象"文学&quo... 文学不在意识形态外部的某个场所存在,而始终与意识形态相缠绕。我的意思不是要赞美和歌颂文艺政策对文学的全面控制,而是要说明,假如我们把文艺政策、意识形态都综合在文学生产方式中来观察,那么我们确实有必要重耨想象"文学",重新定义"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文艺政策 个人主义 国民党 重新定义 生产方式 阶级 三民主义 全面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龙凤文化浅析
18
作者 岳晓泉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0-100,共1页
古往今来,关于龙凤的记载和传说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也是华夏子孙想象力的一个产物。人们由惧龙,造龙到崇龙的过程,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意识形态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中国 龙凤文化 民族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大众消费主义文化里的“抗战戏/片”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谱忠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00,共2页
"抗战戏/片"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类型。抗日战争时期是缔造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天崩地裂的社会巨变下,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结构被强化,抗战成为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资源。抗战题材文艺作品承担着民族... "抗战戏/片"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类型。抗日战争时期是缔造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天崩地裂的社会巨变下,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结构被强化,抗战成为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资源。抗战题材文艺作品承担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题材 消费主义文化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民族国家意识 大众 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主义思想 影视作品
原文传递
文化涵濡与中国现代诗学创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继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9,共5页
一、文化涵濡与近世史文化涵濡,是指远缘近缘的多种文化之间深层的涵化与濡染从而导致文化精神内在隐性变异的过程。20世纪后半叶,欧洲中心主义落潮,文化霸权主义浸衰,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去势,人类学借着史前考古学图像重描和深描世界... 一、文化涵濡与近世史文化涵濡,是指远缘近缘的多种文化之间深层的涵化与濡染从而导致文化精神内在隐性变异的过程。20世纪后半叶,欧洲中心主义落潮,文化霸权主义浸衰,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去势,人类学借着史前考古学图像重描和深描世界文化图景,将涵濡提升为审视全球跨文化交往和人类独特文化创制的一个基本视角,当然也是回观百年中国现代诗学创制及其成就的一个基本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精神 现代诗学 中国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欧洲中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 史前考古学 跨文化交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