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国近代作家李光洙的民族改造思想探析 |
许赛
|
《中国市场》
|
2016 |
1
|
|
2
|
“改造民族灵魂”能够统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总主题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问题的再思考 |
魏韶华
武菲菲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0 |
1
|
|
3
|
“改造民族灵魂”的创作情怀——从萧红小说创作题材说起 |
王妹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4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社会推广及其影响 |
李媛
|
《终身教育研究》
|
2017 |
2
|
|
5
|
王光祈书、文、事考 |
李岩
|
《音乐探索》
|
2003 |
5
|
|
6
|
走向回归的自然——王月圣短篇小说集《撒尔嗬》乡土风情解读 |
杨如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7
|
中国新诗的“现代”潮流 |
刘登翰
|
《东南学术》
|
2000 |
0 |
|
8
|
民族性改造:1930年代中国教育学家的求索 |
涂诗万
|
《教育史研究辑刊》
|
2014 |
0 |
|
9
|
司徒乔的选择:《空室鬼影图》研究 |
艾姝
|
《艺术探索》
|
2016 |
0 |
|
10
|
民国时期生育节制思想研究——以桑格夫人访华为中心 |
冯思奇
|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1
|
倾诉故乡苦难的低吟──萧红小说创作艺术综论 |
马春林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2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分期、主题、叙事与美感 |
宋世明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1999 |
1
|
|
13
|
搁浅在超越的边缘──试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王艳芳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14
|
悲寂的生命世界——读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杨建虎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5
|
从民房改造到创建生态文明村 |
彭家典
郑有基
|
《中国民族》
|
2002 |
0 |
|
16
|
鄂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独特存在 |
廖静萍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